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十二章 極限行軍

雖然受干擾系統「無差別」干擾影響,所有從干擾範圍內經過的偵察衛星都會完全失靈,但是共和國軍事偵察衛星重點監視的區域並不在干擾範圍內,所以受到的影響遠沒有對手那麼大。

按照裴承毅的要求,從29日凌晨開始,軍情局控制的偵察衛星就重點監視部署在土耳其哈塔伊省的2個美國陸軍旅。雖然不明白距離戰場還有幾百千米的美軍有何意義,劉曉賓仍然按照裴承毅的要求調整了衛星軌道,保證每30分鐘就有一組衛星(由1顆可見光成相偵察衛星、1顆紅外成相偵察衛星與1顆雷達成相偵察衛星組成,雖然可以把3顆衛星的功能集中在1顆衛星上,還能有效降低成本,但是高度集中降低了衛星系統的生存能力,所以採用3顆小型衛星來提高生存概率)從土耳其南部地區上空通過,對哈塔伊省的數個美軍基地進行拍照偵察。

從凌晨4點開始,軍情局就每30分鐘遞交一份偵察報告。

情報將首先由負責情報工作的參謀處理,如果沒有有價值的信息,情報參謀就會在送交給東方聞的情報簡報中做出說明,如果有高價值信息,情報參謀在向東方聞彙報情況的同時會把情報直接送到裴承毅的手上。

這麼安排,主要就是減輕了裴承毅的工作負擔,讓他不用為無價值的事情操心。

近2個小時,軍情局發來的前3份情報都沒有多少價值,情報參謀只向東方聞彙報了情況,沒有打擾裴承毅。

直到6點過,收到軍情局發來的第四份情報後,情報參謀立即去了裴承毅的辦公室。

「讓軍情局儘快給我們一份更加詳細的報告。」

聽到裴承毅的吩咐,情報參謀沒有耽擱,立即轉身離去。

這時,裴承毅的目光已經落到了那份附帶有數字圖片的美軍動向情報上。

與杜奇威遇到的問題一樣,裴承毅必須在情報不是很充足的情況下做出判斷,並且調整軍事部署。

在軍情局發來的情報中,只提到駐紮在伊斯肯德倫的美國陸軍部隊的活動變得更加頻繁,出現了戰鬥準備的跡象,比如裝甲旅的重型主戰裝備正在進行試車,後勤部隊將倉庫里的物資裝上運輸車輛。總而言之,這些跡象表明,美軍剛剛收到了命令,正在為離開駐地做準備。

問題就在這裡,美軍將去哪裡?

杜奇威需要猜測裴承毅的戰術安排,裴承毅也要猜測杜奇威的戰術部署。

2個美國陸軍旅到達伊斯肯德倫的時候,裴承毅就意識到,杜奇威打算用這2個旅實現三兩撥千斤的戰役企圖,在戰前會議上點明了這個問題,即用2個旅牽制住進入敘利亞的第二戰鬥部隊,然後用2個陸戰師協助以軍攻打由第九戰鬥單位與敘軍駐守的南部防線,或者用1個陸戰師從側翼包抄,爭取在土軍被第一戰鬥單位打垮之前幹掉敘利亞,迫使對手把重點放在南面,以圍魏救趙的方式幫助土耳其度過難關。

這是非常簡單,也非常直接的戰術。

事實上,越簡單直接的戰術,越難對付。

如果杜奇威耍掉小手段,裴承毅還會輕鬆一點。在杜奇威決定憑實力說話的時候,裴承毅也只能憑實力說話,沒有別的選擇。

正是如此,在重新規劃作戰行動的時候,裴承毅不得不回到原來的思路上來,即採用北攻南守的策略,暫時不在南面發起進攻,把重兵放在北面,爭取在戰爭開始後就迫使美軍把主力送入土耳其東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出於這一部署,裴承毅首先認為杜奇威做出了最直接的反應。

也就是說,2個美國陸軍旅將被派往土耳其東南地區。

與杜奇威不一樣的是,裴承毅非常相信直覺。準確的說,在沒有其他選擇時,他會相信直覺。

針對這個第一判斷,裴承毅大致分析了一下情況。

在5點30分收到的情報中,美軍並沒異常舉動。也就是說,美軍是在5點30分之後才開始做出發準備的。按照軍情局的說法,干擾系統不會對美國的軍事偵察衛星造成永久性損傷,不會留下任何證據,因此NSA能在數個小時內確定偵察衛星受到干擾,然後大致推算出干擾源的位置。

雖然軍情局沒有提到NSA能以多快的速度確定干擾源的準確位置,但是裴承毅有理由相信,杜奇威已經知道了這一情況。也就是說,杜奇威很有可能在得知偵察衛星系統受到干擾之後不久就做出了讓2個旅動身的準備。因為干擾源在伊朗東南地區,所以杜奇威有理由相信,部署在巴伊交界地帶的第一戰鬥單位已經出發,正在開赴戰場。

