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二十八章 戰略圍剿

俄羅斯當局能將生死存亡的威脅當成民族復興的機會,共和國自然不會例外。

10月14日,裴承毅結束了為期3天的馬德里之行,乘坐「共和國一號」回國,並且計畫在回國途中順道訪問伊朗、巴基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

毋庸置疑,這一順道訪問立即被美俄認為是共和國全面圍剿俄羅斯的重要步驟,因為拉攏歐盟後,只需要完成南翼側面包抄,共和國就全面包圍了俄羅斯,為此就得拉攏西亞的伊朗、南亞的巴基斯坦與中亞的吉爾吉斯斯坦,加上與共和國關係密切的阿富汗與塔吉克,一條東起朝鮮半島,經東亞、中亞、南亞、西亞、東南歐、東歐,西到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芬蘭是歐盟成員國,不是歐洲集體安全組織成員國)的對俄戰略包圍圈就初具規模,對俄的戰爭部署基本到位。

按照美國新聞媒體的說法,裴承毅在此時訪問伊朗、巴基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的目的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問題是,共和國需要拉攏伊朗、巴基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嗎?

巴基斯坦不用多說,作為共和國最重要的盟國之一,別說一同對付俄羅斯,就算向美國開戰也不會有絲毫遲疑。

雖然伊朗與共和國的關係不是太密切,在某些重大國際問題上還存在嚴重分歧,但是在對俄問題是,伊朗當局一直不含糊,特別是在共和國用實際行動證明不會像美國那樣,通過扶持伊拉克等阿拉伯國家干預中東事務之後,伊朗就將北面的俄羅斯視為最大的潛在威脅。原因很簡單,在共和國控制了中亞與南亞地區之後,俄羅斯要想南下印度洋就只能走高加索-伊朗這條地面通道。即便以俄羅斯的實力,短期內很難把南下由理想變成現實,可是從長遠來看,只要俄羅斯發展壯大,就將繼續彼得大帝與葉卡捷琳娜女皇未盡的偉業,獲得一段溫水海岸線。事實上,巴列維時期的伊朗全面投靠美國,就是因為受到了來自北方的強大威脅。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朗長期奉行獨立自主的發展政策,在遭到美國全面封鎖的情況下都沒有投靠蘇聯,仍然與蘇聯的野心有關。直到前蘇聯解體,外高加索地區與中亞地區的幾個加盟共和國宣布獨立,俄羅斯與伊朗不再接壤,兩國關係才有所改善。這一友好關係沒有持續多久,隨著俄羅斯進軍外高加索地區,以及在中亞地區興風作浪而煙消雲散。伊朗在中東戰爭之前積極與共和國改善關係,除了應付來自美國與以色列的威脅之外,更多的是為了抗衡俄羅斯在的南下行動。總而言之,就算伊朗不會幫著共和國攻打俄羅斯,也會傾向於共和國,阻擋俄羅斯南下。

事實上,在針對俄羅斯的戰略封鎖鏈條中,吉爾吉斯斯坦最為重要。

從地理位置上看,吉爾吉斯斯坦處在共和國、哈薩克、烏茲別克與塔吉克之間,位於天山山脈西段,全境多高山,地形崎嶇複雜,與塔吉克一同被稱為「中亞屋脊」。與艱險地形相對應的,就是其重要的戰略價值。從地形上看,吉爾吉斯斯坦不是大兵團作戰的理想戰場,僅是崎嶇複雜的地形就能讓任何一支軍團望而卻步。相對而言,中亞大平原、以及裏海北面的伏爾加河與烏拉爾河沖積平原才是用兵之地。問題是,共和國要想進軍中亞,就得控制吉爾吉斯斯坦,或者說以從吉爾吉斯斯坦順勢而下。同樣的,俄羅斯要想守住中亞、特別是地形平坦的哈薩克,就得奪取吉爾吉斯斯坦,將吉爾吉斯斯坦打造成不可突破的戰略防線。再把眼界放遠一點,共和國與巴基斯坦的戰略鐵路線就在吉爾吉斯斯坦南面200多千米處,共和國西北的伊犁河谷、以及以喀什為中心的西疆地區也在吉爾吉斯斯坦的俯瞰之下,即便從保證本土戰略安全出發,共和國也要全力控制吉爾吉斯斯坦,而俄羅斯要想迫使共和國在戰爭中以戰略防禦為主,放棄戰略進攻,更得不遺餘力的打下吉爾吉斯斯坦。

由此可見,這三個國家確實是完成對俄戰略包圍的重要環節。

可是有一點卻非常值得商榷,即以這三個國家跟共和國的關係,有必要讓裴承毅親自跑一趟嗎?

