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九十三章 局勢預判

戰鬥打響,伊朗裝甲部隊立即落到下風。

可以說,場面非常難看。美軍的幾十輛坦克帶著幾十輛戰車橫衝直撞的時候,絕大部分伊朗坦克與戰車甚至不知道敵人來自哪個方向!

因為美軍進行了電子干擾,所以前線指揮部與伊朗陸軍司令部很難直接向前線部隊下達指令,只能通過定向通信系統,讓無人偵察機把拍下來的戰場信息發給伊朗軍隊的前線指揮官,由其自行決斷該如何作戰。

之前一直在強調前線指揮官的重要性,這裡就體現了出來。

雖然呆在後方的指揮官可以通過定向通信系統,向某位、或者某幾位前線指揮官下達作戰命令,但是戰地軍官的數量肯定比司令官多得多,1名司令官最多指揮幾個軍官,不可能向幾十名、甚至幾百名軍官下達不同的作戰命令,因此在通信受到干擾的情況下,只能下達非常簡單的命令,而無法做出精確指揮。在此情況下,前線指揮官根據接受到的戰場信息做出的決斷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前線指揮官臨陣決斷的能力,是無法從訓練中獲取的,這就是常說的實戰經驗。

以此時的情況來講,如果是共和國軍隊在與美軍作戰,那麼大部分前線指揮官的第一反應肯定是聯繫附近的友軍,積極組織防線,而不是突圍、更不是反擊。組織好防線,穩住陣腳、搞清楚敵情之後,再決定進行反擊、還是發起突圍也不遲。因為美軍的突擊部隊只有1個裝甲營,所以只要穩住陣腳,損失就不會太大,甚至能在反擊中,利用DZ-31A的戰術機動能力上的優勢,幹掉美軍的裝甲營。

問題是,伊朗軍隊沒有多少戰鬥經驗。

至少那些年紀在25歲到30歲之間的前線軍官沒有多少實戰經驗,就算知道需要首先穩住陣腳,也沒有做出正確的舉動。不可否認,有限反擊能夠遲滯敵人的突擊速度,但前提條件是找准了反擊方向,而不是在敵人在哪都不知道的時候進行反擊。結果,絕大部分伊朗軍隊的戰地指揮官都選擇了反擊,而且是朝臆測中的方向發起反擊,沒有能夠形成足以幹掉美軍的反擊力量。

萬幸的是,這場災難並沒持續多久。

不管怎麼說,美軍的兵力太有限了,根本不敢停下來與伊朗軍隊打裝甲對攻戰,甚至不敢降低突擊速度,更別說拉近交戰距離了。美軍的這一戰術也沒有錯,在兵力有限的情況下,保持較高的運動速度是打亂敵人陣腳,保持優勢,甚至是擊敗敵人的唯一辦法。半島戰爭中,54軍在圍殲美軍第1陸戰師的時候,李文指揮的裝甲部隊就在快速運動戰中打垮了美軍的增援部隊,讓第1陸戰師被破撤回長津湖,錯過了突圍機會。只要美軍充分利用這個優勢,就能打垮伊朗軍隊。

正是如此,第一輪突擊僅持續了15分鐘,美軍就主動脫離了戰鬥。

雖然美軍戰略偵察機進行的區域性電子干擾沒有終止,高速通信頻道還沒有接通,但是絕大部分伊朗軍隊的戰地指揮官都通過不易受到干擾的定向通信系統了解了戰場情況,知道發起突擊的美軍在戰場的西北方向上,更清楚周圍的友軍在做什麼。更重要的是,霍梅尼師的指揮官已經聯繫了上部分前線軍官。

不得不承認,伊朗軍隊中的高級軍官與將領都有足夠豐富的經驗。

這些伊朗軍人都參加過伊朗戰爭,大部分都是在伊朗戰爭期間獲得提拔與重用的,非常清楚美軍的戰術,也知道該如何與美軍作戰。更重要的是,這些人都是伊朗軍隊的骨幹人員,在伊朗戰爭結束後,幾乎都到國外深造過,而且大都去過共和國,對共和國軍隊的作戰戰術也非常清楚。

美軍準備殺個回馬槍的時候,霍梅尼師的裝甲部隊也在做準備。

戰場西北方向上的2個裝甲營主動開始組織防線,讓搭乘步兵戰車作戰的步兵在裝甲鋒線後面設置反坦克陣地。戰場東南方向上的2個裝甲營與2個步兵營開始集中力量,準備發起反衝擊。最可惜的是,因為美軍在突擊的時候,重點打擊了東面的伊朗軍隊,所以能夠進行反衝擊的裝甲部隊非常有限。

事實上,這個時候布呂歇爾也在觀察著戰場上的情況。

因為雙方的航空兵正在其他方向上作戰,所以雙方都沒有立即投入空中力量,導致雙方派出去的無人偵察機都沒受到攻擊,美軍的戰略偵察機甚至一度靠近戰場。也就是說,布呂歇爾也能通過無人偵察機與戰略偵察機上的高解析度攝像機等設備,準確掌握戰場上的所有情況。

