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二十七章 戰爭決心

按照李存勛的承諾,由軍情局安排的32名軍事顧問團成員在2月28日夜間到達布宜諾斯艾利斯,受時差影響,東方聞帶著32名軍人搭乘大巴離開國際機場的時候,已經是北京時間3月1日上午了。

事實上,顧問團成員與軍情局沒有多大關係。

雖然按照王元慶的安排,援阿工作由李存勛領導的軍情局負責,而不是像以往那樣由總參謀部負責,但是涉及到具體人事,仍然得靠總參謀部。再說了,軍情局本來就是總參謀部下的軍事情報機構,算得上一家人。為了最大限度的為裴承毅提供便利,李存勛派來的顧問團成員都是總參謀部的軍官,而且全都跟隨裴承毅參加過印度戰爭,算得上是裴承毅的老部下了。

既然是老部下,一切就好辦得多了。

因為在印度戰爭期間,東方聞就替裴承毅處理日常性事務,所以裴承毅把安頓軍事顧問團成員的事情交給了東方聞,沒有親自過問。

3月1日上午,裴承毅把評估報告交給了劉曉賓派來的軍情局特工。

情況確實不容樂觀,需要解決的問題多如牛毛。著手解決實際問題之前,裴承毅還得搞清楚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阿根廷總統塞隆、以及阿方索、特雷塞斯庫等阿軍高級將領的戰爭決心是否足夠堅定。裴承毅本來想給李存勛打電話,但是考慮到國內的局勢,他還是沒有麻煩李存勛,而是通過保密電話聯繫上了劉曉賓。與裴承毅猜測的一樣,劉曉賓沒有立即做出答覆,表示回國後再聯繫。

3月3日,華安公司的談判團離開布宜諾斯艾利斯。

在軍情局的撮合下,華安公司在阿根廷獲得了數份總價值高達數十億元的合同,除了替阿根廷軍方組建一支突擊部隊之外,還負責替阿根廷軍方物色合適的技術類軍人,特別是最近兩年退役的飛行員。因為先由華安公司與受雇軍人簽署聘用合同,再以委派的方式送往阿根廷,所以華安公司實際上是阿根廷軍方的僱傭兵代理商。實際上,這也正是華安公司的主要業務。在與阿根廷當局合作之前,華安公司已經在蘇丹、奈及利亞、剛果(金)、獅子山、敘利亞、土庫曼、瓜地馬拉、玻利維亞等數十個國家開展業務,向世界各地輸送了成百上千的軍事顧問與僱傭兵,其中絕大部分是共和國軍隊的退役軍人。不同的是,與阿根廷當局合作,華安公司並無行動自主權,只是供應作戰人員的「第三方」。因為阿根廷當局開出的價碼足夠高,而且與阿根廷合作相對特殊,所以談判開始前,軍情局就給華安公司打了招呼,不要提出過分的要求。再說了,阿根廷已經聘請裴承毅為最高軍事顧問,而且還從共和國聘請了一個軍事顧問團,即便沒有華安公司參與,共和國也能對阿根廷收復馬島的軍事行動產生影響。

不得不承認,軍情局的效率非常驚人。

當天晚上,裴承毅就收到了劉曉賓發拉來的資料。

與裴承毅預料的一樣,積極將阿根廷推向戰爭的就是阿根廷總統塞隆。

嚴格說來,真正讓阿根廷走向戰爭的是其基本國情。

回顧歷史就能發現,阿根廷是一個充滿了喜劇與悲劇的國家。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不久,因為除美國之外的所有列強都遭到戰火摧殘、本土成為廢墟,全球經濟遭到史無前例的重創,各國進行戰後重建都急需資源,所以被譽為南美洲糧倉,盛產糧食與牛肉的阿根廷迅速發家致富。如果以人均國民產值計算,早在20世紀50年代,阿根廷就進入了發達國家行列。可惜的是,沒過多久,隨著英法德日等老牌強國走出戰爭的陰影,阿根廷的好日子也到頭了,並且在20世紀70年代初再次淪落為發展中國家,也因此成為唯一一個由發達國家衰落而來的發展中國家。

事實上,阿根廷從沒成為發達國家,因為「退回」發展中國家行列的時候,連工業化都未完成。國力衰退,給阿根廷帶來了一次慘痛的教訓,那就是1982年的馬島戰爭。從客觀的立場上出發,這場持續73天的戰爭給阿根廷帶來的並不全是壞處。一年之後,阿方辛民選政府上台,大力推進民主化進程,阿根廷恢複憲制,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持續近半個世紀的政治動蕩宣告接觸。

