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十八章 當面保證

9點剛過,裴承毅就收到了第二輪轟炸的第一份報告。

因為還有部分轟炸結果沒有得到確認,所以這只是一份臨時性戰報。直到9點20分左右,在最後幾個轟炸結果得到確認後,裴承毅才收到了參謀提交的正式戰報。第二輪轟炸行動取得圓滿成功,78個主要目標全部被摧毀或者被癱瘓,44個次要目標中,31個被摧毀或者被癱瘓,13個喪失功能。嚴格說來,這個結果已經超過了裴承毅的預料,因為他沒有指望能夠獲得這麼好的戰果。

與杜奇威預料的一樣,第二輪轟炸行動結束後,裴承毅必須做出一個關鍵決策,即是否及時展開第三輪轟炸行動。

按照戰前部署,執行了第一輪轟炸任務的戰術戰鬥機降落到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的空軍基地之後,半數J-16D立即掛著制空彈藥升空執行巡邏任務,另外一半J-16D則在跑道邊上等待升空。利用這個機會,空軍的地勤人員在不影響正常升空的情況下,對戰鬥機進行了必要的維護。

擺在裴承毅面前的難題是,如果立即發起第三輪進攻,制空能力就將受到影響。

因為J-16D集中參加第一輪轟炸行動,所以共和國空軍的制空能力已經受到影響。在第二輪轟炸中,至少有3個編隊的J-17E在完成了轟炸任務之後遭遇了土耳其空軍的F-54A戰鬥機,其中2個編隊的J-17E遭到導彈攻擊。雖然沒有1架J-17E被土耳其空軍戰鬥機發射的導彈擊落,但是這3次遭遇戰足以證明,在沒有投入足夠多的制空戰鬥機的情況下,制空權得不到絕對保證。

當然,裴承毅還得考慮發生在8點左右的那場空戰。

站在司令官的立場上,裴承毅不會去關注空戰的戰果,只會留意空戰的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空戰已經打破了歷史,是自半島戰爭之後,共和國軍隊與美國軍隊受次在戰場上面對面的交手。雖然這個紀錄遲早會被打破,但是美國率先出動艦載戰鬥機,而不是把部署在南歐地區的重型戰鬥機派過來,不得不讓裴承毅多個心眼。站在裴承毅的角度,首先就得考慮,杜奇威是不是在準備大規模反擊。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就不能把全部力量用在進攻上,必須有所保留。

雖然常說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但那是戰略層面上的道理,在戰術上,防禦與進攻絕不能混為一談。別的不說,美國空軍的主力根本沒有部署在土耳其,共和國沒有任何利用轟炸位於馬爾他與義大利的美軍基地。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進攻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考慮防禦。

既然要防禦,裴承毅就得留下一支足夠強大的空中力量。

問題是,J-16D機群的規模非常有限。從持續作戰的角度出發,每次戰鬥最多投入總兵力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在投入的J-16D不到300架的情況下,每次最多出動60架,其他的則要留在地面上。雖然美國空軍的情況不會好到哪裡去,其F-42C的裝備數量甚至不到200架,一次最多投入50到60架重型制空戰鬥機,但是美軍在戰區附近有更多的軍事基地,出動效率肯定更高。

按照裴承毅的估計,要在第一周確保制空權,就得取消第三輪轟炸。

準確的說,是讓執行第二輪轟炸的J-17戰鬥機來執行第三輪轟炸,把J-16D戰鬥機全部用來執行制空作戰任務。

正是如此,裴承毅必須有所捨棄。

要麼加強打擊,要麼加強防禦。

萬幸的是,裴承毅不用像杜奇威那樣急著做出選擇。

不管怎麼說,要讓100多架J-16D再次起飛,至少要等到10點左右,在此期間,戰場局勢很有可能發生重大轉變。因此在等待消息的時候,裴承毅沒有急著下達命令。當時他還在等待另外一個重大消息。

伊斯蘭堡時間9點30分,即巴格達時間7點30分,伊拉克當局率先宣布,因為無法容忍土耳其當局的極端民族政策,伊拉克將參與共和國發起的軍事行動,為解救遭到土當局殘酷迫害的庫爾德人盡到一份力量。與此同時,伊拉克國防部正式宣布,向共和國的軍事力量開放全部軍事設施與國家基礎設施,並且將3個旅的作戰部隊派往基爾庫克、摩蘇爾與埃爾比勒,鞏固北部邊境防線。

接下來的15分鐘內,伊朗與敘利亞當局先後宣布將參與針對土耳其的軍事行動。

雖然如同部分西方新聞媒體的評價一樣,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三個國家的實力不足以改變戰場上的平衡,最多只能牽制住美國的幾個盟國,不會有太大的貢獻,但是這三個國家政府聲明,已經為共和國出兵土耳其打開了大門。

