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九章 雅浦海戰

面對來襲的炮彈,第一主力艦隊的準備也很不到位。

這裡涉及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有效的探測手段。

前面多次提到,與傳統火炮相比,電磁炮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外彈道。得益於較高的初速,電磁炮具有獨特的外彈道,即大部分都在大氣層外。為了盡量縮短在大氣層內飛行的時間,從第一代軌道電磁炮開始,所有大口徑電磁炮都採用垂直或者近垂直的投射方式。雖然說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射程,但是也由此帶來了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炮彈的低可探測性。換句話說,在大氣層外飛行的炮彈更難被發現,讓幾乎所有炮兵雷達都成了擺設。

被動探測系統出現之前,這個問題還不是很突出。因為電離層並不是吸收與反射所有波段的電磁波,而是有一個波段窗口,所以可以跟蹤距離地面數千千米、甚至數萬千米的人造衛星的雷達也能探測與跟蹤電磁炮的炮彈。

問題是,隨著被動探測系統問世,而且迅速普及,幾乎所有主動探測手段都被打入冷宮。拿海軍來說,雖然每艘戰艦上都有雷達,而且都有好幾部雷達,但是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戰鬥條令,除非受到攻擊或者即將受到攻擊,不然不得啟動主動探測雷達。受此影響,即便在戰場上,共和國海軍艦隊也得關閉雷達,也就無法及時發現在大氣層外飛行的炮彈。為了解決早期預警的問題,共和國與美國也在被動探測手段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即利用電離層的波段窗口,探測電磁炮的炮彈在高速飛行時對地球磁場產生的擾動。

雖然這種探測手段並不精確,即無法準確測出炮彈的飛行速度與飛行方向,但是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卻能夠起到早期預警的作用,讓艦隊有足夠的時間開啟雷達。具體實施時出現了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即太空垃圾的干擾作用。換句話說,要從成千上萬(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已探明直徑超過10厘米的太空垃圾超過2000萬個,而在大戰期間,受交戰雙方攻擊太空設施的影響,這個數字至少增加了2倍,即尺寸與電磁炮炮彈相當的太空垃圾數量在6000萬個以上)的具有相似飛行軌跡的太空垃圾中找出幾個、幾十個、乃至幾百個真具有威脅的真目標,即便算不上大海撈針,龐大的數據計算量也能讓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無能為力。

萬幸的是,在攻擊海面目標的時候,電磁炮炮彈需要再入大氣層。

雖然從理論上講,攔截已經進入彈道末段的電磁炮炮彈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對於飛行速度超過20馬赫的電磁炮炮彈來說,從高度大約80千米的電離層底部到海平面,也就是10多秒的事情,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從發現到擊落的整個攔截過程,絕非容易的事情。但是實際操作中,特別是在對付一些具有特殊用途的炮彈時,這10多秒的時間仍然顯得比較充足。

這些特殊用途的炮彈就包括集束子母彈。

從理論上講,發現再入大氣層的炮彈並不難,除了炮彈對電磁場產生的擾動能夠被被動雷達探測到之外,高速飛行時與空氣摩擦產生的高溫也能被紅外探測儀發現,而且均可以做精確定位。

關鍵就是能不能及時進行攔截,而且是有效攔截。

與穿甲彈這類彈一裝葯的炮彈相比,集束子母彈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即在彈道末段必須減速,才能讓子彈藥撒布在有效範圍之內。受此影響,集束子母彈都裝有加速火箭發動機(準確的說,有關是減速火箭發動機,工作原理就是向側前方提供一個反向推力,讓炮彈緩慢減速,並且通過調整噴關的噴射角度,賦予炮彈繞中心軸線旋轉的角速度,產生投灑子彈藥所需的離心力)。更重要的是,因為子彈藥是一些質量僅有幾百克、甚至百十克的金屬桿,本身就欠缺穩定性,過遠的飛行距離不但會增大撒布範圍,還會降低穿甲能力,所以集束子母彈一般會將投灑子彈藥的高度控制在5000米到15000米之間,具體與子彈藥的質量與穩定性有關(質量越輕、穩定性越差,投灑高度就越低)。受此種種影響,集束子母彈再入大氣層後,在投灑子彈藥前的飛行時間大約是其他炮彈的1.5倍,而且投灑子彈藥時已經進入艦隊防禦系統的攔截範圍。

