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四章 民眾眼裡的戰爭

與歷往數次戰爭相比,共和國的民眾對待印度戰爭的態度截然不同,沒有第四次印巴戰爭時的震撼與驚訝、沒有東海戰爭時的激情與積極、沒有南海戰爭時的憤怒與輕鬆、沒有半島戰爭時的昂揚與雄壯、也沒有日本戰爭時的狂熱與瘋狂,有的只是冷靜與反思,站在民眾的立場上反思戰爭對國家與民族造成的影響。

俗話說得好,久病成醫。

共和國在短短20年內,經歷了大大小小數次戰爭,頻率之高、強度之大,只有20世紀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的美國能夠相提並論。雖然沒人否認共和國在這20年內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沒人否認共和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在這20年內得到的巨大提升,短短20年共和國成了綜合國力最強大的發達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美元計算)提高7倍、國民平均實際可支配收入提高11倍、國民消費在國家生產總值中所佔比重增加到68%、第三產業所佔比重增加到72%,除了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重之外,共和國用20年走完了西方國家需要100年、甚至200年才能現代化道路;但是更加沒人否認,人口老齡化問題是共和國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也是唯一無法依靠科學技術、工業生產力、金融資本等表面手段能夠解決的問題。

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刺激人口增長的政策,二是和平穩定的內外環境,三是充足的時間。

反思戰爭的時候,引導民間言論的學者無一例外的提到了人口老齡化問題。

刺激人口增長的政策不是大問題。早在紀佑國執政時期,共和國就調整了施行40多年的計畫生育政策,首先鼓勵有條件的夫婦養育第二個孩子;趙潤東執政時期,生育條件再次放開,不但鼓勵有條件的夫婦養育第三個孩子,還為養育第二個孩子的家庭提供財政補貼與福利保障;王元慶上台執政後,雖然沒有繼續放寬對「三胎」的限制,但是通過提高生育福利保障、義務教育水平、改革高等教育體制等方法,減輕了普通家庭養育第二個與第三個孩子的負擔,讓更多的家庭有能力養育第二個與第三個孩子。

關鍵就是後兩個必備條件:和平穩定的內外環境與充足的時間。

王元慶第二次當選國家元首,在就職演說中明確提到:共和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最快只能在2055年得到緩解、在2070年得到根本解決;在此期間,共和國不但要堅持科技立國的基本國策、積極推動科學技術進步、提高生產力水平、增強工業競爭力,還需要穩定的國內環境與和平的周邊環境。

這句看上去極為簡單的話,實際上概括了共和國在2070年之前的發展道路。

堅持科技立國的基本國策不是王元慶提出來的,早在紀佑國執政的時候,共和國就把科技發展放在了國家發展的首要位置上。複合蓄電池、超導電動機、可控聚變反應堆、遠程電力傳輸技術等「電力革命」的基礎技術都是在紀佑國執政時期取得成果,並且在生產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推動共和國飛速發展20年的「產業結構調整」也是在紀佑國執政時期得到確定,並且打下了基礎。

按照某些民間學者的觀點,雖然王元慶在某些方面的成就已經超越了紀佑國,比如推動政治改革、比如徹底剷除日本的威脅,但是從根本上講,王元慶的成就建立在紀佑國的成就之上,沒有紀佑國打下的基礎,王元慶不可能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

更有一些學者認為,王元慶的改革行動實質上是紀佑國改革政策的自然延續。以備受關注也飽受爭論的政治改革來說,隨著社會經濟日益發展,百姓生活穩步提高,對民主、自由、平等等政治需求逐漸提高,政治改革勢在必行。就算王元慶不提政治改革,甚至今後幾任國家領導人都不提政治改革,到了某個時期,民眾的意願將超過政府的管制力度,迫使政府進行政治改革。王元慶主動發起政治改革,實際上掌握了改革主動權,而不是在民意的壓迫下被動改革。王元慶只是在正確的時候做了正確的事情,而不像紀佑國那樣,以開創性的方式為共和國指明了發展方向。換句話說,就算沒有王元慶,遲早也會有人完成紀佑國沒有完成的改革壯舉。

政治改革如此,科技立國也是如此。

雖然在絕大部分人看來,趙潤東是名副其實的過渡領導人,主要任務就是消化紀佑國留下的改革果實,讓國家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中發展壯大,但是在某些人看來,王元慶也是過渡型領導人,主要任務也是消化紀佑國留下的改革果實,為共和國創造更加有利於發展的內外環境。當共和國的實力達到更高的程度、由量變引起質變的時候,肯定需要一位像紀佑國那樣的領導人,率領共和國登上輝煌的巔峰。

