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七十一章 萬事俱備

幫助德國實現統一的「鐵血宰相」俾斯麥說過:和平不是在談判桌上獲得的,而是在戰場上打出來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前幾個月里,共和國與美國的戰爭動員工作、軍事工業生產能力全面爆發,充分證明了俾斯麥的觀點。

雖然在愛好和平的人看來,《倫敦條約》使人類遠離自我毀滅,《斯德哥爾摩協議》則讓人類避免自相殘殺,但是這不免過於理想,作為兩份建立在強權基礎上的國際條約,對和平的貢獻肯定經不起考驗。

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俄羅斯就將全部戰略核彈頭投向共和國、共和國也立即對俄羅斯的戰略核設施進行反擊,美國參戰之後,也與共和國一同發起了戰略核打擊,這些都足以證明,《倫敦條約》的目的不是銷毀核武器,而是要讓核武器變得沒有價值。當然,核武器並不是沒有價值,比如在中美相互投擲了戰略核彈頭,並且進行攔截之後,外層空間的人造設施幾乎徹底損毀,加上兩個超級大國都非常重視「制天權」,並且全力阻止對方掌握制天權,所以人類的宇航活動幾乎全面終止(雖然歐盟的航天發射並沒受到威脅,但是為了避免誤傷,歐盟已經在1月底宣布暫時終止航天發射)。不得不承認,《倫敦條約》也不是毫無價值,不管怎麼說,在外層空間爆炸的核彈頭要比在大氣層內爆炸的核彈頭好得多,比起籠罩全球的核冬天來說,失去宇航能力還不會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威脅。

相對而言,《斯德哥爾摩協議》的意義就非常有限了。

雖然從遏制常規軍事力量擴散的角度出發,《斯德哥爾摩協議》有一些積極貢獻,但是從長遠來看,該協議不但沒有為遏制世界大戰發揮積極作用,反而為世界大戰推波助瀾,讓兩個超級大國的矛盾變得不可收拾,也讓兩個超級大國可以更加從容的完成戰爭準備。說得明確一點,如果沒有《斯德哥爾摩協議》,即常規軍備競賽不受控制,在2055年前,共和國與美國的經濟就將不堪重負,在經濟全面崩潰的威脅下,兩國當局肯定不會猶豫,世界大戰將提前2年爆發。眾所周知,當時的共和國元首是顏靖宇,美國總統也不是杜奇威,因此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爭決心肯定比不上2年之後。

當然,這些都只是猜測與分析,無法得到證實。

從現實情況出發,《斯德哥爾摩協議》對常規軍備競賽產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至少對兩個超級大國的備戰工作沒有產生任何阻撓作用。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種說法有問題,畢竟《斯德哥爾摩協議》對限制常規軍備競賽起到的積極作用擺在那裡。拿海軍的「造艦比賽」來說,如果沒有《斯德哥爾摩協議》,即沒有對各國海軍艦艇噸位總量做出明確限制,從2050年到2057年,共和國與美國建造的戰艦總量至少翻番,而且各種戰艦的排水量都會提高不少,使海軍變得更加龐大與臃腫,讓第三次世界大戰變得更加殘酷。

客觀的講,這一觀點沒有錯。

問題是,換個角度來看的話,就會有不同的發現。

仍然拿海軍的「造艦比賽」來說,受《斯德哥爾摩協議》影響,共和國與美國海軍都不得不在嚴格的噸位限制下提升艦隊作戰能力,因此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了艦船設計、以及新式武器裝備的研發上。說得不客氣一點,如果沒有《斯德哥爾摩協議》,共和國與美國海軍肯定願意建造噸位更大的航母、以增加艦載航空兵數量的方式來提升艦隊攻擊能力,而不是在螺旋電磁炮上投入數以千億計的科研經費,因此螺旋電磁炮不大可能在50年代問世,也就很難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發揮如此重要的作用。如果考慮到對地面戰場的影響,螺旋電磁炮絕對算得上是改變戰爭面貌的革命性武器。類似的,還有基於螺旋磁感應推進系統的新式航空設備、基於流體磁力學的新式潛艇等等。

即便不考慮新技術帶來的影響,受海軍發展方式與艦船建造方式變革影響,《斯德哥爾摩協議》的作用都非常有限。

眾所周知,進入21世紀之後,模塊化技術首先在海軍戰艦上得到全面應用。到30年代末,幾乎所有戰艦都採用了模塊設計思路與建造方式。受此影響,從40年代初開始,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率先在發展方式上尋求變革,即想辦法解決海軍的一些固有缺點,提高海軍的作戰與使用效率。顯然,出路就在模塊化上,而最先得到應用的,就是由共和國海軍首先搞出來的海上基地。

