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十章 第一軍

相對而言,對共和國戰爭準備影響最大的還是軍隊換裝,也就是武器裝備。

2057年之前,也就是楊少勇等人調入國防部之前,軍隊換裝的事情一直由裴承毅親自負責,具體工作則由後勤處負責。雖然沒人否認裴承毅在這件事情上的貢獻,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作為國家副元首,裴承毅不可能事無巨細,什麼都要過問。事實也確實如此,到楊少勇接手的時候,裴承毅只制訂了總體換裝計畫。萬幸的是,特殊時期、特別處理,在裴承毅的安排下,換裝工作在2055年之前就開始了,部分換裝工作甚至走在了計畫的前面,並沒完全按照規矩辦事。

必須承認,特事特辦也是迫不得已。

前面已經提到,在軍隊全面換裝之前,以裴承毅為首的共和國軍人花了好幾年來研究未來戰爭,重點探究大戰略。說準確一點,就是在未來戰爭中,共和國軍隊是以攻取勝還是以守取勝。

正是如此,50年代的大換裝具有鮮明特徵。

用外界的評論來說,共和國軍隊在堅持了數十年的進攻戰術之後,終於回到了攻守平衡的道路上來。

轉型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共和國陸軍。

雖然現代戰爭中的技術特點越來越明確,非接觸性戰鬥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就連陸軍都將視距外打擊放在了首位,但是在大規模戰爭中,陸軍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仍然是「第一軍」。中東戰爭就已證明,不管戰爭發展到什麼形態,在人類還不能離開大地的情況下,陸軍仍然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力量。更重要的是,陸軍的形態,往往決定了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形態。原因非常簡單,陸軍是一支攻防兼備的力量,與其他軍兵種有顯著區別,比如海軍是戰略防禦性軍種、空軍與天軍是戰略進攻性軍種,而陸軍則因不同的形態,具備不同的性質。

判斷一個國家的基本軍事戰略,就得看一個國家的陸軍。

拿美國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到20世紀90年代初,因為直接對手是擁有強大裝甲力量的蘇聯紅軍,而美國的優勢是強大的戰略空軍與世界第一的全球海軍,所以美國陸軍選擇了防禦戰略。比如在此階段,美國的主戰坦克就要比同時代的蘇聯主戰坦克大一圈,具有更強的生存能力,卻缺乏機動性。到21世紀初,美國獨霸全球,國勢更是如日中天,在全球範圍內都缺乏真正意義上的對手,所以美國陸軍放棄了傳統戰略,轉而祭起了進攻大旗,在數場戰爭中均以攻代守,打了好幾場漂亮仗,其中以伊拉克戰爭最具代表性。在此期間,美國陸軍率先走上了輕型化道路,眾多缺乏戰略機動能力的重型裝備遭到淘汰。2017年的伊朗戰爭算得上是美國陸軍再次轉型的轉折點,因為輕型化陸軍無法適應嚴酷的地面戰鬥,美軍在伊朗戰場上一敗塗地,所以在此之後,美國陸軍再次選擇了戰略防禦,提高了對重型裝備的重視程度。而在此時期,美國的國力正在走下坡路,國際地位也大不如前,美國陸軍轉型成為美國轉型的縮影。直到2035年的印度戰爭,隨著大蕭條的餘波逐漸散去,全球經濟開始回暖,加上共和國在印度戰爭中的出彩表現,美國再次走上了爭霸道路,其基本戰略由守轉攻。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國陸軍的基本戰略也轉向進攻,並且在數年之內裝備了一大批以戰略機動能力見長的主戰武器,不然美國陸軍也無法在2041年的時候,在中東戰場上向共和國陸軍叫板。中東戰爭之後,美國陸軍率先提出了「攻守平衡」戰略,即在高度重視部隊戰略機動性的同時,著重提高主戰裝備的戰場生存能力,致力打造一支進可攻、退可守的均衡陸軍。眾所周知,中東戰爭之後,共和國與美國形成了新的戰略平衡,兩個超級大國都難以在短期內擊敗對手,戰略均勢已經形成,

由此可見,陸軍的發展規律,實際上就是國家實力的縮影。

當然,共和國陸軍也不例外。

中東戰爭之後,未來陸軍到底是個什麼樣子,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前面提到,美國就是在這個時候提出了「攻守平衡」的陸軍轉型思想。暫且不論美國的觀點是否正確,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共和國陸軍並沒急著提出改革計畫,甚至沒有出現新的戰術體系。在很多人看來,共和國陸軍受戰爭與軍事改革雙重限制,在共和國的總體戰略又擴張轉為收縮的前提條件下,陸軍改革自然無從談起。

