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四十一章 針鋒相對

雖然袁晨皓掌握的信息並不全面,但是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從2042年開始,共和國的國防建設有非常明確的目標,那就是為規模浩大、很有可能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中美戰爭」做準備。

事實上,美國的國防建設也有同樣的目的。

作為作戰處處長,袁晨皓在制訂各種作戰計畫,特別是在與美國有關的作戰計畫的時候,能夠從軍情局得到很多一手情報,因此對美國的國防建設也算有所了解。

與共和國相比,受國情影響,美國國防建設的側重點完全不同。

因為實力遠遜於共和國陸軍,而且在中東戰爭中一敗塗地,所以在40年代的擴軍浪潮中,美國陸軍獲得了最高優先權。用在2044年出任陸軍參謀長的布拉德上將的話來說,陸軍實力關係到了美國的未來。

要知道,對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如此高度重視陸軍建設是很不尋常的事情。

如果僅僅為了本土安全,美國沒有必要維持一支強大的陸軍。要知道,即便放眼整個美洲大陸,也沒一個國家能夠對美國構成威脅。歷史上,自從成為第一大工業國,有能力打造頭號海軍之後,美國就把海軍放在了陸軍前面,通過控制大西洋與太平洋,把所謂威脅擋在數千千米、甚至上萬千米之外。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全球頭號強國,並且面對紅色帝國的威脅,也沒有把陸軍放在頭號位置上,而是通過打造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把紅色帝國牢牢鎖在歐亞大陸上。

可以說,美國能夠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並且在近半個世紀的美蘇冷戰中兵不刃血的戰勝紅色帝國,並且在21世紀的前40年內傾盡全力遏制共和國,就是因為美國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建設陸軍,把更多的國力放在對國家實力與大國鬥爭有更大影響力的海軍與空軍上。甚至可以說,到了21世紀40年代,共和國仍然在全球爭霸的道路上亦步亦趨,沒有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對抗,就是因為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陸軍來確保本土安全,用在海軍與空軍上的資源嚴重不足。

早在21世紀20年代處,也就是共和國通過東海戰爭確定了在西太平洋上的大國地位之後,對政治改革產生重大影響,在2027年當選全體代表大會代表的社科院國際關係專家蘇欣南院士對共和國與美國的關係做了論述,認為受地緣政治等等因素影響,共和國要想通過戰爭的方式擊敗美國,就得有更大的耐心,只有在綜合國力為美國2倍的情況下,才有機會戰勝美國。

雖然這一論斷在當時遭到很讀哦人質疑,但是其正確性已經得到證實。

到2048年,共和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是美國的155%,即相當於美國的1.5倍。照此速度發展下去,到2054年,共和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差不多是美國的170%。因為國民生產總值只是衡量綜合國力的因素之一,在大國對抗中,科技與文化的影響不比經濟差,所以在綜合國力方面,共和國到2054年的時候,基本上就是美國的2倍。當然「綜合國力」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沒有明確的計算方法,因此共和國的綜合國力到底是美國的多少,誰也無法下定論。

有這麼大的地理優勢,美國仍然在儘力發展陸軍,足以證明,美國當局缺乏安全感。

問題是,在美國的戰略防禦體系中,陸軍永遠都是「第二軍」。嚴格說來,正是因為共和國在2042年之後加大了海軍建設力度,將打造「全球艦隊」當成了首要目的,美國當局才會缺乏安全感,並且不惜代價的加強陸軍建設。

如此一來,美國海軍的地位就有點尷尬了。

雖然從理論上講,即便到了2054年,美國仍然擁有全球最強大的海軍,因為《倫敦條約》對共和國與美國海軍的規模做了明確界定,在2065年之前,共和國海軍的最大規模都不得超過美國海軍的80%,不然美國有理由停止核裁軍。要知道,這是具有強制約束力的硬性規定,而且非常詳細。拿航母來說,即對數量做了規定,又對總排水量做了規定。如果美國海軍僅保留15艘航母,且標準排水量都為10萬噸,那麼共和國海軍最多擁有12艘同樣為10噸級的航母,或者6艘20萬噸級的航母。也就是說,不管是數量還是總排水量,都不能超過條約規定的上限。但是美國當局非常清楚,《倫敦條約》只對在2040年前出現的戰艦做了規定,而沒有對之後出現的戰艦做規定,也沒有對非戰鬥艦艇的噸位做規定。這個巨大的漏洞,足以讓《倫敦條約》變成一張廢紙。別的不說,CIA已經證實,共和國海軍在中東戰爭中使用過「海上平台」,而且有能力開發出規模更大的「海上平台」。如果僅僅執行低強度打擊任務,「海上平台」的作戰效能超過了航母。即便在高強度戰爭中,「海上平台」也有用武之地。如此一來,共和國就能繞過《倫敦條約》,打造一支實力絕對不亞於美國,甚至超過美國海軍的強大海軍。

