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一百一十五章 附帶影響

接下來幾天,裴承毅一直在應付各種各樣的會議。

因為王元慶仍然是共和國元首,所以與政權交接有關的會議都被安排在了夜間。白天的時候,裴承毅主要在總參謀部參加會議。

按照項鋌輝的安排,裴承毅主要參與與裝備發展有關的會議。

事實上,這不是項鋌輝的安排,而是李存勛的安排。雖然李存勛只是陸軍少將,在將星如雲的總參謀部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有點資歷的軍人都知道,項鋌輝之後,李存勛才是總參謀部的頭號實權人物。連林嘯雷都知道,得罪李存勛,等於得罪元首,也就等於自毀前程。

當然,總參謀部的會議沒什麼新意。

早在1年多前,也就是去裝備辦公室的時候,裴承毅就全面接觸過共和國的武器裝備發展計畫,以及由軍隊支持的科研項目。可以說,直到去阿根廷之前,裴承毅的所有工作都與裝備有關,而且大都與裝備審批有關。在此期間,各個科研所、軍火商送來的土特產就塞滿了他家的地下室,很多時鮮放到變質都沒動過。

這次,討論的話題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

說白了,只要第三次軍事改革的主旨沒有改變,裝備發展計畫與基礎科研項目就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毋庸置疑,顧衛民肯定不會改變第三次軍事改革的宗旨。

要知道,顧衛民在國務院擔任的第一個要職就是國防部長,而且是被軍隊稱為「有史以來最吝嗇」的國防部長。在他擔任國防部長期間,如果不是由彭茂邦擔任總參謀長,恐怕後來在各場戰爭中大展神威的先進武器,比如電動坦克、垂直起降運輸機、低空攻擊機、電磁炮、超級航母、先進攻擊潛艇等等都不可能研製成功,更別說裝備軍隊。

從現實情況來看,印度戰爭對共和國的影響還沒散去,顧衛民不可能過分照顧國防。

印度戰爭對共和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戰爭本身造成的影響,即因戰爭傷亡的軍人、損耗的裝備、消耗的物資、戰時體制對共和國的社會活動造成的影響等等。從社會角度看,這些影響都是暫時的,有的甚至是有益的。比如裝備損耗之後,能夠加快裝備的更新換代速度,讓共和國軍隊獲得更多的先進裝備。又比如消耗大量物資,等於借戰爭之手消耗社會上的多餘物資,從而促進是社會的生產活動,加快了經濟運轉速度。

二是後效影響,即控制佔領區、幫助印度進行戰後重建。毫無疑問,這一影響非常深遠,即便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印度的戰後重建將持續10年以上,就算在遭受戰火摧殘不太嚴重的南部地區,也需要2到3年才能恢複元氣。按照共和國做出的承諾,不但要幫助印度建立起完善的國家基礎設施,還要在此之前負責為17億印度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與生存保障。雖然不能因此說是共和國養活了17億印度人,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共和國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兌現承諾。按照官方公布的數據:2036年,共和國提供給印度的援助資金為4782億元,其中官方援助4000億元,約佔當年中央財政支出的2.3%,而當年中央財政開支中,超過4000億元的單項預算只有社會保障補貼與軍費;按照計畫,2037年將援助印度4400億元,佔中央財政預算的2.5%,同樣僅次於社會保障補貼與軍費;按照共和國做出的承諾,到2040年之前,也就是印度完成第一階段重建工作之前,共和國將以每年遞增10%到15%的速度為印度提供資金援助。雖然絕大部分援助不是「無償」的,而是以貸款、貸款擔保、或者投資等方式提供的,但是對於本來就捉襟見肘的中央財政來說,每年在印度花幾千億,確實是筆不小的開支。

三是附帶影響,即所謂的「收穫」。眾所周知,王元慶不顧眾多反對意見,一意孤行的挑起印度戰爭,根本目的就是要借印度解決共和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說簡單點,就是踩在印度的身體上進入發達國家行列。共和國不遺餘力的幫助印度進行戰後重建,就是要實現戰爭的最終目的。

戰爭還沒結束,影響就顯現了出來。

2035年底,也就是裴承毅揮師南下的時候,由中華紅十字會與中華慈善總會組織、上百家民間慈善組織機構參與的「拯救戰爭孤兒愛心行動」正式展開,為了配合該行動,各級政府不但放寬了收養他國孤兒的標準,還給予收養戰爭孤兒的家庭適當的財政補助。短短數個月之內,全國各地的上萬個家庭收養了14000餘名戰爭孤兒,其中八成為女孩。2036年7月初,在藺彥博與李成文的倡導下,共和國企業家協會成立了「戰爭孤兒教育基金」,僅藺彥博就為該基金捐款120億元。

