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七十六章 攻堅戰

從總體戰術上講,塞班島登陸戰打得非常驚險。

戰後,很多人在分析這場登陸作戰行動的時候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即共和國海軍的主力作戰艦隊沒有南下奪取制海權與制空權,僅為登陸部隊、以及上岸後的陸戰隊提供了非常有限的空中掩護。受此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塞班島登陸戰打得異常慘烈的主要原因。

暫且不說艦隊沒有南下與登陸戰血腥慘烈的關係,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共和國海軍的主力艦隊積極主動的南下,一定能夠奪取制海權與制空權嗎?

毫無疑問,結果是明確的,即無法確保奪取制海權與制空權。

事實上,塞班島登陸戰中,共和國海軍暴露出來的問題,也是美國海軍的問題。千萬不要忘記,在共和國海軍主力艦隊沒有南下的同時,退縮在密克羅尼西亞與馬紹爾群島的美軍艦隊也沒有主動靠近馬里亞納群島,而是呆在共和國海軍航空兵的打擊範圍之外,用艦載航空兵為島上的美軍提供有限的空中支援。

由此可見,艦隊沒有主動進攻,反映出的是作戰能力匱乏的本質性問題。

馬爾地夫海戰中,共和國艦隊與美國艦隊都暴露出了攻擊能力匱乏的問題,特別是在印度洋艦隊與美國艦隊的對決中,即便掌握了主動權,而且全力發起攻擊,也沒能給予美國艦隊毀滅性的打擊。當然,美國艦隊拚命發起的反擊甚至沒有對印度洋艦隊構成威脅。種種情況都證明,在強大的艦隊防禦系統、特別是由能量武器與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組成的軟硬結合的末段防禦系統,幾乎能讓所有精確反艦彈藥失去用武之地。再往前看的話,在中美宣戰前爆發的那兩場海戰也證明了這個問題,即在常規海戰中,以艦載航空兵為主要打擊力量的進攻戰術已經難以奏效,急需更有效的制海力量。

當然,更有效的制海力量不是沒有,只是還沒有被雙方完全接納。

同樣在馬爾地夫海戰中,南海艦隊就證明射程超過800千米的大口徑螺旋電磁炮是可靠的制海武器。雖然在實戰應用中,電磁炮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射程不夠遠,以及攻擊手段與戰術比較單一等等,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在這場規模宏大的海戰中,如果沒有南海艦隊的那輪炮擊,共和國海軍很有可能空手而歸。

可以說,共和國海軍已經認識到了電磁炮在制海作戰中的地位。

不可否認,美國海軍也痛定思痛,認識到了電磁炮的威力。

這一點,從雙方的作戰部署中就看得出來。

登陸戰役開始後,共和國海軍第一艦隊主動靠近了馬里亞納群島,隨後將護航戰艦分成兩支編隊,一支編隊掩護航母,另外一支編隊則掩護南下的火力支援艦隊,兩支編隊交替南下,以確保及時補充彈藥(在掩護航母的時候進行彈藥補給)。根據共和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在塞班島登陸作戰中,護航編隊承擔了大約三成的炮擊任務。因為戰艦上擁有更加完備的火控系統,不但炮擊準確性要高得多,反應速度也要快得多,所以護航編隊承擔的都是難度較大的支援任務,比如為陸戰隊提供200米以內的近距離炮火支援。由此可見,共和國海軍主力艦隊為登陸作戰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與之相反,美國海軍的行動更加保守。

塞班島登陸戰打響的時候,美國海軍的第五艦隊與第七艦隊仍然在戰場外面活動,其中第五艦隊在馬紹爾群島北部海域、第七艦隊在密克羅尼西亞的莫特洛克群島,兩者與塞班島的距離都超過了1000千米。更重要的是,美國海軍沒有火力支援艦隊,而且協同作戰的海上基地均在艦隊後方,所以兩支美軍艦隊沒有向前線派遣執行炮擊任務的護航編隊,也就沒有為島上的守軍提供遠程炮火支援。根據美國海軍的作戰記錄,塞班島淪陷前,島上的陸戰隊多次要求艦隊提供火力支援,而艦隊只出動了航空兵,而沒有為守軍提供更加有效的炮火支援。

可以說,沒有艦隊的炮火支援是塞班島陷落的一大原因。

問題是,不能因此把責任歸咎到美國海軍身上。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海軍的大口徑螺旋電磁炮還在進行定型測試,沒有大批量生產。也就是說,塞班島登陸戰打響的時候,美國海軍各主力戰艦上裝備的仍然是相對落後的軌道電磁炮,而不是能夠與共和國海軍抗衡的螺旋電磁炮。暫且不說450磅炮彈的威力比450千克炮彈差了多少,光是射程上的差距就足以讓美軍艦隊指揮官三思而後行。以當時的情況,如果進行艦隊間的炮戰,即便美軍戰艦全部使用火箭增程彈(之前提到過,火箭增程彈的精度與威力都比普通炮彈差得多),共和國戰艦則使用普通炮彈,兩者也有大約200千米的射程差距。對於航行速度為70節的戰艦來說,200千米大約需要航行1個半小時,而共和國海軍的任何一艘戰艦均能在1個小時內打光彈藥庫里的所有炮彈。也就是說,就算美國戰艦命大福大,能夠避開所有砸來的炮彈,也沒有機會用艦炮轟擊共和國的戰艦。

