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四十二章 兩難處境

用章忠憲在離任前的話來說,共和國空軍的最大威脅不是戰場上的勁敵、也不是其他國家的空軍,而是日益壯大的共和國天軍與如日中天的共和國海軍。

從某種意義上講,天軍正式成立,不但創造了歷史,還將改變歷史。

早在20年前,首任天兵司令,也是天軍的締造者連林濤上將就明確提到,30到50年內,天兵將全面取代空軍,成為最主要的打擊力量。

雖然在當時看來,連林濤過於樂觀,因為決定天兵(軍)能否取代空軍的關鍵因素不是站得更高,而是能不能把航天發射成本降下來,也就是把天兵(軍)的作戰效費比提高到一個能夠被接受的水平。而在21世紀20年代初,即可控聚變核電站全面推廣之前,幾乎沒有人相信能夠在50年內把航天發射成本降低到航空成本的水平。即便在可控聚變核電站全面推廣之後,也就是電力價格降到接近零的時候,受自身因素限制,仍然有很多人認為,航天發射成本不可能在50年內降低到航空成本的水平。按照某些人的觀點,能在100年之內把航天發射成本降下來,也就是讓天兵(軍)取代空軍,就算非常不錯的了。但是到2037年初,也就是全面核裁軍協議在倫敦得到20多個國家的元首與首腦支持後,天兵(軍)的發展前景頓時變得異常光明。用當時的話來說,《倫敦條約》本身就是一份為了戰爭而準備的條約,該條約全面生效之日,就是世界大戰爆發之日。

不管怎麼說,這個觀點並不悲觀。

當世界大戰變得不可避免,只是什麼時候爆發的時候,不管是掌握了核心技術的超級大國、還是有資格抗衡超級大國的准大國、乃至一些地區性強國都會重視軍備,甚至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提高國防實力。

在這個大背景下,成本將不再是天軍發展的障礙。

事實上,共和國率先將天兵提升為天軍,即成立第四個獨立軍種,就證明了天軍的光明前進。在很多人看來,共和國在天軍上大做文章,就是在完成當年美國沒有完成的事,用一場燒錢的軍備競賽來拖垮美國。雖然美國當局的表現比當年的蘇聯好多了,沒有與共和國直接較量,而是在核裁軍問題上做文章,希望藉助核裁軍與國家戰略防禦體系對抗共和國在航天領域的挑戰,但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在美國建立天軍的時候,這場註定會耗光兩個超級大國全部實力的軍備競賽就開始了。

現在大家關注的不是天軍能否在2065年之後的戰爭中取代空軍,而是天軍將在多大的程度上改變戰爭的面貌。如同空軍的出現,把戰爭代入了立體時代一樣,天軍的出現,能不能把戰爭代入「太空時代」呢?

與外界的評論相比,軍隊內部的認識更加清楚。

在第三次軍事改革中,唯一沒有受影響、還得到了很大好處的就是天軍。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絕密情報,在2041財年度的國防預算中,天軍的份額高達17%,僅次於獲得19%的海軍,高於獲得16%的空軍與14.5%的陸軍。更重要的是,在2037年制訂的天軍長遠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到,在2045年之前,天軍必須具備完善的戰略防禦能力(原計畫在2060年完成國家戰略防禦系統的全部建設工作),在2055年之前具備有限的戰略打擊能力(專指使用常規彈藥對全球各地的高價值戰略目標的打擊能力,與傳統意義上使用核武器的戰略打擊能力完全不一樣),在2065年之前擁有全面打擊能力(包括針對各種戰術類目標、乃至有時效性的戰術目標的打擊能力,並且擁有多次往返大氣層的作戰能力,從而具備取代空軍的能力)。

雖然這一發展規劃完全按照《倫敦條約》中規定的核裁軍進度計畫表制定,可操作性並不強。比如早在2039年,就報道了一名美國聯邦政府官員透露的消息,即美國要在2065年之前建立起具有完全作戰能力的空天部隊(美國的發展策略是整合空軍與天軍,而不是設立兩個獨立軍種),在25年間至少需要投入25萬億美元,即平均每年投入1萬億美元,而美國在2040財年度(美國的財年從每年的5月算起)的國防預算僅僅只有2.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美國需要將超過40%的國防預算用於天軍,才有可能在2065年之前讓天軍取代空軍。毫無疑問,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別說40%,在極為緊張的國防預算中能夠多提供1%的預算就非常不錯了。共和國的情況肯定好不到哪裡去,天軍能拿到17%的預算份額已經算得上奇蹟。但是作為最受重視的軍種,很多與天軍有關,甚至主要為天軍服務的軍事項目可以由其他軍兵種執行。比如在備受關注的國家戰略防禦系統中,真正由天軍承擔的建設份額僅有40%左右,其餘60%中,大約22%由空軍承擔、14%由陸軍承擔、12%由海軍承擔,剩餘的12%由陸戰隊與電子作戰部隊負擔。也就是說,可以通過這些辦法減輕天軍的負擔,讓天軍集中力量發展關鍵力量。更重要的是,天軍的建設與當年的空軍非常相似,在很多方面可以利用民間力量。如同民航客機與軍用大型空中平台密切相關一樣,天軍的作戰系統也與民用航天密切相關。別的不說,光是在航天發射上,天軍就能把希望寄托在民間力量上。

