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九章 外長會晤

中美歐俄四方外長級代表在馬德里會晤,立即在全球輿論界引起悍然大波。

雖然四方商討的主要話題與當前正在進行的戰爭沒有多大關係,所以沒有將巴基斯坦等參戰國牽扯進來,但是世界上四個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地區)撇開當事國,決定一個擁有獨立主權國家的未來,至少在道義上說不過去。

進行相關報道的時候,西方新聞媒體無一例外的引用了「慕尼黑談判」。

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在臭名昭著的「慕尼黑談判」中,為了自身利益,滿足納粹德國的野心,英法出賣了捷克斯洛伐克。雖然今非昔比,印度不可與當年的捷克斯洛伐克相提並論,畢竟印度有兩個政權,而且兩個政權都沒有得到所有國家承認,更重要的是,談判的主要內容不是割地,而是解決印度的戰後問題,但是在眾多西方評論家看來,四方撇開當事國與國際組織,私下決定印度的未來,本身就出賣了印度。

西方新聞媒體的評論肯定是別有用心。

以為代表的美國新聞媒體表面上在給參加談判的薩利文製造壓力,通過輿論影響美國國會,希望通過國會限制美國聯邦政府的行為,實際上卻在向共和國施壓,如果談判不能實現美國的利益,美國就不會承認談判結果,也不會在印度問題上妥協。說白了,就是通過輿論讓共和國明白,必須在印度問題上做出讓步,與美國分享印度利益,美國才會在談判中做出讓步。

聯繫正在秘密進行的中美商貿界談判,就不難理解美國新聞媒體的意圖了。

根據軍情局提供給共和國工商聯和會談判小組的相關情報,早在戰爭爆發前,美國企業就開始從印度撤資,並且做好了在戰爭期間撤離人員的準備工作。戰爭爆發後,絕大部分在印美籍人員均在兩天內離開印度。當時,以美國財團為首的美國企業組織制訂了一份在戰後從印度全面撤資的計畫。雖然該計畫中沒有提到以何種方式撤離印度,但是幾乎所有在印有業務的美國企業都認為,戰後的印度不再適合美國企業投資,確保美國企業的利益,除了儘快撤資之外,還得藉助政府的力量。正是如此,戰爭期間,美國各大企業行會的遊說團體就進駐華盛頓,在國會兩院展開了遊說工作,要求國會敦促政府,必要的時候,以政府出面的方式維護美國企業的利益。

布蘭迪諾讓薩利文與共和國外長閻尚隆秘密接觸的原因就在這裡。

對在印美國企業來說,結果只有兩種,一是被印度政府沒收所有資產,二是將資產變賣給第三方。

雖然美國政府可以通過凍結印度在美資產,為受損的企業提供補助,但是印度在美資產不到美國在印投資的百分之十。也就是說,即便凍結了所有印度在美資產,也補償不了美國企業的損失。

最理想的辦法就是把資產變賣給第三方。

真正有能力,又有願望購買在印美國企業的只有共和國的財團與企業。

站在美國企業的立場上,他們想得到的無非就是更多的利益,能夠把那些受到戰爭破壞,已經一文不值的資產賣個好一點的價錢。

美國新聞媒體在這個時候造勢,拿印度的戰後問題做文章,無非就是想讓共和國的財團與企業知道,美國不會在政治上輕易做出讓步,共和國要想控制印度,首先就得收購美國企業在印資產。當然,這麼做也能讓共和國政府相信,收購美國企業在印資產,能夠使馬德里談判變得更簡單一點。

歐洲新聞媒體跟著起鬨,目的也差不多。

雖然歐洲企業也在印度有不少投資,但是相對而言,歐洲企業在印度沒有獲得壟斷地位,所以受到的影響小得多。

站在歐洲的立場上,就能看出歐洲新聞媒體大肆宣揚馬德里談判的目的了。

誰都知道,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首先對付的就是美國。因為魯拉賈帕尼已經在戰爭期間沒收了大量企業,所以共和國、準確的說是新德里政權根本不需要做什麼,只要將魯拉賈帕尼的行動進行到底,就能讓美國企業灰溜溜的離開印度。

問題是,共和國能夠獨霸印度嗎?

