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八章 外交歸外交

與經濟問題相比,外交問題更加複雜。

不管怎麼說,經濟問題是共和國的內部問題。雖然早在2020年前後,共和國就逐步封存了大部分礦山,大部分物資、特別是各種資源都需要進口。到2057年的時候,共和國重點儲備的87種戰略物資中,只有3種完全國產、11種主要國產、27種部分國產、其餘46種完全依賴進口,其中就有28種礦物、15種農作物與3種初級工業品。但是誰都不會因此懷疑共和國的戰時自給能力。要知道,在這87種重要物資中,共和國能夠生產、而且基本能夠做到戰時自給的就有58種,只有12種基本上依賴進口,其中又有9種的主要產地在共和國的周邊地區,即南亞、東南亞與東亞各國,只有3種的主要產地是在相對較遠的其他地區。由此可見,只要共和國當局願意,完全可以確保主要戰略物資的生產工作,受到的影響並不大。

與之相比,外交問題就是純粹的國際問題了。

按照雍玉剛的介紹,共和國的外交問題主要分成5個級別。

首先就是集約集團。眾所周知,集約集團是以共和國為首的政治軍事同盟,因此該集團存在的唯一價值就是協助共和國超越美國,成為新的世界霸主,然後以共和國為核心重新確定世界格局。

顯然,集約集團的問題並不大。

用雍玉剛的話來說,如果連集約集團都出了問題的話,共和國也就沒有必要為世界大戰做準備了,因為共和國不可能在沒有集團支持的情況下,戰勝得到了西約集團全力支持的美國。

當然,集約集團成員國也不可能完全大公無私的支持共和國。

不管怎麼說,哪個國家都有國家利益,也就有利益需求。

從2049年開始,共和國當局就通過各種方式來團結集約集團。為此,共和國當局向各成員國提供了很多好處,比如提供無償軍事援助、幫助各國緩解經濟壓力、在集團內部貿易上做出讓步等等,還以各種各樣的方法使集團確保穩定,其中就包括在2050年之後,提高了入約門檻。

眾所周知,對各中小國家來說,加入政治軍事集團才是出路。

雖然到2057年,仍然有不少國際組織,比如非盟、拉盟、阿盟等等,但是在全球範圍內,真正具有吸引力的,實際上只有由美國主導的西約集團與由共和國主導的集約集團,法德意主導的歐盟與俄羅斯主導的獨聯體都只能屈居二流,而且是與一流天差地別的二流。由此可知,在世界大戰步步逼近的情況下,幾乎所有國家都在考慮是否應該加入西約集團或者集約集團。雖然說不準哪個集團更有吸引力,但是沒人可以否認,在2050年前後,集約集團收到的入約申請就開始急劇增加。

問題是,想入約的國家增多,並不見得是好事。

要知道,集約集團是一個具有明確目的,而且高度統一的政治軍事同盟組織,從其成立的那天開始就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雖然在中東戰爭之後,共和國與美國的全面對抗變得更加明顯,兩個超級大國的戰略擴張更加積極,但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共和國卻沒有降低入盟門檻,正是不希望由此使集團內部出現裂痕。不管怎麼說,集團各成員國已經是既得利益者,吸收新的成員國,意味著需要承擔更多的負擔與責任,還需要分享利益。即便共和國願意承擔由此產生的損失,也不可能說服所有成員國。比如早在2027年,伊朗就申請加入集約集團,並且願意為之付出更多的代價,但是受其他成員國影響,比如幾個東南亞盟國就不願意吸收伊朗,認為伊朗入盟只會加大集團的負擔,為集團樹立更多的敵人,從而使集團的國際地位受到影響。正是如此,直到2057年,伊朗還是集約集團的觀察國,並為成為正式成員國。

到了2050年,加入集約集團的難度更大了。

這種以穩定為主的方針,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集約集團內部高度團結,共和國的影響力從未降低過。

用雍玉剛的話來說,只要能夠解決幾個小問題,甚至可以用集團名義向美國宣戰。

除了集約集團,處在第二梯隊的,就是眾多與共和國簽署了《友好互助條約》的同盟國家。

事實上,在眾多盟國中,並不缺乏真正的友好國家。

按照雍玉剛的分析,在40多個盟國中,至少有10來個國家會跟隨共和國的步伐,在戰爭爆發之後就向美國宣戰。

問題是,這些國家不屬於同盟集團,因此不太牢靠。

仍然拿伊朗來說,雖然是共和國的盟國,而且與共和國簽署了《友好互助條約》,但是按照條約規定,只有在共和國遭到入侵的情況下,伊朗才有義務參戰,因此在共和國向美國宣戰,哪怕戰爭已經爆發的情況下,伊朗也不一定會向美國宣戰。如此一來,在到底要不要參戰的問題上,伊朗當局自然會從本國利益出發,不會把像集約集團成員國那樣,受集團集體安全條約約束,將共和國的利益放在首位。

