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八十章 戰爭計畫

如同顏靖宇在12月13日提到的,說服以藺慕勛為首的那些代表是一回事,制訂一份能夠為各方接受的戰爭計畫是另外一回事。或者說,藺慕勛會給顏靖宇與裴承毅面子,在戰爭問題上做出讓步,再拖上幾年,但是藺慕勛也要向其他代表交代,還得說服那些在幕後支持他們的利益集團,所以需要充足的理由。毋庸置疑,一份完善的、具有可行性、能夠讓人看到希望的戰爭計畫就是最好的說服工具。

燒烤晚宴上,藺慕勛當著顏靖宇的面提出了這件事情。

顏靖宇沒有含糊,當場就授權裴承毅,讓他調動一切資源,趕在春節全體代表大會休會之前拿出完整的戰爭計畫,並且準備好一份簡要計畫。不管怎麼說,真正的戰爭計畫肯定不會四處傳揚,能夠讓藺慕勛拿去交差的,最多只是縮減版的戰爭計畫。因為共和國與美國都在為戰爭做準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即便讓外界知道共和國制訂了戰爭計畫,也不會引來多大的麻煩。換個角度看,共和國的總參謀部有數千名成員,而這些人在和平時期的一項主要任務就是針對各種潛在的威脅制訂戰爭計畫,美國的威脅不是潛在的,而是實際存在的,如果沒有針對美國的戰爭計畫,那才是在騙人。

這也成為了裴承毅在2055年元旦節前後的主要工作。

事實上,戰爭計畫早就有了。早在2049年的時候,時任安全副總理的裴承毅就授權時任總參謀部作戰處長的袁晨皓制訂了一份戰爭計畫,並且根據這份計畫,向顏靖宇提出了應該著手為世界大戰做準備的建議。正是如此,在2049年的時候,共和國才率先通過與歐洲的安全合作打破僵局,使世界大戰變得不再那麼遙遠。

隨後幾年,總參謀部一直在完善這份戰爭計畫,主要就是根據最新的情況對計畫做出調整。比如在2049年的時候,不管是裴承毅、還是袁晨皓,都沒有預料到天軍的發展速度會如此之快,也就沒有把天軍當成主要的戰略打擊力量,仍然把空軍放在了首要位置上,使得整個作戰計畫欠缺靈活性,被一些高級參謀戲稱為中東戰爭的擴大版。

經過幾年努力,這份戰爭計畫完全變了樣,不但內容豐富了許多,作戰方式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而對共和國的軍事力量建設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影響。比如在2050年底,確定空天戰機所需的幾項關鍵技術要麼已經取得突破、要麼能在3年之內取得突破之後,裴承毅親自批准了空軍與天軍的合併計畫,要求兩大軍種在2055年12月底之前完成合併的準備工作。與前面提到的一樣,這次是天軍吞併空軍,而不是空軍吞併天軍。按照總參謀部與國防部聯合制訂的合併計畫,合併之後,空軍的戰略航空兵將併入天軍的「戰術航天兵」,而空軍的戰術航空兵則分別與陸軍航空兵、海軍航空兵合併,最終只保留支援航空兵,因此空軍最終將成為天軍旗下的一個支援類兵種。

毋庸置疑,這樣的合併計畫,不但需要時間,還會對軍事力量產生影響,從而反過來影響到已經制訂好的戰爭計畫。

正是如此,到2054年底,國防部仍然沒有制訂好詳細的戰爭計畫。

按照裴承毅的估計,至少還需要3年,即空軍與天軍的合併工作完成之後,才有可能拿出詳細的戰爭計畫。

事實上,裴承毅向顏靖宇建議將戰爭推遲幾年的主要原因也在這裡。

誰都知道,天軍將是下一場戰爭中的主宰力量,早在2030年的時候就有人預測,下一次世界大戰中,天軍將像一戰中的坦克、二戰中的轟炸機,從根本上改變戰爭面貌,並且為率先佔領制高點的交戰方帶來最終的勝利。

雖然理論依據不能說明什麼,但是裴承毅有的不僅僅是理論依據。

前面已經提到,早在幾年前,國防部就動用專款,搭建了世界上規模最大、性能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群,並且利用該計算機群對第三次世界大戰做了模擬分析。事實上,除了第一次模擬分析用了幾個月之外,針對各種情況下的作戰行動的模擬分析從為停止過,每天多在進行,而且分析結果直接用來完善戰爭計畫。正是如此,在過去幾年間,國防部一直通過軍情局,利用秘密撥款加強該計算機群。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報,美國五角大樓下設的國防安全計算機中心也有一個類似的計算機群。總而言之,利用計算機做模擬分析,已經成為了軍事家判斷未來戰爭的主要依據。

