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九十二章 裝甲比拼

如果說20世紀末到21世紀初,因為最強大的敵人突然土崩瓦解,以及幾場順風順水的地區戰爭讓美國嘗到了甜頭,降低了裝甲部隊的重要程度的話,那麼2015年之後幾場地區戰爭、特別是半島戰爭與印度戰爭,讓美國當局再次重視裝甲部隊的建設,把裝甲部隊放在了地面軍事力量的首要位置上。

從某種意義上講,半島戰爭是美國陸軍永遠的傷痛。

雖然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就在同一個地點輸掉了一場本不應該輸的戰爭,但是那次戰爭美國輸得並不可恥,因為5萬多美國大兵交換了60多萬志願軍(共和國公布的相關數字是37萬),陣亡交換比高達12,而且美軍最終死死守在了三八線上,沒讓志願軍攻入韓國境內。與之相比,半島戰爭就是徹頭徹尾的慘敗,不但3萬多美軍陣亡,數萬美軍被俘,還丟掉了韓國。

按照美國當局的戰後總結,導致美軍慘敗的幾大因素中,缺乏足夠強大的裝甲力量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缺少快速高效的戰略投送能力。

從此開始,美國加快了裝甲兵的建設力度。

事實上,半島戰爭之後,美國陸軍與陸戰隊除了把所有的M1系列主戰坦克送進垃圾回收站之外,還對M24主戰坦克進行了全面改進,並且聯手開發M-X主戰坦克。問題是,這個關係到陸軍與陸戰隊作戰能力的關鍵項目,在大蕭條的風暴中,沒能獲得美國國會議員的一貫支持。在大蕭條結束前,M-X項目先後三次被取消、又三次上馬,直到2035年初,才取得第一個成果,即第一輛M32主戰坦克的原形車在底特律的克萊斯勒重型地面裝備公司正式面世。

非常遺憾的是,M32誕生就落後!

前面已經提到,因為缺乏幾種關鍵原料,所以美國無法生產DZ-31A主戰坦克採用的那種高強度合金裝甲。更重要的是,M32研製的時候,美國方面對高強度合金裝甲的了解並不多,也就沒有考慮使用。

結果很簡單,美國陸軍直接放棄了M32,要求克萊斯勒公司開發改進型號。

萬幸的是,美國陸軍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CIA已經獲得了DZ-31A主戰坦克的裝甲碎片,對高強度合金裝甲有了了解與認識,美國的巴斯鋼鐵公司也有能力生產性能稍差的合金裝甲。因為美國陸軍急需一種用來替代M24,能夠與DZ-31系列主戰坦克對抗的先進主戰裝備,所以在徵求了巴斯鋼鐵公司的意見之後,美國陸軍提出了兩項改進要求。一是裝甲防護水平在M32的基礎上提高50%,不需要達到DZ-31A的水平,只要超過在DZ-31A之前誕生的主戰坦克就行。二是採用最先進的電磁炮,必須確保在2000米以內擊穿DZ-31A正面裝甲的能力,最好在現有電磁炮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因為巴斯鋼鐵公司表示能在2年內交付第一批合金裝甲,所以美國陸軍在與克萊斯勒公司簽訂合同的時候,把在2年之內交付第一批樣車列在了基本條款內。

必須承認,美國擁有極其強大的工業基礎。

因為M32是美國陸軍第一種採用模塊化設計原理的地面主戰平台,所以針對性改進工作非常簡單。嚴格說來,克萊斯勒公司只是系統總承包商,除了負責基礎平台的開發與製造工作之外,還負責系統集成,也就是組裝工作。坦克的裝甲由巴斯鋼鐵集團提供,火炮部分由通用電器公司旗下的伯里茲公司提供,觀瞄系統由愛立信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負責,其他的行走機構、動力系統等等都有專門的公司負責。也就是說,改進的時候,負責各系統的公司只需要遵守介面規範(某些系統需要保證尺寸不做太大變動),不用考慮太多,並且可以根據實際需求決定對哪些系統進行改進。

這也是DZ-31系列主戰坦克與DB-30系列步兵戰車的設計思想。

由此可見,M32的基礎設計思想不比DZ-31差,只是在各自系統上,特別是最關鍵的防護、火力與動力自系統上不如DZ-31。正是如此,在制訂改進方案的時候,美國陸軍提出的要求非常明確,那就是按照火力、防護與機動的順序,優先確保火力,然後是防護,最後才是機動能力。

