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一百一十二章 由守轉攻

第7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在7月7日下午離開迪亞巴克爾,向巴特曼進發,並沒超出裴承毅的預料。在他看來,杜奇威別無選擇,不但要死守迪亞巴克爾,還要通過積極反擊為調整防禦部署爭取時間。

聯繫了袁晨皓,讓他重視第7步兵師的行動之後,裴承毅接通了江晚承的電話。

第五戰鬥單位已經抵達阿勒頗,正在為趕往戰區做準備。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第五戰鬥單位到達戰場之後,將與第八戰鬥單位並肩作戰,首先聯手攻佔奧斯曼尼耶,然後再向南進軍,迫使美軍死守伊斯肯德倫。雖然在給王學平部署任務的時候,裴承毅沒有要求必須打下伊斯肯德倫,但是考慮到第7步兵師已經在東面發起了主動進攻,所以裴承毅改變了想法,決定猛攻伊斯肯德倫。

當然,在第五戰鬥單位到達戰場前,東面的決戰已經打響了。

第十戰鬥單位對陣第7步兵師。

巴格達時間7月7日15點45分,第7步兵師的先頭部隊與第十戰鬥單位的一支偵察部隊在巴特曼以西大約30千米、比斯米爾附近遭遇,打響了這場戰爭中,第一次在運動中決勝負的戰役的第一槍。

雖然這場小規模戰鬥不是很激烈,但是雙方都憑此認識到了對方的厲害。

事實上,這場戰鬥的主角是交戰雙方的遠程炮兵。

按照李東石的部署,最靠前的偵察部隊在發現美軍後,立即放出小型無人偵察機,將戰場情報發到了軍事信息平台上。因為屬於戰鬥信息,所以部署在幾百千米外的遠程炮兵根本不需要請示上級,只需要與偵察部隊取得聯繫,確認火力打擊請求,就能按照偵察部隊提供的數據進行炮火打擊。如果不是第一戰鬥單位的炮兵正在支援錫爾特方向上的戰鬥,恐怕第7步兵師的先頭部隊永遠都到不了巴特曼。就算只有1個炮兵旅參戰,在前面5分鐘的急促炮擊中,仍然打得美軍措手不及。

遭到炮擊後,美軍迅速分散,並且呼叫了炮火支援。

非常可惜的是,美軍的遠程炮兵就算使用增程炮彈都對付不了部署在摩蘇爾的第十戰鬥單位的炮兵旅,而且在支援第7步兵師的先頭部隊時,還得使用射程在350千米以上的增程炮彈。

毋庸置疑,增程炮彈的威力與精度都不如普通炮彈。

與傳統火炮不一樣的是,電磁炮的口徑不是用尺寸來衡量,而是以質量為準。原因很簡單,軌道電磁炮的「炮管」就是幾根導軌(最初是2根平行導軌,後來發展出了4根、甚至更多的平行導軌),在發射炮彈的時候,無法讓炮彈自旋(不是做不到,而是炮彈與導軌直接接觸,如果讓炮彈在炮管內旋轉,將嚴重磨損炮管,縮短炮管的使用壽命),所以為了提高炮擊精度,除了採用姿態控制火箭發動機之外,還得精確控制質量。事實上,電磁炮對炮彈的發射質量要求非常高,往往精確到毫克。如此一來,在安裝增程火箭發動機來提高炮彈射程的時候,就得減少炮彈的有效載荷,甚至得改變炮彈的氣動外形。按照共和國陸軍的標準,增程彈藥的有效載荷只有普通炮彈的三分之一,打擊效果不到普通炮彈的一半,而採購價格卻是普通炮彈的20倍,所以共和國陸軍的炮兵在戰鬥中很少使用增程彈藥,只有財大氣粗的海軍才會大規模使用增程彈藥(主要是海軍的電磁炮只能部署在大型戰艦上,而大型戰艦的價值遠遠超過了陸軍的電磁炮系統,海軍也承受不起大型戰艦的損失,不能讓大型戰艦在戰鬥中冒險)。

更要命的是,美軍炮兵沒有明確的目標。

也就是說,美軍的炮火反擊沒有找准對象,只能朝可能埋伏有共和國偵察兵的地方開火。

不得不承認,美軍在打仗的時候,很少考慮耗費問題。

面對共和國陸軍僅僅持續了5分鐘的炮擊,美軍的炮火「反擊」持續了近15分鐘,直到確實找不到「可疑」目標才結束。

根據美國陸軍的戰報,在這場炮擊中,為第7步兵師提供炮火支援的2個炮兵旅總共消耗了2300噸彈藥。

非常遺憾的是,美軍的炮擊無法持續,因為隸屬於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的2個炮兵旅是在趕望錫瓦斯的途中接到炮火支援請求的,為了按照聯合司令官的命令,及時趕到目的地,2個炮兵旅必須加快行軍速度,所以在7月8日凌晨,也就是進入炮兵陣地前,2個炮兵旅無法再次為第7步兵師提供炮火支援。

