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三十四章 超級航母

如果說陸軍在2042年後的擴張性發展是在彌補之前的缺失,那麼海軍在2042年後的穩健性發展就是在消化之前的成果。

作為共和國第一位成為總參謀長的海軍上將,林嘯雷在共和國海軍的地位,堪比英國海軍的納爾遜、德國海軍的提爾皮茨、美國海軍的尼米茲與前蘇聯海軍的戈爾什科夫,沒人會懷疑他為共和國海軍做出的偉大貢獻。用一位美國同行的話來說,正是在林嘯雷的擔任海軍司令與總參謀長期間,共和國海軍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第一支能夠與美國海軍分庭抗禮的全球性海軍。

可以說,這個評價一點都不為過。

當然,海軍建設少不了裴承毅的功勞。

2042年,裴承毅出任國防部長後做的第一件事情不是推動軍事改革,而是簽署了由總參謀部提交的該財年度國防預算,其中海軍軍費佔比高達23%,再次創下新高。以當時的情況,李存勛想方設法的說服顧衛民,把該財年度國防預算的決策大權交給裴承毅,肯定希望裴承毅藉此機會調整國防預算,鞏固他的部長地位。也就是說,裴承毅完全有理由削減巨額海軍開支,將數以千億計的軍費開支用到更重要的地方,比如加快天軍建設速度。裴承毅沒有這麼做,反而完全採納了由林嘯雷起草的預算計畫。雖然很多人認為,裴承毅此舉的目的是為後面的大反擊做準備,通過當年的國防預算讓林嘯雷在預算權上做出讓步,以便今後更大規模的削減海軍開支,但是到2047年,裴承毅以安全副總理的身份再次簽署了該財年度的國防預算,海軍軍費連續第11年蟬聯各軍兵種之首後,再也沒人認為,裴承毅會拿海軍建設開玩笑。

從某種意義上講,裴承毅被認為是「偉大的軍事家」,而不是「偉大的將軍」,與他開明的軍事思想有很大的關係。事實上,裴承毅能夠在短短5年之內理順國防部與總參謀部的關係,並且在第二次出任國防部長的時候就超過新任總參謀長,成為共和國頭號軍人,就與他積極支持海軍建設有很大關係。

裴承毅支持海軍建設的理由很簡單:漫長的周期性。

雖然早就有人認為,「第四軍」(因為陸海空是大不部分國家的常備軍種,而陸戰隊只在少數國家是軍種,在大部分國家都是兵種,所以隨著共和國、美國、俄羅斯、歐盟將天軍升級為獨力軍種,天軍就有了這個綽號)的建設周期最短都超過20年,如同「瓊樓」這樣的超大型航天工程的建設周期更是在35年以上,而在月球上建造永久性移民基地的周期更是長達半個世紀。比如共和國在2032年正式啟動「廣寒工程」,在月球上建立供1500名科研人員居住與工作,具有自我建設能力的永久性基地;分4個階段實施,用時大月50年的前3個階段分別進行可行性研究、外層空間中轉基地建設與基礎建設,最快要到2080年才能進入第4個階段,也就是向月球基地運送移民。但是天軍在短期內還難以成為決定性的軍事力量,所以很難獲得與海軍同等的戰略地位。

用裴承毅跟秘書東方聞開玩笑時的話來說,他不得不繼續林嘯雷沒有完成的事業,不然前期的巨大投入全都打了水飄。

事實上,林嘯雷能夠在海軍獲得如此高的認同,與他的貢獻密不可分。

可以說,在把大權交給裴承毅之前,林嘯雷已經做好了一切該做的事情,讓裴承毅別無選擇,只能繼續推進海軍建設。

當然,裴承毅的唯一選擇就是制止海軍的盲目擴張計畫。

正是如此,2042年之後,海軍的建設以消化成果為主,或者說為眾多計畫收尾。

毋庸置疑,在海軍的眾多計畫中,航母絕對排在首要位置上,甚至可以說是海軍建設的核心項目。

如果說,在10年建設「共和國」號航母、在20年代初建設「華夏」級航母、在20年代末建設「北京」級航母的時候,共和國海軍內部仍然對發展方式存在分歧,即要不要仿照美國海軍,以航母為核心打造海軍艦隊,那麼在30年代初建造「上海」級航母、在30年代末建造「重慶」級航母的時候,在林嘯雷的主持下,共和國海軍明確了發展方式,即確立了以航母為核心的發展模式。2041年的中東戰爭更是給了共和國海軍當頭棒喝,美國海軍用兩支3航母戰鬥群就撐起了半邊天,而共和國海軍卻因為實力不濟,沒能像印度戰爭那樣做出重大貢獻。

