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十四章 不謀而合

以軍人身份出任國家統帥的,不僅僅是裴承毅,還有大洋對岸的杜奇威。

客觀的講,杜奇威的處境與裴承毅非常相似,那就是在與共和國宣戰後,各方各面都處於一團糟的局面,很多事情都需要從頭做起。在戰略認識上,杜奇威與裴承毅的觀點完全一致,即太平洋才是兩個超級大國的主戰場,而且誰能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勝,誰就能夠贏得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在怎麼打太平洋戰爭的問題上,杜奇威也面臨同樣的難題,即應該以何種方式來達到目的。

在很多人看來,杜奇威是最有資格、也是唯一能夠挑戰裴承毅的軍事統帥。這個觀點並非不無道理,比如在面對相同的問題時,杜奇威的決策往往與裴承毅如出一轍,至少在總體方向上不會有太大差別。

換成其他軍事統帥,也許會用非常直接的方式,即利用美國在環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優勢來解決太平洋戰場上的問題。這也無可厚非,畢竟將軍事基地擺到對方家門口的不是共和國,而是美國。

不管從哪個方面看,美國在太平洋上的戰略優勢都非常明顯。別的不說,菲律賓距離共和國本土不過數百千米,距離美國本土卻有近2萬千米。即便退後一步,關島距離共和國本土也就2000多千米,距離美國本土卻有10000多千米。也就是說,從西太平洋到北美大陸西海岸,幾乎整個太平洋都是美國的防禦屏障,即便到夏威夷群島,美國的戰略防禦縱深也有上萬千米。巨大的防禦縱深還意味著進攻時的突擊距離更短,美國空軍的重型制空戰鬥機從關島起飛之後,不需要進行空中加油就能攻擊共和國本土東南地區。即便後退到夏威夷群島,美軍的戰略轟炸機也能在2個小時之內完成戰略打擊任務。更重要的是,在西南太平洋上,美國可以依託澳洲大陸,北上與共和國爭奪東南亞地區,或者西進騷擾共和國賴以維生的北印度洋航線。對共和國來說,除了盯緊本土東大門的戰略防線之外,只能一步一步的向東邁進,要想攻到美國本土,就得跨越整個太平洋,而且在此之前、為了鞏固側翼防線還得南下佔領澳洲大陸。

總而言之,美國的戰略優勢不是一點半點。

從這個角度出發,也就不難理解袁晨皓為什麼要主張把重點放在大陸戰場上,在擊敗俄羅斯之後再東向與美國爭奪太平洋的霸權。

歸根結底,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共和國很難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勝。

從袁晨皓的立場出發,這場戰爭將是一場艱難的持久戰。以開戰後的情況來看,即便共和國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打垮俄羅斯,比如在1年之內攻佔莫斯科、再花半年時間掃蕩俄羅斯其他地區,或者在此之前迫使歐盟參戰,縮短大陸戰爭的持續時間,美國也能在此之前完成戰爭動員,並且鞏固戰略防線。也就是說,等到打敗俄羅斯之後再進軍太平洋,與美國爭奪太平洋的霸權,共和國勢必面對一個全面武裝起來的美國,而這也正是最難以擊敗的美國。雖然從戰略上講,共和國打贏持久戰的把握比美國大得多,而且作為挑戰者,共和國從一開始就得做好打持久戰、以消耗來拖垮美國的戰略準備,但是持久戰必然會使勝利黯然失色,甚至會讓勝利者無法從戰爭中獲得任何好處。

很明顯,裴承毅不想與美國打一場持久戰。

提前打響太平洋戰爭,肯定會考驗共和國的戰爭動員能力、還會考驗共和國的戰爭承受能力,可是同時也會給美國造成最大的壓力,並且趕在美國完成戰爭動員之前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迫使美國承認在太平洋上戰敗。即便美國不會輕易認輸,在取得了初步勝利之後也能大大縮短太平洋戰爭的持續時間,從而用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最終使戰爭帶來的好處最大化。

看得出來,這也是一個政治家與一個軍事家的區別。

回顧歷史就能發現,裴承毅做出的選擇與100多年前,美國總統羅斯福做出的選擇幾乎完全一樣。當時,美國是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名義向日本宣戰,並且在德國以日本盟國的身份向美國宣戰之後,才向德國宣戰。從道義上講,美國的頭號敵人是日本,而不是歐洲大陸上的德國。問題是,參戰之後,羅斯福採納了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提出的「先歐後亞」的戰略計畫,將擊敗德國當成頭號任務。這次,裴承毅的選擇幾乎完全一樣,即在俄羅斯出兵入侵哈薩克、並且率先發起攻擊之後,共和國以反擊的名義向俄羅斯宣戰,隨後美國以俄羅斯盟國的名義向共和國宣戰,裴承毅立即抓住機會,明確了「先海後陸」的戰略,即把美國當成頭號打擊對象,俄羅斯則是次要目標。

