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一十九章 聲東擊西

9日傍晚,平靜了1天的南方戰場上再次熱鬧了起來。

隨著以軍第7裝甲師繞過舍赫巴,向東北方向挺進,在大馬士革省西南上空盤旋的1架大型無人偵察機立即通過激光通信系統將拍攝下來的圖像發給了東面數百千米外的1架戰略偵察機,隨後這架偵察機就通過位於背部的定向通信系統,將信息發給了位於地球同步軌道上的1顆通信衛星,最終由這顆衛星把信息發送到瓜達爾港的聯合司令部。雖然信息的傳遞距離超過5000千米,但是所用時間不到1秒鐘。利用性能強大的計算機,聯合司令部的戰術指揮中心能夠將戰場情況同步顯示在虛擬的三維電子沙盤上,讓包括裴承毅在內的指揮官準確及時的了解戰場情況。

與以往一樣,大致詢問了情況之後,裴承毅就把具體工作交給了手下的參謀。

作為參謀出身的司令官,裴承毅非常清楚參謀在指揮作戰時的心態。說得簡單點,只有得到指揮官的絕對信任,參謀才會為指揮官賣命。當年指揮半島戰爭的時候,裴承毅就很討厭那些軍階比他高的將軍對他指手畫腳。

因為晚上的戰鬥將關係到整個南方戰線,甚至整場戰爭的走向,所以裴承毅沒有離開戰術指揮中心。

戰場時間21點過(仍然以巴格達時間為準,相當於瓜達爾港這邊23點過),無人偵察機發來了一段非常清晰的錄象。以軍第7裝甲旅已經到達了蘇韋達省與大馬士革省交界處的一處綠洲。不得不承認,以軍的行動速度非常快,大約150千米的距離,第7裝甲旅只花了不到3個小時。要知道,這是野外行軍,而不是在公路上行軍。就算沙漠地勢平坦,讓裝甲部隊可以像在低等級公路上那樣行軍,能在3個小時內跑出150千米,也算得上是能力出眾了。讓裴承毅略感驚訝的是,另外2個以軍旅也以同樣的速度到達了進攻集結地點,行軍速度不比第7裝甲旅慢多少。

這2支部隊就是第118裝甲旅與第5步兵旅。

第118裝甲旅也有著悠久的歷史,只是該旅在之前的多次戰爭中的表現並不突出。特別是在2008年的那次打擊黎巴嫩真主黨的戰爭中,第118裝甲旅的一名士兵竟然落入了敵人手中,搞得以色列當局很沒面子。受此影響,在20年代末的那次改編中,第118旅被取消了主力番號,成為了預備役部隊。直到2038年底,也就是敘以戰爭後,以色列國防軍開始擴編,第118旅才獲得主力番號,成為了第118裝甲旅。雖然獲得了主力番號,但是第118裝甲旅仍然比不上第7裝甲旅。拿主戰裝備來說,第7裝甲旅的主戰坦克是與克萊斯勒聯合研製的「梅卡瓦7」型主戰坦克,實際上就是以色列版本的M32A1,而且是戰鬥全重超過了50噸,更加重視防護能力的主戰坦克,第118旅的主戰坦克則是以色列自行研製的「梅卡瓦6」型主戰坦克,性能最多與M24的後期改進型號相當,除了觀瞄系統之外,其他性能都遠遠比不上「梅卡瓦7」型主戰坦克。

與第118裝甲旅相比,第5步兵旅更有來頭。

事實上,第5步兵旅一直是以軍的王牌部隊。與第7裝甲旅相比,最大的差別就是「步兵」與「裝甲」。因為在敘以戰爭之後,受到的安全威脅更加嚴重,以色列國防軍採用了類似於美軍的編製體系,即將地面部隊分為「重型部隊」與「輕型部隊」,而步兵旅與裝甲旅都是重型部隊,所以第5步兵旅在具體編製上為2個裝甲營加4個步兵營,而第7裝甲旅為3個裝甲營加3個步兵營,論主戰裝備,前者僅比後者少了大約60輛主戰坦克,卻多出了大約80輛步兵戰車。

由此可見,第5步兵旅的戰鬥力不比第7裝甲旅差多少。

如果不是在相對開闊的沙漠地區,而是在更加重視步坦協同作戰的地方,比如貝卡谷地,第5步兵旅的戰鬥力甚至在第7裝甲旅之上。事實上,在戰爭爆發前,第5步兵旅的主要任務就是面向黎巴嫩,隨時準備北上圍殲黎巴嫩真主黨(貝卡谷地就在黎巴嫩境內,而且黎巴嫩全境多山,地形崎嶇複雜,適合步兵作戰)。

3個以軍旅,絕對不容小覷。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這3個旅的總兵力在21000人到22000人之間,戰鬥人員在14000人到15000人之間。若按戰鬥人員計算,相當於共和國陸軍的2個戰鬥單位。