即便在美國新聞媒體眼裡,巴基斯坦、伊朗與吉爾吉斯斯坦都是共和國的盟國,就算裴承毅為了彰顯這三個國家的重要性,也沒有必要親自跑一趟,完全可以讓國防部長或者國務院總理代為出訪。因為需要為這三個國家提供更多的援助,所以由負責具體事務的政府官員前去,反而更有價值。

當然,沒人懷疑裴承毅的行政能力。

作為當了5年國防部長、5年安全副總理、5年副國家元首的領導人,裴承毅的行政能力絕對不在國務院官員之下。

正是如此,很多人看來,裴承毅肯定會在德黑蘭、伊斯蘭堡與比什凱克開出援助大單。

事實是,裴承毅乘坐的專機到達德黑蘭之前,重大事情就發生了。

與以往的「共和國一號」相比,在2052年投入使用的這架「共和國一號」(實際上總共有3架,1架為元首專用,1架為副元首專用,還有1架備用)不但速度快了許多,內部空間也更加寬敞,最大載客量超過300人。一般情況下,元首出訪的各類陪同人員不會超過100人,所以能夠承載部分記者,充分利用旅途中的空閑時間。

這次,裴承毅沒有會見記者,而是把時間留給了裝扮成外交部工作人員的劉曉賓。

「前兩天收到的情報已經得到證實,這是最新報告。」劉曉賓一邊說著,一邊將一份還沒來得及潤色的絕密報告遞給了裴承毅。

「大致什麼情況?」裴承毅拿起老花眼鏡,翻開了紙質文件。

雖然現代醫療技術已經能夠治癒視力疾病,而且幾乎沒有危險與副作用,但是像裴承毅這一代人仍然習慣使用眼鏡來改善視力。不是說裴承毅擔心手術失敗,當過兵的人,沒有人會害怕一個小小的手術,而是手術後有1個月的康復期,在此期間內,每天至少需要休息12個小時,而作為國家領導人,這顯然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與我們之前猜測的一樣,俄羅斯終於不甘寂寞了。」

裴承毅微微皺起眉頭,目光轉向了劉曉賓。

「最近兩個月,美俄交往頻繁,特別是在軍事領域,史塔克訪俄之後,美國參聯會主席計畫在下旬訪問莫斯科,由洛馬、波音、克萊斯勒、諾思羅普等公司牽頭的美國軍事與製造業聯合商貿團也將在下個月月初前往俄羅斯,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該商貿團很有可能在莫斯科與俄羅斯簽署好幾筆意義重大的買賣。」

「有沒有得到美國當局的支持?」

「這就是最關鍵的地方。」劉曉賓掏出香煙,點上抽了兩口才說道,「眾所周知,美國要想拉俄羅斯下水,就得拿出誠意。在技術轉讓、基礎援建與人員培訓等方面,俄羅斯的態度也非常明確,沒有解決這幾個問題,俄羅斯肯定不會積極主動。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當局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根據我們掌握的情報,早在五年前,住在白宮裡的還不是杜奇威的時候,美國當局就採納了杜奇威的建議,制訂了對俄援助方案,並且以季度為周期,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是我高估美國,只要撕下最後一層遮羞布,即獲得國會授權,美國當局能在兩個月之內轉交俄羅斯需要的全部技術與工業設備,並且開展培訓工作。以俄羅斯的工業基礎,最多半年就能完全消化美國的技術,至少吸收美國的工業成就,使整體工業生產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說直接一點,這意味著什麼?」裴承毅問得非常直接。

劉曉賓苦笑了一下,說道:「如果培訓工作與援助工作同時展開,俄羅斯將在半年之內獲得向我們開戰的基礎實力。」

裴承毅立即鎖緊了眉頭,神色顯得非常凝重。

「或許,這一估計還過於樂觀了。」

「什麼意思?」裴承毅再次把目光轉向了劉曉賓。

「美國的對俄援助存在法律上的問題,同樣的,俄羅斯要想完成戰爭準備,也存在法律上的問題。至少在正常情況下,俄羅斯當局不可能用戰時情況下的動員體來管制國內的軍工企業,也就難以迅速提高軍事生產力。說簡單點,如果俄羅斯當局不能設法解決這個重大問題,戰前準備時間肯定不止半年。問題就在這裡,俄羅斯領導人會不會認為戰爭將在半年內爆發呢?」

裴承毅的眉頭跳了幾下,顯然聽出了劉曉賓的言外之意。

「很明顯,我們在歐洲的行動,肯定會讓俄羅斯當局認為,戰爭肯定不會拖到明年下半年。俄羅斯近期頻繁與美國接觸,足以證明俄羅斯當局做出了上述判斷,認為戰爭很快就會爆發,正在積極為戰爭做準備。」

「也就是說,俄羅斯會表現得非常主動?」

「正是如此,只有戰爭打響,俄羅斯當局才能使國家進入戰爭狀態,並且按照戰時體制進行動員管制,提升國家的戰爭實力,發揮國家的戰爭潛力。」

裴承毅微微點了點頭,說道:「還有多久?」

「最快兩個月,最慢明年一月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