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十四章 傳奇部隊

在共和國的眾多王牌飛行員中,戢洋浩絕對算得上是傳奇人物之一。

因為晚幾年服役,所以戢洋浩成名的時候,梁國翔、朱榮輝等人已經是共和國海軍航空兵中的王牌飛行員。東海戰爭,讓戢洋浩獲得了寶貴的表現機會。在這場戰爭中,戢洋浩以近乎野蠻的方式擊落了一架F-22J而大出風頭。半島戰爭中,戢洋浩以大隊長的身份隨同梁國翔指揮的海航岸基航空兵部隊參戰。在這場規模浩大的地區戰爭中,戢洋浩完成了他的帽子戲法,順利成為雙料王牌。戰爭結束之後,戢洋浩沒有留在部隊裡面,而是主動申請了學術進修。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戢洋浩走上了一條與梁國翔等人不同的發展道路,離開了公眾視野。

所謂的「學術進修」,實際上就是專業轉型。

對絕大部分飛行員來說,退役後的選擇非常少,能力突出、有關係的會想辦法進入民航系統,成為民航飛機的飛行員,甚至是民航公司的管理人員。如果軍銜較高,則有可能成為飛機公司的顧問。一些有門路的,還有可能成為私人飛機、或者商務飛機的飛行員。總的來說,飛行員由其特殊性,很少有人靠退休津貼過活。當然,要想完成這些轉型,都需要相關的資質。比如要想進入民航系統,成為客機飛行員,就得有良好的安全飛行記錄,如果能夠得到上司的好評,那就再好不過了。而要成為飛機公司的戰術與技術顧問,在新式作戰飛機的研製過程中發揮作用,就得接受專業培訓,最好有相關學歷。

「學術進修」,就是為此做準備,即在服役期間獲得相關學歷。

不得不承認,戢洋浩有點私心,或者說對局勢把握得很准。雖然飛行員是軍隊里最寶貴的人才,但是沒有哪個飛行員能夠干到老。事實上,如果沒有獲得晉陞,在普通崗位上的飛行員最多晉陞為上尉,服役到45歲。就算能夠晉陞,只要沒有成為將軍,以上校軍官的身份也只能服役到55歲。因為生活條件改善,在社會男性公民的退休年齡已經提高到65歲的情況下,身體素質良好的飛行員在65歲之後都不會太顯老。也就是說,只有晉陞為準將,才有可能在部隊里干到退休。問題是,按照空軍的晉陞規律,大約500名飛行員中才有1人有機會成為準將。雖然戰鬥機部隊的這個比例稍微高一點,在兩百分之一左右,但是也不會高到哪裡去。

不是戢洋浩沒有信心,而是他沒有太厚的背景,也就不會對前程有多大的指望。

再說了,作為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戢洋浩,在觀念上也比較保守。在他看來,如果能在45歲的時候成為某家飛機公司的高級技術顧問,每年拿數百萬的薪水,過著能與老婆孩子團聚的生活,那就再好不過了。

正是如此,他才決定在年輕的時候多積累點資本。

毋庸置疑,戢洋浩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半島戰爭之後,共和國開始積極準備日本戰爭。雖然在趙潤東的影響下,共和國一直在為登陸日本本土做準備,沒有像後來發生的那樣,通過空中打擊與戰略封鎖來徹底打垮日本,沒有一名共和國軍人登上日本本土,但是在戰略策劃階段,肯定要考慮各種情況,並且制訂針對性的計畫。正是如此,共和國空軍在半島戰爭之後啟動了J-16系列戰鬥機的研製計畫。

因為J-16是由空軍與海軍聯合研製的重型制空戰鬥機,明確要求具備彈射起飛與阻攔著陸的能力,所以需要由海軍安排幾名懂技術的飛行員參與研製工作,如果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那就再好不過了。事實上,當時空軍與海軍都不缺乏具有實戰經驗的飛行員,只是沒有幾個王牌飛行員願意去搞研究工作。

正是如此,戢洋浩提出「學術進修」申請之後,海航立即把他派去了J-16項目組。

後來發生的事情,基本上不在戢洋浩的預料範圍之內。在參與J-16研製工作期間,這位勤奮的飛行員拿到了空氣動力學與航空結構力學兩個學士學位,以及一個與電磁力學有關的博士學位,並且在J-16項目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參與了J-16B型戰鬥機,也就是艦載型號的機翼設計工作。

雖然J-16系列戰鬥機沒趕上日本戰爭,但是其性能足夠傲視所有對手。

更重要的是,在印度戰爭中,J-16系列戰鬥機的表現不但讓軍方萬分滿意,還引起了高層的高度關注,而戢洋浩等上千名核心研發人員也因此獲得了特別嘉獎。更重要的是,戢洋浩由此失去了退役的機會,還破格晉陞為空軍准將。

