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八十章 下基層

雖然在巴基斯坦工作期間,裴承毅養成了收看電視新聞節目的習慣,但是當上前線總指揮後,裴承毅就再也沒有時間安下心來看半個小時的新聞節目了。

回到沃濟拉巴德,裴承毅首先調整後工程部隊的施工任務。

建立前線空軍基地,可以說是重中之重。攻打蘇拉特的時候,空軍支援乏力的問題就暴露了出來。雖然大部分戰術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都在1200千米、甚至1500千米以上,但是在最大作戰半徑的情況下,戰術戰鬥機只能攜帶少得可憐的彈藥,在戰場上空的滯留時間也以分鐘計算。一般情況下,只在執行遠程重點打擊任務與戰場遮斷任務的時候,才考慮讓戰鬥機以最大作戰半徑出擊。如果執行的是戰場支援任務,特別是協助地面部隊發起進攻的支援任務,戰術戰鬥機的作戰半徑都要受到嚴格限制,一般為最大作戰半徑的三分之二,以便讓戰鬥機攜帶更多的彈藥,或者獲得更多的戰場巡邏時間。

也就是說,戰術戰鬥機的作戰半徑最好控制在800千米以內。

根據前期作戰情況,因為地面部隊對空中支援的依賴性很大,往往需要空中支援力量伴隨行動,所以戰術戰鬥機的作戰半徑最好能夠控制在600千米以內。只有這樣,戰術戰鬥機才能在攜帶5噸彈藥的情況下,在戰場上空停留至少1個小時。

雖然陸軍航空兵對基地的依賴程度比戰術航空兵小得多,但是作戰半徑的問題同樣存在,甚至更嚴重。DW-26B代表的陸航低空攻擊機的作戰半徑本來就比不上J-17A代表的戰術航空兵,而陸航在執行戰場支援任務的時候,受作戰空域與基本戰術的影響,滯空時間比戰術戰鬥機多得多。按照前期作戰行動的統計數據,DW-26B執行反裝甲任務時的平均滯空時間長達48分鐘、是戰術戰鬥機的2.5倍,執行輔助進攻支援任務時的平均滯空時間為33分鐘、同樣是戰術戰鬥機的2.5倍,執行大範圍轟炸任務的平均滯空時間為42分鐘、是戰術戰鬥機的2倍。也就是說,陸航的低空攻擊機必須更加靠前部署。這一劣勢基本上抵消了陸航對基地依賴性的優勢。

空中支援的重要性不用多說,不管炮兵多麼厲害,地面部隊離不開空中支援。

當然,空中支援不僅僅是火力支援。

在前期作戰行動中,空運支援發揮的作用甚至超過了火力支援。

用裴承毅在戰後做的總結來說:如果沒有強大的空運力量,共和國陸軍不可能用一場超乎想像的「閃電戰」擊敗印度,更不可能在5個月之內佔領整個印度;決定地面部隊進攻速度的不是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也不是支援火力的延伸範圍,而是空運力量所能承擔的最大支援力度;只有在空運力量足夠強大的情況下,地面部隊才能在不用顧慮後勤保障的情況下發起大縱深戰略突擊;如果沒有強大的空運力量,共和國陸軍只能打一場半島戰爭式的地面戰爭,能在1年、甚至2年內結束戰爭就算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可以說,最後一句話非常直觀的反映出了空運力量的重要性。

半島戰爭,共和國用了大半年。印度的面積是朝鮮半島的數十倍,如果按照半島戰爭的方法攻列印度,失敗的肯定是共和國。正是如此,戰爭爆發前,幾乎沒人相信共和國陸軍能夠在印度取得勝利。同樣如此,戰爭爆發前,共和國才不遺餘力的建立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支援航空兵與陸軍航空兵;在「輕型化」還沒有完全完成的情況下,共和國陸軍率先提出了「空中化」的發展戰略。

雖然印度戰爭還沒有結束,但是「空中化」已經成為未來陸軍的風向標。

用西方軍事專家的話來說:印度戰爭是檢驗陸軍空中化的戰爭,也正是這長戰爭,證明了陸軍空中化的可行性與強大性,要想打贏未來戰爭,必須擁有一支空中化的陸軍;共和國陸軍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當然,在陸軍發展史上,並沒嚴格區分「輕型化」與「空中化」。

按照比較普遍的觀點,「輕型化」是「空中化」的第一階段,以擴大空運力量、建立以垂直起降運輸機為代表的陸軍航空兵為「空中化」的第二階段,「空中化」的第三階段則是按照戰略與戰術區別空運力量、陸軍獲得了獨立空運能力。

