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道義之爭 第十三章 政治風暴

2044年,美國迎來新的大選。雖然外界普遍預測,共和黨將輸掉大選,早已摩拳擦掌的民主黨將再次入主白宮,並且在同期舉行的國會議員選舉中大獲全勝,但是實際情況卻大相徑庭,蘭德斯以不到1%的優勢勝出,共和黨在眾議院保住了微弱多數席位,只是在參議院成為少數黨。

這次選舉,多少可以用「戲劇」來形容。

選舉開始前,共和黨一如既往的在安全問題上做文章,主張以赤字開支的方式來擴大國防投入,確保美國的全球利益。雖然美國在中東戰爭中吃了虧,國家實力遠不如前,但是在中美冷戰的大背景下,共和黨的「安全牌」很有市場。根據一些民間機構的調查,如果民主黨仍然在經濟上做文章,不能在對外政策上採取強硬立場,滿足選民的胃口,那麼民主黨很有可能輸掉大選。事實上,民主黨在進行競選準備的時候就將經濟問題放在了一邊,更共和黨一樣,將國家安全與國家影響力當成主要競選口號。因為採取了正確措施,比如推選的總統候選人是在伊拉克與阿富汗擔任過聯軍最高司令的彼得雷烏斯將軍,搭檔則是當年在韋斯特伍德政府中擔任國務卿的布魯德林,競選團隊中還有杜奇威、內維德、科波菲爾、謝斯菲爾德等民主黨的知名政治家,所以民主黨在大選開始前的民意支持率一度高達70%,最低的時候也在60%以上。在美國的歷史上,還沒有哪個政黨在大選前擁有70%民意支持率的情況下輸掉過大選。

在2044年初,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民主黨贏得大選需要的只是時間。

2044年3月底,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的「夜間新聞」節目披露了一條消息,民主黨推舉的副總統候選人布魯德林在年輕的時候逃避兵役,並且在韋斯特伍德執政期間,為黨派利益砍掉了數個軍事裝備項目,對美國的軍事實力與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隱患,並且是美國在隨後的多次戰爭中無所作為的主要原因。

這個時候,選舉出現了戲劇性的轉變。

在接下來的大約1個月內,雖然布魯德林證實了當年不是逃避兵役,而是其天生患有脊柱側曲,無法像正常人那樣服兵役,但是在到國會作證的時候,布魯德林無法解釋他在擔任國務卿的時候,為什麼要越權操控國防部的軍事裝備發展項目,並且在沒有得到總統許可的情況下裁減項目經費。

問題是,這還沒有了解。

5月初,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再次在「夜間新聞」中爆料,彼得雷烏斯在擔任駐伊聯軍與駐阿聯軍最高司令官期間,涉嫌收取伊拉克與阿富汗臨時政府提供的好處,並且讓美軍與聯軍官兵承擔了不必要的戰鬥風險。

與針對布魯德林的指控相比,如果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披露的消息屬實,彼得雷烏斯不但不可能以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身份參加大選,還很有可能被移交給軍事法庭,並且在牢獄中度過餘生。

當然,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不是法院,新聞報道也不是刑事判決。

雖然在5月底的國會聽證會上,彼得雷烏斯證明了他沒有從伊拉克與阿富汗臨時政府收受好處,只是在任職期間接受了兩國總統的私人饋贈,因為收受的禮物價值均在100美元以下,所彼得雷烏斯沒有在回國述職的時候彙報這一情況。按照美國的相關法律,彼得雷烏斯也不需要彙報相關情況。也就是說,他並沒有違反法律,也沒有違反美軍的規定,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是在造謠。聽證會後,彼得雷烏斯就委託一名民主黨律師,以誹謗的罪名起訴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但是在聽證會上,彼得雷烏斯並沒有能夠合理解釋哥倫比亞廣播電視公司提到的那幾次導致聯軍上百名軍人傷亡的作戰行動,也就是無法證明他在擔任聯軍最高司令官的時候,沒有做出違反美國利益的事情來。

問題就在這裡。

雖然按照美國的相關法律,彼得雷烏斯不需要為他在擔任聯軍司令官的時候所做出的軍事決策向除了總統之外的任何人做出解釋,國會也不例外,因此就算彼得雷烏斯無法在國會聽證會上給出能讓國會議員感到滿意的答覆,也不會受到懲戒。但是國會聽證會本身就不是法律審判,更多的是讓彼得雷烏斯對其過往的行為進行解釋。也就是說,彼得雷烏斯如果無法在聽證會上給出答案,就無法得到選民的支持。