對於這些國家,共和國當局必須做足準備工作。

雖然不排除大部分同盟國家會在戰爭爆發後,陸續參戰,幫助共和國取勝,但是為了保險期間,共和國應該儘快與這些國家加強同盟關係,最好能夠以修訂《友好互助條約》的方式來強化盟國間的責任與義務。按照雍玉剛的建議,必要的時候,應該由國家元首、或者其他具有更高地位的國家領導人出面,儘快做好部署。

與其他問題一樣,裴承毅沒有立即表態。

位於第三個層面上的,就是那些中立國,即與共和國沒有矛盾,與美國也沒有多少厲害關係,最終很有可能嚴守中立的國家。

事實上,這樣的國家並不多。

問題是,真正有能力嚴守中立的,都是一些不可能小看的國家。

在這些國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肯定是巴西。

眾所周知,巴西是拉美國家中最特殊的一個,因為巴西的國語是葡萄牙語,而不是西班牙語。更重要的是,巴西是拉美國家中唯一在國土、人口、資源、經濟等等方面都有資格成為世界大國的國家。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以巴西的基礎,完全應該在21世紀30年代之前成為世界大國,至少成為俄羅斯那樣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大國。問題是,巴西並沒有眾望所歸的成為大國。究其原因,無非是一山難容二虎。所有人都知道,拉美是美國的傳統勢力範圍,即便阿根廷、委內瑞拉、古巴等國一直與美國作對,甚至是共和國的盟國,但是在任何情況下,美國都不會容許在拉美地區出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哪怕是地區大國,也會對美國的國家利益構成威脅。正是如此,巴西才很難成為世界大國。事實上,這也正是巴西面臨的最大問題。雖然美國沒有像對待海地、巴拿馬、瓜地馬拉、哥倫比亞那樣,用極端手段來壓制巴西,但是美國可以通過金融、貿易等等手段來控制巴西。更重要的是,巴西的特殊國情。

也許很多人都認為,面向南大西洋的巴西能夠與西太平洋上的日本扯上關係。

事實上,巴西與日本確實能夠扯上關係,而且非常密切。

19世紀,巴西獨立之後,面臨地廣人稀的嚴重問題,因此巴西當局首先想到去人口眾多的東亞國家尋求幫助。當時,巴西使者首先去的是清王朝,而清王朝甚至不知道巴西到底在哪個地方,也就沒有準許巴西的移民請求。在清王朝碰壁之後,巴西使者轉道去了剛剛被美國佩里艦隊敲開了國門的日本,而開始明治維新的日本當局立即允諾,以公派的方式向巴西移民。據史料記載,僅在19世紀,移民巴西的日本人就多達50萬。到21世紀初,巴西的日僑超過了500萬,而在2027年之前,在巴西的日僑超過了1000萬。正是如此,日本戰爭之後,巴西的日本僑民成為了日本戰後重建與民族造血的主要來源地。甚至可以說,正是來自巴西的僑民,讓日本戰後重建有了希望。

在此情況下,美國更加沒有理由放開巴西。

更重要的是,早在21世紀初,日本僑民就控制了巴西的經濟命脈。日本戰爭後,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日本各大財團在巴西死灰復燃,幾乎完全控制了巴西經濟。受此影響,巴西幾乎成了大和民族的大本營。別的不說,作為全球第一大資源企業,三堅集團在巴西的業務一直不多,並且在2050年撤消了巴西分部,在阿根廷設立地區總部,歸根結底,就是日本財團在巴西的影響力盤根錯節。

萬幸的是,日本僑民仍然是巴西的少數民族,很難操控巴西的大選。

與巴西情況相似的,還有南非。雖然在國土、人口、資源等方面,南非與巴西不可同日而語,但是在地區影響力上,南非絕對不在巴西之下。更重要的是,在21世紀初,南非就是日本的海外農墾基地之一。即便在2030年之後,共和國加大了在南非的投入,逐步將日本勢力趕出了南非,但是在美國大舉進軍非洲大陸的情況下,南非當局的對外政策一直比較曖昧。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