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六十二章 攻防抉擇

共和國與美國的這場軍備競賽從一開始就與兩次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有所不同,更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德國與英國的軍備競賽,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同盟國集團與軸心國集團間的軍備競賽,即最高目的不是通過巨額軍事投入來搞垮對方的經濟,而是在為戰爭做準備。

這種鮮明的特點,讓世界大戰變得不可避免。

正是如此,很多人將2050年開始的中美軍備競賽當成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準備階段。

既然是為戰爭做準備,就得有非常明確的指導戰略思想,而最重要、最基本的戰略思想就是進攻與防禦的關係。準確的說,是進攻與防禦的關係。

從基本層面上講,戰爭就是由進攻與防禦組成的,關鍵就是誰能抓住重點。

從人類歷史上看,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對戰爭中進攻與防禦的關係產生影響,使某一方獲得優勢。比如在西方的古希臘與東方的戰國時期,因為人類掌握了煉鐵技術,由鋼鐵製造的武器改變了戰爭面貌,使得防禦一方擁有優勢,從而催生了各種各樣的以防禦為主的步兵方陣。到了古羅馬帝國與秦漢時期,以射騎為主的騎兵依靠強大的機動能力,成為戰爭的主宰力量,進攻一方佔據了優勢,特別是隨著馬鐙問世之後,騎兵的優勢地位得到鞏固,直到冷兵器時代結束,騎兵仍然是最強大的進攻力量。火器的出現,終結了騎兵,特別是以馬克沁機槍為代表的自動武器,讓騎兵徹底淪落為邊緣兵種,最終被徹底淘汰,這個時候防禦一方擁有幾乎無法動搖的優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由壕塹、鐵絲網與機槍為主的戰爭中,進攻一方始終處於劣勢地位,戰爭最終也以拖垮德國經濟,使德國無力再戰而結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隨著以坦克、戰鬥機為代表的機械化武器裝備問世,並且主宰戰場,進攻一方再次獲得了絕對優勢。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進攻力量登峰造極的一場戰爭,不管是在初期囂張的軸心國,還是取得最終勝利的同盟國,都是在積極進攻的時候取勝,而在被動防禦的時候遭受慘敗。

這種以「進攻制勝」的情況一直延續了下來,直到21世紀上半葉,優勢仍然在進攻一方的手裡。

問題是,誰也無法肯定,在下一場戰爭中,防禦一方不會獲得優勢。

事實上,在軍事戰略家的眼裡,21世紀上半葉的幾場戰爭根本無法用來衡量進攻與防禦的相互關係,因為這幾場戰爭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積極進攻的都是實力強大的超級大國,而被動防禦的一方都是實力相對弱小的國家,在此情況下,超級大國的強大實力很有可能遮蓋了戰爭的本來面目。即便在2041年的中東戰爭中,交戰雙方的主要力量是兩個超級大國,但是在這場戰爭中,共和國與美國都有所保留,沒有使出全部力氣,也就沒能體現出進攻與防禦的關係。

在完全由超級大國主導的世界大戰中,進攻與防禦的關係肯定不會那麼簡單。

從技術發展上來看,在21世紀初問世的常溫超導技術已經引發了軍事革命,因此很有可能改變進攻與防禦的關係,即讓優勢回到防禦者的手中。

雖然看上去很難讓人相信,畢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一百多年間,進攻一方一直掌握著戰場主動權,而且是制勝的不二法門,但是從技術對戰爭的影響,特別是細節影響上來看,防禦的優勢已經逐漸體現了出來。

從戰術角度上看,體現進攻優勢的不是火力,而是機動能力,而體現防禦優勢的才是火力。也就是說,當火力壓倒了機動能力之後,防禦就將壓倒進攻,使積極防禦的一方擁有主動權。只有在機動能力超過了火力的時候,優勢才在進攻一方的手中,讓積極進攻的一方掌握主動權。

從這個角度看,在21世紀誕生的很多技術對提升火力的幫助更為明顯。

以陸軍的主戰坦克來說,雖然電動系統讓坦克的戰術機動能力大大提高,但是與內燃機沒有明顯的區別,而常溫超導技術帶來的電磁炮、以及由相關材料技術催生的高強度合金都對提升火力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拿電磁炮來說,隨著螺旋電磁炮從實驗室走向戰場,坦克炮的威力迅速提升,即便高強度合金對提高防護能力有很大的幫助,但是在這場火力與裝甲的比賽中,火力明顯走在前面。如此一來,為了提高坦克的戰場生存能力,就得採用更加厚重的裝甲(坦克的主動防護系統對付不了動能穿甲彈)或者採用新的防護裝甲,比如壓電觸髮式裝甲(即在被穿甲彈擊中的時候,釋放裝甲內部的高強度電流,以此來破壞穿甲彈的穩定性,降低穿甲彈的穿甲能力),可是不管是加厚裝甲,還是採用新的裝甲,都會使坦克的戰鬥質量大幅度提升,從而降低坦克的機動能力。

