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五十六章 由海向陸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海上基地」是模塊化設計思想的登峰造極之作,但是這句話並不確切,準確的說,模塊化設計思想是「海上基地」的基礎。

從理論上講,沒有模塊化設計思想就不會有海上基地。拿一艘總長度為1500米、能夠供戰術運輸機起降,或者同時供30架垂直起降運輸機起降的海上基地來說,如果不採用模塊化設計方式,僅僅艦體的結構強度問題就很難解決,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用高強度合金製造船架、次要部位全部使用複合材料以降低結構重量。暫且不說成本問題,即便能夠造出這麼長的船體,並且採用浮動連接技術、姿態控制系統、分段式推進技術等等方式,使艦體能夠正常航行,也無法確保其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說簡單點,攻擊1500米長的海上基地肯定要比攻擊300米長的航母容易得多。可以說,如果不能在受到威脅的時候,迅速分散成數艘到數十艘快速艦船,撤離危險海域,海上基地的實戰生存能力幾乎為零。事實上,即便採用了模塊化設計方式,海上基地的生存能力也飽受質疑。

既然是「模塊艦船」,海上基地就有多套組裝方式。

可以說,共和國海軍放棄了第二代海上基地,直接建造第三代,除了第二代的設計思想不合時宜之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第二代的組裝方式非常有限,作戰使用受到了很大限制。

在由24個模塊組成的情況下,第三代海上基地擁有上百種組裝方式。

當時,常用的也就那麼幾種。

按照共和國海軍制訂的作戰使用守則,根據不同的作戰使用目的,第三代海上基地主要按照三種方式進行組裝,一是制海模式、二是平台模式、三是支援模式。在這三種方式下還有幾種不同的戰術組裝模式,而到底該採用哪一種組裝模式,除了按照作戰守則的規定操作之外,還可以由具有相關資質的指揮官根據戰場形勢決定。

制海模式下,按照戰場威脅級別與作戰強度,海上平台總共有4種組裝方式。比如在威脅級別較低、作戰強度不大的情況下,將組裝成兩套各擁有1條長1500米、寬50米跑道的「大型制海平台」,兩套平台可以輪換上陣,降低官兵的作業強度,也確保系統設備得到足夠的維護與保養;在威脅級別較高、作戰強度不大的情況下,則組成4套各擁有1條長1500米、寬25米的「戰術制海平台」,4套平台以兩兩搭檔的方式輪番上陣,確保在1套平台受損的情況下,仍然擁有制海能力;在威脅級別較低、作戰強度很大的情況下,組成1套擁有2條長1500米、寬50米跑道的「戰略制海平台」,將平台本身的制海與制空作戰能力提升到最大限度;在威脅級別較高、作戰強度很大的情況下,則組成8套各擁有1條長750米、寬25米跑道的「機動制海平台」,僅為戰術戰鬥機提供支持,並且由此獲得最優秀的戰術機動性能。

所謂的「平台模式」,就是在戰場外面為作戰部隊提供支持,比如接受傷員、囤積作戰物資等等。說直接點,在平台模式下,海上基地並不直接參与作戰行動,也不會為作戰部隊提供戰術支持,只是一座移動的海上基地,是作戰部隊的大後方,也是作戰部隊執行戰略任務的支撐點。在此情況下,在確保了基本的空運能力之後,海上基地將著重加強功能性,即將半數模塊用來提昇平台的作業效率。

前面已經提到,海上基地並不適合制海作戰。雖然作為戰略支承點,海上基地是「平台模式」下的作用非常突出,特別是在廣袤的太平洋上,一座浮動的海上基地往往比一支強大的艦隊還要管用,但是在絕大部分情況下,特別是在西太平洋與西南太平洋上,共和國海軍陸戰隊更加願意奪取一座用不沉沒的島嶼作為戰略進攻的支承點,也不會把數萬地面部隊部署在浮在海上的鋼鐵艦船中。

由此可見,「支援模式」才是海上基地的主要面貌。

說直接點,支援模式就是在戰場上支援陸戰隊作戰的模式。從戰術性能上看,支援模式介於制海模式與平台模式之間,即在盡量提高基地本身的支援功能的基礎之上,盡量提高基地的生存能力。正是如此,支援模式最主要的組裝方式是由18艘模塊組成1條長1500米、寬75米的「大型支援平台」,由另外6個模塊來提高平台的工作效率,特別是在海運投送方面的工作效率。

「長興島」就是第三代海上平台系統。

因為俄羅斯部署在遠東地區的空中力量並不強大,加上在此之前,天軍與海軍航空兵已經對俄羅斯空軍與海軍基地進行了重點轟炸,所以在「長興島」開赴戰場的時候,擔任護航重任的只有西太平洋兩棲突擊艦隊的幾艘護航戰艦,以及提前部署的幾艘攻擊潛艇。不管怎麼說,最應該提防的不是俄軍的戰鬥機與轟炸機,而是在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10多艘攻擊潛艇,特別是在戰爭爆發前1個月之內離港的那4艘攻擊潛艇。

