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煙漫天 第六章 波瀾不驚

如果說在2055年之前,共和國與美國的軍備競賽以巨額國防開支的軍事現代化建設為主,那麼從2055年下半年開始,軍備競賽的重點就轉向了經濟領域,特別是與戰爭息息相關的軍工領域。

2055年7月,共和國全體代表大會就在審議中央財政預算的時候,批准了幾筆與軍事工業體系有關的費用,其中就包括以國家擔保的方式,讓20多家主要軍工企業提前按照戰時標準擴充生產人員,以確保在戰爭爆發後,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動員,將軍火生產能力提高好幾倍。到了2056年初,在軍事委員會的提議下,全體代表大會通過了一項旨在確保軍工企業的法案,即在得到特別授權之後,政府可以動用行政權,擴大重要物資的戰略儲備量,並且優先為軍工企業提供生產原料。到2056年7月,全體代表大會再次通過了一項給軍工企業帶來巨大優惠的政策,即軍工企業在按照戰時標準招募工人之後,政府將在提供財政補助之外,給予同等規模的減稅,以促進軍火企業擴大產生、提升生產效率、培養技術工人的積極性。到2057年初,軍事委員會通過了一項重要的臨時性法案,即在對國家的軍火儲備情況進行全面調查之後,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一份新的戰爭儲備方案,以提升國家在突然爆發戰爭的情況下的應對能力。總而言之,在短短兩年內,共和國當局通過了眾多與提升國家戰爭潛力有關的法案,使國家經濟加速轉入戰時軌道。

與共和國相比,美國的舉措可以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眾所周知,在綜合國力不如共和國的情況下,美國的勝算並不大,因此在戰爭準備階段,美國不但更加積極,也更加賣力。雖然與共和國當局一樣,美國從未承認在為戰爭做準備,但是從美國的政壇局勢來看,早在2040年,也就是蘭德斯領導的共和黨在大選中擊敗了民主黨之後,美國的利益集團就明確了方向,即美國必須提前為戰爭做準備,而且得投入更多力氣,才有可能在下一場戰爭中取勝。僅僅1年之後,中東戰爭就讓美國的利益集團認識到,在與共和國的較量中,美國各界只有團結一致,才有可能戰勝這個自立國以來最為強大的對手。在此之後,連續16年,哪怕期間發生了民主黨解體等重大事件,在美國執政的仍然是共和黨,直到2056年,由杜奇威擔綱的民新黨才在大選中勝出,足以說明,美國上下、至少是美國的利益集團已經團結一致。

毫無疑問,美國本來就是一個由利益集團控制的國家。

當然,這裡所說的利益集團,即有代表大財團、大資本家與大家族的各種產業聯盟與利益聯盟,也有代表中產階級的國會遊說團(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美國醫師國會遊說團與律師國會遊說團),還有代表廣大工人的各大工會,以及一些為底層民眾說話的公益組織,因此美國的利益集團,實際上代表了整個美國。

利益集團的影響,直接體現在了美國的政治風向上。

正是如此,在共和國提前將經濟轉向戰時軌道的情況下,美國當局沒有絲毫耽擱,迅速採取了同樣的行動。嚴格的說,應該是美國首先邁出這一步,因為在2055年5月,即美國國會開始審議2055到2056財年度聯邦預算的時候,美國當局就提出為軍火企業提供額外財政補貼,以便保住足夠多的熟練技術工人。因為共和國與美國的年度財政預算都是在每年的3月份起草,而美國是在每年的5月初就得提交給國會,讓國會有充足時間審議,而共和國則只要求在6月底提交給全體代表大會,所以從時間上看,無法確定到底是共和國先為軍火企業提供補助,還是美國先。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也許雙方同時做出了這一決定。

原因非常簡單,經過長達5年的軍備競賽,到2055年的時候,共和國與美國的經濟已經漏洞百出,國家在各個層面上面臨著考驗,如果不能給予軍工產業足夠的支持,各種軍事項目肯定會受到影響。事實上,在2055年初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徵兆,比如共和國天軍的空天戰鬥機項目的開發費用就由最初立項時的2500億元提高到了5500億元,美國類似項目的開發經費也暴增一倍以上。開發經費暴漲的直接結果就是,如果兩國的立法機構不能批准相應的款項,就得以別的方式來彌補軍火企業的虧損。換句話說,如果兩國當局不能當機立斷的採取行動,恐怕大部分軍備計畫都得擱淺,甚至會夭折。

