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九十五章 陡增變數

半島戰爭結束後不久,杜奇威還沒有脫下軍裝,就想辦法搞到了空降153旅的詳細資料,對這支讓2個陸戰師近5萬名官兵灰飛煙滅的部隊有了深刻認識。印度戰爭期間,空降153旅在蘭契阻擊戰中的精彩表現,更讓杜奇威驚嘆不已。也就在這時候,杜奇威記住了那個叫「李東石」的共和國陸軍上校。

雖然不能把蘭契阻擊戰的功勞全部歸與李東石,但是沒有他的正確指揮,空降153旅不可能在沒有援助部隊的情況下,擋住200倍以上的敵人。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從農黑到五老、再到蘭契的軍人,李東石從基層一步一步的爬起來,最終成為旅長,並且在印度戰爭結束後的5年間連續晉陞3次,成為指揮第十戰鬥單位的陸軍中將,足以說明他不是一名普通軍人。

事實上,第十戰鬥單位也不是一支普通軍隊。

不管是哪個國家的軍隊,都具有歷史傳承性。光榮的歷史,不但是軍隊的驕傲,也是激勵軍人的最佳辦法。比如美軍的「大紅一師」(第1裝甲師)、「呼嘯山鷹」(第101空中突擊師)、「巴頓師」(第2裝甲師,原先被稱為「車輪上的地獄」)、「魔鬼三師」(第3步兵師)與「美麗堅之劍」(第1陸戰師)等等王牌部隊都擁有非常光榮的歷史,而正是這些歷史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軍人。

與美軍一樣,不管怎麼改編,共和國陸軍不會丟掉光榮的傳統。

如果說第一戰鬥單位就是77軍的延續,第九戰鬥單位繼承了39軍的光榮歷史,那麼第十戰鬥單位就是15軍的縮影。因為空降17軍的王學平在接受了培訓之後才出任第八戰鬥單位的指揮官,所以第八戰鬥單位與17軍基本上沒有關係。10支戰鬥單位中,只有第十戰鬥單位是空降部隊的延續。

這既是榮譽,又是責任。

大改編之前,空降部隊在共和國陸軍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是其他軍隊無法替代的角色,即真正意義上的戰略機動部隊。因為共和國沒有美國那麼多的海外基地,也沒有美國那麼強大的陸戰隊,所以空降兵往往在戰爭中扮演急先鋒的角色,從中南半島到朝鮮半島,再到藏南地區與南亞次大陸,空降兵一次又一次的沖在了其他部隊的前面,總是第一個到達戰場,並且堅守到最後。雖然大改編的初衷是讓10支戰鬥單位都應該具備強大的戰略機動能力,但是實際執行的時候,卻存在很多問題,比如裝備採用費用超標等等。與這些硬體上的問題相比,人員素質的問題更加重要。別的不說,讓由39軍改編而來的第九戰鬥單位像空降兵那樣作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為了提高部隊的快速反應能力,第九戰鬥單位成軍後訓練了足足3年,直到2040年中期才形成全面戰鬥力。不管怎麼說,在陸軍已經不是老大哥的時代,要想在短短數年之內擁有10支具有強大戰略機動能力的戰鬥單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建設戰鬥單位的時候,陸軍必須證明有沒有必要讓10支戰鬥單位都具有戰略機動能力。

萬里之行始於足下,什麼事情都有個開頭。

在順利搞定了9支戰鬥單位的改編工作之後,接替項鋌輝出任陸軍參謀長的唐應龍上將(第三次軍事改革後,各軍兵種均不再設司令官,最高指揮官就是參謀長)按照項鋌輝的安排,提出了把第十支戰鬥單位按照戰略機動部隊的標準進行建設。因為這是項鋌輝早就做好了的安排,而且與林嘯雷取得了默契,所以林嘯雷沒有反對這項提議,剛當上國防部長的帥永康也不敢得罪仍然比較強勢的陸軍,也就沒有在經費上做手腳。總而言之,在只組建一支具有戰略機動能力的戰鬥單位的情況下,經費的問題還不是很嚴重。

也就在這個背景下,第十戰鬥單位應運而生。

如果說第十戰鬥單位的出現是必然,那麼李東石成為指揮官就是偶然了。不管是從資歷還是人脈來看,李東石不比其他的同齡少將好多少,而且當時有望成為第十戰鬥單位指揮官的還有2位空降軍的軍長。雖然項鋌輝在任的時候,非常重視李東石,並且在離任前親手簽署了李東石的中將晉陞令,但是在唐應龍當上陸軍參謀長的時候,李東石的晉陞令還沒有得到國務院與元首府批准,仍然是陸軍少將。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唐應龍的支持,李東石很難成為第十戰鬥單位的指揮官。