經過30多年的穩定發展,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10年時,阿根廷的經濟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不但再次成為全球知名糧倉(2019年,阿根廷是全球第一大肉製品出口國、第二大小麥出口國、第四大水產品出口國、以及第五大玉米出口國),還建立起了相對完備的工業基礎設施,成為南美地區僅次於巴西的經濟強國。如果按照人均國民產值計算,阿根廷在2019年邁入了初級發達國家行列,成為南美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

所謂好事多磨,阿根廷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因為經濟增長迅速,所以阿根廷政府在2016年啟動國防現代化建設,外交上採取多元化策略,希望通過積極外交,打破西方國家的軍事封鎖。事實上,進行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最初幾年,阿根廷並沒完全倒向共和國,而是希望利用共和國,讓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解除已經持續了30多年的軍事禁運,從而獲得來自西方世界的武器裝備。

直到2019年,也就是金融危機轉化為大蕭條的那一年,阿根廷才全面倒向共和國。

毋庸置疑,阿根廷沒有別的選擇。以當時的情況,對阿根廷威脅最大的不是英國,真正影響到阿根廷社會穩定的也不是南大西洋上的馬爾維納斯群島,而是讓全世界所有國家都深受其害的大蕭條。不管是阿根廷,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在大蕭條時期,首先考慮肯定是經濟問題,特別是國內就業問題。

因為阿根廷在前幾年大肆購買武器裝備,所以大蕭條爆發的時候,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阿根廷列入了「不受歡迎國家」名單。雖然在最初的時候,這個由美國國務院起草的名單沒有多少實際意義,但是隨著大蕭條加深,經濟局勢越來越惡劣,各國不得不豎起貿易保護壁壘的時候,這個名單就意義非凡了。

進入21世紀第三個10年,阿根廷迅速調整政策,加快了與共和國全面合作的步伐。

不得不說,阿根廷在緊急關頭做出了最正確的決定。

10年大蕭條(按照西方國家的定義,大蕭條從2017年持續到2027年,整整10年)期間,全球經濟總量縮水近六成,所有主要經濟體都出現了負增長,所有人口超過1000萬的國家都出現了衰退。毫無疑問,在這10年中,比的不是誰的發展速度更快,而是誰的衰退速度更慢。

對某一個經濟體來說,要在逆境中保持前進的步伐,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出口。

事實上,大蕭條期間,幾乎所有國家都在想方設法的擴大出口規模。正是如此,貿易戰才貫穿了整個大蕭條。當然,貿易戰不是亂打一氣,不但有針對性,還有選擇性。實事求是的講,大蕭條期間的貿易戰基本上就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經濟戰,不管是共和國還是美國,在豎起貿易保護大旗的時候都不約而同的對貿易對象區別對待,而不是無差別的打擊所有國家。

因為有著共同利益,所以阿根廷有幸獲得了共和國的「最惠國」待遇。

雖然沒有確切的統計數字,但是誰都不能否認,大蕭條的10年間,阿根廷從共和國得到了難以估量的好處。也許,一些對比數字最能說明問題。在這10年中,阿根廷經濟規模萎縮了11%,僅為全球經濟萎縮幅度的17%、甚至只有共和國經濟萎縮幅度的36%,如果以全球經濟為基數,則相當於增長了125%。按照某阿根廷經濟研究機構做出的評估,大蕭條期間,與共和國的貿易為阿根廷創造了大約150萬個就業崗位(相當於阿根廷總勞動人口的17%,也就是說,每6個阿根廷勞動者中就有1個在生產出口到共和國的產品),每年創造近4000億比索的稅收(約佔阿根廷各級政府總稅收的7%),年均貿易收入超過13000億比索(如果以2027年的人口數量計算,相當於每個阿根廷人每年從共和國的龐大市場上獲得大約30000比索的收入,約佔阿根廷人均收入的20%)。這些數據都能說明,正是全面開放的共和國市場拯救了阿根廷。

當然,沒人否認阿根廷也拯救了不少共和國企業,至少大部分共和國的軍火企業都與阿根廷有密切往來。

雖然在大蕭條期間,阿根廷的經濟也在萎縮,但是相對於全球經濟卻在快速增長,更重要的是,大蕭條期間,軍火貿易的全球化競爭極為激烈。比如為了爭奪沙烏地阿拉伯空軍的100多架先進戰鬥機的合同,來自美國、歐洲、俄羅斯與共和國的6家戰鬥機製造商拼得頭破血流,就算美國的洛馬公司在競標中獲勝,合同價格也被壓到了最低限度,幾乎沒有利潤可言。利用國際軍火價格大幅度縮水的有利條件,阿根廷加快了國防現代化建設。不得不承認,在軍火貿易上,共和國做得比較厚道。雖然阿根廷無法像沙烏地阿拉伯那樣,從美國與歐洲採購先進武器,而俄制武器又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