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四十一章 毀天滅地

如果說攔截彈道導彈是各國戰略防禦系統的看家本領,那麼對付巡航導彈就算得上是世界性難題。

與攔截彈道導彈相比,攔截巡航導彈的最大問題不在攔截,而在發現。

相對而言,巡航導彈除了更加隱蔽、也就是難以被探測到之外,其他方面均遠不如彈道導彈。正是出色的隱蔽性、即低可探測性,使巡航導彈獲得了一席之地,並且在戰場上發揚光大。

當然,巡航導彈不是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技術在不斷發展進步。

如果按照飛行速度劃分的話,直到本世紀初,巡航導彈仍然以亞音速為主,比如美國的BGM-109「戰斧」系列、俄羅斯的Kh-55系列(因為與「戰斧」非常相似,所以又被戲稱為「戰斧斯基」)、歐洲的「風暴陰影」等。這些亞音速巡航導彈無一例外的都採用了帖地飛行的方式來避開敵人的防空雷達,達到突防目的。

以20世紀末與21世紀初的技術,不是無法製造超音速巡航導彈,而是超音速巡航導彈存在比較嚴重的性能缺陷。比如20世紀80年代,前蘇聯就研製出了飛行速度高達3.5馬赫、射程超過550千米的P-700(SS-N-19「海難」)反艦導彈,並且將其裝在包括「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彼得大帝」級)與「光榮」級巡洋艦在內的眾多大型戰艦上,成為美國航母的剋星。問題是,這種發射質量超過7000千克(相當於「戰斧」B型的9倍)、攜帶750千克戰鬥部(相當於「戰斧」B型的1.8倍)的反艦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550千米(僅為「戰斧」B型的三分之一),很難承擔起對地攻擊的重任。如果要將其射程提高到1500千米,則需要將發射質量提高50%以上,既超過10噸。增大發射質量不但會使量產價格居高不下,還會使裝備變得異常困難。比如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最多可以攜帶122枚「戰斧」,減半配置也能攜帶61枚,排水量相當的「光榮」級巡洋艦就只能攜帶16枚P-500(改進型攜帶的是P-700)。如果一種導彈大到連戰艦攜帶都成困難,這種導彈也就沒有多少實戰價值了。與之相對應的,當時蘇聯的遠程巡航導彈,即被稱為「戰斧斯基」的Kh-55也是亞音速巡航導彈,並不具備超音速飛行能力,才在不大幅度增加發射質量的情況下使射程達到了戰略指標。

將巡航導彈帶入超音速時代的,正是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

大約在10年代末與20年代初,隨著以電力革命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革命到來,眾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先進技術陸續問世,並且具備了實用價值,巡航導彈才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在這短短數年之內,除了率先向「高超音速」時代邁進的美國之外,早在超音速領域有所建樹的俄羅斯、積極提升總體影響力的歐洲、以及發起電力革命的共和國,均在「高超音速」領域向美國發起挑戰。

巡航導彈領域的「速度競賽」就此拉開序幕。

同樣以速度為準,「高超音速」時代可以分成幾個階段,即最大飛行速度為6到8馬赫的入門階段、最大飛行速度超過10馬赫的初始階段、最大飛行速度超過14馬赫的成熟階段與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的終極階段,速度再快的話就脫離了巡航導彈的範疇,成為具備亞軌道飛行能力的新型導彈了。

與亞音速時代相比,「高超音速」時代的最大區別就是,隨著速度提升,導彈的飛行高度也在提升,而且提升得非常明顯。比如入門階段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最大飛行高度一般控制在20千米左右,而終極階段的高超因素巡航導彈的最大飛行高度超過60千米,部分甚至接近100千米。高度不斷提升的原因非常簡單,超快的飛行速度會彈體與空氣摩擦產生巨大的熱量,甚至有燒毀導彈的危險,只有不斷提升飛行高度,離開稠密大氣層,才能有效降低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更重要的是,在各種新式探測系統面前,降低飛行高度對提高突防率的影響越來越小,不斷提高的速度成為提高導彈在突防過程中的生存概率、提高突破敵人防空系統的主要手段。