只要杜奇威對第一戰鬥單位與凌雲霄有點了解,就不會對土軍抱太大的希望。在這種情況下,因為第二戰鬥單位已經到達巴士拉,就差離船登岸了,所以讓2個陸軍旅攻入敘利亞的意義並不大,起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杜奇威沒有別的選擇,只能讓2個陸軍旅迅速向東轉移,爭取趕在第一戰鬥單位到達前組織好防線。

做出這一判斷後,裴承毅把楊少勇叫了過來,詢問了第一戰鬥單位的情況。

此時,凌雲霄中將指揮的第一戰鬥單位已經進入伊朗境內,正在開往伊朗西北地區的途中。

干擾開始後,第一戰鬥單位就按照計畫陸續越過巴伊邊境。

第一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在伊朗邊境重鎮庫哈克集結完畢之後,凌雲霄就親自率領這支僅有1200人的部隊出發了。在沿途伊軍的配合下,僅僅2個小時,第一戰鬥單位的先頭部隊就到達了250千米外的帕斯庫赫。因為支援旅的電能供應部隊率先進入伊朗,並且在沿途部署好了電力供應站,所以不用為補充電能而停止前進,只是每6個小時停下來休息半個小時。

部隊能夠持續前進,不但與後勤官兵有關,還與先進的技術裝備有關。

早在半島戰爭期間,共和國陸軍就試驗了第一種「指向式能量傳輸設備」,即利用高能微波來傳送電能。在此之後,該項目中斷了好幾年,主要原因就是高能微波的指向性不是很好,而且對電子設備有很強的破壞作用,能量傳輸效率也不是很高。總的來說,就是缺乏實用前景。直到2030年之後,在海軍與空軍的積極推動下,相關項目再次啟動。最初的研究仍然確定為「指向式」,即能量傳輸有明確的方向性,只能做直線傳輸。印度戰爭後,陸軍率先提出,應該不再對傳輸方向做明確要求。這一要求得到了空軍的積極支持,因此在「指向式」的基礎上增加了「應答式」,整個研究項目也在這個時候分成了兩個部分,即由陸軍與空軍主導的「應答式能量傳輸系統」、以及由海軍主導的「指向式能量傳輸系統」。雖然兩套系統各有千秋,但是其基本目的是一樣的,即切斷電源與用點設備之間的電線,讓迅速普及的電力裝備不再受到限制。

因為要求不受障礙物的影響,所以「應答式」再次回到了老路上,即利用高能微波來傳輸能量。與海軍主導的「指向式」,也就是以高能激光為載體的電能傳輸系統相比,除了可以非直線傳播之外,最大的好處就是系統集成質量最低,特別是接收端的系統集成質量能夠控制在陸軍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暫時還無法達到空軍的要求),而最大的缺點就是,能量傳輸效率低下,以及作用距離短。

所謂的「應答式」,指的就是在高能微波中有一個應答信號,接受端必須對這個應答信號做出回答,才能獲得發射端提供的另外一個接收信號,從而正常啟動。如果接收端沒有做出回答,強行接收高能微波承載的能量,發射端的場感應器就會發出警報,並且迅速調高微波的能量級別,燒毀接收端的電子設備。

由此可見,「應答式」是一種排他的能量系統,從而解決了「安全」問題。

因為這種「應答」的安全模式無法做到絕對安全,所以「應答式」的高能微波發射系統採用了「3+1」的發射方式,即設置不在同一個平面內的4個發射點,利用電磁波相干原理構成一個具有邊界的電磁場,只有在此範圍內才能截獲高能微波,而在此之外,就無法利用高能微波攜帶的能量。因為作用距離越遠,能量傳輸效率就越低,所以陸軍對系統的作用範圍做了明確限制。

針對地面裝備的「應答式能量傳輸系統」的最大作用距離在1500米以內,如果車輛以側向通過的方式進入接收區域,只要與發射源的距離保持在250米以內,就能確保在以正常速度行駛、且不增加行程的情況下獲取到足夠的電能,完成充電作業。如此一來,車隊就沒有必要在行軍途中停下來充電了。

如此先進的能量供應系統一問世就得到了陸軍的「追崇」。

在經費嚴重緊缺的情況下,陸軍在進行改編的時候,仍然明確要求為每個戰鬥單位提供一套這種供電系統,從根本上保證戰鬥單位的戰場機動能力。

事實上,這種代號GE-37A的「應答式能量傳輸系統」並不先進。準確的說,從能量轉換效率上講,GE-37A比海軍研發的JE-35型「指向式能量傳輸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