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面決戰

北線決戰集中在兩個方向上,一是為巴赫切與奧斯曼尼耶方向上的第八戰鬥單位與第五戰鬥單位解圍,二是針對馬拉蒂亞的進攻作戰行動。相對而言,因為馬拉蒂亞是土耳其南部地區與中部地區銜接的主要交通樞紐中心,所以攻打馬拉蒂亞更為關鍵,甚至關係到能否在有利的情況下結束戰爭。

策劃的時候,裴承毅想過將最後到達戰場的第七戰鬥單位派往迪亞巴克爾,參加攻打馬拉蒂亞的作戰行動,並且與蘇勁輝商量過,得到了南方戰線指揮官的支持。讓裴承毅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很簡單,即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已經持續作戰半個月,部隊的狀態有所下降,官兵急需一次長時間的休整。因為商雪韻的第七戰鬥單位也是由空降部隊改編而來的,屬於攻防兼備的全能型作戰單位,所以按照裴承毅的想法,結合第一戰鬥單位的裝甲突擊力量,第十戰鬥單位的低空突擊能力,第七戰鬥單位能夠輕易撕開美土聯軍的防線,加上參戰的大約10萬兩伊軍隊,肯定能在數日之內打下馬拉蒂亞,即趕在美國與土耳其提出停戰談判請求之前佔領這座至關重要的城市。

問題是,主導北方戰線的不是裴承毅,而是袁晨皓。

在裴承毅提出把第七戰鬥單位派過去之後,袁晨皓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並且保證在沒有增兵的情況下完成攻佔馬拉蒂亞的作戰任務。雖然袁晨皓提出了一個條件,即充分保證第一戰鬥單位與第十戰鬥單位的作戰供應,特別是彈藥供應,但是比起向北方戰線增派一個戰鬥單位來說,提高後勤保障級別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與以往一樣,深思熟慮之後,裴承毅把決策權交給了袁晨皓,讓前線指揮官去決定前線作戰行動。按照規矩,袁晨皓在策劃作戰行動的時候,不但要隨時向裴承毅彙報情況,還得遞交一份完善的作戰計畫。

拿到袁晨皓的作戰計畫之後,裴承毅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讓裴承毅沒有想到的是,兩支前線主力部隊的狀態都不差,特別是第十戰鬥單位,因為在攻佔了迪亞巴克爾之後得到過短暫休整,所以官兵的請戰積極性非常高,士氣與鬥志都不是問題。受第十戰鬥單位刺激,第一戰鬥單位的官兵也很積極,只是在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必須考慮官兵的精神狀態。

第十戰鬥單位能在與敵人激戰10多日,連續攻佔數座重要城鎮,將戰線推進了數百千米之後,仍然能夠保持旺盛的戰鬥力,首先就得歸功於1年多的高強度作戰訓練。

作為共和國陸軍最後一支戰鬥單位,第十戰鬥單位從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處於「戰備」狀態。部隊組建完畢之後,立即開赴共和國西南的橫斷山脈地區,在方圓數十萬平方千米的崇山峻岭中進行作戰訓練。正是如此,在這場戰爭爆發之前,第十戰鬥單位成為了共和國陸軍中最神秘的作戰部隊。因為李東石是共和國名氣最大的空降兵,而且是少數幾位從普通士兵提拔起來的空降兵將領,所以很多人認為,第十戰鬥單位是共和國陸軍保留下來的唯一的空降部隊,而且是一支能夠搭乘垂直起降運輸機執行低空突擊、以及機降作戰任務的空中突擊部隊。當然,還有人認為,第十戰鬥單位很有可能是共和國陸軍中唯一的、而且規模極為龐大的特種部隊,因為項鋌輝是特種兵出身的總參謀長,在他之後,由總參謀部直接指揮的特種部隊將落入一名海軍將領手中,他有必要在離任前,為共和國陸軍保留一支精悍的特種作戰力量。

當然,在各種猜測中,最引人矚目的還是第十戰鬥單位的訓練強度。

1年多下來,這支由2萬多官兵組成的作戰部隊一直在訓練,而且一直在崇山峻岭中訓練。要知道,就算是一支新成立的部隊,訓練周期也就6個月,即便是精銳部隊,訓練周期也不會超過1年。

正是這1年多的訓練,賦予了第十戰鬥單位極為特殊的作戰能力。

在其他戰鬥單位中,戰鬥旅與支援旅有嚴格的任務分工,支援旅只在戰場上執行一些非正面作戰任務,最多只能執行陣地防禦任務。也就是說,支援旅不會參與進攻。在第十戰鬥單位中,因為支援旅的編製極為龐大,3個低空突擊營與3個低空打擊營就擁有數百架作戰飛機與大約3000名官兵(飛行員近600人,其餘的全是地勤人員),加上正常狀態下的1個警衛營、1個通信偵察營(主要負責戰鬥單位直屬的大型無人偵察機)、1個保障營(主要為部隊提供醫療、通信等等非物資保障任務)與3個後勤營(主要負責物資保障),全旅總兵力在7000以上。在戰鬥狀態下,低空突擊營與低空打擊營都會加強,後勤營會擴充一倍以上,通信偵察營與保障營的規模都會擴大,全旅總兵力很有可能超過10000人。因為在組建的時候,第十戰鬥單位得到了陸軍司令部的高度重視,所以支援旅按照戰鬥標準編製,並且按照戰鬥標準進行訓練。對於空降兵出身的李東石來說,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一支擁有上萬官兵的部隊留在戰場外。要知道,在五老阻擊戰與蘭契阻擊戰中,李東石所在的空降153旅堅守到了最後關頭,所有官兵都參與了陣地防禦戰,根本沒有戰鬥人員與非戰鬥人員的區別,所以在第十戰鬥單位中,也沒有這個區別。從成立的那天開始,第十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就得按照戰鬥旅的標準進行作戰訓練。

