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八章 閃電般的戰鬥

與美軍指揮官一樣,張雪峰也將戰術指揮與火力控制交給了旗艦與各艘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而與美軍指揮官不一樣的是,張雪峰是按照作戰守則設置為自動交戰模式,而不是在得到計算機的提示之後做出決策。

這種細節上的差別,既體現出了交戰雙方的主動與被動關係,還決定了交戰結果。

必須承認,在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化戰爭中,人腦的邏輯分析能力與人類的反應速度已經成為限制武器系統作戰能力的因素之一。可以說,從陸地到海洋、再到天空、乃至外層空間,幾乎在所有空間戰場上,人類都需要計算機提供的支持,特別是在戰術決策與控制上的支持與協助。

就拿這場人類歷史上由電磁炮在1000千米之外決勝負的海戰來說,計算機的作用甚至超過了海軍艦隊官兵。

在下達了攻擊命令之後,張雪峰就將戰術決策權交給了旗艦的中央計算機。

雖然作為艦隊司令,他隨時可以取消計算機的決策權,改成人為決策,但是在沒有絕對必要的情況下,他絕對不會這麼做,因為以往的推延與演練都證明,在艦隊炮戰中,人的決策速度根本滿足不了作戰要求。

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戰術交戰程序,旗艦的中央計算機會將戰術行動分為三個階段,即偵察與搜索、攻擊、以及甄別,而後兩個階段可以重複進行,即在甄別出目標沒有被摧毀的情況下,將重複攻擊,直到將目標摧毀。雖然這一戰術決策程序非常簡單,但是實施起來卻非常複雜。

如同前面提到的,中央計算機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讓護航戰艦發射「偵察炮彈」。

發射「偵察炮彈」是小事,可是要同時控制這麼多的「偵察炮彈」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別的不說,建立1000多個高速通信頻道就很不現實。當然,肯定有解決辦法,而最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偵察區域與艦隊之間建立信息處理中轉站。條件允許的話,應該用攜帶了高性能計算機的偵察機、或者艦隊里的垂直起降巡邏機來扮演這個角色。顯然,在這個時候沒有這麼好的條件。如此一來,就只能使用一種與「偵察炮彈」一樣,具有特別結構與特殊使命的「彈藥」,這就是攜帶了信號處理系統與高速數據鏈「信號中轉器」。因為是在極端情況下使用,而且這種時候往往意味著艦隊的垂直起降巡邏機無法及時到達,所以與「偵察炮彈」一樣,「信號中轉器」由電磁炮發射。不同的是,「信號中轉器」發射時所需的能量低得多,飛行速度也就慢得多,而且不需要在大氣層外工作,而是要進入大氣層,再依靠攜帶的升里系統,在距離地面大約20千米的高度上持續工作數分鐘。為了避免落入敵手,泄露機密與先進技術,在工作結束之後,「信號中轉器」還會自毀。

從技術角度出發,「信號中轉器」也算不上高科技。

當然,這種「電子設備」仍然具有可取之處,其中最重要的,也就是能夠對信號進行初期處理,並且用一種間錯壓縮技術同時發送數十份、甚至上百份不同的信息。這麼做,不但能夠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還能有效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即敵人截獲信息之後,因為沒有解壓縮所需要的軟體與密碼,也就不可能將信息完全還原。當然,在發送戰術信息時,前者顯得更加重要,特別是在需要動用成百上千的「偵察炮彈」時,這種同時發送多份信息的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

在解決了信號傳輸問題之後,還得有效利用「偵察炮彈」。

當然,看上去,這要簡單一些,即只需要安排每一枚「偵察炮彈」的彈道,就能有效利用所有「偵察炮彈」。問題是,這些「偵察炮彈」是從位於不同地點、連航行狀態都不完全一樣的10多艘戰艦上的30多門電磁炮發射的,每一枚「偵察炮彈」的目的都不一樣,加上要在短短數分鐘內處理完這些信息,並且向所有戰艦下達每一次射擊的火控數據,其難度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說,這也是為什麼要在旗艦上配備性能強大的中央計算機,並且讓中央計算機集中處理這些信息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受制於通信效率、特別是無線通信效率的限制,由各艦上的火控計算機處理各自的信息,再由旗艦進行協調,需要在交換信息的時候花費大量時間,從而使信息處理信息效率降低,即延誤戰機。

