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四十六章 好印象

本著解決問題的原則,裴承毅在到達大馬士革的當天晚上就帶著趕製出來的戰爭計畫與劉曉賓一道前往敘利亞總統府,打算說服阿連德總統。

雖然是初次見到阿連德,但是裴承毅早就聽說過這位總統的傳奇故事。

作為終結阿薩德家族的終結者,阿連德在2019年發動軍事政變推翻前政權、宣布解散阿拉伯復興社會黨之前是敘利亞陸軍司令兼總參謀長,而在此之前,他還擔任過阿薩德的衛隊司令。也就是說,阿連德本來就是敘利亞的既得利益集團,而他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阿薩得政權並是討厭阿薩德家族,而是為了拯救敘利亞。事實上,阿連德與阿薩德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的姐夫就是阿薩德家族成員。軍事政變後,逃亡海外的巴沙爾.阿薩德沒有受到通緝,並且在2027年回到敘利亞,就能說明阿連德並沒有對付阿薩德家族的想法。從阿連德上任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來看,他算得上是敘利亞獨立以來,最有才能、最大公無私的總統。

在2020年的大選中正式當選為敘利亞總統之後,阿連德開始推行改革。雖然部分西方媒體仍然阿連德通過操縱選舉,才在大選總獲勝,但是從正式擔任敘利亞總統後的所作所為來看,不管有沒有操縱選舉,他都是一位非常難得的開明領導人。在前兩屆任期中,也就是2020年到2030年,敘利亞與歐洲國家的關係大為改善。

2025年,阿連德再次當選總統後率先訪問歐洲七國,在巴黎與法國總統會晤時就明確提到,只要以色列肯歸還佔領的戈蘭高地(庫奈特拉省全境與德拉省的部分地區),敘利亞就會正式承認以色列,並且結束長達數十年的交戰狀態。因為除巴勒斯坦之外,敘利亞是以色列鄰國中最後一個沒有承認以色列的國家(因為巴勒斯坦是否是獨立國家存在爭議,所以敘利亞算得上是以色列得到阿拉伯國家認同的最後一道障礙),所以阿連德的這一態度等於做出重大讓步,也是敘利亞當局把收復戈蘭高地的希望寄托在西方國家身上的最後一次努力。非常可惜的是,阿連德的努力沒有任何成效,以色列根本不打算從戈蘭高地撤軍,甚至不打算與敘利亞進行談判。

2026年初,阿連德就訪問了北京。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阿連德把收復戈蘭高地的希望寄托在了共和國的身上。雖然在接下來的10多年中,共和國忙著解決周邊問題與其他地區的麻煩,並沒高度關注中東局勢,以法國為首的歐盟希望在國際事務中做出更多的貢獻,在中東地區展開積極外交,希望促成敘以和解,但是受以色列當局椅一直不肯就從戈蘭高地撤軍的問題與敘利亞談判,所以阿連德一直沒有改變敘利亞的基本政策。

非常可惜的是,敘利亞國小民微,再有抱負的總統也難以有所作為。

對阿連德來說,最大成就不在軍事上,而是在經濟建設上。雖然這很難讓人理解,不管怎麼說,阿連德是軍人出身的總統,對經濟並不了解,但是誰都不能忽視阿連德身邊的一個重要人物,即他的夫人貝蒂亞.阿連德。在阿連德的前兩屆任期內,貝蒂亞先後出任財政部長與經貿部長。可以說,阿連德的成功,在很大的程度上歸功於貝蒂亞。她不但是阿拉伯國家中非常少見的女政治家,還是精通經濟的女強人。當然,這都與她的出身有關,因為她是敘利亞航運業巨頭塔姆斯的獨生女。

正是因為在經濟建設上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大蕭條時期的成就,阿連德得到了全體國民的支持。2029年,在他第二屆任期即將到期的時候,敘利亞爆發了一場規模浩大的政治運動,即為阿連德第三次出任總統修改憲法,或者為貝蒂亞出任總統修改憲法。比較有意思的是,當年正是阿連德要求把總統最多連任兩屆寫入新憲法之中,而且也是他拒絕廢除婦女不得出任總統這一條。雖然在很多人看來,10年前,阿連德這麼做,一是為了取得民眾的信任,二是不讓民眾認為他不是廢除家族世襲制的民主鬥士、僅僅是取代了統治敘利亞數十年的阿薩得家族。但是從2029年發生的事情來看,阿連德確實沒有謀求第三屆任期的想法,也不打算讓貝蒂亞承認敘利亞的女總統。

鬧到最後,因為大馬士革、霍姆斯、拉塔基亞等大成市的開明選民支持貝蒂亞、偏遠地區的保守民眾則支持阿連德連任,導致敘利亞面臨分裂威脅,所以阿連德不得不放棄退休的想法,答應代表敘利亞振興黨第三次競選總統。當然,在此之前,他得以總統身份簽署由國民議會提交的憲法修正案。

