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三十章 影子戰士

事實求實的講,從2047財年度開始的陸軍換裝的先進性並不突出。

制訂改革方案的時候,裴承毅強調了現實情況對軍事建設的影響,即軍事建設不能超過共和國的承受能力,任何不切實際的軍事改革都不會取得圓滿成果。如此一來,陸軍的換裝計畫就顯得非常「保守」。

當然,這個「保守」是相對於外界估計而言。

在2049年初公布的國防藍皮書中,共和國國防部首次強調了軍事改革的重點就是落實各項先進技術。

這個強調正好說明了陸軍裝備改革的關鍵所在。

客觀的講,陸軍裝備改革就是充分消化吸收各項先進技術,盡量利用已經取得的技術成果來提高軍隊的裝備水平。

在2050年之前,最受關注的無非是被外界稱為「影子戰士」的單兵作戰系統。

早在2030年的時候,西方新聞媒體就依據捕風捉影獲得的消息,推測共和國陸軍依靠先進的電池技術與材料科技開發以具備初級人工智慧的單兵計算機為核心,電磁步槍為主戰武器,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單兵作戰系統,並且根據臆測的情況為該系統取了一個非常誇張的名字:影子戰士。因為在2035年的印度戰爭期間,共和國總參謀部後勤裝備處的某位官員爆出了陸軍試圖為主力野戰部隊配備電磁步槍,結果遭到國防部反對,沒能獲得足額撥款的消息,所以全世界的新聞媒體與軍事迷都認為,共和國陸軍確實在開發一種全新的單兵作戰系統。當時,一些所謂的軍事專家還結合共和國的科學技術實力,對「影子戰士」做了全面分析,認為只要能夠在幾個關鍵項目上取得突破,該項目就很有可能在印度戰爭之後取得突破,並且在2040年之間批量裝備作戰部隊。

事實上,直到2049年,共和國陸軍都沒有更換步兵手裡的武器。

雖然一些西方新聞媒體根據在埃厄戰爭中活動的一些秘密特種部隊的裝備情況,特別是在庫陸利伏擊戰中,遭到伏擊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從戰場上揀到的一些武器裝備,斷定共和國已經為特種部隊裝備了包括電磁步槍在內的多種先進單兵武器。為了證明這一點,還用美軍揀到的一些特種彈藥與美國國防部在幾年前披露的一些電磁步槍的技術指標做了對比,最終得出了那些彈藥只能用與電磁步槍的結論。一些好事的美國軍事迷還根據在報道中提到的一些數據,對共和國的電磁步槍的主要性能做了估測,最終得出了電磁步槍將全面取代傳統槍械的結論。

不管怎麼說,沒人否認電磁槍械即將登陸戰場。

如果從純理論上講,早在2025年左右,也就是12級複合蓄電池問世之後,電磁槍就具備了從理論走向成品的基礎條件。當時,共和國兵器工業協會的一名工程師在接受《兵器知識》雜誌專訪的時候就提到,以普通槍械槍口動能為2000焦耳為基礎,只需要大約2千克12級複合蓄電池就能為一支電磁步槍提供大約1000次的重複發射能力,而1000發小口徑槍彈的質量超過12千克。如此一來,即便採用質量為10克的槍彈,電磁槍的彈藥攜帶行能力也與小口輕步槍旗鼓相當,只要能夠將槍械自身的質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電磁槍就能全面普及。

問題就在這裡,把電磁槍的質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2025年左右的技術水平,一支戰鬥步槍的質量在3千克左右,比較笨重的班用機槍的質量也在4.5千克以下,即便是不受士兵歡迎的通用機槍的質量也在6千克以內。隨著材料工藝的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各種高強度合金與複合材料相繼問世,傳統槍械的質量還能降低大約30%。也就是說,即便在裝滿彈藥的情況下,一支傳統步槍的質量也不會超過3千克。毋庸置疑,要想將電磁槍的質量控制在3千克以內,即便在2050年,也是一件幾乎不可想像的事情。事實上,沒有哪個國家的陸軍要求將電磁槍的質量控制在3千克以內,一般只要求將戰鬥武器的質量控制在步兵雙手長期握持的承受範圍之內。按照東方人的標準,步槍的戰鬥質量在6千克以內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以西方人的標準,只要步槍的戰鬥質量不超過8千克,基本上都沒有問題。正是如此,共和國陸軍在2030年提出未來單兵戰鬥系統的時候,就將戰鬥武器的質量限制放寬到了6千克,鼓勵各大競標商在設計的時候儘可能的考慮電磁槍。

