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重新洗牌 第三章 集團化

雖然倫敦會議的主要議題是全面銷毀核武器,但是所有歷史學家都認為,倫敦會議是美蘇冷戰結束之後國際局勢的分水嶺。

讓倫敦會議變得如此重要的原因只有一個:地區性國際組織全面取代聯合國。

早在2015年,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西方世界就開始鼓吹「中美冷戰」。隨著一場又一場與共和國、美國有關的戰爭爆發,「中美冷戰」的論調日益高漲。事實上,直到倫敦會議之前,「中美冷戰」都缺乏一個極為重要的基礎條件,那就是分別以共和國與美國為核心的地區性國際組織並未形成。準確的說,是分別以共和國與美國為核心的,以集體安全為基礎的軍事政治同盟集團還沒有完全形成。

表面上看,這是一個「偽命題」。

在絕大部分人看來,早在半島戰爭結束之後,分別以共和國與美國為核心的軍事政治同盟集團就已經形成了。

北約集團就是以美國為核心,以集體安全為基礎的軍事政治同盟集團。事實上,在美蘇冷戰結束後的短暫擴張之後,北約集團就開始走下坡路。標誌性事件就是2008年的喬治亞戰爭,以及2010年的烏克蘭大選。這兩起事件終止了北約的擴張行動,最終使北約集團與歐盟集團在歐洲集體安全問題上分道揚鑣。

在法德意的積極推動下,歐盟實現了經濟一體化之後就開始推行軍事一體化,以建立集體安全體系為根本目的,而政治一體化只是軍事一體化的自然延伸。隨著歐盟在歐洲安全事務上的比重越來越大,北約在安全防務領域的影響力日益降低。

換個角度看,如果北約提供的集體安全足夠重要,同時具備歐盟與北約成員國身份的法國、德國、義大利、荷蘭、比利時等等國家為什麼要積極推進歐洲政治一體化進程呢?別的不說,伊朗戰爭期間,美國一度希望北約成員國出兵,共同承擔戰爭負擔,最終響應美國號召的卻只有英國,而且也只是象徵性的派兵參戰,並沒有提供實質性援助。如果美國在北約集團仍然有足夠強大的影響力,比如像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北約集團成員國就不會袖手旁觀。

從根本上講,美國爭奪世界霸權的利益訴求與其他成員國維護自身利益的國家戰略所產生的嚴重分歧,成為了北約集團名存實亡的主要原因。雖然部分北約成員國與共和國存在矛盾,但是除了美國之外,沒有哪個北約成員國受到了共和國的威脅,也就不存在需要抵抗共和國軍事入侵的需求,絕大部分北約成員國都不希望與共和國直接對抗,更不希望捲入美國與共和國的對抗之中。

由此可見,北約集團算不上「中美冷戰」的基本條件。

與美國一樣,共和國也沒有建立起以自身為核心的,以集體安全為基礎的軍事政治同盟集團。

雖然在第四次印巴戰爭之後,共和國花了很多力氣改變周邊環境,先後與巴基斯坦等國簽署了安全同盟條約,但是這些同盟條約基本上都是雙邊條約,也就是說,巴基斯坦不會為了朝鮮向某個國家宣戰,朝鮮也不會為了巴基斯坦向別國宣戰。

由此可見,以共和國為核心的安全組織根本算不上政治軍事同盟。

當然,共和國也在為建力軍事政治同盟集團而努力。

印度戰爭就是一次大膽的試驗,不但共和國與巴基斯坦參戰,印度周邊國家中,除不丹之外,其他國家均先後參戰,而且均按照集體安全的規定履行戰爭義務。印度戰爭結束後不久,王元慶對尼泊爾、錫金、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緬甸與巴基斯坦進行了國事訪問,在伊斯蘭堡與這些國家的領導簽署了「集體安全同盟條約」。更重要的是,這是一份開放式集體安全同盟條約。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滿足該條約的全部條件,得到了簽約國的支持,任何國家都可以加入該條約,成為正式成員國。隨後,顧衛民對朝鮮、越南、寮國、柬埔寨與泰國進行了正式訪問,正式向這幾個國家發出邀請。雖然這幾個國家沒有立即加入「集體安全同盟條約組織」,但是按照外界的猜測,只要「集約」的機製成熟,在與共和國簽訂了雙邊同盟條約的基礎上,這些國家肯定會加入「集約」。還有部分人認為,5年之內,「集約」將吸納包括馬來西亞、阿富汗、蒙古在內的眾多周邊國家,成為一個完全以共和國為核心的集體安全同盟組織。

