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龍騰九天 第一百七十一章 趕盡殺絕

9月22日上午,魯拉賈帕尼到達蘇拉特北面的布羅奇。

因為54軍已經在20日凌晨攻入蘇拉特城區,佔領了至關重要的火車站,24軍在同一天上午將戰線推進到了阿拉伯海,完成了對蘇拉特的封鎖,所以護送魯拉賈帕尼的車隊停在了布羅奇,準備從其他路線前往海得巴拉。

雖然魯拉賈帕尼一行只有百十人,但是要突破中國軍隊的防線並非易事。

從布羅奇南下,必須穿過54軍與24軍的防線才能到達孟買。雖然2個軍的防線都長達數百千米,不可能在整條防線上部署軍隊,但是54軍與24軍在防線上部署了成千上萬的感測器,只要有人員從防線上通過,空中機動巡邏部隊將在5分鐘內趕到,地面裝甲巡邏部隊也能在15分鐘之內趕到。南下,等於拿魯拉賈帕尼冒險,不管是54軍官兵、還是24軍的官兵都不會放過讓印度總理成為戰俘的機會。

不去孟買,只能繞道東行。

雖然可以走海路,衛隊也在布羅奇準備了1艘航速能夠達到110節的超級快艇,但是中國艦隊已經封鎖了整個肯帕德灣,別說快艇,就連帆板都別想出海。再說了,速度再快的快艇也跑不過戰鬥機。

向東行,就得沿納爾莫達河逆流而上,然後穿過2條防線。

毫無疑問,這條線路更加危險,因為在曼德萊舍沃爾到希爾布爾與伊塔爾希到普薩沃爾這兩條防線上,除了負責陣地防禦的27軍與36軍之外,還有5萬名後勤保障人員。雖然後勤保障人員不是戰鬥人員,但他們都是貨真價實的軍人。更重要的是,後勤保障部隊的分布密度非常大,發現印軍後肯定會呼叫支援,在附近執行戰鬥防禦任務的作戰部隊能在十多分鐘內趕到。

顯而易見,魯拉賈帕尼已經無路可去了。

當然,最糟糕的事情還沒有發生。

22日下午,54軍完成了在蘇拉特城區的掃蕩行動,審訊了數十名印軍高級軍官後,確認魯拉賈帕尼還沒有到達蘇拉特。

54軍的情報很快得到了24軍的證實,因為孟買方向上的印軍沒有異常舉動。

魯拉賈帕尼已經離開了新德里,卻沒有到達蘇拉特。

裴承毅沒有多想,當天傍晚就讓37軍渡過達布蒂河,掃蕩蘇拉特北部地區。

魯拉賈帕尼肯定在北面某個地方,正在找機會「突圍」。

隨後,裴承毅聯繫了項鋌輝。得到總參謀長的許可之後,裴承毅以共和國前線總指揮的身份發出了懸賞令:用5000萬元懸賞魯拉賈帕尼。

雖然這麼做看上去有違國際戰爭法,但是在魯拉賈帕尼逃離新德里,印度政府已經名存實亡的情況下,懸賞捉拿印度政府總理只能算是戰爭行為,不是政治行為。當然,別的國家也不是沒有干過,美國至今都在懸賞捉拿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成員。

懸賞令不僅對共和國軍人有效,對印度人同樣有效。

當天晚上,裴承毅就讓巴基斯坦的那幾家印刷廠趕製了幾十萬份傳單,然後用運輸機送往前線,讓37軍的官兵沿途分發傳單。抓到魯拉賈帕尼、並且將魯拉賈帕尼交給共和國軍隊的印度人同樣可以拿到5000萬元的賞金,提供消息的印度人,根據消息的重要性與準確性,可以獲得200萬元到2000萬元的賞金。在任何一個印度人眼裡,別說5000萬與2000萬,200萬元都是筆巨額財富。

23日凌晨,37軍的官兵開始散發傳單。

此時,37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布羅奇,駐守該地的印軍只進行了微弱抵抗,隨著37軍的裝甲部隊開進城區,上萬名印軍官兵全都逃走了。

先頭部隊繼續北上,主力部隊則開始搜索布羅奇。

軍情局根據魯拉賈帕尼離開新德里的時間,以及部分戰俘提供的情報,大致斷定魯拉賈帕尼就在布羅奇一帶,很有可能藏在某處人口比較集中的地方,打算趁亂逃出37軍的包圍圈。

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情報,裴承毅親自指揮了搜索布羅奇的行動。

37軍的主力部隊入城前,數十架DZ-25C到達布羅奇上空,通過高音喇叭警告所有布羅奇市民,軍隊入城的時候,平民一律呆在家裡,等待佔領軍上門搜查。為了消除市民的反抗情緒,宣傳的時候沒有提到搜捕魯拉賈帕尼,只是宣稱佔領軍將為市民提供一周的生活必須物資,為了避免分發物資時發生意外情況,佔領軍會將物資送到每家每戶,並且根據每戶的人口數量確定物資數量。