拿處理1000枚「偵察炮彈」的火控信息來說,如果用2010年性能最強大的個人電子計算機來處理這些信息的話,至少需要持續工作1000年,如果用2020年最強大的超級計算機的話,也需要大約1年,如果用2030年的第一代神經網路計算機的話,則大約需要24小時,而使用「秦」號上的中央計算機,只用了100秒。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計算機性能的大幅度提升,也就不可能由計算機來控制交戰行動。

事實上,處理這些前期火控數據還是最簡單的事情。說得不客氣一點,在處理這些數據的時候,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甚至沒有全速工作,資源佔用率還不到5%。

隨著「偵察炮彈」到達目標上空,感測器開始工作,偵察信息通過「信號中轉器」傳回艦隊,真正的運算高峰才正式到來。

因為從理論上講,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不可能同時處理這麼多的信息,而且中央計算機還要負責處理艦隊作戰的其他信息,不到萬不得已不能佔用中央計算機的全部資源,所以在收到「偵察炮彈」發回來的偵察信息的時候,中央計算機不會立即處理,而是將最先接收到的數據交給其他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由於採用了同步接受技術,即與旗艦同時接收了由「信號中轉器」發回來的信息,所以在接到由旗艦發來的密碼之後,其他戰艦上的火控計算機就能對偵察信息進行分析。一般情況下,為了降低控制環節麻煩,各戰艦會優先處理本艦發射的「偵察炮彈」發回來的信息。

雖然其他戰艦的火控計算機的性能遠遠比不上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但是這種分流方式能夠最大限度的降低旗艦通信系統的壓力,即旗艦不再需要接受友艦處理的原始信息,只需要獲取友艦的信息處理結果。

問題是,火控計算機的性能確實不會高到哪裡去,而信息量又大得驚人,所以最終還是得由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來處理友艦處理不了的信息。因為信息傳輸速度太快,所以友艦加入信息處理工作的時候,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也開始處理相關信息。

關鍵時刻在這個時候到來。

處理信息的根本目的是要從眾多沒有用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即從「偵察炮彈」發回來的各種頻譜的偵察照片中找出目標。為此,必須對處理後的信息做對比分析,才能從中找出有用的部分。

顯然,這樣的工作,只能由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負責。

在對比分析各種偵察信息的時候,中央計算機肯定會滿負荷工作。因為耗電量過於驚人,而且電子元件不是都由常溫超導材料製成(某些電子元件不能用超導材料製造),所以在全速運行的時候,中央計算機的發熱量非常驚人,甚至超過了戰艦上的反應堆,還會佔用大量電能。可以說,這也是為什麼只能在「秦」級上配備這種超級計算機的原因。其巨大的工作功率(實際上冷卻系統佔用的功率最大),讓其他戰艦很難在確保正常作戰的情況下還讓計算機滿負荷運轉。

萬幸的是,某些時候,一套高效率的軟體與一些關鍵信息,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前面已經提到,8艘「長灘」級在通過巴拿馬運河的時候,因為補充彈藥耽擱了幾個小時,在此期間被共和國天軍發射的小型偵察衛星發現,而這顆小型偵察衛星上就有合成孔徑雷達與紅外攝像機。也就是說,共和國海軍掌握了「長灘」級主力艦的雷達特徵與紅外輻射特徵。

配合專門為中央計算機開發的目標識別軟體,能夠最大程度的降低計算機的工作負擔。

得益於此,在1點35分,也就是第51艦隊被「偵察炮彈」發現後大約5分鐘,「秦」號上的中央計算機就從海量偵察信息中找到了擁有的那幾份,並且由此確定了第51艦隊的準確位置。

這個時候,第51艦隊的旗艦正在向其他7艘主力艦分配火控數據。

大約在1點36分左右,第51艦隊的8艘「長灘」級主力艦開始發射「偵察炮彈」。

從時間上推算,第51艦隊花了6分鐘才完成準備工作,所有有人認為,「長灘」級的中央計算機不如「秦」級。顯然,這一認識有點偏頗。對第51艦隊反映速度影響最大的絕對不是旗艦中央計算機的性能,而是決策方式與決策過程。

前面已經提到,發現行蹤暴露之後,美軍指揮官把戰術決策交給了中央計算機。

從理論上講,「長灘」級的中央計算機能夠利用「偵察炮彈」的彈道數據、覆蓋範圍與第一主力艦隊的航線數據等等相關信息,大致推算出第一主力艦隊的活動海域,然後用「偵察炮彈」進行反制。問題是,這種理論上推算出的結論肯定存在巨大偏差。如果在第一主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