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六章 有利有弊

如果說以炮擊的方式摧毀美軍海上基地,開啟了一個新的海戰時代的話,那麼共和國海軍對這種帶點「反古」味道的海戰戰術的應用程度,還遠沒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甚至算不上熟練。

根據南海艦隊的作戰記錄,編號04的偵察機在戰場時間3點35分用紅外探測儀發現了200多千米外的美軍海上基地。因為在美軍的戰鬥記錄中,也提到在3點30分左右,探測到了一架來歷不明的飛機(受被動探測系統性能限制,沒發確定這架飛機是不是共和國海軍的偵察機),而當時靠近美軍海上基地的只有04號偵察機,所以可以大致上斷定,雙方的戰鬥記錄都沒有造價。最重要的是,美軍海上基地與南海艦隊的最遠距離不到700千米,最近距離則只有600千米。也就是說,美軍選擇了比較保守的方式,即22艘模塊船組成了4個各擁有一條750米跑道與2個功能模塊的戰術型海上基地,以及一個擁有500米跑道的備用基地。這一點得到了共和國海軍作戰記錄的支持,即04號偵察機在遭到美軍戰鬥機攔截轉向之前,總共發現了5個海上目標,其中4個目標的輻射特徵比較相似,另外1個目標的輻射特徵則明顯偏弱。

發現目標後,難題也擺在了共和國海軍南海艦隊司令官的面前。

雖然在之前的戰術預案中,考慮到了類似情況,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艦隊指揮官仍然得充分考慮現實情況。萬幸的是,技術進步給決策者帶來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好處,比如對於各種戰術的成功率與可靠性,就不再需要指揮官去考慮,而是由計算機模擬分析,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給出分級結果。比較可惜的是,具備初級人工智慧的計算機還不具備經驗應用能力,也就不可能從過往的戰鬥、演習與訓練中吸取經驗教訓,自然不可能結合經驗做出最為理想的選擇。更重要的是,決定戰鬥的是人、而不是機器,所以在計算機給出了模擬分析結果之後,仍然需要由指揮官根據個人經驗,從中選擇最為合適的戰術。在整個決策鏈條當中,計算機實際上只起到了提高決策效率,縮短決策時間的作用,而不是代替指揮官做出戰術決策。

收到偵察機發回的報告後,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只用了15秒鐘就給出了4種戰術,以及每種戰術的成功率,即打擊效率。這四種戰術也很簡單:一是集中炮火由遠及近的逐次打擊5個目標,並且在每次調整目標之後用配備了被動探測感測器的炮彈確定打擊情況,以決定是否進行補充打擊;二是將艦隊炮火分成兩部分,主要火力佔七成、次要火力佔三成,由主要火力逐次打擊5個目標,次要火力則負責進行補充炮擊;三是以航母戰鬥群為基礎,由三組炮火對目標進行交叉輪番打擊,且每次打擊結束後都用感測器炮彈確定打擊情況,以決定補充打擊的火力強度;四是將艦隊炮火分成5組,且按照命中目標的概率進行分配,然後分別對5個目標進行炮火打擊。

可以說,四套戰術各有優劣,到底該採用那套戰術,除了由實際情況決定之外,還得考慮戰役目的。

第一套戰術能夠以較快的速度摧毀1到2座海上基地,甚至有希望癱瘓第三座海上基地,卻很有可能讓第四個與第五個目標逃過打擊,原因很簡單,即便不考慮補充打擊,針對每個目標的炮擊時間都在15分鐘以上,因此至少要到45分鐘之後才能打擊第四個目標,而在這個時候,美軍海上基地肯定完成了緊急疏散,分布範圍增加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炮擊將變得毫無意義。

第二套戰術是對第一套戰術的完善,在目標方位信息比較可靠的情況下,可以將打擊周期縮短到10分鐘,即便無法徹底摧毀目標,也能癱瘓目標,然後由補充打擊來徹底摧毀目標。因為美軍海上基地能在30分鐘內疏散,即便考慮到現實情況,即從澳洲大陸趕來的戰鬥機正在起降,疏散時間更長一些,也無法確保對5個目標進行全面打擊,結果很有可能與第一套戰術相差不大。

第三套戰術的優勢是能夠一次性打擊3個目標,而且都有把握癱瘓目標,並且在30分鐘內打擊第四個與第五個目標,並且使其癱瘓。也就是說,能夠趕在美軍海上基地疏散之前使起喪失活動能力。雖然整個交戰過程肯定會有所延長,而且消耗的彈藥最多,但是這是唯一能夠趕在美軍疏散之前完成打擊行動的戰術方案。當然,這也是組織難度最大、對協調性要求最高的戰術方案。

