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條線上的螞蚱

「聽說,總參謀部天天都在吵架,挺熱鬧的吧?」

「熱鬧?」裴承毅回頭看了眼袁晨皓,把泡好的速溶咖啡遞了過去。「確實很熱鬧,跟外面的才市場差不多,討價還價這些一個多不少,就差沒有動手動腳了。聽你的話,這幾天你不在總參謀部?」

袁晨皓知道裴承毅明知故問,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說道:「我也是剛聽說的,裝備的事情確實很棘手,你在裝備辦公室干過,比較了解情況。聽項總說,沒個十天半個月,這些事情扯不清楚。我覺得,你這次多半留下來了。」

見到袁晨皓顧左右而言他的樣子,裴承毅沒糾纏開始的問題,苦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憑什麼讓我留下來?項總按的什麼好心,你不可能不清楚。擺明了是總參謀長與後勤裝備處長的事,卻讓我來處理。他不想得罪人可以理解,畢竟誰都想在離任前留個好名聲,可他也不能什麼都替新的總參謀長著想吧?」

「老裴,你這就是說氣話了,你還不清楚林嘯雷的為人?」

裴承毅笑了笑,沒有加入這個話題。

袁晨皓並沒有放過這個話題,說道:「我剛進總參謀部的時候就知道,林嘯雷是個不折不扣的『大海軍主義者』,當年彭總沒有栽培他,而是重點扶持了項總,就是因為擔心他搞亂軍隊的規矩。雖然我不是『陸軍制勝論』的信徒,也不是『空軍制勝論』的信徒,對其他那些所謂的『制勝論』也沒多少興趣,但是我相信,真讓林嘯雷放開手腳干,恐怕不出五年就會天翻地覆。」

「你是來做說客的?」裴承毅靠到了沙發上。

「有這個必要嗎?」袁晨皓笑了笑,說道,「項總什麼都沒給我說,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法。再說了,真要給你做思想工作,我也不需要拉上項總,是不是?」

裴承毅笑了笑,知道袁晨皓沒有說謊。

「說實話,你不可能不清楚項總的用意。」

「這個,我們心裡明白就行了。」

裴承毅這麼一說,袁晨皓也不好多說什麼了。

事實上,項鋌輝以參加高層會議為名,讓他參與裝備發展計畫的審定工作時,裴承毅就知道,總參謀長此舉是要他牽制林嘯雷。準確的說,這不大可能是項鋌輝的主意,畢竟項鋌輝沒有明顯的軍兵種偏見,而且早就不過問總參謀部的工作了。按照裴承毅的猜測,這很有可能是元首的安排。

如同袁晨皓所說,元首的第一個意圖就是用裴承毅壓制林嘯雷。

準確的說,是讓林嘯雷知道,他不是獨一無二的,有人可以取代他,甚至比他做得更好,讓他坐上總參謀長的位置後老實一點,別獨出心裁的搞出些什麼花樣來。顯然,這其中限制海軍獨大的重要性並不大。

不是說不應該限制海軍擴張,而是很有必要。

雖然彭茂邦是個不折不扣的「大陸軍主義份子」,但是在他軍旅生涯的最後幾年,觀念發生重大轉變,最直接表現就是重點栽培項鋌輝,而不是其他陸軍將領,比如當時呼聲非常高的蘇勁輝。項鋌輝名義上是陸軍上將,實際上與陸軍的關係並不密切,至少不像其他陸軍將領那樣,認為陸軍大過其他軍兵種。正是如此,在項鋌輝擔任總參謀長的15年間,共和國的軍事力量建設日趨平衡,而且還誕生了包括天軍、電子兵、陸戰隊等獨立軍兵種,完善了軍事力量體系。不管後人怎麼評價這個沒有指揮過一場戰爭的總參謀長,誰也不能否認項鋌輝對共和國國防建設做出的卓越貢獻。

相對而言,在項鋌輝擔任總參謀長的這15年間,海軍的進步最為明顯。

按照「簡氏防務周刊」在2037年初,也就是倫敦峰會後發布的「2036年度全球軍事力量綜合分析」中提到的數據,共和國海軍已經是僅次於美國海軍的全球第二大海軍,總體作戰實力相當於美國海軍的65%,是唯一能夠與美國海軍對抗的海上力量,也是兩大全球性海軍之一。20年前,也就是項鋌輝得到彭茂邦重用的時候,共和國海軍的實力排在美國海軍、英國海軍、俄羅斯海軍、法國海軍、日本海軍與印度海軍之後,名列第七,僅比排第八的義大利海軍強那麼一點點。更重要的是,當時共和國海軍還不是遠洋海軍,最多只能算得上是「遠岸海軍」,僅能在岸基航空兵的掩護範圍內活動。