美軍的突擊讓布呂歇爾看到了希望。

當一輛接一輛的DZ-31A被M32A1打出的穿甲彈擊毀的時候,布呂歇爾差點控制不住內心的激動,像年輕參謀那樣尖叫起來。可以說,在那短短的15分鐘內,在布呂歇爾等美軍官兵眼裡,他們對陣的不是伊朗軍隊,而是共和國陸軍,被擊毀的也不是伊朗的坦克,而是共和國的坦克。

嚴格說來,確實是共和國生產的坦克。

只是,興奮僅僅持續了15分鐘。

發現伊朗軍隊開始部署裝甲防線與步兵防線,並且在後面集結裝甲反擊力量時,布呂歇爾一下就高興不起來了。雖然伊朗軍隊的反應速度不算快,但是非常及時,而且對局勢的判斷非常準確,似乎知道對方只有1個裝甲營。毫無疑問,伊朗軍隊得到了共和國方面提供的戰場情報支援。

想都不用想,布呂歇爾就知道,戰場上空肯定有共和國軍隊的無人偵察機。

打到這個地步,再進攻,顯然沒有意義了。

正是如此,在伊朗軍隊積極調整防線的時候,衝到戰場西北面的美軍裝甲營在完成了急轉彎之後,突然來了個急剎車,然後就在伊朗軍隊的眼皮子底下向南而去。雖然伊朗軍隊有所準備,但是準備用來反衝擊的裝甲部隊太少,所以根本來不及阻擋美軍,也不可能追擊美軍。

對伊朗軍隊來說,最大的收穫也許只能算得上是殲滅了正面的美軍步兵營。

對袁晨皓來說,最大的收穫無疑是見識了美軍最新式坦克與反坦克導彈的性能,以及美國陸軍在努力建設了10多年之後,戰鬥力到底達到了什麼程度。

美軍主動撤退後,伊朗軍隊沒有追擊,袁晨皓也就沒有干預。

向裴承毅彙報交戰結果前,袁晨皓把情報參謀找了過來,讓他立即聯繫軍情局派來的情報官員,用軍情局控制的垂直起降運輸機趕往戰場,盡一切可能搜集與美軍裝甲部隊有關的線索,並且儘快把被擊毀的DZ-31A搞幾輛回來。袁晨皓沒有忘記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讓軍情局儘快聯繫國內的技術人員,對DZ-31A的殘骸進行全面分析,掌握美軍新式主戰坦克的火力性能。

「我已經跟劉曉賓通了電話,他會儘快派專家前往德黑蘭。」裴承毅也考慮到了這些問題,「交戰過程我看過了,雖然場面非常混亂,但是看得出來,美軍新式坦克的主炮能夠在兩千米以外打穿伊朗軍隊最新式主戰坦克的裝甲,並且造成毀滅性的損傷。至於對DZ-31C的破壞能力如何,還需要等待專家的分析結果。我的意見是,暫時不用考慮美軍新式主戰坦克的威脅,畢竟數量就那麼一點。」

「我也認為沒有必要擔心什麼,只是空中支援得儘快到位。」

「空軍暫時抽調不出力量,只能指望陸軍航空兵。按照計畫,戰術空運部隊部署完畢之後才部署戰術攻擊部隊。」

袁晨皓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我覺得應該讓第十戰鬥單位儘快參戰。」

「我剛剛聯繫了李東石,第十戰鬥單位正在集結,雖然可以;立即參戰,但是伊朗軍隊在北面的表現還不算太糟糕,至少比我們預料的好得多,所以我的意見是,給予第十戰鬥單位充足的準備時間。」裴承毅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從開始的戰鬥中看得出來,布呂歇爾是一個很有自信,卻又非常謹慎的指揮官。按照我的理解,布呂歇爾這樣的將軍,最擅長在有利的情況下作戰,在逆境下卻不見得能有出色發揮。可以說,他是與杜奇威截然相反的指揮官。對付他這樣的指揮官,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不給他放開手腳的機會。別的不說,突擊開始的時候,美軍顯得信心十足,一個裝甲營就敢攻擊半個裝甲師。伊朗軍隊迅速調整防線後,美軍突然失去了信心,連交手的膽量都沒有就主動撤走了。只要能夠壓著美軍打,布呂歇爾就不會有太大的作為。不管怎麼說,殲滅布呂歇爾那支美軍,即能鼓舞伊朗官兵的士氣與鬥志,又能滿足伊朗官員的政治需求,我們必須成人之美。」

「也就是說,讓伊朗軍人去當炮灰。」

「有價值的犧牲就不是炮灰,哪怕不是見得光的價值。」裴承毅冷冷一笑,說道,「伊朗方面有早就有所準備,不然不會動員七個師的龐大兵力去對付十分之一的敵人。犧牲確實不可避免,卻能換來更大的勝利。」

袁晨皓長出了口氣,心裡非常清楚裴承毅的想法。

不在布呂歇爾身上浪費兵力,關係到第一階段進攻戰役的最終結果,也關係到北線戰場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