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一十七章 南方決戰

裴承毅聯繫蘇勁輝的時候,杜奇威也正在與達揚進行網路視頻會議。

雖然在大多數人眼裡,美國才是聯軍的主角,土耳其與以色列都是配角,但是沒有任何人否認以色列的地位,就算當不了主角,也是第一配角。西方新聞媒體對以色列的高度評價,除了以軍的強大戰鬥力之外,還與以色列積極主動的國防政策有關。用部分西方新聞媒體的話來說,在國土安全受到威脅、又沒有其他解決方法的情況下,就算沒有美國參與,以色列也會毫不猶豫的發動戰爭。說直接一點,在中東地區的衝突中,美國為利益而戰,以色列卻在為生存而戰。這種境界上的差距,決定了以色列不可替代的地位。

7月5日,以色列參戰後,以軍就是南方戰線上的絕對主力。

在不到4天的戰鬥中,以軍以平均每天5千米的速度向前推進,到8日夜間,不但橫掃了德拉省,還將戰線推進到了蘇韋達省西北地區。從以軍的這一進攻路線上看得出來,因為美以聯軍出動了數十萬作戰部隊,無法在大馬士革南面的狹窄區域內全部展開,所以以軍首先向東推進,用戰略大迂迴的方式繞向大馬士革東面,在拉開戰線的同時,也拉開了中敘聯軍的防線,讓對手不得不在正面防線上投入更多的兵力。因為主動權掌握在美以聯軍的手中,什麼時候發動進攻、在什麼地點發動進攻等等決定勝負的因素都由美以聯軍決定,所以只要把戰線拉開,美以聯軍遲早能夠找到突破口。

不可否認,這種戰術讓蘇勁輝苦不堪言。

因為手裡只有2個戰鬥單位,所以在以軍迂迴攻擊的時候,蘇勁輝不得不調整防禦戰術,把陣地戰的重任全都丟給了不太可靠的敘利亞國防軍,讓第九戰鬥單位在防線後方扮演消防隊員的角色,第二戰鬥單位則在大馬士革待命,充當戰役預備隊。由此可見,在前面幾天的戰鬥中,蘇勁輝打得比較被動。

當然,這也不能怪蘇勁輝。

戰鬥打響之後,蘇勁輝就打算以積極主動的進攻瓦解敵人的進攻。當時,蘇勁輝將第九戰鬥單位的戰鬥旅擺在了大馬士革南面的基斯沃,並且讓傅衛民準備好了足夠堅持5天的戰鬥物資。按照蘇勁輝的部署,只要美以聯軍向大馬士革進軍,戰鬥旅就沿著敘利亞與黎巴嫩的邊境線向南突擊,以最快的速度殺上戈蘭高地。雖然用1個旅的兵力不可能打下以軍精心構建了幾十年的戈蘭高地,但是能夠對美以聯軍的後勤保障線構成致命威脅。只要能夠打下庫奈特拉,就能迫使美以聯軍放棄進攻。

其實,蘇勁輝也沒有忽略另外一種可能性,即美以聯軍向東進攻,並不直接攻打大馬士革。為此,他將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擺在了德拉省東北部的米斯米耶與海拜卜,構築了兩道防線,由敘利亞國防軍守衛海拜卜的外圍防線,由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首位米斯米耶的內層防線。

正是這一部署,讓蘇勁輝頂住了美以聯軍初期的猛攻。

因為美以聯軍並沒直接進軍大馬士革,所以蘇勁輝沒讓戰鬥旅南下攻打庫奈特拉,而是讓傅衛民直接奔向德拉省南部的謝赫米斯肯。如果能夠佔領這座城鎮,就能擋住美以聯軍向伊茲拉進軍的通道,也就能夠將美以聯軍當在蘇韋達省的外面。由此可見,當時蘇勁輝已經意識到美以聯軍會向東迂迴攻擊大馬士革。

非常可惜的是,傅衛民率領戰鬥旅南下的時候,在奈瓦附近遭到了以色列國防軍的頑強阻擊。這場發生在7月5日凌晨的戰鬥,讓第九戰鬥單位的官兵認識到了以色列國防軍的厲害。直到戰鬥結束後,傅衛民才從抓獲的幾名俘虜那得知,與他們交戰的正是以色列國防軍的「戈蘭旅」,即以軍的頭號王牌部隊:第7裝甲旅。

大概是雙方都有點忌憚對手的實力,所以這場戰鬥既激烈、又短促。

天亮後,蘇勁輝讓傅衛民撤了下來,以軍也主動撤出了戰場。

到這個時候,蘇勁輝已經知道,美以聯軍的進攻行動經過精心策劃,早就料到駐紮在基斯沃的戰鬥旅會迅速南下,所以以軍用最強悍的第7裝甲旅擋在了傅衛民的前面,讓第九戰鬥單位的戰鬥旅無功而返。

有了這個任務,蘇勁輝表現出了一個前線司令官應有的大局觀。

讓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死守米斯米耶與海拜卜之後,蘇勁輝給傅衛民安排了一個非常特殊的任務,即率領戰鬥旅返回大馬士革進行休整。當時傅衛民還不太理解,等他帶著部隊回到大馬士革,見到敘利亞軍隊送來的敘軍服裝之後,他才明白了過來,蘇勁輝要他們裝扮成敘利亞國防軍。