機動能力不是大問題,美國有3家企業可以生產功率在1000千瓦以上的軍用超導電動機(關鍵還是看功率密度,即功率與質量的比值),按照1輛坦克配2台電動機來算,M32的機動能力不會比DZ-31差多少,基本上旗鼓相當。因為美國陸軍沒有提出過高的防護要求,只是讓克萊斯勒公司採用巴斯鋼鐵公司開發的合金裝甲,並且在戰鬥全重範圍內合理分配裝甲,所以很難在防護能力上超過DZ-31A。按照美國陸軍的想法,防護上不去,就得在火力方面趕上對手,絕不能吃虧。

正是如此,M32的改進集中在了火力上。

如果不是貝里斯公司在開發螺旋電磁炮的時候遇到了技術難題,導致整個項目三次被推遲的話,以及美國陸軍急於想要得到一種能夠與DZ-31抗衡的主戰坦克,M32很有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一種裝備螺旋電磁炮的主戰坦克。

嚴格說來,軌道電磁炮僅僅解決了電磁炮的有無問題。

要想讓電磁炮完全取代火炮,乃至戰術導彈等等武器系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螺旋電磁炮的身上。

原因很簡單,軌道電磁炮的缺陷太多了。

別的不說,軌道電磁炮的效能就很是問題。因為在使用的時候,高達數萬、甚至數十萬安培的電流需要從彈藥經過,所以軌道電磁炮所使用的彈藥必須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在電磁炮的輸出能量還不是很大的情況下,這個問題還比較好解決,比如採用導電率比較好的金屬,增強電壓等等。隨著電磁炮的輸出能量越來越大,普通金屬不再是良好導體,增加電壓的成本更高,所以必須採用超導體。為了降低費用,共和國的彈藥工程師想了很多辦法,比如在彈體中間設一條超導通道,或者在炮彈的表面附設一層超導體(前者適用於坦克炮等對射程要求不高的電磁炮,而後者適用於艦炮等對射程要求很高的電磁炮)。可是不管採用什麼辦法,超導體都非常昂貴,導致炮彈價格昂貴,而彈藥又是大規模消耗物資,往往會讓軍隊不堪重負。

如果不讓電流經過彈藥,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這就是螺旋電磁炮。

在螺旋電磁炮中,電流在螺旋線圈內流動,產生一個向前推動的磁場,因此只需要彈藥本身就是磁體,就能在磁場的推動下做加速運動。因為不需要扮演導體的角色,所以炮彈甚至不需要與炮管接觸,從而大幅度的提高了炮管的使用壽命。總而言之,螺旋電磁炮有很多優勢,卻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那就是能量利用效率不高。因為這是基本缺陷,所以不管怎麼改進,螺旋電磁炮的能量利用效率大概只有軌道電磁炮的十分之一。在電力系統不夠發達的情況下,優先發展軌道電磁炮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隨著供電設備性能提升,在可以提供足夠能量的情況下,重點發展螺旋電磁炮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問題是,能量利用效率不高,導致在同等輸出能量的情況下,需要更大的輸入能量,也就加強了系統負擔,導致整個系統變得更加複雜。事實上,這正是螺旋電磁炮遲遲無法面世,無法正式裝備部隊關鍵問題。

用不了螺旋電磁炮,美國陸軍只能選擇輸出能量更大的軌道電磁炮。

實際上,提高穿甲能力也不是什麼難事,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炮彈的穿甲能力是與穿甲路徑上單位面積內的能量成正比的。提高穿甲能力有兩個辦法,一是直接提高炮彈的出口動能,二是縮小炮彈的直徑。一般情況下,會同時採用這兩個辦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能夠迅速崛起,就是因為炮口動能無法大幅度提高時,能夠用這個辦法提高穿甲能力。

美國陸軍的選擇比較直接,那就是提高炮口動能。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因為在材料工藝取得突破前,美國陸軍所使用的電磁炮穿甲彈的長徑比已經達到極限,無法繼續提高,也就無法通過縮小穿甲彈直徑的方式來提高穿甲威力。提高炮口動能也不是說說那麼簡單,在口徑一定的情況下,有個最佳長徑比,所以必須提高口徑,同時提高炮彈質量,才能達到提高炮口動能的目的。

萬幸的是,美國在這方面的基礎非常紮實。

2037年底,克萊斯勒公司提前21天向陸軍交付了第一批12輛M32A1主戰坦克。

緊張的測試工作一直持續到2038年6月初。因為美國陸軍當局萬分焦急,所以阿伯丁試驗場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完成了最主要的幾項測試工作,證明M32A1基本上達到了陸軍提出的改進要求,具備量產的價值。

拿到這份報告,五角大樓趕在7月前向國會提交了採購計畫。

也正是如此,在該財年度的預算中,M32A1獲得了278億美元的撥款,除了採購足夠裝備一個裝甲旅的180輛之外,還將委託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