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十四章 海上決戰

也許有人會問,隔了幾乎半個地球的兩個方向上的戰爭會相互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而且非常肯定。

問得再深入一點,那就是兩個方向上的戰爭到底會在多大程度上相互影響?

這個答案就不那麼直接了,因為從戰略的高度講,大戰中的每一場戰爭多是相互關聯與相互影響的,沒有獨立存在的戰爭,而相互影響的程度到底有多大,這與戰爭本身、以及戰時情況有關。

拿地面戰爭來說,大陸戰爭與中東戰爭肯定有密切關係,但是在距離中東更近的東部非洲,埃厄戰爭(即得到共和國支持的衣索比亞與得到美國支持的厄利垂亞為爭奪存在爭議的邊境地區爆發的戰爭,當時共和國與美國均派遣軍隊參戰,只是出兵規模都非常有限)在最初階段對其他戰場上的戰鬥就幾乎沒有任何影響,而到了後期,即衣索比亞軍隊在共和國軍隊的支持下攻入厄利垂亞,包圍阿斯馬拉後,隨著吉布地爆發軍事政變,這場「窮國戰爭」對在世界大戰中的影響力就展現了出來,因為共和國不但控制了紅海的南大門,還讓控制著紅海北大門的埃及再也無法以「共和國暫時沒有進軍地中海的能力」為由在戰場外看熱鬧。

這種小規模戰爭都能對其他方向上的戰爭產生影響,更別說主戰場上的戰爭了。

當然,也許有人會提出一個新的問題,即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上的主力是陸軍,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主力是海軍,相互影響會有多大?可以說,早就有人認為,共和國當局將空軍與天軍合併,把空軍戰術航空兵的戰鬥機分給陸軍與海軍,就是希望藉此加強陸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的實力,特別是獨立作戰能力,另外共和國在備戰期間,將陸戰隊的重要性提高到陸軍的高度(主要就體現在裝備採購優先順序別上,即陸戰隊享有與陸軍同樣的優先順序別),也是希望陸戰隊能在太平洋戰場上獨當一面,不會拖陸軍的後腿。

暫且不說在和一觀點是否正確,至少可以肯定,共和國確實有這樣的準備。

問題是,戰前準備肯定無法完全滿足戰時需要。說得簡單一點,如果備戰工作能夠準確到分毫不差的話,戰爭就不會爆發了,因為通過備戰工作就能分出高下,何必讓成千上萬的官兵去流血犧牲呢?

可以說,備戰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降低戰爭初期的壓力。

戰爭期間,很多備戰工作的弊端都會暴露出來。

客觀的講,共和國當局拆分空軍,並且將世界上規模最為龐大的戰術航空兵分別配屬給陸軍與海軍,對提升陸軍與海軍的獨立作戰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別的不說,在大陸戰爭初期,共和國陸軍航空兵表現出來的戰鬥力就非常驚人,不但打垮了俄羅斯空軍,還在支援地面部隊的戰鬥中超常發揮。

問題是,這種簡單的拆分並沒解決最根本的問題,那就是基礎保障體系。

在和平時期的局部戰爭中,這個問題還不是很嚴重。雖然在第三次世界大戰前,共和國空軍並沒被天軍吞併,戰術航空兵仍然屬於空軍,並且得到了統一保障,但是在共和國參與過的任何一場局部戰爭中,空軍的戰損率都不到戰前裝備總量的一半,也就是說,不會讓共和國空軍啟動緊急生產機制。

在戰爭時期,這就是個問題了。

眾所周知,在裴承毅向俄羅斯宣戰的時候,共和國就已經啟動戰時機制,並且首先對軍工企業進行動員。這個時候,戰術航空兵分家的問題暴露了出來,即原本屬於空軍、只為空軍服務的戰鬥機製造企業、航空設備製造企業與航空彈藥生產企業需要同時為陸軍航空兵與海軍航空兵服務,而且兩者都很重要。

暫且不說戰鬥機的生產問題,就拿航空彈藥來說,在生產力還沒有完全爆發出來的情況下,到底是優先滿足陸軍、還是優先滿足海軍?要知道,直到2060年底,共和國才基本上解決了彈藥生產上的問題,即能夠為所有軍兵種提供多到用不完的彈藥,而在此之前,各軍兵種的彈藥需求都沒有完全得到滿足,因此得按照輕重順序,精心安排彈藥生產企業的生產工作。

事實上,陸航與海航的矛盾,還只是冰山一角。

當時,共和國當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分配相對有限的戰爭資源,特別是用來製造各類消耗性戰爭物資的貴重資源。

