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十六章 新時代的空中戰鬥

雖然都有所準備,但是受各種因素限制,雙方投入的制空作戰力量均非常有限,所以發生在凡湖上空的空戰遠沒有想像的那麼激烈。

F-46對抗J-16,美國海軍航空兵不得不面對6年前導致印度空軍慘敗的嚴峻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在印度戰爭中最受傷的就是美國海軍。

對美國海軍來說,當初啟動F-46項目是一種無奈,更是沒有選擇的選擇。雖然美國海軍的想法非常美好,希望這種承擔了太多希望的戰鬥機能像20世紀60年代的F-4「鬼怪」戰鬥機那樣,書寫一段傳奇般的輝煌經歷,成為典型的「海軍戰鬥機」,但是實際情況與美國海軍的期望大相徑庭,F-46沒能成為美國海軍航空兵的扛鼎之作。

按照美國海軍為該型戰鬥機申請採購經費時在提交給國會的報告中做的陳述,F-46是美國、乃至西方世界的第一種第六代戰鬥機(相當於共和國空軍的第五代戰鬥機),是第一種取得出口業績的先進戰鬥機,具有很高的價值與效費比,完全具備替代F-35與F/A-18E/F的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講,F-46確實有很高的效費比。

按照美國海軍在30年代初提出的改革方案,裝備F-46之後,只需要2個大隊的48架戰鬥機就能完成以往需要3個大隊的72架戰鬥機才能完成的全部作戰任務,並且將艦隊防空實力提高20%,將打擊能力提高50%,將後勤保障力度降低30%。正是如此,美國海軍才在印度戰爭之前,把航空聯隊的規模縮減了30%,一支航空聯隊的戰鬥機數量由72架減少到了48架。

如果沒有印度戰爭,美國海軍恐怕至今都會保持這種編製方式。

印度戰爭開打後不久,美國海軍就不動聲色的對航空兵聯隊的編製做了調整,將15個航空聯隊縮減到了12個,並且保證9個主力聯隊擁有3個戰鬥機大隊。也就是說,經常執行海外部署任務的9個聯隊都恢複到了以前的規模。

印度戰爭暴露出來的不僅僅是數量上的問題。

對美國海軍來說,最需要解決的是F-46頹弱的制空能力。

作為一種中型多用途戰鬥機,F-46設計上存在的缺陷導致其制空性能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比如為其開發的F448渦輪風扇噴氣式發動機的性能就要比為F-42開發的F142發動機差很多,就算浦惠公司在改進上下了很大的力氣,比如採用更好的陶瓷渦輪葉片(將渦前溫度提高到了1850攝氏度,而F142的渦前溫度只有1820攝氏度,J-16所使用的CL28發動機的渦前溫度只有1798攝氏度,渦前溫度越高,燃氣利用效率就越高,發動機的壽命就越短)、大量採用複合材料與特種材料(主要就是為了降低質量,發動機減輕1千克帶來的好處相當於戰鬥機減輕5千克)、使用更好的航空燃油(提高能量利用效率)、改善工作控制軟體等等手段。問題是,作為一種推重比在15左右的發動機,不管怎麼改進,F448也不可能達到20級的性能(F142與CL28都是推重比在20左右的發動機)。受發動機性能的限制,F-46戰鬥機的制空性能不可能得到實質性的提高。更要命的是,受機體限制,F-46戰鬥機不可能採用其他發動機(F-42在進行改進的時候,美國空軍就提出了用F143發動機替代F142,以提高整體性能。J-16D也用CL32替代了A型上使用的CL28,並且在海軍型上採用了CL32D型發動機),而美國的航空企業也不可能針對F-46的改進需求,從頭開發一種全新的中等推力發動機。

事實上,針對F-46的改進也主要集中在其他方面。

印度戰爭還沒結束,美國海軍就啟動了代號為「三叉戟」的F-46全面改進計畫(三叉戟是希臘神話中,海神波賽東的武器)。按照美國海軍提出的性能指標,在將改進費用控制在F-46A單價60%以內的情況下,將制空作戰能力提高100%,綜合作戰能力提高75%。也就是說,打擊能只需要提高50%。如果一切按照海軍的計畫進行,即達到海軍提出的改進性能指標,空戰能力將達到F-42A的水平,成為最出色的制空戰鬥機之一。

