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二十章 重大消息

見到顏靖宇,裴承毅直奔主題,將軍情局提供的情報交給了元首。

「劉曉賓怎麼不親自送過來?」

「他去巴格達了,過幾天才能回來。」

顏靖宇皺起眉頭,翻開文件看了起來。

裴承毅沒多羅嗦,在元首翻看文件的時候,去泡了杯咖啡。

前面已經提到,李存勛之後,劉曉賓最多只有收成的能耐,不可能再像當初的李存勛那樣,把軍情局帶到一個嶄新的高度。隨著林嘯雷在2047年底退役,總參謀長與國防部長的爭鬥宣告結束,軍情局理所當然的重回國防部治下。實際上,早在紀佑國推行的第一次軍事改革中,軍情局就得接受國防部領導,而在趙潤東推行的第二次軍事改革後,軍情局的上級機構已經是國防部,而不是總參謀部,只是在日常工作中得聽從總參謀部調遣,而且總參謀部通過控制軍隊人事權,控制了軍情局重要職位的任免大權。第三次軍事改革時,王元慶再次強調軍情局隸屬於國防部,以此來提高軍情局的獨立性,畢竟在王元慶執政期間,國防部基本上沒有什麼實權。隨著裴承毅在2042年出任國防部長,並且在2045年的時候奪回了預算大權,在2047年奪回了人事大權,劉曉賓領導的軍情局也分兩個階段,逐步回歸到國防部治下。

2047年下半年,裴承毅授權劉曉賓整合國防部、公安部、國安部等各個與安全工作有關的部委下的情報資源。雖然為了避免軍情局專權,顏靖宇沒有在安全以外的情報機構上做出讓步,並且讓閻尚隆與帥永康分別對外交情報資源與經濟情報資源進行整合,最終由軍情局、外情局(外交資源情報局)與經情局(經濟與商業事務情報局)形成了三足鼎立,各有所專、各司其職的情報系統。但是軍情局的地位不但沒有降低,反而大大提高,因為在這套情報系統中,軍情局是唯一負責國家戰略安全與軍事安全的情報部門,在三大情報機構中排名第一。

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在第一屆任期中,劉曉賓的表現遠不如李存勛。別的不說,僅在用人方面,劉曉賓就比李存勛差了許多。在軍情局某些「三朝元老」、比如曹雪華等人眼裡,李存勛是軍情局歷史上最「開明」的局長。就連王元慶都認為,李存勛是一個非常懂得用人,而且知道該怎麼用好人的領導人。當局長的前5年,劉曉賓給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事無巨細,什麼問題都要管上一管,很少給手下表現發揮的機會。直到2047年,大概是精力確實不夠,加上年齡越來越大的緣故,劉曉賓才逐漸放手,只扮演決策者的角色,把需要出力的事情交給手下的人去做。可以說,這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至少在很多人看來,2047年之後,劉曉賓的身上有了一些李存勛的模樣。當然,比起李存勛,劉曉賓還是沒有那麼洒脫。只要涉及到國家根本利益的大事,他都會不辭辛苦的親自負責。要不然,在這個緊要關頭,他也不會把向元首彙報情況的任務丟給裴承毅,自己去了巴格達。

換個角度看,也能發現劉曉賓與裴承毅有著非同一般的關係。

實際上,2042年的時候就有很多人認為,裴承毅、袁晨皓與劉曉賓在共和國軍隊中牢不可破的鐵三角。到2047年,也就是裴承毅出任安全副總理、袁晨皓出任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與劉曉賓連任軍情局長之後,就更沒人懷疑他們三人的關係了。

毫無疑問,在這個鐵三角中,頂點肯定是裴承毅,袁晨皓與劉曉賓是兩在支點。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總參謀部作戰處處長比軍情局長重要得多。原因有三:

一是總參謀部被國防部壓制住之後,職能許可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如同人事初、後勤裝備處、預算辦公室等等機構都成了擺設,只有作戰處的重要性不降反升。因為國防部是行政機構,不是軍事指揮機構。在「參謀長委員會」沒有形成氣候的情況下,沒有任何一個國防部下設機構能夠取代總參謀部的作戰處。

二是唐應龍在2047年退役,與他影響力旗鼓相當的幾個陸軍上將要麼已經退役,要麼在其他崗位上,出任陸軍參謀長的是資歷淺得多的方信中上將。雖然在半島戰爭的五老阻擊戰中一戰成名,但是半島戰爭之後,方信中的日子過得並不舒暢,直到2046年,也就是當上陸軍參謀長的前一年才晉陞為陸軍上將。由此可見,隨著裴承毅逐漸脫離軍隊,而且很有可能在2052年,也就是在60歲的時候脫下軍裝的情況下,袁晨皓已經是共和國陸軍中最有影響力的上將。

