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十九章 遷都問題

隨著磁懸浮轎車開始減速,裴承毅的思緒回到了現實世界中。

對於快57歲的裴承毅來說,7年的政府工作讓他突然老了許多。放在7年前,肯定沒人相信,擁有軍人體魄的裴承毅會在60歲之前白掉一半的頭髮。4年前,見到第一根白髮的時候,裴承毅就知道,他已經上了年紀,不再是當年的少年將軍了。

這種變老的感覺非常特別,裴承毅並不特別沮喪,甚至沒有太多的感受。

也許是平時過於忙碌,讓他沒有時間感悟人生吧。

轎車停下來的時候,裴承毅拉了拉有點褶皺的衣角,等到東方聞拉開車門後,他才下了轎車。不管年紀有多大,有些習慣是永遠也改不了的。作為現役軍人,除了極少數的私人時間之外,裴承毅身上總是那套陸軍上將常禮服,而且與很多參謀出身的將軍一樣,非常重視著裝儀錶。

走進元首府的時候,裴承毅再次整理了一下外套。

2年前,顏靖宇當選國家元首之後,全體代表大會就批准了一項特別撥款,即在西郊妙峰山南面修建一座新的元首府,將原來的元首府改建成歷史博物館性質的公園,也就是現在的西苑公園。經過1年多的緊張建設之後,在2049年3月初,也就是春節後不久,顏靖宇就住進了新的元首府。因為西苑公園主要展示共和國歷屆國家元首的日常生活,大部分設施都保留了下來,所以改建工作只花了3個月,在6月中旬就完工,並且在7月1日正式向遊客開放。

將元首府遷出北京市區,實際上是「遷都工程」的前戲。

早在2040年初,即顧衛民提出「青山綠水工程」之後不久,國家地質學院與城鄉綜合發展部城市建設規劃司就聯合向全體代表大會提交了一份與遷都有關的提案,隨後全體代表大會國家綜合發展委員會委託社科院與國家地質學院的專家,對遷都有關的工程進行理論研究。

當年,「遷都」成為了共和國最熱門的話題。

經過了長達2年的調研論證,2042年3月份,國家綜合發展委員會向全體代表大會提交了一份經過整理的調查報告。雖然這份報告肯定受到了各方面因素影響,在遷都問題上給出了肯定答覆,但是以當時的情況,全體代表大會根本不可能批准遷都提案,甚至不會重點討論遷都問題。要知道,2042年3月份的時候,離換屆選舉就只有4個月了,而且中東戰爭的大規模作戰行動剛剛結束,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

事實上,當時共和國公民也對遷都持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根據一家民間調查機構在2042年春節前做的調查,大約有40%的人支持遷都、還有近40%的人反對遷都,另外20%的人則沒有明確主張。這種鮮明的對立立場,還得從引起遷都提案的原因著說。

眾所周知,北京的城市容納能力在21世紀初就達到了極限。

根據共和國官方的人口普查數據,北京市常駐人口與暫住人口在2009年突破了2400萬、在2019年達到3500萬、在2029年與2039年分別為4100萬與4400萬。雖然從增速來看,北京市的擴張正在放緩,但是與全國性的人口遞減相比,北京市仍然能夠保持增長,就不是那麼簡單了。如果以城市容納能力來說,北京的理想人口數量應該在800萬左右。也就是說,北京的人口嚴重超標!

人口越多,帶來的社會問題越複雜、越嚴重。

別的不說,交通與環境兩個問題就能讓任何一位城市管理者絕望。早在2019年,北京市市長就提出了「大北京」的概念,即以北京市為核心,聯合周邊的天津與河北,建立一個類似於「大上海地區」的城市綜合發展地區,通過建設「四縱四橫六交叉」的城區軌道交通網、以及「六南六北八東西」的高速公路網將中心城區與周邊的衛星城鎮聯繫起來,鼓勵市民到郊區居住來減輕城區的人口壓力。

事實上,這就是所謂的「美國模式」。

如果在2009年,這樣的模式肯定走不通。要知道,美國的城市發展模式是建立在龐大的資源消耗上的。別的不說,美國人每天在上下班途中燒掉的汽油就頂得上一座油田的年產量了。如果共和國公民也以這樣的方式生活,全世界的石油都不夠燒。更重要的是,如果共和國公民全像美國人那樣生活,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污染,足以毀滅整個生態圈。在2019年,這樣的模式就大有發展前途了。以當時的情況,除了共和國的人口數量即將步入下行通道,城市化進程將在2024年左右放緩之外,最主要的還是電力設備開始普及,電動轎車很快就將取代傳統汽車,成為主要交通工具。因為電力主要由可控聚變核電站提供,所以就算共和國人手一輛電動轎車也不會對環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問題是,北京當局的發展提案沒有得到中央支持。