毫無疑問,裴承毅早已完成了從軍人到政治家的角色轉變。

不可否認,在此之前,杜奇威也完成了同樣的角色轉變。在審視這場戰爭的時候,杜奇威的立場與裴承毅一樣,即以政治家的眼光來看待戰爭。如此一來,杜奇威就不可能像軍事家那樣,以「太平洋的方式來解決太平洋上的問題」。從政治角度出發,杜奇威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其他方向上牽制住共和國。

作為美國總統,杜奇威不可能不知道,美國的戰爭實力遠不如共和國。

從某種意義上講,美國能夠保住「最有影響力的國家」的國際地位,依靠的不是自身的強大實力,而是建立在意識形態基礎之上,並且形成了共同利益關係的國家集團,即以美國為主的西約集團。也許概念上的分析很難說明問題,因此有必要藉助一些數據。在西約集團中: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僅佔50%左右、而共和國在集約集團中占的比重接近70%,美國的工業產值佔60%左右、共和國佔到了75%以上,美國的軍事工業產能佔55%左右、共和國佔到了70%左右。拿集團內部具有影響力的發達國家來做比較也很說明問題。西約集團中,除了美國之外,還有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與紐西蘭等5個發達國家,而且英國、加拿大與澳大利亞均擁有完善的工業體系,屬於主要工業國。在集約集團中,除了共和國之外,僅有泰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與蘇丹等4個發達國家、而且只有巴基斯坦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工業強國」,其他國家都無完善的工業體系,更談不上擁有強大的軍事工業體系了。這種現象也很好理解,畢竟集約集團是典型的「新興國家集團」,連共和國都是典型的新興工業國,更別說其他成員國了;西約集團則是典型的「老牌強國集團」,不但美國的傳統強國、英國、加拿大與澳大利亞都是具有上百年、甚至數百年工業史的傳統經濟強國。

單就本國實力而言,美國根本不是共和國的對手。

不管杜奇威有多麼自信,他也得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美國要想取勝,就得充分利用各同盟國的力量。

關鍵就在這裡,要想利用盟國的力量,就得讓盟國參戰。

雖然按照西約集團的共同防禦義務,所有成員國都有責任協助美國作戰,但是在美國本土遭到攻擊之前,其他成員國有權力選擇協助方式,即可以不參戰,僅為美國提供物資方面的支持與援助。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問題。

眾所周知,西約集團與集約集團只控制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國家,即便除掉歐盟與獨聯體,全球180多個國家中,還有近一半是中立國。雖然這些國家大多弱小得不堪一擊,強大的也不過是巴西這種地區性強國,但是在世界大戰中,這些國家的態度肯定會對戰爭進程與結果產生重大影響。

總而言之,能否爭取到足夠多的盟友,決定了美國能否笑到最後。

要想爭取到足夠多的盟友,就得拉開戰線,讓足夠多的國家捲入戰爭。要讓捲入戰爭的國家投靠美國,就得選擇適當的戰線,以及適當的方式方法。

結合美國的戰略需要,即牽制共和國的軍事力量,使共和國無法立即在太平洋戰場上向美國發難,就不難明白杜奇威的選擇了。

從軍事角度出發,最理想的選擇肯定是在南亞地區製造動亂。問題是,南亞早已成為共和國的「後花園」,即便是當初野心勃勃的「印度象」,也馴化成了馬戲團的「小丑」。可以說,印度與共和國的關係,與墨西哥跟美國的關係非常相似,即在經濟全面一體化的基礎之上,歷史矛盾不再是影響兩國關係的主要問題。雖然從時間上來看,20年不足以讓絕大部分印度人忘記那場戰爭帶來的災難,但是在大變革時代,20年足以讓幾乎所有印度人嘗到變化帶來的好處。如果考慮到印度特殊的社會背景,特別是在印度戰爭前,超過80%的印度人生活在赤貧線與貧困線以下,其中半數得為一日三餐奔波,那麼在印度戰爭後20年間發生的變化,對印度人產生的影響就更加明顯了。僅從經濟層面上看,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初級工業產品與勞務輸出國,而共和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初級工業產品與勞務進口國,別說區區美國,就算把整個西約集團算上,也頂不上共和國的需求,無法消化規模龐大的「印度製造」,也就無法取代共和國。

毫無疑問,南亞地區沒有美國插手的空間。

無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