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五十四章 旁敲側擊

客觀的講,美國的當務之急是做好兩件事,一是積極備戰,二是積極參戰。

因為與共和國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不管科學技術有多麼發達,只要人類文明還在用「千米」丈量交通里程,跨越太平洋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美國的地理優勢就是任何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所以對美國來說,積極參戰比積極備戰更加重要。站在美國社會、特別是普通美國人的立場上,只有在國家參戰之後,才能感受到戰爭的緊迫性,也才能積極支持國家的戰爭行為,從而提高備戰效率。為此,美國當局必須在另外一個問題上,也就是以何種方式參戰的問題上下足功夫。

回顧前兩次世界大戰不難發現,為了獲得適當的參戰理由,美國當局可謂用心良苦。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在戰場外呆了2年多,直到日本聯合艦隊艦載轟炸機投下的炸彈落到珍珠港,羅斯福才對日宣戰,而且在參戰後做出了「先歐後亞」的戰略決策,即首先把矛頭對準與美國沒有過結的德國,收拾了希特勒之後,才集中力量對付東條英機。不管傳聞是否屬實,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略選擇足以證明,珍珠港事件本身就是一個陰謀,是羅斯福將美國托入戰爭的陰謀。即便羅斯福沒有收到日本即將襲擊珍珠港的警報,也應該知道,在禁止向日本出口原油與鐵礦石之後,正處於瘋狂擴張狀態下的日本軍國主義份子肯定會鋌而走險,將槍口對準美國,通過奪取太平洋的制海權,迫使美國承認日本在遠東、東南亞與西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地位。戰後解密的一些資料也證明,當時包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在內的眾多日本高級將領都認為日本打不過美國,向美國宣戰只是為了奪取太平洋的制海權,迫使美國承認日本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霸權。甚至有證據證明,只要奪取了夏威夷群島(當時夏威夷還不是美國的州),日本就將揮師北上,按照與德國的約定攻打蘇聯。總而言之,美國當局利用了日本的這一心態,並且藉助日本的進攻,最終把日本當成了登上世界霸權巔峰的墊腳石。

事實上,更具有代表性的還是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作為。

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一樣,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也是等到歐洲列強在戰場上煎熬了兩年多之後才姍姍加入,並且在1年多之後就嘗到了勝利的果實。導致美國參戰、並且加入協約國集團的表面原因是德國以協助收復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南加利福尼亞州與得克薩斯州部分地區為由慫恿墨西哥參戰,事實上卻沒有這麼簡單。

雖然在墨西哥,德裔種群人數與社會地位都非常高,而且墨西哥確實與美國有歷史遺留問題,即美國西南部地區原本屬於墨西哥,在美墨戰爭後被美國吞併,但是在美國,德裔也是第二大白人族群,而且也有著不低的影響力,而墨西哥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也沒有以同盟國集團的身份向美國宣戰,更沒有派兵入侵美國。

從國家性質上講,美國與德國更加相似,都是新興帝國,有類似的利益訴求,都希望通過打破國際秩序獲得霸權,因此都存在著挑戰老牌帝國,特別是控制了全球絕大部分殖民地的英國與法國的理由與動機。問題是,美國沒有加入同盟國(以當時的情況,如果美國加入同盟國,英法領導的協約國必敗無疑,說不定就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了),而是以協約國的身份參戰,並且拯救了協約國集團。

從深層次分析原因的話,美國的動機很明顯,即加入同盟國所獲得的利益不如加入協約國。以1917年初的戰局來看,別說美國加入同盟國,就算美國繼續保持中立、呆在戰場外,英國與法國也很有可能在半年之內戰敗。當時,英國已經被德國海軍的無限制潛艇戰逼入絕境,地面戰場上,在德軍的春季攻勢面前,法軍的地面防線搖搖欲墜,隨時都有可能被突破。

站在美國的立場上,加入同盟國,肯定會讓英法在年內承認戰敗,而美國不大可能在年內出兵歐洲戰場,也就很難以勝利者的身份分享勝利果實。到時候,得到的無非是一個完成了歐洲霸業,並且用刺刀與大炮逼迫英法出讓大量殖民地、進而成為全球霸主的日耳曼德意志帝國。與一個處於巔峰狀態的帝國較量,顯然不會有多少好處。

如果以協約國的身份參戰,結果就截然不同了。說直接點,當美國在1917年初對德國宣戰的時候,達到了一箭雙鵰的目的。一是讓英法等油盡燈枯的老牌帝國將其視為上帝派來的救星,二是用最小的代價打敗了同為新興帝國、而且是最強大的潛在競爭對手的德國。客觀的講,後者比前者還要重要。

