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

作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俄羅斯是少數幾個擁有戰略防禦系統的國家之一,可是俄羅斯的戰略防禦系統卻先天不足。

不可否認,俄羅斯擁有輝煌的航天史,第一個發射人造衛星、第一個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第一個建造軌道空間站等等,但是隨著紅色帝國在20世紀90年代初轟然倒塌,繼承衣缽的俄羅斯並未將航天事業發揚廣大,反而愈發羸弱。

雖然在21世紀初,依靠前蘇聯的遺產與低廉的發射成本,俄羅斯在國際航天領域很是風光了一場,比如由美歐牽頭的國際空間站的建設工作就大都由俄羅斯承擔。但是到20年代末,隨著共和國率先實現可控聚變核電站的商業化應用,使得航天發射成本迅速降低,俄羅斯不再擁有成本優勢,在國際航天領域的地位一落千丈,加上持續十多年的大蕭條,到30年代末,俄羅斯在國際航天領域已經沒有任何優勢可言了。

可以說,如果不是得到國家支持,以及擁有全球最為龐大的資源寶庫,俄羅斯連航天大國都算不上。比如早在30年代初,共和國與美國淘汰了傳統化學燃料火箭發動機,全面推廣氫氧火箭發動機,使航天發射成本降低了一個數量級,歐洲航天公司也在30年代下半葉推出使用新型氫氧火箭發動機的「阿里亞娜7」型大推力運載火箭,加入了「低成本航天俱樂部」,俄羅斯直到40年代初才推出了一種採用新型氫氧火箭發動機、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到2噸的小型運載火箭,在10多年後,也就是2053年才推出第一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超過20噸的大型運載火箭,正式加入「低成本航天俱樂部」。

導致俄羅斯在航天領域舉步維艱的原因只有一個,即電力技術落後。

眾所周知,新型氫氧火箭的關鍵不在於火箭發動機,而是廉價獲取液氫液氧,也就是如何降低電力成本。可靠的解決辦法只有一個,即全面推廣普及可控聚變核電站,取代其他發電廠。可以說,低成本航天時代能夠在21世紀30年代到來,就是因為可控聚變核電站在30年代開始推廣普及,使得電力供應向無窮化發展的同時,讓電力價格無限趨近於零,從而使液氫液氧的生產成本降到零點附近。

必須承認,資源肯定是越多越好。

因為擁有世界各國中最豐富的自然資源,所以俄羅斯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

在逐步淡出國際航天發射市場的時候,為了確保國家安全,俄羅斯當局一直以政府補貼的方式,鼓勵航天企業自主創新,並且通過推動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建設工程,為航天企業提供訂單。問題是,政府扶持無法提高生產效率,也就無法降低發射成本。面對高昂的發射費用,在建設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時候,俄羅斯自然不像外表那樣財大氣粗,在各個方面都精打細算,盡量降低系統成本。因為導致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航天發射上,所以俄羅斯當局首先想到的就是減少發射次數,準確的說,是降低系統質量,用最小的發射量來組建戰略防禦系統。

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實際意義肯定有待商榷。

眾所周知,戰略防禦系統本身就是超級大國的「燒錢機器」。根據共和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分為三個大階段與八個小階段,前後總共投入資金1050萬億元,即便扣除通貨膨脹因素,以2020年的幣值計算,也高達380萬億元,相當於當年共和國國民生產總值的4.2倍。雖然美國當局沒有給出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其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的總投入也不會低到哪裡去,以2020年幣值計算,在80萬億到100萬億美元之間,大約為當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5倍。

問題是,投入巨大是個問題,共和國與美國捨得投入又是一個問題。

事實上,早在國家戰略防禦系統與國家導彈防禦系統進行規劃設計的時候,共和國與美國就有相關專家提出,系統設計過於複雜,必然導致建設成本居高不下,如果能夠適當提高系統的整合度,就能在不明顯降低系統攔截能力的前提下大幅度縮減開支。因為這兩套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略防禦系統在設計的時候均根據局勢變化,留有適當冗餘。比如戰略防禦系統設計時要求能夠一次攔截3000個目標,分批次攔截則能對付上萬個目標,而到建成的時候,即便美俄法英以巴等等有核國家同時向共和國發起進攻,只要沒能在5分鐘內發射所有戰略導彈、準確的說,是所有攜帶了核彈頭的戰略運載工具不能在5分鐘內進入到打擊共和國本土的範圍之內,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就能將其全部攔截下來,且總體攔截成功率不低於95%,相當於在遭到10000枚核彈頭攻擊的情況下,只有500枚彈頭漏網。