實際情況是,F-46的改進工作從一開始就不順利。

如果完全按照美國海軍提出的性能指標來確定改進方案,就得參照F/A-18E/F的改進方案,即在F-46A的基礎上,將機體放大30%以上,安裝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增加機內載油量與彈藥攜帶能力,從而成為貨真價實的重型制空戰鬥機。毋庸置疑,這麼改的話,還不如開發F-42的艦載型號。按照承擔改進工作的波音公司給出的報價,僅改進工作設計階段就需要大約750億美元,並且單獨投入大約1250億美元在F448的基礎上開發一種推力超過40000磅(相當於175千牛)、推重比在20左右的先進發動機。按照美國軍火企業的一貫傳統,最終的投入肯定不是2000億美元,而是這個數字的2到3倍。也就是說,即便不考慮改進費用,研發經費平坦到美國海軍的600多架F-46上,相當於每架3億美元。因為在印度戰爭中的拙劣表現,所以F-46除了外銷印度與英國之外,沒有第三個大客戶。印度肯定不會採購F-46的改進型號(就算會採購,美國也不會賣),而英國正在進行軍事結構全面調整,也不會急著採購新的艦載戰鬥機。也就是說,美國海軍得單獨承擔花在F-46改進工作上的每一分錢。

更重要的是,這種改進方式,讓美國海軍的所有F-46A都得退役,至少不能在F-46A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必須重新生產。美國海軍最多為每支航空聯隊採購1個大隊的改進型F-46戰鬥機,與F-46A搭配使用,大幅度削減採購量,變相提高單機的採購價格。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在僅採購300架的情況下,單價很有可能超過10億美元,也就是超過美國空軍的F-42A戰鬥機。這個價格,別說被美國海軍接受,還無法得到負責審批國防採購預算的國會國防委員會的支持。

無論如何,美國海軍都不會接受這樣的改進方案。

問題是,海軍迫切需要提供F-46A的性能,特別是制空作戰能力。

在2036財年度的海軍發展報告中,五角大樓的裝備採購官員引用了半島戰爭,證明在沒有足夠優秀的艦載制空戰鬥機的情況下,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很難與擁有先進位空戰鬥機的空軍對抗,甚至會遭受慘重損失。

受印度戰爭影響,美國國會在當年特別批准了一項針對海軍航空兵的裝備預算。

正是如此,美國海軍才將「三叉戟」項目分成了三個階段實施。

首先在F-46A的基礎上,通過升級F-46A的電子設備、機載武器系統等等方式,在不改變基本機構與動力系統的情況下,將F-46A的制空作戰能力提高50%,綜合作戰能力提高35%。該項目的最終結果就是美國海軍從2040年開始,為每支航空聯隊配備了1個大隊的F-46C型戰鬥機。

其次按照波音公司的方案,以重新設計的方式,將F-46A的機體放大30%,使其制空作戰能力提高100%,達到F-42A的水準。因為該項目的可行性不是很大,所以美國海軍僅與波音公司簽訂了改進設計合同,沒有決定是否大批量採購這種戰鬥機。按照美國海軍的一貫做法,除非波音公司能夠把價格降下來,不然美國海軍不會大批量採購,甚至不可能採購這種戰鬥機。

最後就是單獨研製一種全新的艦載重型制空戰鬥機。雖然美國海軍在印度戰爭之後就打算開發重型艦載制空戰鬥機了,但是與共和國空軍的X18項目一樣,存在投入太大,難以承擔等等困難,也就一直沒有得到落實。事實上,在2050年之前,美國海軍也沒有可能採購重型艦載制空戰鬥機,所以該項目多半是在做技術儲備。

雖然美國海軍在F-46的改進項目上步履維艱,但是能在短短6年內拿出一種比較成功的改進方案,而且完成了近300架戰鬥機的改進工作,即便放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從某種意義上講,F-46C絕對是J-16A的強勁對手。

更重要的是,印度戰爭中,印度空軍慘敗的原因有很多,F-46I的制空性能不佳只是主要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與印度空軍相比,美國海軍航空兵不存在其他問題,即美國海軍擁有完善的作戰系統,而不是靠某種先進裝備混飯吃。

對美國海軍來說,在2041年6月29日這天,最不幸的事情就是,遇到的不是在印度戰爭中大展神威的J-16A,而是問世不久的J-16D。

雖然與F-46C一樣,J-16D也是一種不完全的改進型號,性能提升非常有限,但是作為專業制空戰鬥機,在美國空軍大力發展F-42C、美國海軍全力發展F-46C的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