三是袁晨皓與裴承毅的特殊關係。作為印度戰爭與中東戰爭的搭檔,袁晨皓兩此隨同裴承毅征戰,而且兩次立下汗馬功勞,他與裴承毅的關係可想而知。在很多人看來,袁晨皓不但是裴承毅最得力的手下,還很有可能成為第二個裴承毅,因此在裴承毅向共和國權力巔峰邁進的時候,袁晨皓絕對是最重要的支持者。

但是了解情況的人都知道,在裴承毅身邊,劉曉賓才是最重要的人,至少在2047年到2052年間,連袁晨皓都無法取代劉曉賓。

等到裴承毅把一杯咖啡喝完,顏靖宇翻到了文件的最後一頁。

雖然只是大致過了一遍,但是顏靖宇的神色已經變得非常嚴峻了。正如前面幾位國家元首評論的那樣,作為情報機構,軍情局從來是報憂不報喜,只要與軍情局沾上變的重大消息,肯定都是壞消息。

雖然這話絕對了一點,但是此時卻完全正確。

合上文件後,顏靖宇沉思了好一陣,直到裴承毅又泡了一杯咖啡,他才放下文件,拿起放在茶几上的香煙,點著抽了起來。

裴承毅仍然很有耐心,他知道,元首肯定會主動打破沉默。

「看樣子,我們不去惹麻煩,麻煩會主動找上門來。」顏靖宇苦笑了一下,順手滅掉了剛抽了三分之一的香煙。從這個舉動就看得出來,他對裴承毅非常客氣,因為裴承毅是共和國高層領導中少數幾個戒了煙的之一。「不管怎麼說,現在不是八年前,既然麻煩主動找上門來,我們就得想辦法解決。」

「劉曉賓過幾天就會趕回來。」

「如果有收穫的話,他隨時會有我們聯繫。再說了,你訪問過巴格達好幾次,對伊拉克當局非常了解,我覺得劉曉賓不會有什麼收穫,多半又是白跑一趟。」

「希望再小,不去爭取就等於主動放棄。」

顏靖宇點了點頭,知道裴承毅是在為劉曉賓說話。「不管怎麼樣,劉曉賓不應該在巴格達浪費寶貴時間。」

裴承毅微微皺了下眉頭,他知道,顏靖宇一直對劉曉賓的做事風格不太滿意。

「你覺得,這份情報的可靠性有多高?」顏靖宇主動轉移了話題。不管怎麼說,軍情局是共和國最重要的情報機構,而且劉曉賓也是裴承毅最重要的夥伴。作為國家元首,顏靖宇沒有必要在裴承毅面前過分指責劉曉賓。

「已經評定為甲級。」裴承毅朝文件的封面看了過去,那上面清清楚楚的標著一個非常醒目的「甲」字。按照軍情局的情報評級標準,因為英文字母用來表示情報的保密級別,所以用「天干」來標識情報的可靠度,「甲」級為最高級別。

「也就是說,十拿十穩,肯定不會出現意外情況?」

裴承毅點了點頭,知道顏靖宇還是有點猶豫,所以他轉口說道:「事實上,兩年前我第二次訪問巴格達與大馬士革的時候,敘利亞與伊拉克就在這個問題上給過暗示,只是當時我們急於解決庫爾德斯坦問題,所以沒有引起重視。按照慣例,訪問結束後,我就把相關的事情交給了劉曉賓,讓軍情局去收集情報。雖然劉曉賓的做事方法有問題,但是我們沒有理由懷疑他的業務素質,如果不是確切可靠的情報,他也不會送過來,更不會親自去巴格達搞清楚情況。」

顏靖宇點上了第二根香煙,等著裴承毅繼續說下去。

這個動作表明,元首已經在認真思考問題,因為只有在認真思考問題的時候,顏靖宇才會不那麼關注身邊人的感受。

「八年前,我們在北方戰線上取得了勝利,卻沒能在南方戰線上給出一個讓敘利亞當局感到滿意的交代。」裴承毅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雖然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兌現當初許下的諾言,幫助敘利亞進行現代化建設,但是我們始終有所虧欠,而這也正是限制我們中東政策的關鍵所在。」

顏靖宇長出了口氣,神色似乎凝住了。

裴承毅提到的不是一件可有可無、可輕可重的小事,而是關係到共和國能否順利跳出周邊地區、邁向世界,並且成為世界霸主的關鍵大事。歸根結底,共和國在中東戰爭後大力推行「道義論」,取代美國的「霸權主義」。如果不能兌現諾言,拿盟國的利益兒戲,憑什麼讓中東地區的阿拉伯國家相信「道義論」,投入共和國的懷抱呢?

兌現諾言,絕對不是一句話那麼簡單的事情。

如同裴承毅所說,共和國虧欠了敘利亞,而要兌現承諾,就得幫助敘利亞奪回被美國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