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七十三章 重南輕北

從攻打奧倫堡與烏法的戰鬥來看,第七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之前都在「打醬油」。

奧倫堡的戰鬥只持續了30個小時,2月2日上午,第七戰鬥單位就讓駐守該地的俄軍烏拉爾方面軍的2個步兵師與臨時組建的5個民兵師繳械投降,算上其他軍事人員,該戰總共殲滅俄軍21萬。烏法的戰鬥持續到2日傍晚,第十戰鬥單位完成包圍切割後大約2個小時,在猛烈的炮火打擊面前,包括1個裝甲師、2個步兵師與6個民兵師在內的近30萬俄軍宣布投降。也就是說,在1天半的時間裡,總兵力大約6萬的2個主力戰鬥單位(實際參戰兵力肯定不到6萬,應該在4萬左右)就殲滅了分布在兩座大城市裡的50多萬俄軍,並且沒有遭受太大的傷亡。

大概是戰鬥打得太順利,2日上午,第100戰鬥單位的一支戰鬥部隊從葉卡捷琳娜堡北上,攻佔了下塔吉爾,將葉卡捷琳娜堡北面的包圍圈向北擴展了大約150千米,並且堵住了從烏拉爾山西面的彼爾姆向葉卡捷琳娜堡進軍的通道。

到這個時候,共和國陸軍的戰線已經拉得非常開了。

問題是,需要擔心的不是袁晨皓,而是俄軍烏拉爾方面軍的指揮官。

因為烏拉爾在奧倫堡之前失守,所以俄軍已經失去了守衛烏拉爾河防線的機會,更不可能對烏拉爾河以東的共和國軍隊構成威脅。對俄軍來說,如果繼續攻打車裡雅賓斯克,即留在烏拉爾河東面,很有可能成為第二支西伯利亞方面軍,即被共和國軍隊包圍殲滅。受此影響,2日上午,俄軍烏拉爾方面軍指揮官就下達了命令,讓正在攻打車裡雅賓斯克的主力部隊向馬格尼托格爾斯克撤退。這裡是烏拉爾河中游地區最後一處渡河口岸,俄軍要想撤退到烏拉爾河以西,沿南烏拉爾山北上逃出包圍圈,就得不惜一切代價守住這座城市,並且堅持到部隊撤完為止。

毋庸置疑,馬格尼托格爾斯克成為了新的焦點。

當時,攻打車裡雅賓斯克的俄軍至少有4個裝甲師、3個機步師、5個步兵師與10個以上的民兵師,總兵力沒有40萬都有35萬。更重要的是,這是烏拉爾方面軍的主力(擁有該方面軍7成的正規部隊)。可以說,如果這股部隊被全殲,俄軍要面臨的問題就不是能不能守住烏拉爾防線,而是要向後撤退多遠才能再次組織起有效防禦。換個角度,站在共和國陸軍的立場上,要想儘快翻過烏拉爾山,到俄羅斯的東歐大平原上縱橫馳騁,就得圍殲這股俄軍,消滅最後的障礙。

問題是,袁晨皓手裡已經沒有預備隊了。

按照計畫,這次戰役只投入8個戰鬥單位。打到這個時候,就算不包括在哈薩克與裏海沿岸地區作戰的第九戰鬥單位與第90戰鬥單位,也已經有8個戰鬥單位參戰,而且都被派上戰場。更重要的是,8個戰鬥單位中的4個主力戰鬥單位全部在主要戰場上,而且都獨當一面,難以抽調。

正是如此,很多人認為袁晨皓會讓第70戰鬥單位向馬格尼托格爾斯克突擊,盡量壓縮俄軍的活動空間,設法讓30多萬俄軍集中到這座城市。到這一步,共和國陸軍就能利用強大的炮火,讓俄軍嘗到苦頭。雖然肯定有部分俄軍能夠從馬格尼托格爾斯克突圍,進入南烏拉爾山,並且北上繞過烏法,到達彼爾姆,但是幾十萬大軍擁擠在一座人口不到百萬的城市裡面,而且沒有足夠的交通工具,甚至得泅渡烏拉爾河,肯定會有更多的俄軍倒在突圍的道路上。也就是說,袁晨皓能夠將馬格尼托格爾斯克變成烏拉爾方面軍的墳墓,在這裡最大限度的殲滅俄軍有生力量。

實際情況是,袁晨皓沒有這麼做。

2月3日清晨,已經到達馬格尼托格爾斯克北面大約50千米的第70戰鬥單位突然停了下來,開始構築防禦陣地。當天下午,該戰鬥單位的第一支部隊向西渡過了烏拉爾河,並且在垂直起降運輸機的協助下進入南烏拉爾山,開始控制山區內的交通要點,擺出了圍殲俄軍的架勢。

袁晨皓打算用一個戰鬥單位圍殲30多萬俄軍!?