與之相比,蘇勁輝放在前面的只有第九戰鬥單位的戰鬥旅。

讓裴承毅有點不能理解的是,蘇勁輝仍然把第二戰鬥單位留在大馬士革,只是讓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向東靠了一點。也就是說,蘇勁輝似乎不願意讓羅少鵬上場,打算把全部立功的機會都留給傅衛民。當然,這只是惡意的猜測,裴承毅相信蘇勁輝是一個有分寸的指揮官。

需要裴承毅關注的,還不僅僅是3支以軍主力部隊。

在以軍進入攻擊集結點的時候,美軍的第1陸戰師已經到達蘇韋達。雖然盤踞在這座城市裡的10000多名敘軍官兵表現得無比英勇,始終沒有向美以聯軍投降,但是在近2天的激烈戰鬥後,敘軍基本上喪失了活動能力,更不可能突圍。按照楊少勇的分析,美軍最多只需要留下2個營的兵力,就能讓蘇韋達的敘軍老老實實的呆在城市的廢墟裡面,從而讓第1陸戰師的主力開赴決戰戰場,充當以軍的戰役預備隊。

如果蘇勁輝預料的一樣,美軍第2陸戰師出現在了庫奈特拉。

在戰場時間21點45分發來的那份衛星偵察情報中,第2陸戰師已經在庫奈特拉完成了集結工作,並且做好了進攻準備。

必須承認,王牌部隊就是王牌部隊。

雖然從歷史上看,第1陸戰師才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頭號王牌部隊,而且也是美國陸戰隊中歷史最悠久的部隊。遠的不說,第二次世界大戰,陸戰1師參加了從瓜島到沖繩島的所有作戰行動。但是第2陸戰師也不是尋常部隊,其歷史不比第1陸戰師短多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加過打得最慘烈的硫黃島戰役。更重要的是,半島戰爭後,因為杜奇威來自第2陸戰師,所以第2陸戰師成為了美國陸戰隊的頭號王牌部隊。特別是在杜奇威擔任國防部長與安全顧問的10年間,第2陸戰師得到了特別照顧,比如M32A1批量生產後,最先裝備的就是第2陸戰師。

傍晚的時候,第2陸戰師還在戈蘭高地上活動,短短數個小時就完成了轉移與集結工作,並且做好了進攻準備。這樣的行動效率,不但不比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單位差,甚至更加優秀。

正是這份情報,讓裴承毅察覺到了危險。

沒有耽擱任何時間,看完情報後,裴承毅就聯繫了蘇勁輝,讓他提高對第2陸戰師的警戒度,也許第2陸戰師會搶先發動攻擊。

讓裴承毅感到欣慰的是,蘇勁輝已經意識到了危險。

因為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已經向東運動,所以蘇勁輝不得不讓第二戰鬥單位的支援旅迅速南下,鞏固大馬士革南面的防禦陣地。

正是這個及時的調整,避免了一場災難。

戰場時間22點15分,第2陸戰師從庫奈特拉出發,向大馬士革挺進。

面對由敘軍駐守的外圍防線,第2陸戰師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取得了突破,並且在第二戰鬥單位支援旅到達之前,向大馬士革前進了大約20千米。

毋庸置疑,這不是一個可以忽略的距離。

大馬士革到庫奈特拉的直線距離大約60千米,因為地出沙漠,所以公路里程不比直線距離長多少。如果從敘以軍事停火線算起,也就是從第2陸戰師的進攻陣地算起,到大馬士革的直線距離僅僅只有35千米。也就是說,美軍一次突擊就把敘軍防線打穿了一大半,第二戰鬥單位的支援旅趕到戰場的時候,美軍先頭部隊距離大馬士革不到15千米了。

設想一下,如果不是蘇勁輝提前採取行動,讓第二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全速南下,而是在美軍採取行動之後才調整部署,根本不可能將美軍擋在大馬士革城外。即便在裴承毅發出警告的時候才調整防禦部署,也會浪費大約半個小時,讓美軍繼續前進數千米,從而在大馬士革城外與美軍打一場毫無勝算的戰鬥。

第二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及時到達,遏制住了美軍的攻勢。

準確的說,是把美軍嚇出了一身冷汗。

當時沖在最前面的是支援旅的警衛營,也就是全旅唯一採用戰鬥編製的營,其主戰裝備與戰鬥旅的營完全一樣。正是如此,當美軍發現DZ-31C主戰坦克的時候,立即停下了進攻步伐,開始組織防禦。要知道,不久前,發生在奧斯曼尼耶的那場戰鬥,讓美軍重新估計了DZ-31C的性能,杜奇威更是警告了各師的師長,特別是裝甲師的師長,如果在戰場上與DZ-31C遭遇,千萬不要正面交戰,應該盡量纏住對方,然後從側翼發動攻擊。第2陸戰師是杜奇威帶出來的部隊,自然相信杜奇威的判斷。

事實上,當時美軍推進得太快,偵察力量沒有跟上,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