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大戰前奏 第三十八章 戰鬥單位

作為陸軍上將,裴承毅自然更加關注陸軍的建設情況。

印度戰爭期間,共和國陸軍有14個主力軍,相當於50個戰鬥旅、20個炮兵旅與20個支援旅,總兵力超過50萬。印度戰爭後,陸軍率先裁軍,按照新的標準進行整編,即只保留10個戰鬥旅、10個炮兵旅與10個支援旅,總兵力20萬的標準重新組建作戰部隊,並且調整了3類作戰部隊的職能與編製。

戰鬥旅的職能沒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是主力戰鬥部隊。以往,根據不同的性質,各戰鬥旅的人數在4500到6000之間,比如空降旅的總兵力為4544人、空突旅為4758人、步兵旅為5427人、機步旅為5672人、裝突旅為5842人、裝甲旅為6031人。改編後,首先是戰鬥旅的種類大為縮減,僅剩下了空降旅、步兵旅與裝甲旅;其次是編製規模大大增強,空降旅的總兵力為6444人、步兵旅為6874人、裝甲旅為7224人;最後就是戰鬥旅的專業職能部隊大為增強,各旅的非戰鬥人員佔總兵力的30%左右。由此可見,針對戰鬥旅的改編只有一個目的:增強獨立作戰能力。

炮兵旅的職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但需要承擔傳統的炮火支援任務,還要擔負起其他火力掩護部隊的任務,比如為作戰部隊提供野戰防空掩護,甚至得承擔起戰術情報支援任務。總體而言,炮兵旅的主要使命就是執行用不著戰鬥旅、支援旅又無法完成的任務,為作戰部隊提供各種直接作戰支援。編製方面,炮兵旅採用了相對靈活的編製方式,即平時僅有基本部隊,到戰時才根據作戰需要編入加強部隊。一般情況下,1個炮兵旅中設1個炮火支援指揮部、1個防空掩護指揮部、1個特種戰術指揮部與1個後勤保障指揮部,和平時期各指揮部下設1到3個營的兵力,參戰之前再根據作戰需要適當增強作戰力量,比如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在1個旅中編入18個炮兵營(數量由炮火支援指揮部的指揮通道數量決定,如果指揮系統升級,則能編入更多的炮兵營)、6個防空營、3個戰術情報營(實際上就是跟隨作戰部隊行動的特種部隊或者由戰術司令部派來的特別偵察部隊)與12個後勤保障營,使總兵力超過15000人。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炮兵旅會同時兼顧幾個方面,因為沒有任何一支作戰部隊做到面面俱到。即便戰場情況惡劣,需要面面俱到,指揮官也應該首先考慮部署更多的炮兵旅,而不是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如此一來,炮兵旅的戰鬥編製往往會側重某個方面,總兵力控制在6000人左右,最多不會超過8000人。

相對而言,支援旅的改編工作才是重頭戲。

按照傳統定義,支援旅就是後勤旅,專門負責非戰鬥任務。事實上,支援旅的首要職責也是負責作戰與直接支援作戰之外的非戰鬥任務,但是與傳統相比,改編後的支援旅更注重配合作戰能力。說簡單點,支援旅的位置向前挪了很大一截。

作戰行動中,沖在最前面的肯定是戰鬥旅,隨後是炮兵旅(射程達到數百千米的電磁炮大規模裝備部隊之後,炮兵旅往往會靠後部署,不再跟隨戰鬥旅衝鋒陷陣),再往後才是支援旅。戰鬥中,首先由戰鬥旅在炮兵旅等火力支援部隊的掩護下攻擊敵人,並且佔領敵人的陣地,肅清殘敵之後,戰鬥旅會停止前進,在短暫休整的同時,由支援旅提供補給,然後再發動進攻。按照新的編製方式,支援旅將緊隨戰鬥旅行動,一般情況下,做到一對一的定點保障。更重要的是,如果有必要,比如需要保持足夠的進攻強度、也就是進攻行動不能停下來的時候,戰鬥旅將不再負責肅清殘敵的任務,將由支援旅清掃與控制戰場,同時為戰鬥力提供保障。

毫無疑問,支援旅就是作戰部隊的力量倍增器。

隨著增添了作戰職能,支援旅的地位迅速提高。別的不說,一般情況下,1個支援旅中至少會有1個戰鬥營,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配備數個戰鬥營。因為支援旅靠前部署,隨時有可能與敵人遭遇,所以非戰鬥人員的武器配備也得到了加強。為此,共和國陸軍投入數十億元為10個支援旅的大約55000名非戰鬥人員各採購了1支單兵自衛武器,這是陸軍在第三次軍事改革期間採購的唯一一種新式步兵武器。