從2019年到2041年,阿連德已經在總統府住了22年。

在裴承毅登門拜訪的時候,再過幾十天,這位敘利亞的傳奇統治者就70周歲了。

看上去,阿連德不像是快70歲的老人,最多只有60歲出頭。

阿連德仔細閱讀戰爭計畫的時候,劉曉賓時不時朝裴承毅看上幾眼,似乎暗中替裴承毅捏了把汗。

作為軍人出身的總統,阿連德的軍事素質並不差。

也許裴承毅並不清楚,可是劉曉賓不可能不清楚。

2038年的敘以戰爭能夠迅速結束,除了雙方實力相差懸殊等因素之外,最關鍵的原因還是在阿連德身上。準確的說,如果不是阿連德接受了共和國的提議,在沒有打贏的情況下與以色列進行停戰談判,戰爭肯定不會迅速結束。從某種意義上講,阿連德當時的決定也拯救了共和國。

按照軍情局掌握的消息,讓阿連德做出覺得的正是他對戰局的準確判斷。

要知道,在當時幾乎沒人支持停戰談判,就連阿連德的妻子都反對與以色列談判,堅持主張與以色列決戰。貝蒂亞等人堅決主戰的原因很簡單:以色列簽署了《倫敦條約》,等於變相承認不在任何情況下首先使用核武器,無法對敘利亞構成戰略威脅,不管戰爭打成什麼樣子,以色列都不可能消滅敘利亞;作為發達國家,以色列國土面積狹小,根本沒有戰略縱深,戰爭規模擴大之後,受到的影響比敘利亞大得多;也就是說,戰爭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首先求饒的肯定不是敘利亞。

從某種意義上講,貝蒂亞等人的認識沒有錯。

問題是,貝蒂亞等人不是軍人,也就沒有考慮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

那就是,敘利亞反攻以色列、或者說假如有一天敘利亞掌握了主動權,發起戰略反攻的時候,美國會坐視不管嗎?

作為軍人,阿連德必須考慮這個問題。

正是如此,在戰爭還沒有發展到對敘利亞極端不利、也就是敘利亞的國防力量遭到毀滅性打擊之前,阿連德非常理智的選擇了談判。

更重要的是,阿連德充分利用了國內反對派。

因為當時與敘利亞當局秘密接觸的就是軍情局,而李存勛為了鍛煉劉曉賓主持大局的能力,把這個重任交給了他,所以劉曉賓非常清楚當時的情況。在共和國提出敘利亞應該儘快與以色列進行停戰談判的時候,阿連德就以受到眾多反對為由,希望共和國能夠給予相應的幫助與承諾,其中就包括軍事援助(後來共和國破例將DZ-31A、DB-30A、DZ-25C、J-17S等先進武器裝備出售給准盟國,就與當時的承諾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按照正常的軍火出口原則,敘利亞最多只能得到30年初的武器裝備,而不是具有30年代末水準的武器裝備)。由此可見,阿連德不但是個軍人,還是個出色的政治家。不管怎麼說,發動軍事政變前,阿連德的主要身份是阿薩得總統的衛隊司令,在阿薩得總統身邊工作了近20年個年頭,對政治並不陌生。

對敘利亞來說,阿連德絕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優秀總統。

對裴承毅來說,阿連德則是一個不會被忽悠的總統。

翻到最後一頁看了好幾分鐘,阿連德才合上了文件。很明顯,在讓客人知道他已經看完文件之前,阿連德已經深入思考了問題。

「毫無疑問,裴將軍的軍事才華不容置疑。」阿連德微微一笑,拍了拍手上的文件,笑著說道,「作為同行,我不得不承認,裴將軍在幾個小時內弄出來的戰爭計畫,要比我花好幾個月弄出來的出色得多。」

劉曉賓的眉頭跳了幾下,很明顯,阿連德對裴承毅的戰爭計畫有意見。

裴承毅笑了笑,說道:「總統閣下確實有眼光,實不相瞞,這確實是我在幾個小時內草擬的戰爭計畫。能夠得到總統閣下的誇獎,我並不感到奇怪,因為這不但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更不是幾個小時就能搞得出來的東西。換句話說,總統閣下應該相信,在這份計畫的背後,是長達十多年的戰略策劃、以及長達數個月的具體規劃。作為軍人,總統閣下更有理由相信,再厲害的將軍,如果沒有一位獨具慧眼的領袖、一大群才華出眾的參謀、以及一支強悍的軍隊,也不可能打敗敵人。在現代化的軍事體制中,指揮官扮演的往往是決策者,而不是執行者。」

聽裴承毅這麼一說,劉曉賓立即鬆了口氣。

阿連德不由得多看了裴承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