9點50分,裴承毅就給傅衛民下達了命令,讓第九戰鬥單位開赴敘利亞。

按照共和國國防部在大約半個小時後公布的消息,第九戰鬥單位的首要任務是阻止土耳其軍隊入侵敘利亞,但是該部隊卻沒有開赴敘利亞北部地區,而是在越過邊境線之後直接奔向了大馬士革。

裴承毅沒有閑在,給傅衛民下達了命令之後,他親自跟蘇勁輝通了電話。

按照聯合司令部與前線指揮部的分工,第九戰鬥單位進入敘利亞之後,將直接聽從前線指揮部的指揮。不管怎麼說,裴承毅都應該跟蘇勁輝打個招呼,讓比他大了近10歲的陸軍上將把握住機會。

第九戰鬥單位開赴敘利亞的時候,第二戰鬥單位也在巴士拉港上岸了。

雖然在運送第二戰鬥單位的戰略投送艦隊進入巴士拉港的時候,就有很多西方新聞媒體預測,這支機動作戰能力超強的地面部隊很有可能沿兩河北上,從伊拉克北部地區攻入土耳其境內,與第一戰鬥單位配合剿滅扎格羅斯山區的土軍。但是第二戰鬥單位上岸時,仍然讓西方新聞媒體大跌眼睛。這支擁有2萬官兵的地面部隊的動作並不快,彷彿參加的不是戰爭,而是演習,上岸的時候有條不紊,一切井然有序。

西方新聞媒體在做相關報告的時候,均忍不住提出了一個問題,即指揮這場戰爭的共和國陸軍上將裴承毅到底想幹什麼?

事實上,裴承毅什麼都不想干。

井然有序本來就不是什麼壞習慣,第二戰鬥單位有條不紊的登上碼頭,才能保證部隊在最佳狀態下投入戰鬥。

按照裴承毅的部署,第二戰鬥單位確實將沿著兩河北上,到達伊拉克北部地區。

問題是,第二戰鬥單位不會立即攻入土耳其境內,將首先協助伊拉克軍隊守住邊境防線。至於接下來會執行什麼作戰任務,那得看杜奇威會怎麼安排美軍地面部隊。裴承毅這麼部署,不是害怕土軍會攻入伊拉克境內,也不是害怕伊拉克軍隊守不住防線,而是不想過早把第二戰鬥單位交給蘇勁輝,因為按照他與蘇勁輝達成的口頭協議,進入敘利亞的部隊,都得聽從南方前線指揮部的指揮。

同樣的,進入伊朗境內的地面部隊,都將聽從北方前線司令部的指揮。

如此一來,裴承毅調兵遣將的時候,沒有過問第一戰鬥單位的情況,準確的說,是沒有對第一戰鬥單位的行動指手畫腳。

裴承毅就算懷疑蘇勁輝的指揮才能,也不會懷疑袁晨皓。

由此可見,三個指揮部瓜分了率先到達戰場的三支地面部隊。

事實上,作為最高指揮機構,聯合司令部掌握了更讀哦的資源。

9點55分,收到軍情局提供的最新情報之後,裴承毅取消了第三輪轟炸行動,讓龍宏恩根據備用計畫,安排多用途戰鬥機部隊在12點之後執行第三輪轟炸任務。

軍情局提供的情報非常簡單,部署在伊斯肯德倫的美軍地面部隊即將出發。

與之前提供的情報不一樣,這次軍情局的情報分析官員在報告中明確提到,這2個旅的美軍肯定會在12點之前離開營地。因為通往哈卡里的道路已經戒嚴,所以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2個美軍旅將前往哈卡里省。

這條情報,足夠裴承毅做出決策了。

事實上,裴承毅沒有把問題考慮得過於複雜。在他看來,杜奇威肯定不會讓2個旅的美軍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開赴戰場。換句話說,如果杜奇威沒有安排足夠的防空力量,2個美軍旅在到達哈卡里之前就會被共和國空軍炸得七零八碎。

數分鐘後,軍情局發來的緊急情報證明了裴承毅的猜測。

部署在馬爾他與義大利的F-42機群已經升空了,預計在11點15分左右到達戰場。

由此可見,如果裴承毅沒有取消第三輪打擊,在F-42機群到達的時候,J-16D機群正掛著對地彈藥飛往戰場,而之前起飛執行防空巡邏任務的J-16D機群很有可能正在應付美國海軍的F-46機群。在此情況下,第三輪轟炸行動不但不可能取得成功,還會遭到美國空軍重型制空戰鬥機的迎頭痛擊。

這次,不需要裴承毅下達命令,龍宏恩就給前線部隊分派了作戰任務。

留在地面上的100多架J-16D從10點1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