不管怎麼說,在考慮空中支援的時候,裴承毅必須考慮空運力量的合理分配與利用。

在戰略運輸機、戰術運輸機與垂直起降運輸機中,首先應該考慮的就是垂直起降運輸機與戰術運輸機。因為戰略運輸機的航程都足夠大,往往承擔運送作戰物資的任務,所以受地域的影響並不大,即便部署在共和國本土,也能參加作戰行動。戰術運輸機的問題稍微麻煩一點,雖然戰術運輸機的適應能力遠超過戰略運輸機,Y-14C甚至能在長度不到600米的沙質跑道上起降,但是受航程與作戰任務的限制,戰術運輸機往往得靠前部署,盡量縮短運輸半徑,以提高空運效率。垂直起降運輸機的問題最大,雖然DZ-25C與DW-26B一樣,可以在任何地點部署,甚至不需要專用基地,但是DZ-25C需要承擔大量物資運送任務,部署地點必須靠近交通樞紐中心,最好是火車站,減輕地面運輸的壓力;這一要求極大的限制了垂直起降運輸機的部署範圍,也帶來了相應的麻煩;要知道,大部分火車站都在城市或者城鎮內部,附近缺少部署DZ-25C機群所需的場地。

與戰術航空兵一樣,空運部隊也分成三個級別進行部署。

提出要求後,裴承毅把這項工作交給了專門負責後勤的參謀人員。雖然這讓人覺得他有點不負責任,但是裴承毅沒有多少後勤管理經驗,基本上只知道提要求,不知道該如何解決問題,特別是細節問題。如果讓他胡亂安排,結果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還不如讓懂得後勤工作的參謀去負責。

安排好這件事,裴承毅開始著手制訂作戰計畫。

按照他最初的想法,首先集中力量攻打海得巴拉,然後揮師南下,在東西兩個方向上同時推進,最終佔領印度半島南部地區。按照這套方案,大規模作戰行動最快也就只能在春節之前結束。當然,這麼做的好處非常明顯,即在戰役初期集中力量打下海得巴拉,減輕地面部隊的作戰負擔,讓更多的部隊得到充足的休整機會,向南挺進的時候,可以投入更多的地面部隊,加快挺進速度。如果不考慮作戰時間,這套方案的可行性最大,而且對各作戰部隊的要求也最低。

現在的問題是,必須考慮作戰時間。

要在年內結束大規模作戰行動,就不能只在一個方向上做文章。

攻打海得巴拉的行動不能變更,而南下進攻的時間必須提前。

如此一來,最大的問題就是支援力量再次被分散,空軍、陸航與海航不得不為兩個方向上的進攻部隊提供支援。

分散支援力量的直接後果是,必須投入更多的地面部隊。

與安排後勤保障工作一樣,裴承毅把細節統籌交給了袁晨皓。

在前期作戰行動中,袁晨皓的表現非常醒目,處理細節事務的能力最值得稱道。某些時候,裴承毅都不由得感嘆,如果當初選的不是袁晨皓,而是一個跟他差不多的軍官,恐怕很多事情就得由他親自負責了。

根據袁晨皓的計算結果,如果海得巴拉方向上的支援力量減弱50%,就得多投入1個野戰軍。這還是最低投入,為了確保在規定的時間內打下海得巴拉,還得準備至少1個旅的預備隊。如此一來,光是攻打海得巴拉就需要動員3個野戰軍與1個空突旅。

3個野戰軍中肯定有39軍,而按照裴承毅的意思,另外2個野戰軍為戰略反應軍,要麼是21軍與24軍、要麼是36軍與37軍,而裴承毅傾向選擇後者,因為36軍與37軍有在該方向上的作戰經驗。空突旅比較好安排,不管是哪個旅,問題都不大。

確定了攻打海得巴拉的兵力之後,裴承毅與袁晨皓在南下主攻方向上產生了分歧。

按照袁晨皓的意思,既然已經在海得巴拉方向上投入了重兵,就應該把南下主攻方向放在阿拉伯海沿岸地區,用2個重裝甲軍、3個戰略反應軍與至少2個空突旅組成一支規模龐大的突擊部隊,重裝甲軍負責掃蕩沿海平原地區,戰略反應軍負責掃蕩內部山區,空突旅負責前進突擊任務。如此一來,只需要投入支援力量的30%就能在該方向上取得突破,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特里凡得琅。而根據袁晨皓的估計,最快能在12月初、最晚能在12月中旬佔領特里凡得琅。

看上去,袁晨皓的建議很有道理,可是裴承毅卻並不認同。

分析戰局的時候,裴承毅只提了兩個問題,一是後勤保障,二是突擊的正面寬度。

地面部隊從蘇拉特南下,向特里凡得琅突擊,沿途需要攻佔包括孟買、胡布利、塔爾瓦爾、門格洛爾、卡利卡特、科欽等數十處城鎮,其中不少是大城市與戰略要地,就算投入5個軍加2個旅的兵力,推進速度都不會快到哪裡去。更要命的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