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七十章 針鋒相對

杜奇威充分利用了美國的情報機構,裴承毅也沒讓軍情局閑著。

嚴格說來,軍情局比美國的情報機構積極主動得多。

雖然作為戰爭直接策劃者的李存勛沒有參與相關工作,但是劉曉賓非常希望藉助這次機會增強威望、提高地位,更希望鞏固與裴承毅的同盟關係,所以從一開始,劉曉賓就比裴承毅積極。

更重要的是,軍情局屬於「集約型」情報機構。

在前後兩任強勢局長30多年的任期內,軍情局由一個隸屬於總參謀部的軍事情報機構發展成為共和國最龐大的情報安全機構,本身就是一種本質上的飛躍。到劉曉賓即將接手的時候,軍情局的規模已經超過了SA,成為全球第一大情報機構。因為軍情局的所有信息都未正式公開過,所以沒有人知道軍情局的確切規模。事實上,也許連李存勛與劉曉賓都不清楚軍情局到底有多少人。

按照軍情局在2040年底做的一次全面調查,在冊的正式職員超過了25萬,算上不在冊的正式職員,以及各種非正式職員,軍情局的人員總數應該在35萬左右。當然,這是非常保守的估計。因為在2037年換屆選舉的時候,共和國當局公開過秘密開支,所以一些西方新聞媒體據此做了估計。以美國的秘密預算、以及情報機構預算與人員比例為準,共和國的情報機構人員總數在75萬以上,因為軍情局是共和國最大的情報機構,也是共和國唯一的全能型情報機構,所以有人估計軍情局的職員總數應該在50萬以上,即便保守估計,也不會少於45萬。

不管是50萬、還是45萬、或者35萬,軍情局都是一個龐然大物。

雖然這種超大型情報機構的管理工作簡直就是一場災難,比如在劉曉賓這個主管所有事務的常務副局長之外,軍情局還有8個副局長與24個副局長助理,也就是總共32個副局長級管理人員。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不是李存勛有足夠高的威望,劉曉賓的管理能力也不是很弱,恐怕軍情局早就亂套了。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在這些麻煩之外,意味著軍情局超強的情報搜集與處理能力。

這種超強的綜合能力,在戰爭中的意義極其顯著。

就拿這個時候發生的事情來說,如果SA是一家情報機構,杜奇威就能充分利用兩者的長處,集中分析處理情報,而不是分別向2家情報機構安排任務,浪費了寶貴的情報資源不說,SA的溝通問題造成的影響更加難以彌補。

毋庸置疑,這樣的問題在軍情局身上並不存在。

說得簡單一點,平常的時候,35萬軍情局職員可以同時處理好幾件、甚至好幾十件重大事務,應對更多的問題;特殊時期,可以集中全部資源,處理一件重大事務,解決一個重大問題。

此時,軍情局就集中力量在搜集與戰爭有關的情報,並且高度關注土軍動向。

杜奇威會猜測裴承毅的舉措,裴承毅也會猜測杜奇威的部署。

策劃作戰行動之前,裴承毅就向軍情局索要了土軍的詳細資料,並且讓東方聞根據作戰要素進行了羅列,並且與幾名參謀一同評估了土軍的戰鬥力。東方聞提交的報告讓裴承毅意識到,土軍就是杜奇威的軟肋。

數場地區性戰爭早已證明,與過於落後的盟友合作,還不如單打獨鬥。

事實上,從半島戰爭開始,共和國在與盟友合作的時候,就非常重視配合方式。拿印度戰爭來說,考慮到盟國軍隊的戰鬥力過於低下,哪怕是經受過戰火洗禮的巴軍,也遠遠比不上共和國軍隊。為了不被盟友拖後腿,裴承毅乾脆撇下了所有盟國軍隊,只讓盟軍負責後勤保障與佔領任務,作戰任務與戰場範圍內的保障工作全部由共和國軍隊承擔,從而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從某種意義上講,印度戰爭能在半年內結束,除了裴承毅的出色指揮與共和國將士的勇猛戰鬥之外,這種拋棄落後盟友,單獨作戰的戰略選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然,認識到這個問題的不僅僅有共和國軍隊。

早在伊朗戰爭期間,因為大部分盟國都不支持美國出兵攻打伊朗,所以美軍在伊朗戰場上單獨作戰,就算沒有取得最終的勝利,也沒有付出太大的代價。到最後一支美軍撤出伊朗的時候,只有不到4000名美軍陣亡,傷亡總數字不到3萬。與後面的半島戰爭相比,這個傷亡數字就太少了。在與韓軍合作的這場戰爭中,被俘的美軍官兵就接近3萬,陣亡加失蹤的美軍官兵超過了2萬,還有大約4萬官兵傷殘。雖然美軍在半島戰場上的對手是遠非伊朗軍隊能比的共和國軍隊,但是由韓軍拖後腿造成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比如在第一次戰役結束之後,如果韓軍能夠在第二道防線上多堅持幾天,美軍的第1裝甲師與第7步兵師絕對不會被共和國軍隊包抄,也就不會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

