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十六章 關鍵決策

天快亮的時候,激烈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將近14個小時,參會人員不但疲憊不堪,還漸漸失去了耐心。

「前幾天,與美國國防部長單獨會面的時候,史塔克就明確提到,如果沒有我們的全力支持,美國不可能在戰爭中取勝,而美國國會議員絕對不會讓美國捲入一場註定要失敗的戰爭。說直接一點,如果戰爭爆發,而美國當局看不到取勝希望的話,美國國會很有可能以彈劾總統的方式退出戰爭,變相承認戰敗。」草草吃過早飯,會議再次開始後,國防部長楊基奇率先發言,而且直接拋出了重磅炸彈。「毋庸置疑,美國會失去霸主地位,但是能夠保存國力,為二十年後復興打下基礎。非常可惜,我們沒有這麼好的條件,美國戰敗,等於承認了中國的霸主地位。更重要的是,中東戰爭之後,中國一直在積極備戰,必須合理利用儲備了近二十年的戰爭力量,不然中國當局無法向國民交代,而因此導致的社會矛盾也無法化解。說直接點,美國投降,不等於戰爭不會爆發。戰爭肯定會爆發,只是規模大小與時間早晚的問題。我們的裝甲部隊開進阿斯塔納,將哈薩克總理送進總統府的那一天,我們就成了中國的敵對國。除了美國,只有我們值得讓中國大動干戈,也只有我們才能消耗掉中國軍火庫里堆積如山的戰爭物資。即便與美國聯手,我們也沒有十成勝算,單獨迎戰,戰敗將比我們任何人想像的還要來得快。」

楊基奇的話剛剛落音,巨大的會議室內頓時沸騰了起來。

讓眾多參會人員感到驚訝的不是楊基奇的論調,而是他的立場。眾所周知,楊基奇是契力亞科夫一手栽培的得力部下,也是眾多政府高官中與總統關係最密切的一個,更是契力亞科夫最主要的支持者。在此之前,楊基奇一直堅持務實方略,即俄羅斯沒有必要替美國出頭。即便在半個小時前,也就是中途休會去吃早飯之前,楊基奇仍然堅持認為,俄羅斯應該堅守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避免過早捲入中美之戰。

肯定發生了什麼重大事情。

如果沒有發生大事,楊基奇不可能在吃頓早飯的功夫改變基本政治立場。

明白這個道理後,參會人員紛紛將目光轉向了契力亞科夫,而且沒人搶先發言,都等著總統開口。

「剛剛收到的情報,中國高層很有可能在戰爭問題上做出了重大決策。」契力亞科夫的語氣非常平靜,彷彿提到的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雖然暫時還不清楚具體情況,但是在過去幾年間,中國當局也在戰爭問題上猶豫不決。根據得到確認的情報,去年年初,中國當局就差點做出主動挑起戰爭的決策。一年多下來,中國的政治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裴承毅出任國家元首就能證明,在是戰是和的問題上,中國高層已經有了決策,缺的只是具體的應對手段。」

「毋庸置疑,戰爭已經無法避免了,我們更得考慮該如何應對。」趁契力亞科夫停頓的機會,喬德諾維奇著重強調了一句。

「既然必須面對戰爭,我們就得儘快定下基本策略。」

見到總統與副總統一唱一合,參會人員頓時心知肚白。肯定是在吃早飯的時候,兩人交換了觀點,並且達成了共識。讓楊基奇拉開話題,就是要給其他人提個醒,不要貿然發表意見,以免與主流相左。由此可見,契力亞科夫與喬德諾維奇相互妥協,相互讓步,不然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達成一致。

「早在年初的時候,我們就收到情報,中國軍隊的戰爭準備工作已經到位。」契力亞科夫沒有把發言的機會留給別人,「雖然很多人都認為,中國沒有大肆擴軍,特別是中國陸軍並沒擴軍備戰,而我們與中國的戰爭,註定以陸軍為主,沒有一支強大的陸軍,中國不可能擊敗我們,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擔心什麼,在中國陸軍開始擴軍備戰之後再做準備也不遲。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即將爆發的是世界大戰,而不是局部戰爭。從八年前開始,中國就在為戰爭做準備,而且所有工作都是處於長遠考慮,即中國當局早就意識到,要打的是一場持續數年的持久戰,而不是能在幾個月之內決出勝負的速決戰。由此出發,中國的戰爭準備才真正讓人感到恐懼。可以說,只要中國上下一心,團結一致,別說我們,就算我們與美國聯手作戰,取勝的希望也不會超過百分之五十。甚至可以說,我們不可能擊敗中國。問題是,這場戰爭的主導權不在我們手中,打不打、以及該怎麼打,不由我們說了算。客觀一點,即便我們沒有與美國秘密結盟、即便我們沒有出兵哈薩克、即便我們不打算利用兩強相爭的機會爭奪世界霸權,處於安全考慮,中國的領導人也會在適當的時候對我國用兵。事實上,我們當中任何一個人處在中國元首的位置上,都會做出這樣的決策。以實際情況來看,中國從一開始就做全面戰爭準備,就是因為把我們當成了潛在敵人。總而言之,戰爭爆發後,中國軍隊越過邊境線,攻入我國境內只是遲早的事情。」