天軍如此重要,自然受到高度重視。

因為計算機模擬分析必須建立在實際數據之上,而實際數據只能通過實驗、測試等方式獲得,所以在2052年初,西方新聞媒體就根據共和國在之前3個月內頻繁的航天發射活動預測,共和國正在為建立與天軍有關的資料庫做準備,並且會利用計算機對天軍的作戰方式與作戰應用進行模擬分析,以求建立起完善的天軍戰術體系。

這個分析並沒錯,不管怎麼說,任何軍事力量要想發揮作用,都需要戰術體系。

如同馬漢的《海權論》、杜黑的《制空權》讓全世界認識到了海軍與空軍的重要性,天軍要想成為「第一軍」,就得擁有一套類似的理論。當然,提出理論不是什麼難事,前面提到過,早在2030年就出現過天軍作戰理論。問題是,任何成熟的理論都是建立在大量實踐之上的,如果沒有由海軍支撐起來的日不落帝國、如果沒有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探索,也就不會有《海權論》與《制空權》。天軍的尷尬之處就在這裡,即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場戰爭能夠證明天軍的重要性。

正是如此,從一開始,共和國與美國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高科技上。

不管怎麼說,只要有足夠多的實際數據,憑藉強大的計算機系統,就能模擬出一場規模宏大的戰鬥,甚至能夠模擬一場世界大戰。雖然模擬出來的,總會存在偏差,但是戰爭本身就是由各種不確定因素組成的,誰也無法準確預測戰爭,所以只要模擬計算所依靠的數據足夠準確,模擬出來的結果就足夠接近現實。

為此,共和國與美國都不惜血本,把航天發射當成過年時放二踢腳一樣。

根據共和國官方公布的數據,僅在2052年,共和國就進行了4318次航天發射,相當於平均每天發射11.8次。除掉完全為民用市場服務的1542次與以民用為主的648次發射之外,仍然有2128次完全為軍隊服務,相當於每天進行5.8次軍事航天發射。如此高的發射頻率,絕對是個奇蹟。問題是,這個紀錄很快就被打破了。到2053年,共和國進行了2784次軍事航天發射,美國則首次超越共和國,進行了2831次軍事航天發射。雖然2054年的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但是在前11個月,共和國就進行了3218次軍事航天發射,美國則進行了3165次軍事航天發射,鐵定會再次刷新紀錄。

因為在不考慮海拔高度的情況下,航天發射場的理想位置應該在赤道上(這也是法國至今不肯放棄蓋亞那的原因,因為位於蓋亞那的庫魯航天發射中心是全球最接近赤道的,而且基礎設備最完善的航天發射中心),而共和國與美國都是北半球國家,加上軍事航天發射都有保密需求,所以在2040年左右,共和國與美國都耗費巨資建造了好幾座專門用來進行航天發射的海上活動基地,並且將其長期置於某一理想海域。比如共和國的「倚天」站(共和國的所有海上航天發射基地都以史上有名的寶劍寶刀命名)就長期以斯里蘭卡的加勒為基地(加勒為與北緯6度左右,而且有相對完善的港口),能夠在接到命令之後的24小時之內到達發射海域,並且做好發射準備,然後再用相當的時間返回加勒,整個發射過程不會超過48小時。

與如此頻繁的軍事航天發射相比,空間設施的建設速度就慢得多了。

這足以證明,共和國與美國的絕大部分軍事發射都與戰略防禦系統無關,即以單純的軍事實驗為主。比如在2053年1月份,共和國就在短短22天之內,連續進行了764次軍事航天發射,在1月21日那天,就用部署在南海的「青釭」站與部署在印度洋的「倚天」站發射了64枚運載火箭與12架太空梭,而在此期間,共和國向外層空間發射了3200餘件航天器,其中僅有38件與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維護工作有關,其他均是在當月舉行的一次外層空間模擬作戰演練的發射項目。

在這方面,美國也不落後。一個月後,美國就集中進行了773次軍事航天發射,向外層空間發射了近3500件航天器,而且絕大部分也是由五角大樓策劃的一次外層空間作戰演習的額定發射任務。

可以說,正是如此,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共和國與美國在比賽燒錢的速度。

雖然在21世紀50年代,隨著電能價格降到近乎零的地步,即便用氫氧發動機,航天發射的成本也降了下來,大約相當於21世紀初航空運輸成本的10倍左右。如果使用基於催化金屬氫的新型燃料,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前提條件是,能夠大批量生產專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