對戢洋浩來說,這也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因為參與了J-16的設計工作,所以戢洋浩適用技術類軍人的服役標準。也就是說,只要他願意,可以一直服役到75歲。更重要的是,作為將領,戢洋浩不但享受特別津貼,而且終生享受軍人待遇。

總而言之,這一晉陞,讓戢洋浩不再有所顧慮。

事實上,戢洋浩當年「急流勇退」,也與晉陞困難有關。

因為在J-16項目中的突出表現,加上豐富的實戰經驗,以及傲人的戰績,所以戢洋浩非常幸運的成為了X18項目的主要成員。雖然不是總工程師,也沒有資格參與到最核心的技術設計上,但是作為提供直接參考意見的軍方代表,從2036年開始,戢洋浩就脫離了部隊,把全部精力放在了X18項目上。

眾所周知,X18項目非常短命。

雖然空軍一再反對取消這個計畫從2055年開始取代J-16系列戰鬥機,在2065年左右成為共和國空軍主力制空戰鬥機的項目,但是在第三次軍事改革的影響下,X18項目仍然在2037年年底夭折,項目組被總參謀部解散。

可以說,這一安排,讓上千名軍人與技術人員遇到了問題。

因為X18項目在最初的時候也有海軍的分,所以項目組解散之後,海軍在中航集團與幾家一級承包商的支持下另立爐灶,成立一個代號「2050」的特別項目組,專門負責X18項目的後繼研究工作,數百名X18項目組成員因此獲得了新的工作崗位,作為海軍航空兵准將,戢洋浩理所當然的成為了這個項目的軍方負責人。

不得不承認,林嘯雷擔任總參謀長,給海軍帶來了太多的好處。

X18項目取消之後,空軍只能在J-16的改進上做文章,利用改進工作來開發關係到下一代戰鬥機的重要技術,並且完成技術積累。事實上,X18項目對空軍更重要,對海軍卻沒有太大的必要性。中航集團支持海軍,而不是支持空軍,就是因為林嘯雷是總參謀長,必須給林嘯雷面子。或者說,在海軍的名義下推動新式戰鬥機的開發工作,才有可能得到林嘯雷的支持,從而獲得撥款。

當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2055」項目啟動後不久,空軍就釜底抽薪,到元首府告了一狀,要求總參謀長在裝備發展上一視同仁,不能給海軍開小灶。

不管怎麼說,海軍撇開空軍搞新式戰鬥機項目,而且是在國防部不知情的情況下搞的這個項目,在道理上肯定說不通。不管林嘯雷願意還是不願意,被雷靖鳴這麼一鬧,顧衛民直接指示取消「2055」項目。

問題是,開發先進戰鬥機刻不容緩,不管由誰來搞,總得有人把項目搞下去。

也就是在這個情況下,「2055」項目,也就是X18項目由軍情局全面接管,並且以「聯合集資」的方式,即飛機公司承擔60%的基礎研發經費,軍情局以秘密經費的方式提供另外四成的費用,完成整個項目的開發工作。

雖然改了東家,但是總體開發思路沒有變,除了增加軍情局的管理人員、以及來自空軍的技術指導人員之外,該項目的主要成員並沒變化,戢洋浩仍然在項目中擔任最重要的軍方代表,負責整個項目的戰術指標制訂工作。

當然,軍情局與軍隊有很大的區別,所以該項目也發生了一些變化。

別的不說,在此之前,空軍與海軍都希望研製一種全新的戰鬥機,軍情局接手後,則要求首先在現有的空中平台上驗證各項新技術,也就是用J-16的機體開發一種性能足夠先進的戰鬥機。雖然有熱年認為這是J-16的深度改進計畫,比如採用了最先進的螺旋磁感應推進系統、無源探測系統等等,但是不管是空軍還是海軍,均沒有大批量採購這種先進戰鬥機的打算,而且開發的初衷也不是為了大批量生產,很多關鍵裝備都是在試驗室內由科研人員手工組裝的,根本不具備大批量生產的能力,所以這是一個規模有限的項目。直到2041年初,只有17架J-16A完成了改進,其中13架是沒有發動機的地面試驗型號,只有4架配備了螺旋磁感應發動機。因為該項目的規模太小,進行改裝的戰鬥機都即將報廢,甚至有幾架用來進行靜力試驗的戰鬥機早就報廢了,所以空軍與海航都沒有對能夠升空飛行的4架戰鬥機單獨命名,軍情局也沒有這個興趣,只授予其X的特別代號。事實上,因為X被用來泛指特別型號的武器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