當然,提前進入戰時軌道,除了經濟上的原因,也有政治上的原因。

歸根結底,就是共和國與美國的政治局勢完全明朗化。2055年,杜奇威以民新黨總統候選人的身份參選,並且提出了以穩固美國國際地位、增強美國國家實力的競選綱領,其當選就成定局。與之相比,裴承毅在2052年出任共和國國家副元首,並且專門負責共和國的安全事務,也足以證明,他將在5年後競選國家元首,而且當選的可能性非常大。雖然這個時候杜奇威與裴承毅不再是戰場上的死敵,甚至不是現役軍人,但是全世界都知道,兩人絕對是死敵,而且是貨真價實的軍人。美國與共和國先後將兩位最有才華、也最有戰爭經驗的軍人推上前台,足以證明美國與共和國的利益集團已經對和平失去信心,正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將積聚起來的戰爭力量爆發出來。

受此影響,雙方提前進行經濟調整,自然不足為怪。

更重要的是,這麼做帶來了很多好處。

經濟上,早在2056年初,美國的總體經濟情況就出現了好轉。雖然這一好轉現象被很多人認為是「迴光返照」,而且不可持續,因為導致經濟好轉的直接原因不是社會消費力量提升,而是軍工企業得到扶持之後,對礦產、材料、設備等等行業產生的拉動效果,使得社會總消費提高,從而使經濟出現好轉。換句話說,這相當於最後一支嗎啡,在此之後,美國已經別無退路。到2057年初,即裴承毅正式參選,且當選大局已定的時候,共和國的經濟情況也開始好轉,出現了與美國類似的情況,即在軍工產業大調整的帶動下,各行各業的生產積極性得到提高。

雖然這是迴光返照,但是對於已經在軍備競賽中煎熬了好幾年的兩個超級大國,特別是兩國的民眾來說,這無疑是最後一次全民動員,或者說是最後一次戰爭鼓動,讓更多的民眾站在了戰爭的一邊。

政治上來看,前期的準備,等於為兩國的新統帥掃除了通往戰爭道路上的障礙。

從根本上講,如果不是美國的軍火企業在2056年之前就進入戰時狀態,得到了聯邦政府提供的巨額援助,美國當局也不可能在這個時候暗中支持俄羅斯,讓這個不太可靠的盟國在中亞地區挑釁共和國的霸權。戰爭美國的立場上,隨著軍火企業進行動員之後,下一步就是按照戰時情況調整經濟結構,即以戰時配給的方式,確保讓軍火企業、以及與軍火生產有關的企業全速運轉,而其他社會產業則要受到限制。如此一來,以市場為主的美國經濟必然全面動蕩。按照美國的法律,即便聯邦政府得到了國會授權,最高法院也可以否決與之有關的動員法案。總而言之,美國要想進行更進一步的戰爭動員,只能等到戰爭爆發之後,不可能在戰前做更多的準備了。換句話說,走到這一步,美國基本上完成了戰爭爆發前的準備工作,至少在經濟領域,美國已經準備妥當了。雖然在其他領域仍然有所欠缺,比如美國的陸軍大換裝就沒有完成,但是對於美國當局來說,如果等到全部工作到位,等於讓對手也做好了全面戰爭準備,美國獲勝的希望反而不會太大。如果能夠在對手做好準備前,迫使對手捲入戰爭,美國就能佔據先機。

由此可見,哈薩克事件絕對不是孤立存在的。

也就是說,在2056年的時候,共和國選擇了隱忍,實際上也是一種戰略對策。

問題是,到了2057年,讓共和國繼續隱忍的理由已經不存在了。

戰爭準備方面,共和國也已經全部到位。雖然按照共和國的相關法律,只要國家元首能夠得到全體代表大會的授權,就能在和平時期對軍火之外的某些行業,比如資源、交通等等行業進行管制,以確保國家能夠在戰爭爆發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戰爭動員,但是共和國也是市場經濟國家,如果進行更全面的戰爭動員,必然會對經濟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使社會徒生動蕩。從這個角度看,共和國沒有必要擴大動員範圍。

如此一來,共和國自然有條件向俄羅斯發難。

正是如此,在2057年7月30日,全世界才會如此關注共和國,關注共和國新都的全體代表大會會場,關注即將宣誓就職的國家元首。

在做前期報道的時候,就預測,7月30日將成為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紀念日。

當然,也有一些新聞媒體比較保守,但是包括共和國新聞媒體在內的,全世界的所有新聞媒體都相信,即便共和國國家元首裴承毅不會在宣誓就職的當天向俄羅斯宣戰、或者發表類似的能夠引發戰爭的聲明,共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