事實是,在2030年的那輪競標中,沒有一家廠商單獨提出以電磁槍作為戰鬥武器。

關鍵原因就是質量減不下來。

導致質量降不下來的關鍵原因又是基本原理不過關。

2030年的時候,可行的電磁槍方案採用的是軌道加速方式,而不是螺旋加速方式。因為彈丸與軌道直接接觸,會通過摩擦產生非常嚴重的燒蝕效應,不但加速軌道的壽命非常有限,彈丸的內彈道也非常不穩,要想使有效射程達到陸軍的最低要求,就得採用長得離譜的加速軌道,使槍械失去實用價值。根據當年的一份設計方案,要想達到陸軍提出的基本戰術要求,比如槍管壽命達到1000發(陸軍對半島戰爭的地面戰鬥做了統計,在戰鬥最激烈的情況下,1名步兵能在30分鐘內打光30個彈夾,因此1000發是槍管的最低壽命要求),整套電磁槍的系統質量不會低於100千克。毫無疑問,這肯定不是步兵使用的「槍」,而是戰車使用的「炮」。

能讓電磁槍從理論變成現實的就是螺旋加速方式。

因為螺旋加速系統的電能利用效率不如軌道加速系統,對電源的要求更高,需要採用更高級別的複合蓄電池,所以直到16級複合蓄電池在2035年左右問世,在2040年開始量產,電磁槍的設計工作才進入正軌。

2042年,共和國陸軍再次發出了未來單兵作戰系統的招標要求。

從時間上看,這與中東戰爭肯定有關係。早在2041年底,凌雲霄就聯合李東石、江晚承、蹇柄彪與王學平,聯名向國防部、總參謀部與陸軍司令部提交了一份與地面作戰系統有關的報告,其中就明確提到,共和國陸軍的單兵作戰武器嚴重落後,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戰爭需求。

眾所周知,彈藥是決定步兵戰鬥武器的主要因素。

20世紀,共和國陸軍步兵槍械主要使用7.62×39毫米中間型槍彈。21世紀初,共和國陸軍開始全面採用5.8×42毫米小口徑槍彈,並且開發出了包括突擊步槍、班用機槍、卡賓槍與狙擊步槍在內的小口徑槍族。

2019年的南海戰爭後,共和國陸軍終於明白美軍為什麼要撤掉所有使用5.56×45毫米小口輕槍彈的戰鬥槍支,為部隊配備使用7.62×54毫米的北約標準型步槍彈的槍械。原因非常簡單,小口徑槍彈的終點威力嚴重不足,而且在射程超過400米的時候,根本沒有精確度可言,如果用短槍管的卡賓槍,有效射程甚至難以超過200米。雖然5.8毫米槍彈要比5.56毫米槍彈稍微好一點,而且寮國與越南的叢林地區對交戰距離有很大的限制,但是小口徑槍彈在實戰中暴露出來的問題仍然讓陸軍無法忍受。比如在農黑阻擊戰中,就有越軍中彈10多發仍然沒有倒地的情況,而使用7.62×54毫米槍彈的狙擊步槍只需要1槍就能放倒1名越軍步兵。

實際上,小口徑槍彈與中間威力槍彈出現的主要背景是交戰距離拉近。前蘇聯在二戰後開發7.62×39毫米的中間威力槍彈,並且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了AK-47系列突擊步槍,就是認為在實戰中,步兵的交戰距離很少超過400米,也就不需要使用威力更大的全裝葯步槍彈。

在20世紀中葉,這個觀點沒有錯。

到了21世紀,隨著戰鬥環境與裝備性能提高,步兵的交戰距離越來越遠。比如在阿富汗山區,美軍得出的結論是,大部分交戰距離都在600米以上,而M4卡賓槍的最大有效射程只有300米,考慮到風偏影響,M16的實際射程也不到600米,只有使用7.62×54毫米槍彈的M24狙擊步槍與通用機槍的射程超過了600米。又比如,隨著光學設備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為步兵配備高倍率的瞄準鏡不再是難事,阿富汗戰爭中,甚至有部分美軍士兵自己掏腰包購買光學瞄準鏡,所以在槍械性能足夠的情況下,步兵具備了對400米以外的單個目標進行精確射擊的能力。

受此影響,2020年,共和國陸軍就委託南方槍械工業集團(總部設在重慶,後來被中重集團收購)開發一種「理想口徑槍彈」。因為作戰環境越來越複雜,對士兵作戰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士兵對槍械使用也越來越精,很難用一種槍彈來滿足左右作戰需求,所以陸軍隨後就改變了要求,即根據不同的作戰環境,開發幾種口徑的槍彈。經過4年努力,2024年的時候,南方槍械工業集團一下拿出了由4.5×28毫米、7.2×48毫米與9.6×64毫米等三種口徑槍彈組成的「彈族」,其中前者主要用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