這下,別說俄軍指揮官不敢相信,就連身在大後方的裴承毅都被嚇了一跳。

要知道,被壓縮在馬格尼托格爾斯克的30多萬俄軍中,半數以上都是正規軍,而且其中一半還是裝甲部隊。與奧倫堡、烏法等地的戰鬥不同,俄軍沒有完全收縮到市區內,而是打算在市郊部署防禦陣地,也就是與共和國軍隊打野戰。更重要的是,第70戰鬥單位不是主力戰鬥單位,不但半數以上的官兵是在戰爭爆發後緊急徵召的預備役人員,而且總兵力也只有2萬,而不是3萬。因為炮兵旅留在後方,支援旅半數以上的官兵為非戰鬥人員,所以第70戰鬥單位在前線作戰的官兵不會超過1萬人,即便完全按照營級單位編排,也就只有20個營,而俄軍是20多個師。

當然,第70戰鬥單位也不是完全沒有勝算。

在南烏拉爾山方向上,因為沒有高等級公路與鐵路,俄軍只能沿狹窄的山路突圍,依靠垂直起降運輸機機動的第70戰鬥單位明顯更加靈活,也更加適應山地戰,所以只要能夠獲得足夠多的空中支援與炮火支援,加上以遮斷式打擊削弱俄軍的突圍強度,第70戰鬥單位在山區方向上的防禦應該不是問題。關鍵就是在馬格尼托格爾斯克北面的防線,即俄軍在向南烏拉爾山突圍失敗之後,肯定會回過頭來北上,設法從車裡雅賓斯克方向上突圍,如果第70戰鬥單位守不住這條防線,別說圍殲俄軍,甚至會使後面的第100戰鬥單位,以及已經突前的第七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受到威脅。當然,俄軍還有另外一個選擇,那就是趁第70戰鬥單位兵力分散、無法快速追擊的大好機會,從馬格尼托格爾斯克南下,向位於俄哈邊境北面的奧爾斯克與新特羅伊茨克(前者在烏拉爾河東岸、後者在河對岸)挺進,爭取在這裡渡過烏拉爾河。雖然從局勢上看,因為後勤保障難以為繼,而且得不到民眾的支持與幫助,所以俄軍不大可能從奧爾斯克越過邊境線進入哈薩克,但是只要俄軍在這裡渡過了烏拉爾河,就能向西挺進,對第七戰鬥單位佔領下的奧倫堡構成威脅。更重要的是,俄軍肯定會設法向奧倫堡發起反擊,所以第七戰鬥單位有可能遭到夾擊,即便能夠在奧倫堡頂住俄軍,接下來的作戰行動也會受到影響。

綜合這些情況,在第70戰鬥單位能夠守住防線的前提條件下,肯定得向奧倫堡增兵。

準確的說,是出動一支部隊控制奧爾斯克與新特羅伊茨克。萬幸的是,奧爾斯克與新特羅伊茨克並不是戰略要地,除了在後者有2個俄軍民兵師之外,這兩座城市裡並沒有駐紮多少軍隊,也沒有進行大規模軍事動員。

關鍵就是,讓哪支部隊去執行這個任務?

當時,距離奧爾斯克最進的就是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

2月3日夜間,該旅從哈薩克的阿克托別出發,在天亮前越過邊境線,並且在短暫戰鬥後佔領了奧爾斯克。4日中午,該旅渡過烏拉爾河,控制了對岸的新特羅伊茨克。這個時候,從馬格尼托格爾斯克南下的俄軍烏拉爾方面軍的先頭部隊距離奧爾斯克已不到30千米,而且俄軍的偵察部隊已經渡過烏拉爾河,正在探查西岸的情況。

從局勢上看,如果30多萬俄軍南下,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肯定擋不住。

不是兵力不夠、也不是戰鬥力差,而是過於倉促,該旅不但缺乏重裝備,也沒有辦法及時構築好防禦陣地。

問題是,俄軍並沒南下。

從戰後收集到的信息來看,俄軍在發現奧爾斯克與新特羅伊茨克被佔領之後,立即就做出了北上反攻車裡雅賓斯克的決定。原因很簡單,俄軍的電子偵察部隊發現佔領奧爾斯克與新特羅伊茨克的部隊使用的是第九戰鬥單位的通信頻道,而且通信系統的特徵與第九戰鬥單位也完全一致。更重要的是,在此之前,第九戰鬥單位兵不刃血的佔領了烏拉爾,戰鬥力沒有下降,加上共和國陸軍多次以低空突擊的方式突然出現在俄軍後方,所以俄軍指揮官有理由相信,佔領奧爾斯克與新特羅伊茨克的是第九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即戰鬥旅。毫無疑問,從第九戰鬥單位那邊突圍的難度肯定大得多。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袁晨皓也確實應該讓第九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過去。

只不過,在第90戰鬥單位已經在裏海西岸站穩腳跟的情況下,袁晨皓肯定希望在戰線南方有更大的作為,也就不會動用第九戰鬥單位的主力部隊。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必須殲滅俄軍烏拉爾方面軍,袁晨皓甚至不會讓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北上,因為這會削弱第九戰鬥單位的整體戰鬥力。

打到這個時候,也就是2月4日下午,俄軍兩個方面軍都陷入重圍。

也就在這個時候,共和國陸軍面臨一個非常重要的選擇,那就是在戰役收尾階段,把重點放在哪個方向上,南面,還是北面?

單純從軍事戰略角度出發,肯定應該選擇北面。

以2月4日夜間的局勢來看,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