要命的是,第7步兵師的炮兵旅沒能及時完成部署。

按照最初的計畫,第7步兵師的炮兵旅也將部署在迪亞巴克爾。隨著共和國陸軍在東面發起猛攻,迪亞巴克爾即將成為前線,所以杜奇威在決定讓第7步兵師發起反擊時,也讓第7步兵師的炮兵旅向後方轉移。雖然比起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的炮兵旅,第7步兵師的炮兵旅沒有跑冤枉路,運輸機群在到達迪亞巴克爾之前就接到了命令,轉向飛往黑海沿岸的特拉布宗(特拉布宗省的首府,土耳其黑海地區有名的深水良港之一),但是特拉布宗並沒有能夠讓第7步兵師炮兵旅進駐的陣地,所以在到達目的地之後,美軍還得花不少的力氣構築陣地,最快也只能在8日上午投入戰鬥。

當然,持續15分鐘的炮擊產生了很直接的效果。

打跑了第十戰鬥單位的偵察部隊後,美軍繼續前進。

大概是沒有料到美軍會有這麼猛烈的炮火,所以在接下來的行動中,李東石顯得有點謹慎過頭,沒有繼續對美軍進行炮火壓制。當然,後來發生的事情證明,李東石並不是害怕美軍的炮火打擊,而是想取得更大的勝利。

傍晚的時候,第7步兵師的先頭部隊到達了巴特曼西面大約15千米處。

面對第十戰鬥單位的防線,美軍沒有繼續前進。

事實上,第十戰鬥單位並沒有構築傳統意義上的防線,甚至沒有修建足夠堅固的防禦陣地與防禦工事。

在改編的時候,共和國陸軍的戰術思想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嚴格說來,編製改革就是建立在戰術革新之上的。如果沒有新的戰術思想,也就不可能有新的軍隊編製。

與幾十年前相比,共和國陸軍最大的進步無疑是協同作戰能力。這既包括了陸軍內部各兵種之間的協同,比如裝甲兵與炮兵、陸軍航空兵、偵察兵等等部隊的合作,還包括了陸軍與其他軍兵種的配合,比如與空軍的合作。不管怎麼說,陸軍單打獨鬥的場面再也不會出現了。在協同作戰的大背景下,除非局勢極端不利,不然地面部隊完全沒有必要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防禦作戰。按照陸軍在印度戰爭等多場戰爭中總結的經驗,機動防禦是最有效的防禦作戰方式。隨著空降兵也裝備了性能強大的裝甲戰車,機動防禦作戰理論日趨完善。由此可見,戰術革新的基礎是技術進步。落實到現實中,機動防禦作戰的核心思想就是充分利用部隊強大機動能力,以高速高效的戰術反擊瓦解敵人的進攻,也就是用進攻對付進攻,達到防禦的目的。

最初的時候,李東石很不適應新的防禦戰術。

不管怎麼說,他是空降兵出身的將軍,更加擅長陣地防禦。

事實上,第十戰鬥單位的官兵也不大習慣新的防禦戰術。

正是如此,第十戰鬥單位成立之後,一直在共和國的西南地區進行高強度訓練。對於這個安排,用共和國陸軍參謀長的話來說,訓練一支擅長進攻的部隊比訓練一支擅長防禦的部隊難得多,所以才讓空降兵去熟悉進攻戰術。唐應龍的話也沒有說錯,畢竟在共和國陸軍中,真正擅長陣地防禦作戰的就只有3個空降旅,其他的部隊都擅長進攻。與其讓其他的部隊學會如何打陣地防禦戰,還不如讓空降兵學會如何打裝甲突擊戰。

高強度訓練的結果就是,第十戰鬥單位是共和國陸軍作戰能力最全面的部隊。

面對美軍第7步兵師的進攻,李東石既沒有大意輕敵,也沒有過分高估對手的實力。

當時,美軍先頭部隊的兵力在2000人左右,預計在7月8日凌晨到達的主力部隊則有大約6000名官兵,而李東石只在正面留下了2個戰鬥營,除去在錫爾特方向上協助第一戰鬥單位作戰的部隊之外,李東石手裡還有至少6個戰鬥營與12個支援營隨時能夠參加對付第7步兵師的戰鬥。

由此可見,李東石留下了一支非常強大的預備隊。

事實上,第7步兵師的實力並不弱。

在美軍的眾多王牌部隊中,第7步兵師的名聲不算最響亮,但是論作戰實力,第7步兵師卻足夠強大。半島戰爭期間,正是第7步兵師在三八線一代的阻擊行動,讓共和國陸軍不得不放慢進攻步伐,為美國當局「體面撤退」爭取到了足夠的時間。也正是這場戰鬥,讓第7步兵師名聲大燥,並且在隨後的改編中被保留了下來,成為美國陸軍中建制最完備的步兵師之一。

如同美國陸軍在美國軍事力量中承擔的任務一樣,美軍中數量最多的步兵部隊實際上就是更加重視防禦能力的地面部隊。按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