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三十八章 極速狂飈

頂住第一輪導彈攻擊之後,位於艦隊最西面的那艘多用途驅逐艦率先啟動雷達。因為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作用半徑在30千米左右,距離越遠,受到的影響就越小,而第一批導彈是從東面飛來的,所以由位於艦隊最東面的戰艦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而位於艦隊最西面的戰艦受到的影響最小。

「俄勒岡」號航母戰鬥群沒有任何喘息機會,第二批導彈接踵而至。

更重要的是,這批導彈是從南面飛來的。

驅逐艦上的雷達僅用2秒鐘就對來襲的導彈掃描了20次,計算出了導彈群的方位、距離、速度、高度、數量等等重要參數,隨後又用了2秒鐘,把這些重要的數據發送給了艦隊里的其他戰艦。

事實上,已經沒有必要分享戰場信息了。

就算在之前的戰鬥中沒有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艦隊的電子設備、特別是引導防空導彈的火控雷達沒有癱瘓,因為剛剛以最大能力攔截了第一批導彈,所以艦隊里各艘戰艦上剩餘的防空導彈根本無法攔截第二批導彈。更重要的是,第二批導彈被發現的時候,距離艦隊不到60千米,留給艦隊的反映時間只有10多秒,根本來不及組織防空作戰。面對這樣的攻擊,唯一的辦法就是再次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因為強制電磁干擾系統的作用範圍在30千米左右,超過了艦隊防空作戰時的活動範圍,所以按照美國海軍的作戰守則,在這種情況下是「誰發現、誰負責」。也就是說,由發現導彈的戰艦引爆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將戰場信息發送給其他戰艦,僅僅是為了讓其戰艦做好準備。

問題是,在10來秒的時間內,其他戰艦能夠做好準備嗎?

要知道,在此之前,艦隊剛剛頂住了一輪攻擊,位於最東面的驅逐艦啟動了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在第二批導彈到達的時候,艦隊東面的戰艦還在檢查電子系統,有些戰艦的火控系統甚至沒有聯結到戰術信息共享平台上,也就無法獲得其他戰艦提供的戰場信息,也就無法應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強制電磁干擾。

當然,負責艦隊防空的那艘驅逐艦不會因此不使用強制電磁干擾系統。

控制驅逐艦的不是艦長、也不是戰艦上的其他軍官,而是一台具有初級人工智慧的火控計算機。這台基於神經網路技術的計算機除了能夠對程序進行分析之外,還能對獲取的戰場信息進行分析,並且對分析結果做出判斷。當時戰艦上的雷達發現了大約200個具有威脅的空中目標,火控計算機據此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艦隊剩餘的防空反導能力不足以擊落全部反艦導彈,3艘航母均將遭到重創。根據這個結論,火控計算機就能按照提前設置好的程序啟動戰艦上的強制電磁干擾系統。

當然,強制電磁干擾系統也不是萬能的。

印度戰爭期間,共和國空軍與海軍就用行動證明,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存在缺陷,採用適當的辦法就能削弱其影響力。在眾多的辦法中,提高反艦導彈的飛行速度就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之一。

強制電磁干擾系統出現之後,世界各國的新一代反艦導彈都採用了對抗措施。除了某些採用閉路制導系統的反艦導彈之外,最常用的應對措施就是一種被稱為「鎖止系統」的非常簡單的控制系統。該控制系統的工作原理非常簡單,那就是在遇到強制電磁干擾的時候啟動某種類似於機械鎖的裝置,鎖定導彈的控制翼面,讓導彈以受到干擾前的狀態完成最後階段的飛行。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導彈變成了一枚普通炮彈。為了提高命中率,採用「鎖止系統」的導彈都具有兩個特點,一是非常快的末段飛行速度,二是直來直去的末段攻擊彈道。

隨著反艦導彈的最快飛行速度由21世紀初的3馬赫提高到10年代初的4馬赫、20年代初的6馬赫、20年代末的8馬赫、30年代初的10馬赫、直到現在的20馬赫,速度不再是反艦導彈的性能瓶頸,反而成為了反艦導彈的一大特色。