總體而言,天軍的發展勢不可擋。

雖然在2041年,天軍的作戰能力仍然非常有限,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打擊能力,絕大部分時候扮演的仍然是情報與信息支援者的角色,但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天軍肯定將取代空軍,成為最強大的打擊力量。

如此一來,做長遠發展規劃的時候,空軍必須考慮得更加周全。

事實上,正是受此影響,在提出X18項目的時候,就有部分空軍將領與年輕軍官認為應該具備有限的空天作戰能力,而X18的後繼型號必須具備完善的空天作戰能力,從而使空軍在未來的空天作戰中擁有一席之地。

毋庸置疑,果真如此的話X18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戰鬥機了。

更重要的是,真要這麼搞,X18的研製費用就不是幾千億元、而是幾萬億,預計批量採購單價也不是幾十億、而是幾百億,研製周期不是幾年、而是十幾年。在2041年之前,這樣的軍備研製計畫肯定不會得到批准。也正是如此,在X18項目上,空軍才堅持不與海軍搞聯合研製,更不願意讓海軍主導該項目。按照軍情局的說法,空軍的如意算盤是藉助國防部的影響力,讓天軍加入該計畫。不管怎麼說,空軍與天軍的關係最為密切,得到天軍的支持後,空軍才有資格向海軍叫板,並且把海軍變成一個出錢出力、卻沒有多少決定權的「有錢夥伴」。問題是,在把空天戰鬥機項目從理論與實驗研究變成實際行動之前,天軍必須集中力量攻克眾多關鍵技術,最多出錢搞幾架實驗性質的空天飛機,或者利用民間投資搞幾個空天飛機項目,不大可能與空軍聯手對付海軍。再說了,海軍要想發展,也得在空天戰鬥機上做文章,天軍沒有理由幫助空軍對付海軍。

由此來看,空軍的前景並不光明。

作為最主要的打擊力量,空軍的地位遲早會被天軍取代。

俗話說得好,改變不了現實,就只能去適應現實。

對空軍來說,也就只能適應現實。

正是如此,在X18項目被國防部束之高閣之後,空軍並沒強求,甚至沒有在J-16的改進項目上據理力爭。不管怎麼說,20年之內,空天戰鬥機肯定會取代重型制空戰鬥機,成為主要制空力量。看得更長遠一點,25年到35年之內,不管是戰術航空兵、還是戰略航空兵都有可能被取代。作為戰略打擊力量,天軍明顯是更好的選擇。而在戰術打擊領域,陸軍的遠程炮兵、海軍的水面戰艦、陸軍航空兵的低空攻擊機、海軍航空兵的艦載戰鬥機都具有取代空軍的能力。

說直接一點,空軍在失去了「制高點」之後,很難在打擊上做文章。

不能在打擊上做文章,就只能在支援上做文章。

不得不承認,章忠憲很有戰略眼光。

提出進行結構性改革的時候,章忠憲就明確提到,空軍的出路在支援航空兵上,只要建立一支足夠強大的支援航空兵,空軍才有存在下去的必要性。用章忠憲在空軍高級將領大會上做的報告來說,不管技術怎麼發展,就算航天發射成本能夠降到空運水平,受發射場地等因素影響,空運成本肯定比「天運」成本低得多。如果能夠讓空運取代海運,成為最主要的軍事運輸手段,那麼被取代的就不是空軍,而是海軍。

毫無疑問,章忠憲看得非常准。

海軍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制海權,而制海權主要體現在海運上。設想一下,如果與人類生產生活的交通運輸不再以海運為主,也就是承載貿易的不再是各種各樣的船舶,海軍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從長遠來看,空運肯定會取代海運。

別的不說,只要可控聚變反應堆的小型化取得突破,能夠製造出具有實用價值的核動力飛機,空運就將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