在這個時候,唐應龍發揮了極為關鍵的作用。

誰都知道,唐應龍在此之前是38軍的中將軍長。印度戰爭結束之後,唐應龍調回陸軍司令部,開始逐步接管陸軍工作。因為林嘯雷出任總參謀長已成定局,裴承毅又不願意與林嘯雷對抗,所以資歷與蘇勁輝不相上下,在凌雲霄等人之上的唐應龍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共和國陸軍參謀長的第一人選。

事實上,唐應龍不是一個有太大野心的軍人。

誰都知道,在項鋌輝之後出任陸軍參謀長,基本上就是一個過渡時期的參謀長,不可能取得太大的成就。唐應龍能夠在這個時候站出來,不但證明他沒有野心,也表明他是一個很有犧牲精神的軍人。

問題是,再大公無私的人,也會有那麼一點點個人慾望。

如果沒有個人慾望,也就不會有多大的成就。

唐應龍的個人慾望,也許就是讓陸軍別在轉型時期迷失方向。

雖然在大問題上,唐應龍沒有與林嘯雷發生衝突,但是在一些細節問題上,他可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在支持李東石之前,對唐應龍影響最大的就是第九戰鬥單位指揮官的人選問題。

誰都知道,唐應龍的直接對手就是前39軍軍長蘇勁輝、以及前54軍軍長曲茂康。因為曲茂康在光榮晉陞為陸軍上將之後選擇了退役,所以唐應龍只剩下了一個對手。不管怎麼說,只要蘇勁輝還穿著軍裝,就對唐應龍有威脅。事實證明,蘇勁輝確實是一個非常有能耐的軍人,唐應龍並沒高估他。正是如此,在組建第九戰鬥單位的時候,唐應龍希望由38軍出身的某個中將擔任指揮官,結果林嘯雷硬是沒有答應這個小小的要求,把傅衛民放到了第九戰鬥單位指揮官的位置上。再往前推,在組建第八戰鬥單位的時候,因為該戰鬥單位的大部分官兵來自改編前的38軍,所以唐應龍希望由38軍的將領擔任指揮官,而林嘯雷似乎在故意打壓唐應龍,把17軍的軍長派了過去,搞得唐應龍非常惱火。受這些因素影響,組建第十戰鬥單位的時候,唐應龍順水推舟,沒有推舉來自38軍的將軍,而是把李東石推到了前面。因為第十戰鬥單位本來就由15軍改編,空降153旅又是15軍的絕對主力,作為該旅旅長與軍參謀長的李東石少將自然第十戰鬥單位指揮官的最佳人選。雖然林嘯雷想讓16軍軍長懷志剛擔任這個要職,在陸軍製造一些不和因素,限制陸軍的作為,但是在唐應龍的堅持下,林嘯雷也不好亂來。

對李東石來說,出任第十戰鬥單位的指揮官,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雖然在此之前,李東石已經以15軍參謀長的身份負責軍部工作(商雪韻調任第七戰鬥單位指揮官之後,15軍就沒有軍長了),學會了很多東西,但是作為一名從基層爬起來的將軍,登上軍長的位置都是個挑戰。

更重要的是,第十戰鬥單位是一支與眾不同的部隊。

因為定性為戰略機動部隊,所以第十戰鬥單位的組建方式就與其他戰鬥單位不一樣。

成立指揮部的時候,第十戰鬥單位的參謀數量比其他戰鬥單位多了20%,其中大部分都是負責戰略空運與空中支援的參謀。也就是說,從最高層的指揮機構開始,第十戰鬥單位就標新立異,與其他戰鬥單位截然不同。

戰鬥旅方面,第十戰鬥單位是唯一採用「減量配製」的作戰部隊,不但編製規模比其他戰鬥單位的戰鬥旅小得多,而且所有主戰裝備都是按照最低防護標準配製的,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在前線提高防護等級。這麼安排也是有道理的,畢竟DZ-31C在標準防護下的戰鬥全重超過了30噸、最大防護下的戰鬥全重更是接近40噸,Y-16最多只能運載1輛,而在最低防護下,DZ-31C的戰鬥全重只有27噸,Y-16能夠同時空運2輛。DB-30D的情況也相差不大,最低防護下,Y-16能夠同時空運2輛外加2個步兵班的全部人員與物資,而標準防護與最大防護下,只能運送1輛加1個步兵班。作為戰略機動部隊,肯定得優先確保部隊的空運效率,減配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炮兵旅方面,第十戰鬥單位率先採用了能用Y-16空運的新式供電系統,以及Y-16能夠一次運送2輛的緊湊型電磁炮,還將每個營的電磁炮數量由24門減少到了18門。這麼做一是為了降低空運壓力,二是新式供電系統的輸出功率有所降低,只能支持18門電磁炮。更重要的是,陸軍對印度戰爭中的炮火支援做了總結,得出的結論是,配備18門電磁炮的炮兵營的作戰效率比擁有24門炮的炮兵營高得多,不但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還能在戰鬥中合理減少彈藥消耗量。說直接一點,就是炮兵的配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