當然,美軍可以出動航空兵,共和國艦隊也可以出動航空兵。

只不過,在航空兵的對海打擊效能非常有限的情況下,即便雙方的艦載航空兵都傾巢而出,最後也有可能以艦炮決勝負。

總而言之,在唯一有效的制海武器的性能不如對手的時候,躲遠一點總沒錯。

從上面的分析來看,因為沒有合適的制海武器,所以在海戰中,交戰雙方的主力艦隊都處於與本質脫節的尷尬境地,即作為主要制海力量的艦隊卻無法承擔起作戰職能、即奪取制海權,因此作戰使用不明確,在戰場上找不到合適的位置,也就無法充分有效的發揮艦隊的作戰能力。

這個問題的存在,讓交戰雙方在使用艦隊的時候都有所保留。

不管怎麼說,海軍是戰略性軍種,哪怕是毫無價值的艦隊,也不應該輕易放棄,特別是無畏犧牲。也就是說,在沒有明確目的、或者看不到確切利益的情況下,海軍不會讓艦隊去冒險,更不可能以犧牲艦隊為代價去探索新的戰術。回顧100多年前,在上一次太平洋戰爭中,即便戰列艦已經被航母趕出了海戰舞台,交戰雙方也沒有輕易犧牲戰列艦,而且在戰爭後期的登陸作戰行動中,戰列艦確實發揮了非常顯著的作用,而世界上最後一艘戰列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快半個實際之後才從美國海軍中退役。

在戰術大變革的時代,在新的海上霸主出現之前,共和國與美國都不會輕易放棄以航母為核心的主力艦隊,更不會拿主力艦隊去冒險。

當然,不是所有作戰力量都值得保護。

不管怎麼說,航母只是作戰武器的承載平台,即航空兵的活動基地。在艦隊不能冒險的情況下,不等於航空兵不能冒險。

從交戰雙方的戰役部署來看,航空兵都是可以消耗的作戰力量。

在共和國海軍2支主力艦隊後方1000千米之內,各有2座海上基地,而且其中至少1座海上基地為戰術航空隊服務,即主要部署戰術戰鬥機。如此一來,在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出動近千架戰鬥機為艦隊提供空中掩護(從出動效率來看,一次出擊最多能夠出動300架戰鬥機)。也許有人認為,上千架戰鬥機的價值超過了1支艦隊。這個說法沒有錯,可是在戰爭時期,衡量軍事力量價值的主要標準不是市場價格,而是大規模批量生產的難易程度。和平時期,戰鬥機價格昂貴的主要原因是技術起點高,而這其中又包括了大量知識產權。從批量生產的角度看,幾十噸重的戰鬥機肯定要比幾萬噸重的戰艦更容易生產,而且在僅僅考慮原料成本、零備件成本與勞動力成本的情況下,戰鬥機的製造成本肯定比戰艦低。即便從武器性質分類來看,戰鬥機屬於戰術武器,戰艦屬於戰略武器,而戰術武器的另外一層含義就是「消耗性武器」。

與共和國海軍一樣,美國海軍也在2支艦隊後面各部署了1座海上基地,而且2座海上基地可以交叉支援艦隊作戰,即能保證同時動用2座海上基地上的航空兵,為1支艦隊提供空中支援。

這一部署說明,兩支海軍都不想讓艦隊遭受損失。

作戰部署決定了作戰戰術,也就決定了戰場態勢。

在艦隊不肯主動出擊的情況下,雙方都無法確保制空權與制海權,也只能盡量出動航空兵來奪取制空權與制海權。正是如此,雙方戰術航空兵爭奪制空權的戰鬥貫穿了整個登陸作戰。根據雙方公布的戰報,在塞班島上的最後一批美軍被共和國陸戰隊用綽號「掩體終結者」的智能反坑道彈藥從地下工事里趕出來的時候,雙方航空兵總共交手上百次,大大小小的空戰打了不下200場,僅在空戰中被擊落的戰鬥機就超過了1800架,算上被地面防空系統擊落的戰鬥機、以及損失的其他作戰飛機(損失僅次於戰鬥機的就是用來搜救跳傘飛行員的海上巡邏機),雙方為了爭奪這座島嶼,總共損失了2600架飛機,陣亡飛行員超過4000人。

如此慘烈的戰鬥,考驗的不單單是雙方官兵的戰鬥意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