要知道,僅僅20年後,德國就用另外一次世界大戰證明,德意志帝國絕對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強大國家。設想一下,如果1939年時的德國擁有1914年時的相對國力,即相對於世界頭號強國的國力(如果以美國的國力為100分的話,1914年的德國能拿90分,而1939年的德國經濟最多只能拿60分),恐怕第二次世界大戰會是另外一種結果。

由此可見,美國在什麼時候參戰,完全由美國利益決定。

當然,2057年的時候,美國面臨的局面肯定遠不如1914年與1939年。同樣拿相對國力來說,仍然以美國的國力為100分,共和國至少為130分,歐盟的得分不會低於90,俄羅斯的得分則在40到50之間,其他國家與國際組織的得分均不到40。更重要的是,美國已經是世界矛盾的構成體,即美國是釀造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沒有美國,也就沒有世界大戰。要知道,在前兩次世界大戰中,一直奉行孤立主義的美國並不是釀造世界大戰的主要因素,有沒有美國,世界大戰都會爆發。

事實上,在2057年之前的10多年裡,「孤立主義」在美國非常盛行。很多美國人在總結中東戰爭的經驗教訓時就認為,正是因為過於積極的擴張政策、或者說扮演世界警察讓美國被迫捲入了很多與國家利益根本有關係的地區衝突,消耗了國力,使美國很難在與主要對手的正面角逐中掌握主動權,改變這一局面的唯一辦法就是認清自身利益,避免捲入無謂的國際紛爭,集中力量做好自己的事情。顯然,這就是典型的孤立思想,而美國社會上能夠產生這種思想,而且得到大眾認同,與美國當局的縱容不無關係。

很明顯,美國當局希望通過孤立主義創造比較有利的國際氛圍。

從歷史上看,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已經是世界上頭號強國,而且已經通過戰爭債務等方式壓垮了老牌帝國,完全有能力稱霸。美國沒有稱霸,而是大行孤立政策,擺明了就是好處不夠多,想讓歐洲列強再次廝殺,直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對其構成威脅,或者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阻止其成為西方世界的領袖,美國才能以最小的代價,而且以救世主的身份成為世界霸主。

問題是,這個辦法顯然行不通了。

不管美國是不是「閉關鎖國」,只要仍然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仍然通過西約集團控制著大半個西方世界,仍然不肯在眾多國際問題上妥協讓步,孤立政策就只是「鴕鳥政策」,只能麻痹美國,而不能迷惑敵人。

當然,美國當局絕對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事實上,正是如此,美國當局在適當鼓勵孤立主義言論的時候,也在積極備戰,並未因此而放鬆準備。

問題就在這裡,吹了10多年的「孤立風」成了美國參戰的最大障礙。

在政客眼裡,美國的地理位置仍然是戰略安全的最佳保障,也仍然是克敵制勝的堅實基礎。幾乎所有國會議員都認為,只要能夠確保本土安全,美國就能爆發出最為強大的戰爭潛力,生產出足以滿足全部盟國需求的武器裝備,成為擊敗敵人的主要力量。如此一來,美國完全沒有必要急於參戰,而是應該像前兩次世界大戰那樣,讓其他列強在紛爭中拼盡全部國力。

從道理上講,這沒有錯,杜奇威也希望如此。

可是從現實出發,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除了美國之外,最有實力的歐盟已經與共和國簽署了安全條約,不但不大可能站到共和國的對立面上,還有可能在共和國軍隊越過烏拉爾山、攻到莫斯科城下的時候,以安全為由揮師東進,佔領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與俄羅斯西部地區。毫無疑問,俄羅斯絕對不是共和國的對手。如果美國不參戰,哪怕全力援助俄羅斯,也不大可能幫助俄軍頂住共和國軍隊的進攻。不僅杜奇威這麼看,就連絕大部分美軍將領都認為,在沒有援助的情況下,俄羅斯堅持1年算是正常,堅持1年半就很不錯了,如果堅持2年那就是奇蹟。

在與參聯會將領的會議上,討論得最多的不是美軍該何時參戰,而是參戰後該怎麼辦。

說直接點,就是把重點放在哪。

對美國來說,總共有三個選擇,一是集中力量幫助俄羅斯打贏地面戰爭,二是在中東地區開闢第二戰場,三是在太平洋上與共和國一決高下。

顯然,沒有幾個將軍支持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