事實上,對「長興島」來說,最好的安全措施仍然是其神秘的身份。

雖然10多年前,美國情報機構就獲得消息,堅信共和國海軍設計與建造了規模更大的海上基地,而且可能把海上基地的指揮權劃給了陸戰隊,但是與美國海軍的做法一樣,組成海上基地的各個模塊都是以快速運輸船的標準建造的,而這類運輸船不但能夠軍用,也是民用航運市場上的主力船型,所以根本不可能從共和國建造了多少快速運輸船來判斷海上基地的規模與性質。反過來講,包括軍情局在內的共和國情報機構也只知道美國海軍建造了不少的海上基地,卻無法得知其具體規模。因為海上基地可以靈活自由的組裝,比如在必要的情況下,「長興島」可以組裝成4座海上基地,所以也很難對海上基地的數量做明確界定。按照情報界的認定方法,判斷海上基地的主要指標是其排水量。當然,這也不是一個非常準確的指標。

雖然對美國情報機構來說,「長興島」的身份很神秘,但是組成「長興島」的24艘快速運輸船,以及與之一同北上的西太平洋兩棲突擊艦隊的10多艘登陸艦、擔任護航任務的數艘戰艦、正在向日本函館與陸奧(位於日本本州道北部,陸奧灣北面,為共和國在日本戰爭後強行租借的海軍基地之一,陸奧灣是共和國海軍在東北亞地區最大的艦隊季節地)集結的大批運輸船隻就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了。

當天晚上,CIA就發出警報,並且按照約定把相關情報送給了俄羅斯國家安全局。

面對來勢洶洶的共和國艦隊,即便知道共和國海軍陸戰隊將在勘察加半島上岸,俄羅斯當局也只能望洋興嘆。

正如前面提到的,能夠威脅到共和國兩棲突擊艦隊的,只有那幾艘潛艇。

也就在這個晚上,共和國海軍與俄羅斯海軍首次正面交戰,只不過交戰主力是雙方的攻擊潛艇,所以外界並不清楚交戰過程。根據共和國海軍在數個月之後公布的戰報,在30日夜間與31日凌晨的潛艇戰中,參戰的3艘攻擊潛艇至少擊沉了4艘俄軍潛艇,並且驅逐令另外2艘俄軍潛艇(這2艘潛艇中,至少有1艘逃往美國,並且進入了位於阿拉斯加的蘇厄德海軍基地),共和國的攻擊潛艇則無一損傷。雖然俄羅斯隨後公布了相關戰報,認定在戰鬥中至少擊沉了2艘共和國潛艇與3艘水面戰艦,但是可信度並不高,因為連美國新聞機構都相信,在31日天亮之前,從千島群島東面北上的共和國艦隊並沒遭到損失,甚至沒有一艘戰艦受創,更別說被擊沉了。

事實上,這也是共和國海軍與俄羅斯海軍少有的幾次交戰之一。

眾所周知,早在40年代末,俄羅斯當局就對海軍部署做出了全面調整,將包括戰略潛艇在內的主力全部調往北方艦隊,僅在太平洋艦隊保留了少量水面戰艦,主要以攻擊潛艇來削弱共和國海軍的制海權。說得實在一點,在此之前,俄羅斯當局還想與共和國海軍爭奪制海權,至少要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與北太平洋與共和國海軍一決高下,而在此之後,俄羅斯當局完全放棄了與共和國海軍爭奪制海權的想法,太平洋艦隊存在的主要價值轉變為破壞共和國海軍的制海權。顯然,潛艇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是破壞制海權、而不是奪取制海權與控制制海權的利器。

戰爭爆發的當天,準確的說,是在開戰後的24小時之內,在共和國海軍航空兵與天軍戰略轟炸機的全面打擊下,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的水面戰艦幾乎全軍覆沒,只有少數在鄂霍次克海活動的戰艦趁亂東進,趕在2057年的最後一天進入北太平洋,逃到了美國海軍與海軍航空兵的保護範圍內,而這些戰艦後來全部前往美國的海軍基地,並且先後被美國海軍強行徵用。

正如前面提到的,真正有威脅的,就那幾艘潛艇。

如果說,在這場海戰之前,俄羅斯海軍還對其潛艇有點信心的話,那麼在這場海戰之後,俄羅斯海軍就徹底絕望了。實戰證明,俄羅斯已經不是潛艇大國,不但在潛艇數量上遠遠比不上共和國與美國,還在潛艇性能上大大落後。暫且不管共和國海軍公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