短短20年間,共和國海軍的大型戰艦(排水量1500噸以上)數量增加了72%,主力艦艇排水量增加了284%,主力戰艦的平均排水量由不到3500噸提高到了7800噸,擁有了6支航母戰鬥群,建立起了全球第一的潛艇部隊與完善的海基戰略打擊力量,能夠一次性向2500千米外投送兩個陸戰旅……

這些成就,基本上都是在項鋌輝的任期內取得的。

正是如此,在項鋌輝決定退役之後就有人提出,海軍已經得到長足發展,反而是空軍的發展受經費不足而嚴重滯後,特別是在戰略打擊能力方面,共和國空軍遠遠比不上最強大的對手,也就是美國空軍,即便在戰術航空兵與支援航空兵方面,共和國空軍也沒有任何優勢,所以應該讓章忠憲出任總參謀長,而不是讓海軍一家獨大。

雖然提出這一觀點的人多半與空軍、或者與章忠憲有關係,但是這個觀點並沒錯,畢竟誰當總參謀長,本來就是軍種利益之爭。如果能由文官擔任總參謀長,根本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可惜的是,不可能由文官擔任總參謀長。

王元慶不用章忠憲,選擇林嘯雷的原因並不複雜:章忠憲太有政治頭腦了。

林嘯雷也不是沒有問題,而其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政治頭腦。

誰都知道,在林嘯雷的任期內,共和國的國防建設肯定以「緊縮」為主,不可能違背國家發展的大規律,在國力有限的情況下進行擴張。當然,林嘯雷也能認清這個問題,可是作為一個目的意識非常強烈的軍人,即便沒有條件,也會創造條件。也就是說,林嘯雷很有可能利用手裡的權力,把海軍建設放在首位,導致其他軍兵種嚴重營養不良。要知道,最多三十年後,世界局勢就將發生劇變,共和國的命運與中華民族的命運將再次由軍人決定。如果因為錯誤的國防建設方針導致共和國的國防實力大幅度下降,不但林嘯雷會成為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王元慶的英明也將受到影響。

毋庸置疑,王元慶不會讓這樣的事情發生。

更重要的是,王元慶應該知道,等他下了台之後,就算接任的顧衛民會堅持軍事改革方針不變,也不見得能夠壓住林嘯雷。也就是說,王元慶必須找到一個能夠有效制約林嘯雷的辦法,以及能夠讓林嘯雷俯首帖耳的人。

這個辦法就是在他離任前制訂好今後數十年,至少10年內的裝備發展計畫。雖然沒有人能夠保證裝備發展計畫能夠堅持10年而不做出調整,事實上,沒有任何一項裝備發展計畫能夠堅持5年以上,畢竟技術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制訂計畫的速度,但是王元慶要的不是詳細到不能再詳細的計畫,而是一個總體發展規劃,也就是基於整個國防系統的裝備研製計畫。正是如此,這幾天下來,裴承毅才顯得遊刃有餘,而那些沒搞清楚局勢的將領都在毫無意義的細節問題上爭論不休,平白無故的浪費了大量時間。

王元慶要的人就是裴承毅,即能夠威脅到林嘯雷的,只有裴承毅。事實上,論名聲與威望,裴承毅在林嘯雷之上,特別是在大量基層軍官中,裴承毅的影響力與號召力甚至不亞於項鋌輝。用基層軍官的話來說,只要能夠跟著裴承毅上戰場,十有八九能活著回來,並且獲得嘉獎與晉陞。對基層軍官來說,追求的就是嘉獎與晉陞。因為不可能把裴承毅安排在總參謀部與林嘯雷搞窩裡斗,又要鞏固裴承毅的地位,所以王元慶想出了讓裴承毅加入「炎黃計畫」的折中辦法,即承認裴承毅在共和國領導集團中的地位。另外,扶持袁晨皓,也在鞏固裴承毅在軍隊中的地位。別的不說,普通百姓想到袁晨皓的時候,首相想到的都是「跟著裴承毅打贏印度戰爭的那個少年將軍」。

弄明白了這些關係,裴承毅自然清楚這次裝備發展審批工作的重要性了。

袁晨皓不是笨蛋,在他從巴基斯坦回來見到裴承毅之前就意識到,因為他與裴承毅的特殊關係,兩人的前程與命運已經綁在了一起。項鋌輝讓他住到裴承毅家裡去的時候,袁晨皓就打定了注意,選擇了陣營。

毫無疑問,袁晨皓在這場軍隊內部的權力鬥爭中的作用非常關鍵。

見到袁晨皓不打算開口,裴承毅笑著說道:「我這邊的事情不需要你來操心。這幾天都沒看到你,說說你那邊的情況吧。」

「我是來跟你道別的。」

「道別?」裴承毅的眉頭跳了幾下,說道,「要準備回去了?」

「對,飛機已經準備好了,隨時可以起飛。」袁晨皓長出了口氣,說道,「不用急,反正就送我一個人回去,什麼時候起飛都一樣。」

裴承毅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沒想到,才見面沒幾天你又要走了,那邊的事情很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