不管這些說法站不站得住腳,事實是,只要堅持科技立國的政策,共和國的經濟發展就不會遇到大問題。

當然,穩定的內部環境不僅僅是經濟問題。

事實上,經濟本身就不是一個可以單獨考慮的問題,政治、外交、軍事、文化、價值觀都會對經濟產生影響。雖然穩定國內環境的首要因素就是經濟,但是絕對無法只用經濟手段達到目的。

眾多百姓關心的還是戰爭對經濟造成的影響。

雖然在絕大多數人看來,因為在20年內經歷了多次大規模戰爭,所以共和國民眾承受戰爭的能力非常強,遠遠超過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民眾,但是很少有人看到,持續不斷的戰爭已經改變了共和國百姓對待戰爭的態度。別的不說,20年來,共和國民眾的收入增長速度一直在國民生產總值增長速度之上,可是在扣除了通貨膨脹之後,共和國民眾的實際收入並沒有增加11倍,而是僅僅增加了5倍。雖然這個速度仍然遠遠超過西方發達國家,甚至超過了所有大型經濟體,但是在部分共和國民眾看來,如果沒有連續不斷的戰爭,他們的收入還能增加不少。換句話說,戰爭奪去了原本屬於民眾的財富。

為了迎合共和國民眾的胃口,部分西方新聞媒體也在宣傳中誇大其詞,認為沒有持續不斷的戰爭,共和國的經濟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共和國民眾的收入會增加好幾倍,早就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了。

事實確實如此嗎?

沒有任何經濟學者支持西方新聞媒體的觀點,就連一些西方經濟學家都承認,雖然戰爭對共和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影響,但是大部分影響都是短期與暫時的,從長遠看,戰爭給共和國帶來了非常大的利益。

第四次印巴戰爭,共和國用大約2000億元的戰爭開支獲得了巴基斯坦近2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與數千萬廉價勞動力,隨後通過建立「中國-南亞經濟共同體」,獲得了一個擁有5億人口(除印度)的龐大市場與數億勞動力,為共和國國內的數萬億資本找到了出處,也為共和國的產業結構調整打下了基礎。南海戰爭,共和國除了獲得一個擁有4億人口的龐大市場與數億廉價勞動力之外,還獲得了極為寶貴的資源,為「電力革命」提供了巨大的動力,也為國內高科技企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半島戰爭,共和國不但消除了切身威脅,還通過幫助朝鮮進行戰後重建,獲得了巨額回報。就算絕大部分人認為得不償失的日本戰爭,共和國也獲得了無法用經濟價值衡量的好處,比如消除日本威脅之後,共和國的國防開支至少可以縮減20%,獲得琉球群島的駐軍權之後,共和國東部沿海地區得到了安全保障,大量軍事設施向外轉移,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無利不起早,沒有任何國家會打沒有好處的戰爭。

當然,戰爭帶來的好處,往往都有「延遲性」。比如第四次印巴戰爭結束後,直到2020年左右,共和國的民族資本家才開始大舉進軍南亞市場,直到2023年,南亞地區才成為共和國主要的初級產品供應地。

民眾考慮的只是眼前利益,而國家領導人考慮的則是長遠利益。

換個角度看,如果沒有從2015年到2035年的戰爭,任由美國在共和國周邊地區築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銅牆鐵壁,就算共和國能夠在經濟發展中取得輝煌的成就,共和國的民眾又能得到什麼,而且發展具有可持續性嗎?

不得不承認,印度戰爭確實對共和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影響。

因為是正規戰爭,所以開戰之後,共和國就進行了初級戰爭動員,招募在2030年初到2035年初之間退役、年紀在24歲到32歲之間退役軍人。雖然按照國務院制訂的標準,申請再服役軍人必須接受全面體檢與體能測試,只有達到全部要求,才能再服役,而且總招募量不超過50萬,招募對象也以陸軍退役士兵與初級軍官為主,但是一下招募50萬人,而且是50萬社會主要勞動力,仍然對社會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要知道,2035年初,共和國總人口已經降到11億以下,贍養比(18歲以下、65歲以上的非勞動人口與18歲到65歲之間的勞動人口的比例)超過50%(相當於每2個勞動人口養1個非勞動人口),社會主要勞動力(22歲到50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