半島戰爭之後,杜奇威在研究共和國的時候,寫了一份相關的報告,明確提到,美國應該儘快適應沒有盟軍、而且不需要盟軍的作戰方式,摸索出一條單獨作戰,而且把戰鬥力發揮到極限的戰法戰術。

接下來的10多年內,受各中因素影響,美軍開始轉型。

雖然在此期間,美軍並沒參加大規模戰爭,但是可以從共和國軍隊參加的眾多戰爭中吸取經驗教訓,並且從共和國的軍事改革中吸取營養。別的不說,王元慶提出第三次軍事改革後不久,美軍也開始調整編製。根據美國公布的資料,提出調整編製的是美國陸軍的布呂歇爾少將,而且也是他最先提出共和國軍事改革的總體方針,斷定共和國會在第三次軍事改革中大規模削減軍事力量,組建更加精小強悍、且更加獨立的作戰部隊。當時,杜奇威還是美國的國家安全顧問。在他的支持下,布呂歇爾不但開始在美國陸軍搞試點,而且還在布蘭迪諾歷任前晉陞為陸軍中將。

現在,這位美國陸軍中將就是歐洲軍團總司令。

更重要的是,布呂歇爾搞的試點就是美軍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按照軍情局提供的情報,這兩支美軍都按照戰鬥單位的方式進行了改編,只是不夠徹底,並沒有完全按照作戰職能的方式來編製旅級戰鬥部隊,保留了不少的原有編製體系,即旅級戰鬥部隊的作戰職責不夠明確。

不管怎麼說,美軍編製改革的一個重點就是提高獨立作戰能力。

按照布呂歇爾在向美國國會做陳述時提到的,完成改編之後,任何一支具有獨立作戰能力的美軍部隊(旅級戰鬥部隊)均能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作戰7天,或者在有有限支援的情況下作戰15天,並且在僅僅依靠空中支援(包括空運物資)的情況下,在海外任何一處戰場上部署1個月,最長部署時間超過1年,是原來標準的2倍。

這些還是次要的,關鍵的是,美軍必須學會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作戰。

用布呂歇爾的話來說,所有美國大兵必須學會用敵人的生活方式、拿起敵人的武器裝備與敵人戰鬥。

問題是,美軍的編製改革受政府換屆影響,並沒全面推行。

到這個時候,仍然只有第1裝甲師與第3步兵師完成了改革。

更重要的是,部署到土耳其的只有2個旅,兵力也就1萬左右,不可能擔起重任。在此情況之下,杜奇威別無選擇,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土軍身上。

按照國際社會公認的說法,土軍是北約集團中戰鬥力最弱的部隊。

用一些美軍將領的話來說,土軍的實力還不如當年的韓軍。

雖然杜奇威對土耳其的了解並不多,但是他肯定知道土軍的實力,也就知道土軍擋不住共和國軍隊的前進步伐。如果杜奇威稍微悲觀一點,他甚至得考慮,土軍會不會在共和國軍隊的猛攻下土崩瓦解。

杜奇威必須留一手。

按照裴承毅的判斷,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杜奇威必須盡量準確的預測出戰爭爆發的時間,並且讓土軍及時做好戰鬥準備,從而以最佳狀態面對挑戰。因為土軍的反應速度明顯比美軍慢,所以杜奇威必須提前向土軍下達戰鬥命令。

也就是說,土軍的舉動將宣告杜奇威的戰術部署。

與杜奇威不同的是,裴承毅不用為虛假情報擔憂。主動權在裴承毅的手裡,在美軍主力部隊到達之前,杜奇威沒有理由傻到用土軍的行動去麻痹裴承毅。

要想掌握土軍的動靜就簡單得多了。

到28日深夜,軍情局已經調整了大約20顆偵察衛星的運行軌道,保證每30分鐘就能收到一次確切情報。為了及時處理完海量的偵察情報,軍情局不但啟動了所有備用的計算機系統,還動用了數萬名情報分析員,確保每名分析員每次只分析1張照片,從而在5分鐘內完成分析工作。算上把情報發給聯合司令部所需的時間,情報的時間偏差也不會超過40分鐘,基本算得上是實時情報。

毋庸置疑,這種強大的情報收集與處理能力,絕對是SA望塵莫及的。

正是如此,29日凌晨2點40分,裴承毅就收到了由軍情局發來的第一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