事實上,早在中東戰爭之前,共和國陸軍就有了改革思潮。

眾所周知,地面戰鬥單位就是共和國陸軍在第三次軍事改革中採取的具體行動,而且在中東戰爭期間收到了顯著效果。根據共和國陸軍做的評估,如果沒有這次改革,而是用印度戰爭時期的編製去打中東戰爭,至少需要動用75萬兵力。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因為第三次軍事改革而縮編,共和國陸軍也要在戰爭期間擴充兵力,根本不可能用8個戰鬥單位、大約16萬地面部隊挫敗數十萬美軍。

問題是,戰鬥單位並非盡善盡美,

因為第三次軍事改革是在戰略態勢大轉變的背景下進行的,即共和國由戰略擴張轉為戰略收縮,所以陸軍轉型具有非常鮮明的特點,即針對中等國家的地區戰爭,或者與大國的有限局部戰爭為主,並不要求打贏世界大戰。如果從2035年算起,到2055年,剛好維持了20年。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一次戰略轉型只持續了20年,顯得過於倉促。

按照21世紀的標準,即便是地面主戰裝備,其平均服役時間也在20年以上,一些價值昂貴的主戰裝備,比如主戰坦克,平均服役時間更是長達30年以上。比如在20世紀70年代末開發的M1系列主戰坦克,直到2020年仍然是美軍主力。由此衡量,持續20年的戰略轉型確實過於局促。

問題是,2035年之後的軍備發展速度比21世紀初快了許多。

以共和國的裝備發展規律來看,陸軍大部分主戰平台的服役周期只有20年。比如在印度戰爭中大顯神威的DZ-31系列主戰坦克與DB-30步兵戰車到2050年前後就面臨性能落後的尷尬處境,並且從2055年開始,陸續被新的主戰平台取代。由此計算,這兩種主戰平台的平均服役周期也就只有20年。

美國陸軍的發展規律也相差不大,即大部分裝備的服役周期只有20年。

由此可見,到2050年的時候,隨著新一代主戰裝備進入正式研製階段,共和國陸軍必須確定新的戰術指標,也就得為總體戰略下個定論。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共和國陸軍提出了「均衡戰術」。

與美國陸軍的「攻守平衡」相比,共和國陸軍的「均衡戰術」並無本質上的區別,即以建立一支進可攻、退可守的地面部隊為目標,通過研製新式武器裝備,實現打贏世界大戰的最終目的。

由此可見,共和國陸軍沒有放棄進攻,而是強調了防禦的重要性。

暫且不論這一戰術體系是否得當,該體系對陸軍發展造成的影響就不可低估。

2047年的時候,隨著顏靖宇將國防工作全權委託給出任安全副總理的裴承毅,共和國陸軍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當年年底,裴承毅就在陸軍高級將領會議上,以國防部長與陸軍現役上將的身份宣布,將根據新的戰術體系進行改編。因為新的戰術體系在當時還沒有得到確定,所以首先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直到2050年,陸軍改編才正式開始。

在很多人看來,2050年的改變,幾乎是2037年改編的逆向版。

根據新的編製體系,在保留戰鬥單位的條件下,對戰鬥單位的性質做明確劃分,即針對不同的作戰用途,確定不同的戰鬥編製。比如守衛本土的戰鬥單位均得到加強,成為名副其實的重裝甲部隊;駐紮在本土、卻以對外行動為主的戰鬥單位遭到精簡,戰略機動能力進一步提升,成為貨真價實的戰略反應力量;駐紮在海外的部隊則根據實際情況,對編製進行具體調整,比如駐紮在那霸的戰鬥單位更擅長兩棲作戰,駐紮在柬埔寨的戰鬥單位則更加擅長戰術突擊作戰與叢林作戰,駐紮在南亞的戰鬥單位則更加擅長長途奔襲。總而言之,面對不同的戰場與不同的敵人,具備不同的作戰能力。

如此一來,很多人都認為,這等於回到了老路上,只是換了個稱呼而已。

當然,實際情況遠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僅看表面現象,確實很容易迷惑,讓人覺得只是將以往野戰軍的稱呼換成了戰鬥單位。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發現,這絕對不是換個稱呼那麼簡單的事情。與以往的野戰軍相比,新的戰鬥單位最大的特點就是編製上的靈活性。拿第十戰鬥單位來說,雖然名義上是共和國陸軍頭號戰略機動部隊,性質類似於以往的77軍,編製上也與77軍相當,即在確保部隊戰略機動能力的前提條件下,盡量提高部隊的獨立作戰能力與持續作戰能力。但是第十戰鬥單位並不是一支一成不變的作戰力量,哪怕是其主戰裝備,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隨時進行調整。比如將主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