暫且不說海上基地到底有多少意義,僅其發展思路就有無窮的價值。

說得簡單一點,在完全採用模塊化設計原理之後,再也沒有必要以「級」、「型」、「艘」等傳統方式來為戰艦定性,也就沒有必要以單獨的方式設計一種戰艦,而是針對作戰需求設計不同的功能模塊,然後再在需要的時候將這些模塊組裝成戰艦,從而最大限度的縮短戰艦的建造周期。

如果在和平時期,肯定沒有哪支海軍會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即便為同一作戰需求,比如艦隊防空作戰,因為所面對的威脅、以及戰術需求並不完全一致,比如攔截敵機與攔截導彈的戰術要求就不一樣,所以模塊的具體性能肯定千差萬別,而要針對各種作戰環境設計一種模塊,光是設計投入就非常驚人。比如共和國海軍就在2049年做了一次評估,將作戰任務分成防空與反導、制海、支援、反潛與護航等4大類,然後按照5種不同的威脅級別,要想應付所有作戰情況,並且使戰艦的作戰效率最大化,至少需要設計200多種戰術模塊,再加上動力、推進、通信等,總共需要設計的模塊超過了300種。顯然,在人力成本已經成為主要開支的情況下,如此巨大的設計量肯定能讓任何一種戰艦貴得讓海軍無法承受。

問題是,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這麼做並不離譜。

比如受到世界大戰的威脅,而且不能建造太多的戰艦,又需要在戰爭期間以最快的速度擴大艦隊規模。

顯然,這就是《斯德哥爾摩協議》對海軍「造艦比賽」的最大貢獻。

說得直接一點,就是讓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在戰爭爆發前,用更多的力量來設計新式戰艦,而不是建造新式戰艦。

當然,這也包括提高模塊化設計與建造的效率。

據可靠消息,戰爭爆發前,共和國海軍已經秘密完成了近七成的設計工作。因為早在2049年,共和國當局就定下基調,花費巨資搭建了當時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系統,所以在設計戰艦模塊的時候,共和國海軍肯定是輕重有別,在戰爭時期貢獻最大、對戰局影響最大的模塊得到優先保證,而一些無關緊要的、或者海軍暫時用不上的模塊則放在後面,以此確保在戰爭爆發後,能夠立即讓造船廠全速運轉。

在得到優先保證的模塊中,肯定有包括反潛模塊。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是一個典型的海洋大國。雖然在很多人看來,共和國是一個陸權重於海權的陸地文明國家,不是英國那樣的海洋文明國家,而且中華民族確實是典型的大陸民族,但是隨著共和國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貿易國、最大資源與勞務進口國,共和國就成為了典型的海洋文明國家,而且再也離不開海洋。要知道,即便到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仍然沒有其他手段能夠取代海運,將成千億噸物資與產品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外一個地方。正是如此,印度戰爭之後,共和國迎來了首為身著海軍上將軍服的總參謀長,海軍也成為了軍費大戶。

毋庸置疑,海軍就是一支圍繞制海權的軍事力量。

海軍只有兩個任務,一是從敵人手裡奪取制海權或者阻止敵人利用制海權,二是為利用制海權的己方力量提供保護。

相對而言,後者比前者的意義更加重大。

拿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美國海軍來說,為了從敵人手裡奪取制海權與阻止敵人利用制海權,美國建造了數十艘艦隊航母、數百艘大型戰艦與數百艘潛艇,可是為了給利用制海權的己方力量提供保護,美國建造了上百艘護航航母、上千艘護航戰艦、並且建造了數千萬噸運輸船。僅從噸位上看,後者就是前者的10多倍。

從影響來看,共和國海軍的首要任務也是保護好制海權。

原因很簡單,只要共和國海軍能夠守住勢力範圍內的制海權,並且讓己方力量有效利用制海權,共和國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只有在不敗的基礎上,才能考慮如何擊敗敵人,取得勝利。

毋庸置疑,對共和國制海權威脅最大的就是美國海軍的潛艇。

事實上,潛艇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不是用來奪取制海權的武器、也不是用來保護制海權的武器,而是用來破壞敵人制海權的武器。不管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潛艇、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狼群」、以及在太平洋上作戰的美國潛艇,其最大貢獻都是讓對方掌握的制海權變得毫無價值,而所有違背了這一規律的海軍,即讓潛艇去執行與破壞制海權無關的任務,比如伏擊敵人的主力艦隊,結果都好不到哪裡去。最典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