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四章 倫敦條約

1月14日,倫敦會議結束,包括共和國、美國、俄羅斯、法國與英國五個核大國在內的數十個國家元首締結了《倫敦全面核裁軍條約》與《核技術與核原料國際管制協議》,全面銷毀核武器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按照《倫敦條約》規定,2037年12月31日為該條約最後生效日期。也就是說,在這一天之前,只有該條約得到所有締約國立法機構的批准,才正式生效,如果該條約在任何一個締約國的立法機構被否決,條約將正式作廢。雖然這一條件極為苛刻,畢竟要獲得40多個國家立法機構的批准,絕非易事,但是這也從根本上保證了人類文明的未來由全人類共同決定,而不是由某幾個大國決定。

可以說,《倫敦條約》最大的問題就在這裡。

受締約方式限制,《倫敦條約》幾乎沒有約束力。雖然在談判階段,共和國與美國都提出應該賦予《倫敦條約》適當的約束力,但是在俄羅斯、法國等國的堅決反對下,該提議並沒得到支持。

14日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共和國元首王元慶與美國總統布蘭迪諾口徑一致的對新聞媒體宣稱,《倫敦條約》是關係到人類文明發展方向的重大條約,是關係到全球八十億人未來命運的條約,是必須得到切實履行與執行的條約,共和國與美國將除了盡最大努力為人類文明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之外,還將以實際行動推動該條約的全面落實。言外之意,共和國與美國很有可能在《倫敦條約》簽署階段採取實際行動,對某些蓄意製造麻煩的國家實施制裁。

毫無疑問,王元慶與布蘭迪諾的話震驚全球。

要知道,這是20年來,共和國與美國首次以同樣的聲音說話!

雖然在某些西方新聞媒體看來,只有王元慶的威脅有分量,因為王元慶能夠在很大的程度上代表共和國的國家意志,而布蘭迪諾的威脅卻沒有多少分量,因為決定美國重大政策的不是總統、而是國會,但是兩個超級大國的國家最高領導人同時發表聲明,暗示將採取果斷行動推進全面銷毀核武器,絕對不是鬧著玩的事情。

當天晚些時候,美國參眾兩院的議長與幾名黨魁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只要《倫敦條約》能夠最大限度的維護美國公民的利益,他們將在表決中投贊成票。這幾個美國國會重量級人物的話頓時提升了布蘭迪諾在倫敦那番聲明的價值,並且讓全世界都相信,布蘭迪諾正在其執政生涯的巔峰時期,美國國會不會跟總統對著干。

王元慶與布蘭迪諾的表演為倫敦會議划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再回過頭來看《倫敦條約》的實質內容,除了簽署階段的問題之外,該條約從各個方面對保有、研製與開發核武器、以及相關技術與產品做了極為嚴格的限制,並且對分階段全面銷毀核武器與拆除相關設施制定了明確的時間表,為了切實保證條約得到落實,還對整個執行環節做了嚴格規定。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人類有史以來最詳細、最嚴厲的一份全球性軍控條約。

毫無疑問,重點就是如何分階段的全面銷毀核武器與拆除相關設施。

按照條約規定,整個銷毀與拆除過程分成三個階段。

一是2038年1月1日到2044年12月31日,各締約國按照條約的規定在國際組織的監督下按照締約承諾銷毀核彈頭與拆除核設施。共和國將銷毀所有戰術核彈頭與佔總量15%的375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10%的120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48枚洲際彈道導彈、24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48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美國將銷毀所有戰術核彈頭與佔總量15%的405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10%的122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50枚洲際彈道導彈、24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48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俄羅斯將銷毀所有戰略核彈頭與佔總量10%的22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8%的100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60枚洲際彈道導彈、20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20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法國將銷毀所有戰術核彈頭與佔總量10%的5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10%的28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16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12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英國將銷毀所有戰術核彈頭與佔總量20%的48枚戰略的彈頭、佔總量20%的16件戰略運載工具(16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巴基斯坦將銷毀所有戰術核彈頭與佔總量100%的12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100%的120件戰略運載工具,以色列將銷毀佔總量20%的12枚戰術核彈頭。所有有核國家與准有核國家將從條約正式生效起,停止一切提煉濃縮鈾與濃縮鈈的生產活動,不得生產製造核武器、不得從事與生產製造核武器相關的工業活動,向條約核查組織開放國內核設施與核武器生產製造基地,並且無條件接受核查組織的突擊調查。到2044年12月31日,所有有核國家與准有核國家停止一切開發核武器、以及與開發核武器有關的科研工作,共和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各保留一所國家原子能實驗室,並且接受條約監督組織的核查與突擊調查。

二是在2045年1月1日到2054年12月31日,各締約國按照條約的規定在國際組織的監督下按照締約承諾銷毀核彈頭與拆除核設施。共和國將銷毀佔總量(以現在保有的核武器為基準)35%的90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40%的480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300枚洲際彈道導彈、120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60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美國將銷毀佔總量35%的972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40%的488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120枚洲際彈道導彈、120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244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俄羅斯將銷毀佔總量30%的66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30%的375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200枚洲際彈道導彈、120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55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法國將銷毀佔總量30%的15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30%的84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32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52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英國將銷毀佔總量40%的96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40%的32件戰略運載工具(32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以色列將銷毀佔總量30%的18枚戰術核彈頭。從2045年1月1日起,所有締約國停止一切核原料開採活動,並且在條約核查組織的監督下徹底銷毀拆卸核彈頭與核設施所得到的核原料,科學研究所需的核原料由條約核查組織提供,並且在條約核查組織的監督與管理下使用。到2054年12月31日,共和國、美國、俄羅斯、法國將對對外公開原子能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或者關閉原子能實驗室。在此期間,各締約國必須無條件的接受條約核查組織的核查與突擊調查。

三是在2055年1月1日到2064年12月31日,各締約國按照條約的規定在國際組織的監督下按照締約承諾銷毀核彈頭與拆除核設施。共和國將銷毀佔總量(以現在保有的核武器為基準)50%的125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45%的540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120枚洲際彈道導彈、120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300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美國將銷毀佔總量50%的135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45%的549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60枚洲際彈道導彈、120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369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俄羅斯將銷毀佔總量60%的132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62%的775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360枚洲際彈道導彈、60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355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法國將銷毀佔總量60%的350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60%的168件戰略運載工具(包括32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與136枚空射戰略巡航導彈),英國將銷毀佔總量40%的96枚戰略核彈頭、佔總量40%的32件戰略運載工具(32枚潛射戰略彈道導彈),以色列將銷毀佔總量50%的30枚戰術核彈頭。從2055年1月1日起,所有締約國都要無條件的開放國內設施供條約核查機構核查與突擊調查。到2064年12月31日,仍然在運行的原子能實驗室必須全面關閉。

為了確保條約得到遵守與執行,由締約國派遣人員組成的條約核查組織不但向所有締約國負責,還擁有向條約組織提交制裁提案的權力。也就是說,如果條約核查組織認為某締約國未能切實履行條約,將有權建議條約組織對其實施制裁,乃至實施軍事打擊。

可以說,該條約在具體條款上具有極強的約束力。

更重要的是,《倫敦條約》並不是封閉性條約,而是開放性條約。也就是說,條約正式生效之後,任何滿足締約條件的國家都可以加入條約,並且開始履行條約義務。因為條約中明確規定締約國有維護人類社會共同利益的義務,所以在必要的情況下,甚至可以在條約迅速的範圍之內,強迫某些國家締結條約。事實上,這一條最終成為了共和國與美國處理國際事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