在武器裝備配製上,支援旅仍然是支援旅。

別的不說,拿配備給士兵的槍械來說,戰鬥旅中,一名步兵突擊手的標準裝備是1支帶有榴彈發射器的突擊步槍、1把近距離自衛武器與1把戰鬥手槍,而在支援旅中,除了警衛營之外,其他營的官兵中,三分之一的配備了近距離自衛武器,三分之二的則只配備了自衛手槍。

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槍支,而是重裝備。

上了戰場之後,槍支的問題相對比較好解決。因為伊拉克以引進生產的方式,生產了數十萬支與共和國陸軍的QZ-31非常相似的突擊步槍,而且採用的是同一口徑,所以在伊拉克軍隊入土作戰之後,第十戰鬥單位可以設法從伊軍獲得戰鬥槍支。真正的麻煩是裝甲部隊的重裝備,別說伊拉克,就連伊朗都不可能為第十戰鬥單位提供主戰坦克與步兵戰車,而在現代化戰爭中,步兵很難在沒有裝甲力量的情況下完成作戰任務。

針對這一情況,在訓練的時候,李東石就採用了「換人不換裝備」的方法,讓戰鬥旅與支援旅的官兵相互交換崗位,從而讓支援旅的官兵掌握了主戰裝備的操作辦法。當時李東石還沒有想過要讓支援旅去充當主攻部隊,只是希望在遇到激烈戰鬥的時候,支援旅能夠充分發揮預備隊的角色,能夠像戰鬥旅那樣去完成作戰任務。到了戰場上之後,李東石的這一安排立即發揮出了更重要的作用。第一輪突擊中,第十戰鬥單位支援旅的幾個營就偽裝成了主力部隊,從吉茲雷一路殺往舍爾納克,不但順利完成佯攻任務,還出其不意的打西了埃魯赫,為後來攻佔錫爾特立下了頭功。攻打巴特曼的時候,支援旅也在掩護戰鬥旅側翼防線的時候發揮了特別關鍵的作用,不然戰鬥旅不可能趕在美軍主力到達之前佔領巴特曼。即便在攻打迪亞巴克爾的戰鬥中,支援旅也表現得非常突出。用一些戰鬥旅官兵的話來說,只要有足夠的重裝備,支援旅就能分出5000人組建第二個戰鬥旅。

在第十戰鬥單位中,支援旅的重大意義完全不在於能夠執行進攻作戰任務。

作為一支快速突擊部隊,第十戰鬥單位的支援旅能夠在沒有戰鬥旅支持的情況下,完成低空突擊任務。準確的說,只需要戰鬥旅的重裝備,支援旅的官兵就能像作戰部隊那樣發起進攻。

可以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作戰能力。

這次,袁晨皓要利用的,也就是第十戰鬥單位支援旅的這一能力。

事實上,在此之前,第十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就用行動驗證了他們的實力。在向馬拉蒂亞進軍的時候,袁晨皓把第一戰鬥單位留在了正面,讓第十戰鬥單位負責側翼包抄,即攻佔巴斯基爾與錫夫里傑,擋住埃拉澤的土軍。執行這一任務的就是支援旅。更重要的是,在佔領了巴斯基爾之後,支援旅的低空突擊營全速出動,僅用12個小時就把戰鬥旅的半數兵力從迪亞巴克爾送到了巴斯基爾。也就是說,在第一戰鬥單位到達進攻陣地之前,第十戰鬥單位就做好了攻打馬拉蒂亞的準備工作。

按照袁晨皓的安排,正面進攻仍然由第一戰鬥單位負責。

因為第一戰鬥單位在攻打錫韋雷克的時候損失太大,而且官兵的精神狀態並不好,所以袁晨皓並不指望這支王牌部隊能夠一口氣突擊100多千米,攻破美土聯軍的數道防線,成為攻打馬拉蒂亞的主力。在他看來,因為第一戰鬥單位名聲在外,所以只要凌雲霄率領這支部隊殺向馬拉蒂亞,美土聯軍就不會掉以輕心,肯定會派主力部隊過來。考慮到第一戰鬥單位是一支極其擅長打攻堅戰的裝甲部隊,美土聯軍不大可能把希望寄托在固守上,應該重點考慮通過積極主動的反擊、甚至是主動進攻來削弱第一戰鬥單位的突擊能力,把第一戰鬥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