因為在國家戰略防禦系統後面還有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與戰場導彈攔截系統,而這兩套系統對來襲目標的攔截效率均在90%以上,所以漏網的500枚彈頭中,最多只有5枚彈頭能夠落下,並且在共和國本土重要目標上空爆炸。以世界大戰的標準衡量,即便遭襲的是5座特大城市,也不會對共和國的戰爭潛力造成太大影響。

同樣的,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以及作為戰役與戰術級別的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與戰場導彈防禦系統也具有類似的攔截能力,基本上能夠保證在遭到全面核打擊的情況下,將損失降到能夠承受的範圍之內。

因為核大國都奉行捆綁政策,即在進行戰略打擊的時候,絕對不會僅僅針對敵國,而會對其他核大國、有核國家、甚至有能力製造核武器的國家進行毀滅性打擊,以確保在核戰爭之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立即製造出核武器,從而成為世界霸主,所以在全面核戰爭中,不管是共和國還是美國都不可能遭到其他核大國與有核國家的全面打擊。換句話說,真要爆發核戰爭,在共和國本土上爆炸的核彈頭肯定不會超過5枚。

由此可見,提高系統整合度,適當降低攔截能力不會對國家安全造成實質性影響。

問題是,共和國與美國都沒有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提高系統整合度所產生的問題中,降低攔截能力只是其一,而且只是次要影響。從軍事系統的角度考慮,提高整合度對戰略防禦系統產生的最大影響應該是降低了系統的可靠性,也就是系統生存能力。

眾所周知,戰略防禦系統是大國的安全基石,更是大國在全面戰爭中的生存保障。

如此重要的軍事系統,肯定是對手的頭號打擊對象。實際情況也正是如此,共和國與美國在建設戰略防禦系統的同時,都將摧毀對方的戰略防禦系統當成頭等大事,不然也不會開發戰略防禦系統的進攻能力。如此一來,雙方在將戰略防禦系統向攻防兼備的方向發展的時候,都得致力提高系統本身的生存能力。事實上,正是這個原因,在天基攔截系統具有最佳作戰效能,而且能在不遭到攻擊的情況下,用最低的成本完成防禦任務的情況下,共和國與美國都沒有放棄空基與地基(海基)攔截系統的根本原因。要知道,天基攔截系統是所有子系統中生存能力最差的一個,也是最容易遭到打擊的一個。如果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個子系統上,也就不能稱其為戰略防禦系統了。

問題是,天基攔截系統確實擁有最高的作戰效率。

受此影響,共和國與美國不但沒有放棄天基攔截系統,還在想方設法的提高天基攔截系統的生存能力,而最主要的辦法就是提高系統冗餘,並且分散部署,即便在部分設施遭到破壞的情況下,仍然具備相當的攔截能力。

可以說,這也是天軍建設成本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

拿共和國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天基攔截系統來說,僅攔截部分就由270顆在軌衛星組成,加上探測系統、通信系統、校準系統、欺騙系統等等,整個天基攔截系統的在軌衛星超過了1000顆。在這些衛星中,大部分都要求具備軌道機動能力,以及10年以上的在軌工作時間,所以衛星的平均質量在15噸以上,其中最大的超過50噸,最小的也有5噸。平均算下來,1000顆衛星的總質量在15000噸以上。即便以共和國的航天實力,要將15000噸的衛星送上繞地軌道,也是一筆不菲的支出。更重要的是,這些衛星的平均服役壽命在15年左右,也就是每15年要更新一次。即便不考慮增強系統性能,每年也要發射總質量1000噸的衛星,也就是相當於用運載能力為50噸的大型運載火箭發射20次。因為並不是所有衛星都在近地軌道上工作,所以實際發射次數要多得多。即便按照20次計算,一年用在衛星發射上的費用都高達數百億元,加上衛星本身的製造成本、地面系統的維護成本、人員費用等等,天基攔截系統的年均維持費用高達數千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050年共和國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如果只是一次性投入,還不算大問題。要命的是,這是持續投入,即每年都要拿出國民生產總值的1%來維持天基攔截系統,持續幾十年,別說俄羅斯,就連共和國都承受不起。

由此可見,對俄羅斯來說,建設戰略防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