由此可見,支援旅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准戰鬥部隊。

按照總參謀部在2037年初制訂的最新作戰守則,在採用一對一的定點保障方式時,支援旅有義務為戰鬥旅提供補充兵力。也就是說,在戰鬥激烈的時候,如果無法及時獲得補充的作戰人員,戰鬥旅可以從支援旅借人。因為戰鬥旅本身就是一類戰鬥部隊,在戰場上擁有有限通過與有限獲得權,所以支援旅必須聽從戰鬥旅的指揮。事實上,戰鬥旅的旅長一般都是陸軍准將,而支援旅與炮兵旅的旅長則大都是陸軍上校。由此就看得出來,在遇到緊急情況的時候,戰鬥旅可以無條件的動用支援旅的資源。

新的編製最大的特點就是採用了「一加一加一」的編製方式,即1個戰鬥旅、1個炮兵旅與一個支援旅組成一個完全獨立的戰鬥單位,即所謂的「戰鬥單位」。必要的時候,甚至能夠單獨應付小規模的局部衝突。雖然看上去,「戰鬥單位」中的前線戰鬥人員只有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說,20萬主力部隊中,只有大約7萬是戰鬥人員,共和國陸軍的戰鬥力必將大大降低,但是按照總參謀部的推演結果,新的編製體系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共和國陸軍的戰鬥旅,準確的說,是進攻能力。

因為沒人相信7萬作戰部隊頂得上以往的14個野戰軍,所以陸軍官兵、特別是高級將領對新的編製體系非常不滿,甚至有人公開宣稱,特種部隊出身的項鋌輝正在把共和國陸軍變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特種部隊。

毋庸置疑,這句話絕對不是在讚揚項鋌輝。

事實上,陸軍將領除了擔心戰鬥力下降之外,最大的擔憂就是位置不保。要知道,改變前有14個軍長,而改編後只有10個「戰鬥單位」。也就是說,就算平級調動,也將有4位軍長「失業」。因為整個指揮體系都在瘦身,加上下任總參謀長來自海軍,所以多出來的4位軍長很難獲得升遷的機會。說直接點,就是有4位軍長必須在達到最高服役期限之前退役。毫無疑問,哪怕是混得最差的軍長也不希望在必須退役之前退役。不管怎麼說,作為指揮幾萬名官兵的一軍之長,算得上是一方霸主了,肯定是很有事業心的人。對這些50歲左右的軍人來說,讓他們退役,等於奪走了他們的生活目標。沒人願意退役,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沒人支持新的編製體系。

針對這個問題,項鋌輝採用了各個擊破的策略。

嚴格說來,在推行軍事改革之前,項鋌輝就展開行動了。

印度戰爭結束後不久,項鋌輝就召開了陸軍高層會議,在宣布即將啟動第三次軍事改革的消息之後,他跟14個軍長逐個「談心」。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就在這個時候,項鋌輝就向凌雲霄、江晚承、羅少鵬、杜子岐與蹇柄彪等少將許願,保證他們能在改革之後繼續擔任軍長級職務,也就是「戰鬥單位」的指揮官。也就是說,這些人在改革初期反對進行編製改革,肯定是項鋌輝故意安排的,其目的無非是要藉此機會讓董承芳、唐應龍、曲茂康與蔡歲康等一批上了年紀的中將選擇退役,為年輕人留出發展空間。為了安撫這些中將,項鋌輝不但給予了他們足夠的榮譽,還讓他們先後晉陞為陸軍上將。也就是說,讓他們取得了和平時期軍人所能得到的最高軍銜。

對付將領只是一方面,要推動改革,還得讓全軍官兵心服口服。

2036年底,第一個「戰鬥單位」完成全部訓練之後,項鋌輝親自安排了一次高強度對抗演習,讓凌雲霄指揮的「戰鬥單位」對抗傅衛民指揮的39軍。因為「戰鬥單位」從誕生的那天開始就是為了進攻,所以演習中,凌雲霄主攻,傅衛民主守。雖然這讓人覺得不太公平,畢竟39軍也是一支擅長進攻的部隊,但是仍然沒有多少人看好「戰鬥單位」,因為39軍的兵力是「戰鬥單位」的2倍,裝甲力量也多得多,在以防禦為主的情況下,有足夠的把握頂住「戰鬥單位」的進攻。

演習結果確實如此嗎?

根據當時的相關新聞報道,在僅僅持續了48個小時的演習中,「戰鬥單位」以毫無懸念的優勢擊敗了39軍。雖然報道中沒有提到具體情況,比如「戰鬥單位」如何取勝,39軍敗在什麼地方,但是「毫無懸念」足以說明問題,不是39軍的官兵沒有儘力,而是根本打不過「戰鬥單位」。

正是這次演習,解決了陸軍改革的主要問題。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其餘9支戰鬥單位陸續組建完成,並且接受了全套訓練。

到2040年底,10支戰鬥單位都已擁有完備戰鬥力。

因為按照新憲法的規定,陸軍主力部隊將不再承擔戰爭之外的其他責任,所以10個戰鬥單位全都部署原離城市的陸軍基地內,其中4個戰鬥單位部署在海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