消息發出去了,準備工作也很快到位。

數百部重型載重卡車送來了數千噸物資,37軍則以連為單位,組織了數十支「物資分發隊」。當然,在此之前37軍還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派遣突擊部隊從空中前往布羅奇市政府,拿到了市區人口檔案。

9點30分,37軍主力部隊入城。

受到物資的誘惑,幾乎所有布羅奇市民都呆在了家裡。當37軍的官兵把整袋整袋的大米、麵粉、罐頭、水果、蔬菜、食用油、凈水劑、常用藥品送上門的時候,布羅奇的市民不但沒有抵抗,還高興不已,很多市民甚至要求與共和國官兵合影留戀。至於搜查,因為拿到了共和國軍隊提供的物資,只要不損壞私人財產,搜查就搜查吧。

布羅奇市民的態度很好理解,因為跟新德里一樣,這裡的物資也極端匱乏。

對絕大部分市民來說,在政府無法為他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駐軍還時不時上門騷擾的情況下,如果佔領軍能夠改變現狀,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資,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在他們眼裡,為佔領軍服務與為政府服務沒有任何區別。

這樣的思想在整個印度都很普遍。

可以說,在絕大部分印度人眼裡,印度政府垮台,哪怕被外族統治,換的也只是統治者而已,百姓該過什麼樣的生活,還是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不會因為換了統治者而發生很大的變化。對佔印度總人口七成左右的大約12億生活在赤貧線以下的印度人來說,在已經一無所有的情況下,即便由外族統治也不會使生活變得更糟。

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還能指望「人民戰爭」嗎?

從很大的程度上講,「人民戰爭」不是軍事運動,而是政治運動。雖然戰爭爆發前,以西方國家的軍事專家為首的很大一批人都認為,不管中國有多強大,只要入侵印度,就將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就算中國軍隊能夠輕而易舉的擊敗印度軍隊,也將倒在17億印度人的腳下,最終輸掉戰爭,但是開戰以來,印度並沒有出現所謂的「人民戰爭」,而歐美軍事專家大肆吹捧人民戰爭,除了不可告人的政治意圖之外,與他們不大了解印度的實際情況有很大關係。

當一個國家70%以上的百姓生活在赤貧線以下,連基本生活都無法保證,更別說社會福利、公共衛生、基礎教育等,在生活已經沒有指望的情況下,會為了剝削、奴役他們的統治集團作戰嗎?也許很多人認為印度人口眾多,哪怕只有30%的印度人起來反抗,也能讓中國軍隊陷入不可自拔的泥潭。確實如此,印度的人口確實很多,別說30%,哪怕只有10%的印度人奮起反抗,中國軍隊就將吃不了兜著走。問題是,在30%的印度人中,所謂的中產階級佔了大約27%,而這些人絕大部分也是印度社會的受害者,其中大部分都在前些年的經濟改革中略有成就,而隨著印度傳統勢力再次上台,成為了利益犧牲者。別說讓他們奮起反抗,不在戰爭中站到統治階級的對立面就算萬事大吉了。其餘不到3%的印度人中,除了掌握了印度命脈的500個大家族之外,大部分都是與外國勢力或者境外財團有關係的大富豪。毫無疑問,沒有那個富翁會上戰場。稍微有點能力的,在戰爭爆發前就已經把子女轉移到了海外,就算沒有能力的,也會捲走財富,把印度留給別人。

回過頭來看,此時的印度與當初淪落為殖民地時的印度有多大的區別呢?

魯拉賈帕尼三番五次的鼓勵印度人,想方設法的激發印度人的抵抗意志,最後都無果而終,足以說明印度人對政府有多麼不滿。

普通平民肯定會在5000萬賞金與魯拉賈帕尼之間做出明智的選擇。

為了加快搜查速度,37軍在當天中午又派出了上百支搜查隊。

布羅奇不是大城市,只是一座人口在50萬左右的中型城市。投入大約12000名官兵之後,一天之內就能完成搜查工作。

下午,37軍的搜查隊找到了那艘專門為魯拉賈帕尼準備的超級快艇。

發現快艇的油箱里裝滿了柴油,貨艙里塞滿了食物,導航儀里已經設定好了航線坐標之後,37軍立即縮小了搜查範圍。

魯拉賈帕尼肯定在布羅奇,沒有跑遠。

傍晚不到,布羅奇東北城區發生猛烈爆炸。

正在附近的數支小分隊立即出動,等他們趕到出事地點的時候,一批穿著平民服飾的印度軍人正在成千上萬民眾的追堵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