由此可見,只要有合適的攔截手段,就能攔截集束子母彈。

問題就是,是什麼攔截方式才是合適的攔截手段。

顯然,高能激光算不上合適的攔截手段。雖然從理論上講,高能激光能夠燒穿集束子母彈的彈殼,破壞加速火箭發動機(甚至有可能引爆火箭發動機的推進劑),使集束子母彈失穩,也就無法投灑子彈藥,而沒有投灑子彈藥的集束子母彈對戰艦幾乎沒有威脅。但是只需要採用一些非常簡單的措施,比如將集束子母彈的隔熱層塗得厚一點、將加速火箭發動機設置在炮彈的尾部等等,集束子母彈就能有效抵禦高能激光。說得直接一點,即便能夠持續照射,高能激光要想使集束子母彈失穩,也要照射好幾秒鐘,而理論上,留給攔截系統的攻擊時間肯定沒有這麼多。

相對而言,粒子束武器也不太理想。除了攔截距離偏短的問題之外,粒子束武器對集束子母彈的破壞效果也不是很理想。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改進彈體結構,比如將子彈藥沿母彈的中心軸勻稱排列,並且分為前後幾層,就能將粒子束武器的破壞降到最低,即只有部分子彈藥因為結構遭到破壞而無法對戰艦構成威脅,大部分子彈藥仍然具有殺傷力,而且攻擊過程不會受到影響。

也許有人認為以動能原理殺傷目標的電磁炮要好一些,問題是用於艦隊防禦作戰的小口徑電磁炮的射高都非常有限,往往只能對付10000米以下的目標,對於在10000米以上的集束子母彈基本無能為力。同樣以動能原理殺傷目標的防空導彈的射高在10000米以上,卻受過慢的速度限制,很難趕在集束子母彈開始散布子彈藥之前將其擊落。

可以說,受攔截手段限制,攔截集束子母彈的難度非常大。

在艦隊作戰中,除了讓小口徑電磁炮碰碰運氣之外,幾乎沒有別的攔截辦法。如果對付的只是幾枚、或者10多枚集束子母彈,在用小口徑電磁炮進行攔截的同時,加大機動範圍(作戰時,主力艦肯定全速航行),比如增加轉向角度,避免遭到毀滅性打擊(即受攻擊後喪失作戰能力)的把握還是比較大的。問題是,面對數十枚集束子母彈的時候,就算能夠擊落其中10多枚,也很難逃出子彈藥的覆蓋區域。

也就是說,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被動防禦手段上。

因為子彈藥是純粹意義上的非制導彈藥,所以干擾手段派不上用場,所謂的被動防禦手段,僅指戰艦的防護裝甲。

這個時候再來看「秦」級的重防護設計思想,也就不難明白其重大含義了。

再從對主力艦的戰術使用來看,也就不難明白,為什麼不在主力艦隊里增添幾艘攜帶戰鬥機執行防空作戰任務的航母了。說白了,遭到集束子母彈這些「特種炮彈」攻擊時,就算航母能夠撐住,也會因為飛行甲板遭到徹底破壞而喪失作戰能力,成為運載上千名官兵的浮動棺材。再從主力艦與航母的對抗來看,航母攜帶的艦載航空兵拿主力艦沒有辦法,而主力艦上的大口徑電磁炮能夠輕而易舉的使航母遭到重創,除非航母永遠躲著主力艦,即被主力艦趕出作戰海域,不然堅持到最後的肯定不是航母。

問題是,對主力艦本身來說,大口徑電磁炮投射的炮彈也是致命威脅。

就在僅僅2分鐘前,美軍第51艦隊就遭到了集束子母彈的覆蓋式打擊,8艘主力艦全部遭到重創,不但航行速度迅速降低到30節以下,還因為電子設備、通信設備、部分火力單元的控制系統受損而導致6艘主力艦完全喪失戰鬥力,2艘部分喪失戰鬥力。貌似強大的第51艦隊幾乎在一瞬間喪失了作戰能力!

面對第51艦隊的反擊,第一主力艦隊的命運會不一樣嗎?

事實證明,5%的差距不但能夠決定幾艘戰艦的命運,還能決定一場海戰的結局、甚至能夠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

與第51艦隊相比,第一主力艦隊只有5%的優勢。

準確的說,是與美國海軍的「長灘」級相比,「秦」級防護系統所佔的比重僅僅高出了5%,而就是這5%的微弱差距,讓兩種戰艦在面對幾乎完全相同的攻擊時,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發現再入大氣層的集束子母彈之後,第一主力艦隊做了嘗試性的攔截。雖然根據共和國海軍公布的戰報,在這場僅僅持續幾秒的戰鬥中,8艘「秦」級主力艦上的新式攔截系統至少擊落了6成的集束子母彈,但是根據更加可靠的信息來源,特別是「秦」級主力艦在接下來的幾場戰鬥中的表現,有理由相信,海軍故意誇大了戰果,攔截率肯定不到6成,應該在1成左右。這種針對戰果的誇大宣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特別是在戰爭期間,從鼓舞士氣與震懾敵人的角度出發,都需要適當的誇大勝利戰果。如果考慮到保護先進技術,特別是敵人還沒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