事實上,在2042年的時候,共和國陸軍就考慮過要不要提高主戰坦克的質量標準。

在此之前,共和國陸軍把主戰坦克的標準定在30噸左右,即按照防護級別,在25噸到35噸的範圍內浮動。這麼做的主要原因是為了增強裝甲部隊的戰略機動能力,即可以用包括垂直起降運輸機在內的各種運輸機送往全球各地,以便在必要的時候,完全由空運來部署裝甲部隊。要知道,在主戰坦克的戰鬥質量還在50噸以上的時候,幾乎不可能完全用空運的方式來部署裝甲部隊。事實上,正是因為輕型化的巨大成果,以防禦為主的陸軍才更加具有進攻性,而且在印度戰爭與中東戰爭期間,共和國陸軍的戰略機動能力確實讓整個世界都大吃一驚,而且是共和國軍隊克敵制勝的主要原因。

問題是,必須明白另外一點,即在2041年之前,共和國的技術優勢非常明顯。

中東戰爭期間,美國陸軍的主戰坦克仍然遠遠比不上共和國的主戰坦克,而在此之前的幾場戰爭中,其他國家的地面主戰裝備更加不是共和國陸軍的對手。如此一來,共和國陸軍完全可以降低防護要求,以此來提高主戰裝備的機動能力。拿DZ-31來說,其防護能力就無法抵抗自身火炮發射的穿甲彈,嚴格說來,這樣的主戰坦克並不合格。

到了21世紀中葉,特別是中東戰爭之後,共和國陸軍的優勢就不那麼明顯了。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就算美國很難在短期內提高高強度合金的生產能力,但是可以通過加大電磁炮的開發力度來彌補防護上的差距。說簡單一點,如果美國陸軍的主戰坦克能夠裝備性能足夠強大的電磁炮,即能夠在正常交戰距離上擊毀共和國的主戰坦克,在相互確保摧毀的情況下,即便防護能力差一點,也不會吃多大的虧。

這個問題對共和國陸軍來說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在坦克炮的威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繼續提高威力已經沒有多大意義。這實際上就是經濟學上常說的邊緣效應,比如在正常交戰距離為3000米的情況下,就算共和國主戰坦克的坦克炮能夠摧毀10000米外的美國坦克,在實戰中也用不上。如此一來,共和國陸軍將別無選擇,只能提高坦克的防護能力,迫使對方繼續增強坦克的火力。當然,要想始終壓制住對方,就得讓防護進步的速度超過火力進步的速度。要想達到這個目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更厚的裝甲。不管怎麼說,通過增重的方式來提高防護能力,絕對要比開發一種全新的電磁炮簡單得多。

正是如此,在開發新一代地面主戰平台的時候,共和國陸軍堅持要求採用開放式架構。

也就是說,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通過增厚裝甲來提高防護。

問題是,這麼一來,地面主戰平台的機動能力必然下降。即便採用模塊化設計,主戰平台仍然能夠用各類運輸機空運,但是隨著模塊增多,空運量必然增大,從而大幅度降低了部隊的戰略機動能力。拿陸軍的戰鬥單位來說,在正常情況下,共和國空軍的戰略運輸機群能夠在24小時之內將1個戰鬥單位的全部官兵、主戰裝備與標準情況下72小時的作戰物資運送到5000千米範圍內的任何一處戰場(空運距離每縮短1000千米,空運能力能提高一成左右,比如執行距離為2000千米的空運任務時,能額外運送48小時的作戰物資)。如果按照最高戰術防禦要求進行配製,即所有主戰平台都需要增加防護裝甲,同樣在24小時之內就只能運送24小時的作戰物資。

相對而言,體現陸軍進攻能力的不是戰術機動能力,而是戰略機動能力。

從技術角度看,隨著電動裝備普及,各國電力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加上軍隊自身的電力供應能力增強,所以增強防護對部隊戰術機動能力的影響並不大。以DZ-31來說,在最大防護與標準防護的情況下,最高公路行駛速度由每小時140千米降低到120千米,而最大越野速度受行走機構限制,仍然為每小時60千米。因為部隊只有在長途行軍的情況下才會在公路上機動,在作戰的時候,特別是在裝甲會戰中,基本上都是越野機動,即便在依靠公路機動的情況下,從最大行程上考慮,主戰坦克也很少以最大速度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