也許有人認為,在60千米高度上、以20馬赫的速度飛行的巡航導彈已經偏離了巡航導彈的發展路線,即不再具有隱蔽性。

事實上,與彈道導彈相比,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隱蔽性仍然非常出色。

必須承認,在戰術領域,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確實很難有所作為。即便在某些特殊情況下,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在攻擊大型航母戰鬥群的時候,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仍然是最有效的彈藥之一。可是在絕大部分時候,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已經退出了戰術大舞台,比如在中東戰爭中,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在共和國軍隊消耗的彈藥中所佔的比例不到千分之三,在美國軍隊消耗的彈藥中所佔的比例也不到百分之一,遠遠低於遠程炮彈與滑翔炸彈等戰術彈藥。當然,影響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戰術用途的眾多因素中,缺乏隱蔽性只是其中之一,相對而言,高昂的價格才是主因。

在戰略領域,價格自然不是大問題。

可以說,就算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價格遠遠高於其他戰術彈藥,也要比戰略彈道導彈便宜得多,如果按照系統價格計算,肯定更加便宜。正是如此,在全面銷毀核武器的大浪潮中,幾個核大國不但沒有讓戰略轟炸機提前退役,反而通過研製與改進高超音速巡航導彈來提升戰略轟炸機的存在價值。

在這波浪潮中,俄羅斯的表現並不差。

早在20年代初,為了抵抗因生產嚴重過剩引發的經濟危機與大蕭條,俄羅斯就加大了軍備投入,其中就有幾個與高超音速巡航導彈有關的軍事裝備項目,最終代號KV-100、在P-700基礎上改進開發的項目獲得了俄羅斯海軍與空軍的青睞,並且一度進入工程階段,如果不是質量嚴重超標,且減重設計成效微弱,恐怕俄羅斯將在20年代末成為自美國與共和國之後第三個研製與生產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國家。對俄羅斯軍工來說,KV-100失敗帶來的出了惋惜之外,更多的是經驗教訓。正是在此基礎上,俄羅斯空軍於20年代末提出了下一代巡航導彈的性能指標,並且明確要求全新研製,而不是在原有產品上改進。經過10來年的艱苦努力之後,大約在30年代末,由俄羅斯紅寶石設計局主導、天青石等幾個設計局聯合參與的KP-200型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研製成功,並且獲得了空軍的量產訂單,成為新一代Tu-200型戰略轟炸機的標準武器(200這個編號也因此而來),俄羅斯也在法國之後,成為第四個掌握了高超音速巡航導彈的研製與生產技術的國家。在此之後,在俄羅斯空軍的積極推動下,紅寶石設計局又先後推出KP-200M等多種改進型號,以及KP-300、KP-400等新型導彈,其中在2053年問世的KP-500為俄羅斯最新一代高超音速巡航導彈,其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這也是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的最新標準配備。

此時,共和國天軍的戰略防禦系統面對的正是數十架俄羅斯戰略轟炸機從4處空域發射的300多枚KP-500型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也許有人會說,攔截彈道導彈的最佳方法都是攔截導彈、而不是攔截彈頭,那麼攔截巡航導彈的最佳方法就是對付轟炸機、而不是對付導彈。在此之前,共和國天軍動能攔截衛星已經攻擊了俄軍的導彈發射車,為什麼不用同樣的方法對付俄軍的戰略轟炸機呢?不管怎麼說,轟炸機飛得再快,也比不上動能導彈吧。

這個觀點的前面一半沒有錯,如果能夠擊落轟炸機,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問題是,後面一半幾乎沒有實現的可能性。

關鍵只有一點,即動能導彈能不能擊中高速飛行的戰略轟炸機。

在攻擊地面的導彈發射車的時候,動能導彈並沒有直接集中發射車,而是用落地爆炸時產生的破壞效果來摧毀附近的導彈發射車。動能導彈從發射到落地大約飛行百來妙,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最大速度不到每小時100千米的導彈發射車最多沿公路行駛3000米,所以只需要數枚動能導彈就能覆蓋發射車所在的區域,確保摧毀發射車。在同樣的時間內,巡航飛行速度在4馬赫以上的戰略轟炸機能夠飛行上百千米,而動能導彈沒有裝填炸藥,只有在落地或者擊中目標的時候才會將動能釋放出來,所以要想擊中飛行中的轟炸機,至少需要數萬枚導彈進行全方位覆蓋。

也許有人會說,應該給動能導彈裝上制導系統。

暫且不說開放式制導系統會不會受到干擾,在進入稠密大氣層之後,飛行速度高達每秒數千千米的動能導彈與空氣摩擦時將產生上萬攝氏度的高溫,而已知材料中,沒有哪種能夠承受如此高的溫度,也就無法在導彈上安裝探測窗口,無法讓制導系統獲取外界信息,制導也就無從談起了。正是如此,所有用來攻擊地面目標與大氣層內懸浮目標的動能導彈都只有最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