事實上,早在中東戰爭之前,林嘯雷就發現了共和國海軍的不足。

2037年剛剛當上總參謀長的時候,林嘯雷就啟動了「重慶」級航母的建造工程,並且連續5年在該項目上投入巨資。

可以說,「重慶」級航母就是共和國海軍的希望。

這種原先被確定了「北京」級航母的第三批次(第二批次為3艘「上海」級航母),沒有多少新意的超級航母在30年代前5年經曆數次修改,最終在林嘯雷手裡(2035年進入總參謀部的時候)被徹底推翻,演變成為具有跨時代意義的超級航母,足以說明「重慶」級航母的重要性。

從某種意義上講,「重慶」級確實是一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超級航母。

「重慶」級在2040年定型時,標準排水量已經由最初時的90000餘噸提高到17500餘噸,幾乎番了兩倍。導致排水量劇增的主要原因就是採用了「雙側斜通甲板」與「全封閉式艦體結構」。

「雙側斜通甲板」容易理解,就是在艦島兩側各有一條供艦載機降落的斜角甲板(甲板前端設有彈射器,因此也可以是起飛區),並且將原先設在艦島前方的起飛區擴大,以容納更多的彈射器,而在艦島後方兩條斜角甲板之間則是艦載機的停放區,並且用來布置通往機庫與彈藥庫的升降機(在艦島兩側與降落區的前端也設有升降機)。因為採用了三體衝浪船型,艦體的主要部分都在海面之上,而且最大航行速度達到了創紀錄的70節,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空氣阻力(70節相當於每小時130千米,空氣阻力已經非常明顯),所以航母的飛行甲板設計成了五邊形,或者說是切掉了一個銳角的菱形。這麼設計除了能夠降低空氣阻力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增大了飛行甲板的可用面積。

雖然按照共和國海軍的標準,即便在戰時,也只能將30%的艦載機放置在飛行甲板之上,即機庫要能容納70%的艦載機,按照這一比例計算,「重慶」級航母的甲板面積遠遠超過了需求(在不影響艦載機起降的情況下,飛行甲板上可以停放與機庫容納能力相當的艦載機),但是相對寬廣的甲板面積不但能夠提高航空作業效率,還能為今後的升級改造留下足夠的空間。

事實上,「雙側斜通甲板」並不新奇,21世紀初,美國海軍啟動-78項目時,就有過類似的設計方案。只是當時航母船型的設計相對保守,而且美國海軍認為沒有必要建造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超級航母,也就沒有採用這一設計方案。在設計「傑弗遜」級航母的時候,也有過類似的方案,因為當時美國沒有足夠強大的動力系統,無法確保讓15萬噸以上的超級航母達到45節的最大航速,而且還得為戰艦上的自衛系統留出足夠多的電能,所以該方案也被廢棄。

與以往的超級航母相比,「雙側斜通甲板」的最大好處就是提高了航空作業效率。

按照「重慶」級航母的設計指標,在僅採用6台彈射器的情況下,可以依靠更加合理的航空作業將艦載機的出動效率提高1倍以上。因為降落區增加到2個,而且可以以交替的方式接收返航的艦載機,所以回收作業的效率也能提高1倍以上。如此一來,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重慶」級航母的航空作業效率就是「上海」級的2倍。因為獲得了更高的最大航行速度、更加寬敞的機庫與飛行甲板等等因素,所以「重慶」級的實際航空作業效率是「上海」級的3倍左右。即便拿噸位做對比,「重慶」級的航空作業效率也是「上海」級的1.5倍。

使用「雙側斜通甲板」的關鍵就是動力系統與建造艦體所用的材料。

雖然「重慶」級採用了「三體衝浪船型」,最大限度的降低了航行阻力,但是要讓1艘排水量高達175000噸(滿載時更是高達210000噸)的超級航母以每小時130千米的速度航行,即便推進系統的轉換效率高達70%(磁流體推進系統的極限),動力系統的輸出功率至少需要達到1200兆瓦,也就是相當於1座150萬人口的大城市的日常電能需求量。如果按照「上海」級的標準,即用2座可控聚變反應堆,單座功率都得超過600兆瓦。如果算上航母上各種系統、特別是自衛系統對電能的需求,反應堆的輸出功率必須超過800兆瓦,而要為今後改進留餘地,最好超過1000兆瓦。雖然在民用領域,可控聚變核電站的起始功率都在1000兆瓦以上,但是在軍用領域,直到2040年可控聚變反應堆的輸出功率才突破1000兆瓦,「重慶」級也正是在這一年正式定型。因為沒有類似的動力系統,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