美國的強硬表現讓歐洲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共和國不可能獨霸印度。

既然共和國沒有能力獨霸印度,就得找幾個盟友。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國等幾個參戰國的分量太輕,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加什麼他們與共和國的同盟關係,也很難在談判中為共和國提供幫助。也就是說,共和國至少需要一個有分量的盟友,通過分享印度戰後重建帶來的利益,將美國徹底趕出印度。

有這個能力的國家與地區並不多,首選就是歐盟。

從國家博弈的角度講,歐盟不能立即倒向共和國,不然就會任由共和國擺布。歐盟首先要做的就是跟著美國向共和國施壓,而且不能當冤大頭,只能跟在美國後面。迫使共和國做出讓步之後,歐盟再改變陣營,首先承認共和國在印度的戰後政策,暗中與共和國一道打壓美國,從而最大限度的確保歐盟的利益。

正是如此,歐洲新聞媒體才跟著起鬨,藉機向共和國施加壓力。

當然,在四方談判中,地位最尷尬的就是俄羅斯。

作為「准世界大國」,俄羅斯的國力最弱,根本支撐不起全球爭霸,也就不具備與共和國、美國爭奪全球利益的基本條件。可是俄羅斯並不甘心充當地區性大國,特別是在全球經濟走出大蕭條的陰影,原材料價格迅速回升,國力再次增強的時候,俄羅斯更希望以世界大國的身份參與國際事務,在國際舞台上扮演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

從現實角度講,俄羅斯沒有別的選擇。

隨著共和國成為綜合國力最強大的國家,俄羅斯的地緣政治地位已經大受影響,除了蒙古已經在政策上偏向共和國、甚至一度出現「回歸」呼聲之外,作為俄羅斯與共和國緩衝區的中亞地區也正在轉向,與共和國的關係越來越緊密。加上共和國在伊朗的影響力,如果俄羅斯不能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就將被壓縮在一塊極小的空間內。結果可想而知,當東南西三個戰略方向被共和國與歐盟包圍之後,俄羅斯再也別想成為世界大國,最多也就是個地區大國。

從民族性格來看,這絕不是俄羅斯願意見到的結果。

正是如此,俄羅斯將印度的戰後問題當成了充分發揮其大國影響力的舞台。如果俄羅斯能夠在印度戰後問題上有所作為,其國際地位肯定能夠得到提升,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也將大大增強。

從現實利益看,俄羅斯也不想丟掉印度戰後重建的大蛋糕。

要知道,俄羅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出口國,而印度戰後重建肯定需要大量原料,印度本身又沒有足夠的資源,肯定需要大量進口。僅此一項,就足夠讓俄羅斯半數以上的企業過上十多年的好日子。

受國家基本政策的影響,俄羅斯新聞媒體大放厥詞也就不足為奇了。

密集轟炸般的新聞報道很快就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目光。

這到底是一場能夠給17億印度人帶來美好未來的談判,還是第二個「慕尼黑談判」?

所有人心裡都有這樣的疑問,也就格外關注談判進程。

在為期1周的第一輪會晤中,四方並沒達成實質性的協議。

按照薩利文提出的要求,戰爭結束之後,共和國必須開放印度市場,任何國家的企業在印度擁有同等的地位,享受同等的待遇,並且擁有參與戰後重建的權利。閻尚隆沒有對薩利文的提議做出正面回答,而是以「印度的事情由印度人決定」為由,並不承認共和國會在戰後操控印度政府,也就不會為印度政府的行為負責。

當然,兩人都沒有落到重點上。

薩利文只提出了要求,卻沒有提到義務。從根本上講,戰後重建是公益性質,以修復社會公共基礎設施,恢複社會正常活動能力為主要目的,絕大部分項目都是基礎投資,而不是資本投資。一般情況下,這類建設工作都由政府承擔,以招標的方式,由企業負責具體工作。因為印度的戰後重建不是正常情況,所以不可能完全由政府承擔,必須由社會承擔。也就是說,參與戰後重建的企業必須承擔社會義務。如此一來,義務肯定比利益更重要。薩利文沒有提到義務,自然不肯承擔義務。如果美國企業不肯承擔應有的社會義務,憑什麼向美國企業開放市場呢?

實際上,這也反映出了薩利文的擔憂。

承擔義務是肯定的事情,可是在承擔了義務之後,誰能保證美國企業的利益?重建工作肯定由政府負責,企業只是合作方,而不是主導方。也就是說,如果美國企業承諾承擔重建義務,印度政府又不能切實保證美國企業的利益,結果不但是竹籃打水,還會賠了夫人又折兵,最終什麼也得不到。

當然,閻尚隆的觀點就更值得懷疑了。

共和國作為戰爭獲勝方,就算王元慶親自做出保證,不會幹預印度內政,恐怕也沒有任何人會相信。要知道,王元慶在2037年初就要離任,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