收養戰爭孤兒只是其一,當然這也折射出了共和國的社會問題。

按照政府的鼓勵政策,從2035年開始,中央政府將為養育了2個及其以上子女的家庭提供不低於上一年平均工資1.4倍的養育補貼,養育子女越多,得到的補貼也就越多。毫無疑問,這是非常優厚的補貼政策。按照該政策,夫婦雙方中的一方可以在家養育孩子,只需要另外一方外出工作。如果養育了4個孩子,並且甘願承受較低的生活標準,夫婦雙方都可以在家裡照顧孩子。問題是,如此優厚的政策仍然沒有能夠收到明顯效果。或者說,在實現自我價值與撫養後代中,絕大部分年輕人選擇了前者。這種現象不難理解,當找工作不再困難、能夠通過自我奮鬥實現自我價值、知識改變命運、努力創造未來等等理想狀況出現在共和國的時候,共和國公民的社會價值觀肯定會發生轉變。統計數據最能說明問題,到2035年的時候,共和國夫婦的平均育齡已經由10年前的28歲提高到了33歲,而且將在10年後達到37歲。夫婦生育孩子的時間越來越晚,意味著出生率越來越低。用某些人口學家的話來說,如果政府不能設法改變現狀,出台更加有力的鼓勵政策,共和國的老齡化時期很有可能延長到2075年之後。

針對這個問題,共和國當局不得不想別出路。

也就是說,接受移民,成為了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的主要手段之一。

雖然在傳統觀念中,移民很難被接受,但是事實上,移民在共和國已經非常普遍。早在21世紀初,生活在共和國各個大城市的移民就多達數百萬,其中僅生活在廣州的非洲籍移民就超過了50萬。到2013年左右,因為共和國與東南亞自由貿易區的建立,東南亞國家移民,特別是越南、寮國、緬甸、柬埔寨等國的移民佔到了多數。第四次印巴戰爭後,紀佑國提出了建立「中國-南亞共同體市場」,引發了21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短短數年之內就有大約250萬南亞人湧入共和國。半島戰爭前後,又出現了一波規模在300萬左右的朝鮮移民潮。從2027年開始,平均每年湧入共和國的移民均在300萬以上,其中2030年達到了440萬。按照共和國政府公布的統計數字,截至2035年12月31日,在21世紀的前36年中,來自18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6000多萬人在共和國定居,其中僅2026年到2035年就接納了4100萬移民。

毫無疑問,在共和國,移民已不是少數。

說直接一點,如果將所有移民算成一個民族,那麼在共和國是僅次於漢族與壯族的第三大民族。

由移民引發的問題也不少,光是由思想觀念導致的婚姻問題就成了社會難題。

雖然收養他國孤兒需要由共和國承擔高額的教育與撫養費用,但是不會存在傳統思想與社會價值觀的問題,而且教育本身也是投資。事實上,共和國政府一直鼓勵希望養育孩子卻沒有能力生育孩子的夫婦收養他國孤兒,並且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勵政策。比如在2035年通過的養育補貼條例中就明確規定,收養的孩子享受同樣的補貼標準。也就是說,即便從國外收養孩子,也能得到國家補貼。

印度戰爭,給共和國提供了一個機會。

按照國際婦女兒童援助組織做的評估,因為印度戰爭傷亡慘重,以及印度夫婦的平均生育年齡偏低,生育率較高等等,所以印度大約存在3500萬到4000萬名戰爭孤兒,以及「半孤兒」(指喪失了父親、母親不具備撫養能力)。當然,這家隸屬於聯合國的國際機構沒有忘記在報告中提到,如果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援助與幫助,半數以上的戰爭孤兒與半孤兒將遇到生存問題,並且將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

在國際社會的呼籲下,伸出援助之手的不僅是共和國。

到2036年底,包括法國、德國、英國、瑞典、荷蘭、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俄羅斯在內的20多個發達國家的政府先後出台了鼓勵到印度收養戰爭孤兒的政策,比如法國政府就承諾為收養印度戰爭孤兒的家庭每年提供至少12000歐元的生活補助,並且給予收養孤兒全部公民待遇。

事實上,所有支持收養孤兒的國家,都存在人口老齡化問題。

別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