誰都知道,反艦導彈的速度越快,對戰艦的威脅越大。

如果反艦導彈的速度達到了20馬赫,即海平面速度相當於每秒6800米,即便遇到了敵人的強制電磁干擾,在「鎖止系統」的幫助下,對戰艦的命中率也超過了其他任何一種非制導彈藥。這不是簡單的推測,而是依靠實際數據的計算結果。對飛行速度高達每秒6800米的導彈來說只需要4.4秒就能飛出30千米,而對航速為45節的大型水面戰艦來說,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大概能夠航行100米。10萬噸的超級航母的艦長超過300米,萬噸以上的大型戰艦的艦長也在200米左右。即便考慮到導彈的入射角(導彈飛行彈道與戰艦航行方向的夾角)不可能為90度,一般在30度到60度之間,攻擊航母最多只需要3枚導彈,攻擊巡洋艦等大型戰艦則最多只需要4枚導彈。以非制導彈藥的標準計算,25%到33%的命中率已經非常驚人了。

當然,要讓導彈在海面上空的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別說有沒有充足的動力裝置,在如此快的速度下,導彈彈體與空氣摩擦將產生上萬攝氏度的高溫,足以融化或者燒毀任何材料。因為反艦導彈需要長時間在大氣層內飛行,所以就算仿照空天飛機與宇宙飛船,在外表面塗上一層絕熱塗料都沒有用。可以說,直到21世紀30年代末,反艦導彈的速度才達到20馬赫,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沒能找到有效的辦法來解決高速飛行產生的超高溫度。當然,導彈的動力系統也是個問題。物體在大氣層中飛行時的阻力與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速度提高一倍,阻力就提高4倍。將導彈的飛行速度從2馬赫提高到20馬赫,所需要的推力就需要提高100倍。在動力系統的體積與質量不能大幅度提高的情況下,將推力提高100倍絕對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可以說,速度與高溫是兩個相生相隨的問題。

問題是,在2035年之前,還沒有人將這兩個問題聯繫起來解決。

直到2035年之後,也就是速度高達10馬赫的反艦導彈在實戰中大顯威力之後,共和國與美國的導彈工程師才著力突破「20倍音速障礙」。當時,共和國與美國的工程師幾乎同時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讓導彈與空氣隔絕。

事實上,這也不是什麼創意。

早在21世紀初,俄羅斯的「風暴」魚雷就採用了超空泡技術,而「超空泡技術」就是讓讓魚雷與水隔絕,從而徹底消除海水產生的阻力,將魚雷的最大速度由70節提高到200節(相當於每秒100米)。與之相比,在大氣層中飛行的導彈要想飛得更快,也得採用類似的方法。

理論不複雜,實施起來卻非常複雜。

在海水中,可以用高壓空氣吹開海水。相對於海水,空氣的密度低得多,產生的阻力也就小得多。對於速度僅有200節的魚雷來說,空氣產生的阻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在大氣層中,要讓導彈與空氣隔絕,就得在導彈與空氣間製造出一層真空。製造真空並不難,問題是真空在大氣層中是無法自然存在的,也就無法長久保存下去。加上真空產生的負壓,反而會降低導彈的飛行速度。

解決辦法不是沒有,只是不容易實現。

原理也很簡單,那就是利用電磁場的排斥效應。首先將導彈周圍的空氣離子化,即讓空氣中的分子成為帶電離子,而且是同一性質的帶電離子,然後使導彈的彈體帶同樣性質的電荷,只要電場足夠強大,就能利用電場排斥作用將帶電的空氣離子排開,在導彈外表面製造出一層真空。

要想將這一理論變成現實,最大的問題就是獲得足夠強大的電場。

以C-666A型導彈為例,在彈重為1250千克的情況下,導彈在距離目標135千米的時候開始加速衝刺,末段彈道飛行時間為20秒,所需電能超了14GJ,相當於250千克16級複合蓄電池充滿電時所含有的電能。對於1枚質量為1250千克的反艦導彈來說,肯定無法攜帶250千克複合蓄電池。就算換上在2041年初才在實驗室里誕生的20級複合蓄電池,也難以滿足需要。因為複合蓄電池的儲電能力與質量成正比、也就是與電池的體積成正比,而導彈的表面積與體積的三分之二次方成正比,所以在沒有其他辦法的情況下,就只能通過加大導彈的質量來提高導彈的飛行速度。事實上,在C-666A之前,第一種速度達到20馬赫的實驗型反艦導彈的質量就超過了5000千克。顯然,重達5000千克的導彈不但造價高得讓任何一支軍隊都無法接受,也不具備實戰部署能力。說直接點,就算用戰略轟炸機發射,一架轟炸機也只能攜帶2到6枚導彈,至少需要100架轟炸機才能進行一次飽和打擊,而100架轟炸機的造價比1支航母戰鬥群還要高得多。

共和國能夠率先研製出20馬赫的反艦導彈,就是因為在相關技術上取得了突破。

與其他反艦導彈相比,C-666A除了保持較為細長的彈體結構之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