一口氣說完,契力亞科夫做勢喝水,把發言的機會讓給了喬德諾維奇。

「註定要捲入戰爭是一回事,以何種方式捲入戰爭是另外一回事。」喬德諾維奇仍然顯得很有主見,並沒照本宣科的按照契力亞科夫的思路說下去。「客觀的講,美國仍然是中國的最大敵人,而且是中國稱霸世界的唯一障礙。從中國領導人的立場出發,即便將我們當成潛在敵人,只要我們沒有主動挑起事端,甚至沒有構成嚴重威脅,中國當局都會在戰略部署上有所保留。說準確一點,中國的領導人很有可能採取東攻西守的戰略,首先穩住我們,集中力量打垮美國。從實際情況出發,這也是中國高層的必然選擇。原因非常簡單,打垮美國的主要力量不是陸軍,而是海軍、空軍與天軍。只要中國海軍能夠擊敗美國海軍,甚至只需要奪取太平洋的制海權,就能對美國本土構成直接威脅,從而迫使美國當局在遭受慘重損失之前承認戰敗。如此一來,在大陸戰場上,中國當局完全可以以陸軍為主,即以戰略防禦來應對我們的威脅,使我們難以有所作為。如同總統所說,美國可以承認戰敗,只要中國不打算佔領美國,戰敗也只是讓美國用一時的退讓換來了復興的希望。可是對我們來說,戰敗卻不能接受。歐亞大陸上不可能出現兩個超級大國,總有一個得倒下。即便拓展疆土已經不是現代戰爭的根本目的,可是土耳其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鑒。為了消除來自北方的威脅,中國肯定會在擊敗我們之後,效仿對付土耳其的辦法,將我們肢解為數個國家,從而使我們徹底淪落為二流、甚至三流弱國,永遠失去復興機會。」

似乎意識到說得太多,在點明主題之前,喬德諾維奇就停了下來。

「不想戰敗,就得全力爭勝。意志決心很重要,可是正確的方式方法更重要。」契力亞科夫直接點明了主題,說道,「印度戰爭之後,我們與中國的關係維持了二十年,直到去年才分道揚鑣,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就是我們已經沒有繼續退縮的餘地。在坐的有不少參加過第三次車臣戰爭,或多或少有點戰爭經驗。設想一下,如果中國軍隊從雷恩沙漠出發,不但會使我們的西伯利亞與遠東防區形同虛設,還能在一個月之內打到莫斯科城下,而我們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戰爭動員。結果可想而知,我們受到的威脅比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還要嚴重得多。當年,我們可以依靠廣袤的大後方反敗為勝,可是現在,被攔腰斬斷之後,憑什麼去反敗為勝?出兵控制哈薩克,只是緩解了危機,卻無法徹底解決問題。要想扭轉局勢,我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以攻代守,將戰線推進到敵國境內,使敵人疲於奔命,無法發起進攻。雖然這會極大的消耗我們的國力與軍力,甚至會為此付出極為慘烈的代價,但是卻能為什麼爭取到最為寶貴的時間,讓我們能夠從容不迫的完成戰爭動員,構築起堅不可摧的防線。我相信,偉大的俄羅斯必然會再次戰勝強敵,取得第二次衛國戰爭的最終勝利。」

總統說完之後,會議室內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參會人員都顯得無比激動。

隨著總統與副總統先後表明立場,原先旗幟鮮明的兩派高官要員終於在最關鍵的問題上達成一致,即俄羅斯不但要應戰,還要積極主動的迎接挑戰,力爭掌握主動,為最終勝利做出最大限度的努力。

因為會議持續了15個小時,參會人員都疲憊不堪,所以在契力亞科夫與喬德諾維奇表明立場之後,沒有繼續討論具體方略,只是安排下了各部門的工作,並且確定在一周之後召開第二次高層會議。

大約數個小時之後,也就是北京時間7日傍晚,軍情局長劉曉賓急匆匆的去了元首府。

在裴承毅這屆政府中,劉曉賓是留任的最重要的官員之一。對已經當了15年軍情局長的劉曉賓來說,不管最初的想法多麼美好,如果不是裴承毅堅決挽留,而且陳明厲害,他肯定會在換屆選舉之後交出大權,像李存勛那樣,在身體垮掉之前,過上幾年無憂無慮的安穩日子。因為劉曉賓只比李存勛小了不到10歲,所以第四次出任軍情局長時,他的年紀已經超過了退休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