第四套戰術基本上可以看成是第三套戰術的細化,即以癱瘓目標為首要目的,在癱瘓了目標之後再對目標進行毀滅性打擊。雖然這一方案的效率更高,而且能夠確保5個目標均在同一時間受到攻擊,但是考慮到美軍海上基地擁有性能不俗的攔截系統,而且各個模塊都具有獨立航行能力,哪怕是不完備的獨立航行能力,所以從整體作戰效率上看,該方案的可行性不會超過第三套戰術。

對一名能力出眾的艦隊指揮官來說,這一系列的評估都是在一瞬間內完成的。

結合實際情況,以及戰役目的,可以很方便的選出最合適的戰術。

戰場時間3點55分,南海艦隊司令官下達了作戰命令。

當然,這不是口頭命令,而是通過旗艦發送的一組帶有激活指令的無線電信號,讓艦隊里的所有戰艦進入戰鬥狀態,並且通過艦隊戰術數據鏈發送戰術信息。雖然這麼一來,南海艦隊的行蹤也毫無秘密可言了,美軍的無線電探測系統能夠在幾乎同時確定南海艦隊的大致方向,但是無線電探測系統測出來的距離信息絕對不會準確到哪裡去,而且為了確定是否是共和國海軍偵察艦、間諜船或者攻擊潛艇發出的虛假信號,美軍必須獲得由岸上基地給出的一組對比信號。總而言之,即便南海艦隊暴露了行蹤,因為打擊在即,美軍海上基地也來不及做出反應。

可以說,整個作戰過程都是由計算機控制的。

在很多人看來,這並不可靠。不管怎麼說,計算機有出錯的概率,哪怕這個概率低得微乎其微,也不能忽視。正是如此,在這套全自動指揮控制系統之外,還有一套備用的人工指揮系統,即由艦隊司令官下達口頭命令,由各艦艦長執行命令。當然,除非自動指揮控制系統出了問題,不然不會用如此原始的方法來指揮以毫秒計算時間的現代化海戰,也沒有哪個艦隊指揮官會拿戰鬥的勝負與艦隊的存亡來過把癮。

艦隊司令官下達命令之後,旗艦的中央計算機只用5秒鐘就分配了炮擊任務。

接下來的2分鐘內,參加炮擊作戰的各艘戰艦開始選擇彈種、結算炮擊參數、檢查艦炮狀態,為炮擊做準備。相對而言,這其中最重要、也是最簡單的就是選擇彈種。雖然按照共和國海軍的作戰條令,選擇彈種由計算機完成,即戰艦上的火控計算將根據目標的性質自動決定使用什麼彈藥,並且為炮彈裝定引信。比如在對付具有裝甲防護能力、或者大型海上目標的時候,一般選擇具有機械延時功能的半穿甲彈,並且根據目標的裝甲厚度、艦體結構與甲板層數等等數據,以及需要讓炮彈在什麼部位爆炸等火控數據,決定引信的延遲引爆時間。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對付「重慶」級這種配備了裝甲飛行甲板的航母時,如果要讓炮彈在機庫內爆炸,引信延時將設置為10毫秒,如果要讓炮彈在下放的機艙內爆炸,就要將引信延時設置為100毫秒。由此可見,因為涉及到極為繁複的計算,特別是針對各種目標防護能力的估算已經超出了人類大腦的計算能力,所以得由計算機負責,並且由計算機自動設定各類參數。但是在實際操作中,為了避免誤裝彈藥,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各戰艦上的槍炮軍官都會對計算機選擇的彈種、以及設置的引信數據進行檢查,在確認無誤的情況下才會允許艦炮開火。當然,在時間不允許的情況下,如果槍炮軍官發現裝錯了彈藥,或者設錯了引信參數,也不會取消炮擊,而會在下一輪,或者後面幾輪炮擊中進行調整。在這個決策過程中加入人為干預的原因也很簡單,即電磁炮炮彈價值昂貴,特別是一些對海彈種,其價格不會比反艦導彈低多少。更重要的是,戰艦的攜帶能力非常有限,即便是巡洋艦,一門艦炮的備彈量也不會太多,浪費炮彈等於削弱戰艦與艦隊的持續作戰能力,而在很多時候,艦隊的彈藥補給都得在港口內進行。

當然,即便是人工檢查,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根據南海艦隊的作戰記錄,戰場時間凌晨4點之前,參與炮擊行動的6艘巡洋艦、9艘多用途驅逐艦與9艘反潛驅逐艦均完成了炮擊前的準備工作,並且按照正常情況下的作戰方式,在發出就緒信號之後,由旗艦上的中央計算機統一分配炮擊任務,而各艦上的火控計算機只負責控制本艦艦炮。

很明顯,典型的「網路協同作戰」戰術。

可以說,這正是共和國海軍在摸索新戰術的時候最大的收穫。也許有人認為,發掘電磁炮的制海潛力,並且將電磁炮發展成為新的海戰利器才是共和國海軍在大變革時代中的最大收穫。實事求是的講,電磁炮只是手段,而非思想,更不是新戰術。也就是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