與共和國一樣,美國也在努力打造第二個「北約」。

受全球大蕭條、地緣政治等影響,美國所打造的同盟組織與「集約」有很大區別,其前身是由美國、加拿大與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在此基礎上,該組織現貨吸納了英國、巴哈馬、瓜地馬拉、哥倫比亞、秘魯等國,並且在2024年更名為「西半球一體化條約組織」,簡稱「西約」。

與「集約」一樣,「西約」從起步到成熟,需要足夠的時間。

倫敦會議就成為了「集約」與「西約」邁向成熟的標誌性轉折點。

在倫敦期間,王元慶會見了巴基斯坦等集約組織成員國與朝鮮等觀察員國首腦,在集約組織內部會議上提出,除了集體安全保障之外,集約組織應該在更加廣泛的範圍內展開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和國將一如既往的支持各成員國與准成員國的利益訴求,並且堅持開放市場的原則,加強與各國的往來。最重要的是,王元慶在集約組織內部會議上正式提議吸收印度為觀察國。在好幾個國家比較關心的「補償」問題上,王元慶的態度很明確,共和國不會因為全面核裁軍提供補償,因為共和國已經為集約成員國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共和國可以在經貿領域為集約成員國與准成員國提供更多的援助與支持,加強集約成員國的關係,推動集約發展。

王元慶在拉支持,布蘭迪諾也在拉支持。

集約積極拉攏印度的時候,西約在積極拉攏巴西。只是,布蘭迪諾的「運氣」沒有王元慶那麼好。不管怎麼說,巴西都是地區性大國,而且是南美地區的頭號大國。雖然巴西與美國的經貿往來非常密切,在安全問題上也有求於美國,但是巴西不是印度,也就不可能像印度那樣,迫切的希望加入某個集體安全組織。

不管怎麼說,以共和國為首的集約、以及與美國為首的西約在倫敦會議期間都得到了擴大與充實。更重要的是,正是集約與西約發揮的積極作用,讓「補償」提議變成了一紙空文,從而使全面核裁軍條約得以順利推進。

雖然從現實角度看,王元慶與布蘭迪諾利用地區性國際組織的行為都是為了推動全面核裁軍,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兩人的目的肯定是想在全面核裁軍條約生效後的國際新秩序中為本國牟取更多的利益。

事實上,地區性國際組織離全球性國際組織只有一步之遙。

離開倫敦的前一天,布蘭迪諾會見了菲律賓總統特使(菲律賓沒有參加國際核裁軍大會),在菲律賓加入西約的問題上給出了明確答覆,只要菲律賓滿足了入約的主要條件,美國就會積極支持,說服其他成員國。

這一天晚上,王元慶也在下榻的賓館會見了阿根廷總統塞隆。

「貴國加入集約的事情,我一直在努力,這是有幾個問題,還得請總統閣下諒解。」王元慶的話很客氣,畢竟塞隆也是國家元首。「主要就是入約的基本條件。不是我國認為貴國沒有資格入約,總統閣下與我也認識幾十年了,我一直將貴國當成值得信賴的盟友,貴國也一直將我當成值得信賴的朋友。關鍵問題是,按照入約的基本條件,只有在沒有領土與領海爭端的情況下,貴國才能加入集約組織。」

繞了這麼大個彎子,王元慶就是為了說明一個問題。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集體安全組織首先就得考慮成員國的利益,而不是考慮主導國的利益。從此出發,除了主導國之外,沒有任何成員國願意接納一個與其他國家存在糾紛的新成員。可以說,在入約前解決領土、領海等糾紛問題,是加入任何一個集體安全組織的最低門檻。別的不說,當年喬治亞沒能加入北約集團,就是因為喬治亞存在領土問題。

塞隆沉默了一陣,說道:「元首的意思我完全明白,只是我也希望元首能夠理解,對我們來說,加入集約集團是國家安全與國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我完全能夠明白,所以我會繼續努力。」

「只是貴國的政治問題……」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說道:「總統閣下是擔心在我離任之後,我國與貴國的關係會發生改變?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總統閣下,中華民族是一個講信譽的民族,共和國也是一個講信用的民族。從紀佑國元首訪問貴國以來,二十年來,我國與貴國的關係越走越近,不管是我,還是別的哪位國家領導人,都會致力發展我們的雙邊關係。我還可以保證,集約的大門永遠向貴國開啟,只要貴國解決了幾個小問題,隨時可以展開入約談判,我國肯定會積極幫助貴國加入集約組織。」

塞隆微微點了點頭,說道:「有元首的這番話,我就放心了。」

王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