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美國政局有多麼混亂。

要知道,當年發動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的正是共和黨總統小布希,而且任命彼得雷烏斯為駐伊聯軍最高司令官的也是小布希總統。雖然彼得雷烏斯不是共和黨人,但是共和黨在這些事情上做文章,完全可以用「不要臉」來形容。

問題是,美國的選民不會在乎這些。

不管怎麼說,小布希之後住進白宮的是民主黨總統,而且讓彼得雷烏斯去阿富汗救急的也是民主黨總統。

雖然在國會聽證會後,民主黨竭力反擊,開始揭共和黨的傷疤,比如當年小布希發動伊拉克戰爭的理由根本不成立,而由布希家族控制的石油企業、以及與布希家族有關的能源企業從中獲得了難以估量的好處,但是美國選民是向前看的,很少有人會追述歷史,只要彼得雷烏斯無法證明他沒有因為個人問題讓聯軍官兵去送死,民主黨就很難讓選民相信,這位曾經的聯軍總司令能率領美國戰勝更多的敵人。

正是如此,大選開始前2個月,民主黨的支持率急劇下滑。

雖然民主黨在大選開始前的絕地反擊贏回了一些支持,但是在投票的時候,仍然有不少「騎牆派」選民將選票投給了蘭德斯。結果就是,蘭德斯僅以271張選舉人票當選(美國大選是間接選舉,50個州與華盛頓特區總共有538張選舉人票,只要獲得半數以上的選舉人票就能當選),而在近4億張有效選票中,蘭德斯只獲得了大約49.7%的選票,與小布希在2000年的大選中的情況一樣,成為沒有獲得多數選民支持的當選總統。

這場大選,在美國的歷史上絕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對共和黨來說,贏了大選,不等於贏了一切。因為在參議員選舉中,共和黨在東北幾個州輸掉了幾個極為關鍵的議席,所以在參議院中,共和黨成為了少數派。眾所周知,美國參議院擁有很大的影響力,所以蘭德斯的很多政策都會在參議院受阻,甚至被迫對主要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真正的變化來自民主黨。

雖然在2040年的時候,沒有哪個民主黨人會想到在短短4年之後就獲得了東山再起的機會,畢竟沒有任何人預料到,一場持續1個多月的戰爭就打破了選民對共和黨的幻想,讓共和黨不得不全力應付2044年的大選。但是在輸掉這場原本不應該取勝的大選後,民主黨內部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布魯德林這樣的傳統民主黨政治家主張韜光養晦,開始為下一次大選做準備。以彼得雷烏斯為代表的強硬派民主黨政治家卻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輸掉大選不是共和黨太強大,而是民主黨自身出了問題,應該利用這次教訓,對民主党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實際上,就是保守與改革的分析。

如果僅僅是爭論,還沒什麼大不了的。

問題是,爭論發展到最後就變成了分歧,而分歧到最後就是裂痕。

決裂在所難免。

2045年初,也就是蘭德斯第二次到國會宣誓就任美國總統的那一天,彼得雷烏斯宣布脫離民主黨,成立「民主新黨」,也就是後來的「民新黨」(也被稱為「新民黨」)。與彼得雷烏斯同時宣布脫離民主黨的還有數十位很有影響力的政客,其中包括31位眾議院在職議員與7位參議院在職議員。如此一來,在2045年的時候,共和黨不但在眾議院擴大了領先優勢,還成為了參議院的第一大黨。

可以說,當彼得雷烏斯宣布成立「民新黨」的時候,整個世界都哆嗦了一下。

要知道,美國是「兩黨政治」的典型代表,而且是「兩黨政治」搞得最完美,也最為完善的國家。雖然在美國的歷史上並不是一直由民主黨與共和黨輪流執政,比如在美國建國初期,就只有聯邦黨(民主黨與共和黨均源自聯邦黨),隨後又有民主共和黨(民主黨的前身)、然後還有輝格黨(共和黨的前身)。即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仍然存在第三個政黨,也就是影響力非常小的綠黨。但是除了建國初期之外,在任何時期真正有能力問鼎總統寶座的就只有兩個政黨。

隨著民新黨成立,美國的政壇局勢由兩強爭霸進入了三足鼎立時代。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民新黨在短期內不可能成為執政黨,至少需要2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取得與民主黨、共和黨同等的影響力,並且在大選中取勝。更重要的是,民主黨遭到重創,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恢複元氣,也就無法挑戰共和黨。因此幾乎所有的政治評論家都認為,在2048年的大選中,獲勝的肯定是共和黨。一些政治評論家甚至斷言洛布林夫人將在2048年代表共和党參選,並且成為美國的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