能否在與共和國的戰爭中奪取制海權,美國當局沒有信心,美國海軍也沒有把握。

更重要的是,美國對海軍的發展方向也不是很明確。要知道,中東戰爭中,以3艘航母為核心的強大艦隊,在10多分鐘內就灰飛煙滅,不但大型戰艦悉數戰沉,還連累了上萬名海軍官兵。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作戰強度最高的海戰讓美國當局意識到,海軍的發展方向已經轉變。如此一來,在找准出路之前,在要不要擴大海軍規模的問題上,美國當局非常為難。

直到2047年,美國海軍才啟動了擴軍速度。

原因很簡單,直到這個時候,美國才在建造20萬噸級超級航母所必須的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幾家大型造穿廠的新型超大船台也才落成。受「重慶」級超級航母刺激,時任美國總統的蘭德斯當年就親自為海軍的超級航母項目爭取了數百億美元的啟動經費,而在提交國會審議的時候,國會軍事委員會將這筆花費增加了一倍,並且要求競標的通用電氣船舶分公司與諾思羅普公司同時參與設計與建造工作。也就是說,美國海軍主力戰艦的建造任務已經不能繼續拖下去,必須儘快獲得新式戰艦。

與超級航母配套的,就是包括了巡洋艦、驅逐艦、旗艦在內的眾多大型戰艦項目。

雖然有情報證明,為了節約開支,美國海軍仍然會在同一個艦體上通過搭配不同的武器系統來區分巡洋艦與驅逐艦,但是軍情局一直在懷疑,美國海軍很有可能用「偷梁換柱」的方法在擴大建設規模,即基礎平台不是針對驅逐艦,而是針對巡洋艦。共和國公布了「崑崙」級巡洋艦的一些戰術指標之後,美國海軍肯定會調整大型戰艦的戰術指標,將性能放在首要位置上,從而增大基礎平台的排水量,以容納更多的武器系統。正是如此,共和國海軍才放棄了專門的驅逐艦,而是在「崑崙」級的基礎上開發新式驅逐艦。

由此可見,共和國與美國海軍在競爭中走上了大型化道路。

也正是如此,很多人都認為,21世紀40年代是自20世紀初,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那10多年之後,海軍軍備競賽最嚴重的10年。因為前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前,都出現過激烈的海軍軍備競賽,所以很多人都將這長海軍軍備競賽成成世界大戰的前兆,並且由此斷定,世界大戰將在50年代爆發。

不管怎麼說,共和國海軍與美國海軍的競爭開始容易結束難。

相對而言,美國空軍的建設更加理智。

與共和國空軍的全面轉型相比,美國空軍的發展建設更加註重現實威脅,即提高制空作戰能力。

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報,中東戰爭中,美國空軍的表現讓美國當局非常不滿。

原因很簡單,美國空軍的實戰表現遠遠對不起每年上萬億美元的高昂軍費。

正是如此,整個40年代,美國空軍都把重點放在了重型制空戰鬥機的改進與開發工作上,並且在2048年把新一代制空戰鬥機的開發合同交給了洛馬公司。

雖然共和國空軍沒有跟進,直到2049年都沒有確定新一代制空戰鬥機的開發工作,而是以改進J-16戰鬥機為主,但是共和國空軍支持了數個與制空戰鬥機有關的科研項目,比如無源雷達的小型化、智能彈藥、磁感應推進系統、新型碳纖維複合材料等,因此能夠在有需求的情況下,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制空戰鬥機的開發工作。事實上,空軍在2047年的時候就向國防部提交了一份與制空戰鬥機有關的開發報告,其中就提到,以空軍掌握的資源與國家的技術儲備,能夠在5年之內完成制空戰鬥機的開發工作、以及批量生產準備工作,在完成開發後就進行量產。

如此一來,共和國空軍就沒有必要急著開發新式制空戰鬥機。

由此可見,在國家鬥爭中,共和國當局採用了「田忌賽馬」的策略。雖然美國在陸軍與海軍的建設投入上都不如共和國,但是在空軍建設上,美國投入了更多力量。如果雙方的軍事投入旗鼓相當,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