當然,最重要的糧食還不是問題,共和國的糧食產量早已做到自給自足。如果不是顧衛民推行的「青山綠水工程」,大量耕地、特別是南方喀斯特地區、西北半乾旱地區與北方水土保護地區的大量產量偏低、以及不太適合農耕的土地被改造成森林與草場,以及共和國的勞動成本偏高,而且民眾對生活水準要求較高,導致「農作物工廠」在共和國幾乎沒有發展空間,不然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共和國還有能力成為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與僅次於美國的糧食出口國,而不是僅僅做到自給自足(到大戰結束的時候,共和國的糧食凈出口量不到100萬噸,產出與消費基本上保持平衡)。

從重要性來說的話,排在糧食後面的就是各類工業原料。

嚴格的說來,電能是最重要的「工業原料」。在上一次世界大戰中,盟國能夠擊敗軸心國、或者說美國能夠成為盟國的核心國,除了強大的國力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所有參戰國家中,唯一不缺電的國家,也是唯一能夠生產出足以製造數萬架戰略轟炸機與數十萬架戰鬥機的電解鋁的國家。要知道,如果以工業實力衡量的話,蘇聯不比美國差多少,連德國也不比美國差多少。這兩個國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足夠的電能,無法生產出足夠的電解鋁,而電解鋁又是製造先進戰機、特別是重型轟炸機與先進戰鬥機的必須原料。按照得到普遍認識的說法,正是因為電解鋁產量不過,曾經主宰歐洲天空的德國空軍不得不放棄戰略轟炸機,集中力量發展以俯衝轟炸機為主的戰術航空兵(戰術航空兵是閃電戰的核心力量)。

問題是,很多研究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戰史學家都忽略了電能。

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前40多年,可控聚變核電站的主要技術難題就得到解決,並且在戰爭爆發前20多年開始推廣普及,到戰爭爆發的時候,基本上所有發達國家與主要發展中國家的電能價格都降到零,社會電力需求完全由政府承擔,也就讓很多人忽略了電能的重要性。

顯然,這種選擇性忽視肯定是錯誤的。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開啟了由能量決定勝負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中,雙方比拼的就是能量,而最主要的能量就是電能。一些專門研究能量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用的學者甚至認為,共和國與美國在電力技術與發電能力上的差距,才是決定第三次世界大戰最種結果的根本原因。

暫且不管這種說法是否正確,必須承認,在大戰期間,電能一直「供不應求」。

雖然共和國是最先推廣可控聚變核電站,並且讓可控聚變核電站取代了其他所有發電設備的國家(還是第一個拆除與炸毀所有商業水電站的國家),但是受社會體制、特別是財政稅收體制影響,共和國並不是第一個事先「零電價」的國家,甚至算不上第一批由政府用稅收為國民免費提供電能的國家。直到2037年,也就是顧衛民上台後,隨著由王元慶推行的第一階段政治改革落實,中央與地方財稅制度改革完成,才在幾個省進行「零電價」試點改革,而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零電價」,又是十年之後的事情了。當然,這對共和國的電力企業建設沒有太大的影響,到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共和國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能消費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電能供應國與最大的電能進口國。前兩個「最」還讓人覺得很好理解,最後一個「最」就有點讓人難以理解了。

共和國能夠成為最大的電能進口國,除了出於經濟上的考慮之外,主要還是出於大戰時期的戰略安全。

早在2047年,也就是裴承毅成為國家副元首的時候,顏靖宇就採納了他的建議,以國內勞動力成本居高不下、佔用寶貴的自然資源(可控聚變核電站一般建立在水源附近,以便用更低的成本獲取潔凈水,因此需要消耗自然資源)、影響國家建設規劃等等理由,讓國務院鼓勵各地方政府,特別是各個邊境省份,在周邊友好國家投資興建電站,或者從周邊國家購買電能。

從裴承毅提出建議來看,這麼做的主要原因還是出於安全考慮。說得直接一點,就是在本土遭到襲擊、或者本土部分地區淪陷(最危險的就是西北與東北)之後,能夠從周邊友好國家獲得足夠的電能供應,而不至於因此影響戰爭生產。

可以說,這是提高戰略安全保障的有效辦法,所以美國也有類似的戰略部署。根據戰後做的統計,整個大戰期間,美國消耗的電能中,大約三成來自加拿大與墨西哥,還有大約5%來自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

更重要的是,從周邊國家購買電能在大戰初期的效果最為顯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