戰場上,美以聯軍的進攻勢不可擋。

到7月6日上午的時候,美以聯軍已經打下了德拉省南部的幾個軍事重鎮,殲滅了好幾支敘利亞軍隊,並且開始猛攻海拜卜。

在第九戰鬥單位支援旅的協助下,敘利亞國防軍在海拜卜堅持了24小時。

不得不說,面對以色列國防軍的主力部隊,還有美軍艦隊提供的強大炮火支援,2個敘軍步兵旅能夠堅持24小時,絕對是個奇蹟中的奇蹟。當然,這也少不了第九戰鬥單位支援旅的貢獻,如果沒有支援旅提前構築好的防禦陣地,特別是那些四通八達的地下坑道,敘軍恐怕連4個小時都堅持不了。

7月7日凌晨,美以聯軍開始攻打米斯米耶。

這次,志在必得的美以聯軍沒能佔到便宜。

在頭12個小時的戰鬥中,第九戰鬥單位的支援旅僅用3個營的兵力(其中1個是擔任警衛工作的戰鬥營)就打退了美以聯軍的4次進攻,並且讓擔任主攻任務的以色列國防軍至少損失了上千名官兵與上百台主戰裝備。碰壁之後,以軍也意識到,與他們交手的是共和國軍隊,而不是敘利亞國防軍。正是如此,在7日下午,美以聯軍調整了策略,除了讓以色列國防軍的2個步兵旅繼續攻打米斯米耶之外,主力部隊從海拜卜東進,並且在海拜卜南面的伊茲拉構築了防線。不得不承認,達揚的戰局預判能力非常突出。當天晚上,蘇勁輝就讓支援旅與2個敘軍步兵旅發起反擊,打回了海拜卜,並且重新構築了防禦陣地。等到天亮的時候,敘軍已經可以用大口徑迫擊炮轟擊伊茲拉的以軍陣地了。由此可見,如果不是以軍提前在伊茲拉構築了防線,恐怕其東進的線路就會被切斷。

萬分可惜的是,蘇勁輝手裡的兵力讓他無法繼續南下。

進入8日,美以聯軍已經打到了蘇韋達省西北的舍赫巴,隨時有可能南下攻打蘇韋達。

也就在這個時候,穿上敘軍軍裝,將戰車塗上了敘軍塗裝的第九戰鬥單位的戰鬥旅到達了蘇韋達省北部的沙漠裡面。在美以聯軍調整進攻步伐,準備攻打蘇韋達的時候,傅衛民率領戰鬥旅打了一場非常漂亮的反擊戰。

當天下午,戰鬥旅就開始圍攻舍赫巴。

因為這裡是以軍進行戰略迂迴的關鍵所在,所以以軍並沒讓步。更重要的是,在直接攻打大馬士革的道路被堵死的情況下,美以聯軍要想通過戰略迂迴打到大馬士革,就得佔領蘇韋達,也就必須在防禦的同時發起進攻。

正是如此,在裴承毅聯繫蘇勁輝的時候,美軍的第1陸戰師正在殺向蘇韋達。

杜奇威聯繫達揚不為別的,就是想搞清楚,在由美軍第1陸戰師負責攻打蘇韋達的情況下,以軍能夠以多快的速度向大馬士革進軍,或者說,能不能在舍赫巴的戰鬥中擊敗第九戰鬥單位的戰鬥旅。

站在達揚的立場上,他也沒有別的選擇。

當初決定迂迴攻打大馬士革,就是希望避開大馬士革西南與南面的防禦陣地,充分利用以色列國防軍的機動能力,在運動戰中殲滅中敘聯軍的主力部隊,並且為投入更多的作戰部隊提供空間。讓達揚沒有想到的是,共和國陸軍第九戰鬥單位的機動作戰能力遠遠超過了以色列國防軍的那幾支王牌部隊,而且更加擅長在運動中消滅敵人。雖然敘利亞國防軍的表現確實非常糟糕,遠沒有達到獨當一面的程度,但是在第九戰鬥單位面前,以色列國防軍連連碰壁,根本沒能打開局面。

從8日夜間的情況來看,以軍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固守成果,要麼全力進攻。

前者的結果肯定不會對以軍好到哪裡去。用杜奇威的話來說,如果以軍停止進攻,裴承毅就能把主力放到北方戰線上去,等他解決了土耳其那邊的問題,就會騰出手來好好收拾以色列,到時候,以軍不但守不住已經取得的戰果,甚至會丟掉戈蘭高地,從而徹底失去中東地區的戰略優勢。

總而言之,達揚別無他法,只能讓以軍繼續進攻。

當然,進攻也有辦法可尋。

作為一個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小國,跟對手拼傷亡與消耗肯定不是明智之選。以色列建國之後,就把保護有生力量放到了第一位。第四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與周圍的阿拉伯國家陷入了不戰不和的局面,以色列的對手變成了得到阿拉伯國家支持的巴勒斯坦游擊隊,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的游擊隊。在此期間,以色列國防軍內部形成了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以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