排除政治因素之外,當時趙潤東否定「北京方案」的主要原因還是這種通過橫向擴張來擴大城市範圍、以增強城市容納能力的發展方式需要需要巨大的基礎建設投入,而這也正是地方政府的目的。問題是,基礎建設需要佔用海量社會資源,除了不符合自紀佑國時代就以擴大國民消費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之外,還與當時的大背景衝突。要知道,2019年的時候共和國剛剛在南海地區教訓了一幫不聽話的鄰國,正在為解決東北亞問題做準備,而且趙潤東最熱衷的軍事改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那有那麼多的資源去搞基礎建設?再說了,共和國的基礎建設已經足夠紮實了,沒有必要繼續增大投入。

2022年的時候,北京市政府又一次向中央提出了城市發展改革方案。

當時王元慶已經回到中央,而且以國家副元首的身份負責中央日常工作,北京市長肯定希望在王元慶那裡獲得支持。非常可惜的是,王元慶比趙潤東還要直接,不但否決了北京政府的方案,還在第二年把北京市長送上了法庭,理由是涉嫌在數個民生工程項目上收受高達2.7億元的巨額賄賂。當然,王元慶沒有冤枉好人,在2012年到2022年期間,北京市長收受賄金高達4.74億元,另外還收受了價值近4000萬美元的藝術品與奢侈品,而其所做的就是利用手中的權力,讓行賄的3家開發企業從政府的公共項目中牟利數十億元,給國家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到這個時候,「北京方案」才銷聲匿跡。

問題是,要不要遷都的問題卻沒有因此而沉寂下來。

事實上,到2022年,北京作為首都而產生的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了。別的不說,因為交通過於擁堵,為了保證政府官員、特別是部委領導級的高級官員能夠更有效率的參加政府的日常工作,國務院在2021年的時候就提議購買一批直升機,專門用來接送部委領導,以及重要外賓。

當時王元慶也很重視這些問題,只是沒有急於討論是否應該遷都。

歸根結底,王元慶作為「炎黃計畫」的直接參与者,非常清楚電力革命會給社會與人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變化,也清楚科學技術肯定能夠改變城市的面貌。要知道,人類城市的發展史,實際上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史。隨著科學進步,城市的人口密度越來越大。因此在科學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現在面臨的很多問題都不再是問題。

毋庸置疑,王元慶的眼光是不能否認的。

到了20年代末,隨著可控聚變核電站在共和國大範圍推廣,加上國家骨幹電網的改造工作全面完成,電能全面取代化石能,成為生活與生產的主要動力。這個時候,電動汽車已經在共和國普及,由燃燒化石燃料產生的污染問題也就不存在了,導致城市生態環境惡化的一個大難題也得到了解決。

當然,誰也阻擋不了科學技術的前進步伐。

30年代中葉,第一輛完全依靠地球磁場效應的磁懸浮轎車問世。雖然在當時,那輛由中科院在實驗室里弄出來的,只能坐一個人,而且充電一次只能行駛10千米的磁懸浮轎車的造價高達750萬元人民幣,幾乎沒有量產的可能性,也不會有多少市場需求,但是當時就有人預言,10年之內,這種完全不依靠道路的飛行轎車就將普及,而且肯定能在21世紀進入千家萬戶,成為最普遍的代步工具。這個預言還是保守了一點,2038年的時候,磁懸浮轎車就在上海汽車公司與吉祥汽車公司量產,當年就銷售了100萬輛,到2040年,磁懸浮轎車的市場保有量超過了1000萬輛,並且很有可能在2050年之前取代普通車輛,佔據車輛市場9成以上的份額。也就是說,在2050年之前,磁懸浮轎車就將在共和國普及,進入千家萬戶,成為人們的代步工具。

磁懸浮轎車的出現,在很大的程度上改變了城市面貌。

實際上,在2033年的時候,就有人提出了「城市綜合發展概念」,喊出了「向天空要土地」的口號。因為高強度合金與輕質複合材料的量產工作不存在技術上的難題,需要的只是相應的市場,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